请问如何客观评价康熙大帝?

康熙大帝(1654~1722年),姓爱新觉罗氏,名玄烨,8岁继位,在位61年,享年69岁,是清朝第四任皇帝。康熙大帝所生的时代,正逢西门列强崛起,又处在两个发展高峰之间,而周边四邻还处于弱势,国际环境给康熙提供了挑战和机遇。开创了“康元盛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的典洲上与同时代的俄国沙皇彼得大帝,法国君主路易十四齐名,位列国际明君,声名远播世界。

在位期间,功绩颇多,第一,16岁智擒鳌拜,保证了天下大权,当统于一。第二,削平三藩。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削平三藩,使欲推翻清朝的幻想破灭,巩固了清朝的统治。第三,统一了台湾,这是他执政期间的又一大功绩。第四,击败俄国的侵略,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俄军从中国领土上撒走,雅克萨回归中国,保证了领土的完整。第五,修筑长城,解决蒙古难题,因匈奴,蒙古等游牧民族南扰历来是中原农耕民族北边的麻烦事。第六,加强对西藏的的统治,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第七:康熙大帝继承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把中国带向农耕文明的最高境界。第八,治理黄河,康熙大帝亲自考察,重用能臣,反复商讨,慎重决策,使黄河治理大有改观,出现了四十年安澜的局面。第九,康熙字典的诞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康熙在位61年,是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奠定中囯版图,协和民族系,传承中华文化。从总体上说,康熙大帝可谓是中国皇朝史上的千年一帝。








【玄烨】1654——1722年

康熙帝。姓爱新觉罗,清顺治帝福临第三子,在位61年(1661——1722年)年号康熙、死后追谥仁皇帝,庙号圣祖。嗣位时年仅8岁,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鳌拜等人辅政期间,以仰法太祖、太宗的名义,恢复若干落后制度,继续推广圈地令、逃人法等苛政。1667年,玄烨亲政后,逮捕鳌拜,及其党羽,夺回了统治权。随即宣布“永停圈地”,制止投充,使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逐步缓解。玄烨统治时期,奠定了清朝富强的基础,史称“升平盛世”。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巩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清朝入关后,吳三桂等汉x三藩王盘踞西南地区逐渐形成割据势力,玄烨从1673年开始,历时8载平了三藩之乱,领一了西南各省;在东南沿海,1683年降服郑克塽(郑成功孙),收复台湾,设府置县派兵驻守,以备西方侵略者骚扰;在东北,1685年调兵驱逐了侵占黑龙江流域雅克萨城(黑龙江呼玛西北,江北岸)的沙俄侵略军,遏止J沙俄的扩张,1689年与俄固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疆界;在西北,自1690年至1697年间三次率兵征讨漠西厄鲁特蒙古准葛尔部噶尔丹的叛乱,平定噶尔丹后,整个漠北喀尔喀蒙古也归于清朝直接统治。1720年,出兵西藏,驱走准噶尔部在当地的努力,建立起西藏地方的统治。玄烨经过40年的边疆战争,使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巩固和发展,基本奠定了中国疆域。

【二】积极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玄烨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从复苏因长期战乱而残破的农业生产;改眀末藩王庄田为“更名田”,鼓励农民垦荒;多次蠲免赋役,规定自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减轻了农民负担;兴修水利,屡走黄河大工,治河工程前后延续20余年,卓有成效。减轻了水患,保持了大运河的畅通。在位期间先后6次南巡,捡阅河工,体恤民情。并奖掖廉吏,惩治贪官。节省开支,提倡节俭。这些措施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

【三】重视文化,延揽士人。玄烨生于北京,自幼学习汉文化,研读儒家经典,不以为满足,复从西方传教士南怀仁、徐日升、闵完我等入学习天文、数学、地理、医药等自然科学知识,前后坚持十余年之久,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堪称绝前独后。玄烨创设“博学鸿词”科,开明史馆,网罗了大批汉族知识分子。他使人纂修《明史》、编纂《全唐诗》、《古今图书集成》、《佩文韵府》、《康熙字典》,又主持编修《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皇舆全览国》等书籍,在整理文化典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玄烨重视文化,留意典籍的主要目的,是巩固清朝的专制统治。他亲政后颁行《圣谕十六条》,中心内容是以程朱理学教化臣民,令全国兵民曰日诵读,理学的纲常说教经其提倡而普及于全囯,流弊无穷。在位期间,曾制造“南山集狱”等多起冤案,意在压制汉人反满思想、钳制文士口舌;为了防范沿海人民的反抗,晚年重观海禁、矿禁、实行闭关自守,这些都反映出一位封建阶级最高统治者的历史局限。




擒鳌拜,卸磨杀驴,毁功臣 逼反三藩,兔死狗烹 九年内乱生灵涂炭 ,才安稳几年的南方百姓又要遭受战火侵蚀,而且他还纵容八旗子弟抢掠百姓,收台湾大搞迁海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雅克萨几千打几百沙俄兵居然条约割地无能至极!自己学习西方科学 但却禁止汉人学习,自私自利小气无能,明史案焚书坑儒肮脏至极




谢謝邀请

《康熙大帝》

如何评价康熙帝,

照西方比无能力;

不抓科学的发展,

还用剌刀为武器;

井底之蛙碗大天,

没有远虑太封闭。






我很客观的说一句,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俗称康熙帝)这个人是一个异常自私、异常刻薄的皇帝。

说实话,我以前对历史上的这些帝王还有些许的好感,被他们的功业所迷惑,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我逐渐更关注这些帝王作为“人”的一面,然后我就发现想从古代帝王,尤其是号称英明的古代帝王里寻找一些人性的闪光简直就是厕所里去寻找百合花香。

阿克顿勋爵的话一点儿也没有错,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伟人,其实都是些流氓恶棍。

康熙帝就是其中典型。

康熙帝那种刻在骨子里的自私首先体现在他对待自己的妻子良妃卫氏以及八阿哥胤祀身上。

一、爱的时候是白莲花,一翻脸就是“辛者库贱妇”

大家一看就知道我说的是康熙帝高级妃嫔的良妃卫氏。

我之前专门回答过为什么良妃卫氏身份不卑微,我这里就不展开了,就说一点,辛者库出身绝不代表卑贱,清仁宗嘉庆帝的生母也是辛者库出身,活着的时候就被乾隆帝册封为了皇贵妃。

康熙帝有多爱良妃?之前德妃(雍正生母)都是四位妃嫔统一晋升为“妃”,只有良妃是单独晋升的,而且是第一位成为“妃”的辛者库出身的女性。

而且史料上说良妃“艳冠后宫,身有异香”,康熙帝因为是很喜欢她。




甚至爱屋及乌,八阿哥胤祀晋升贝勒时,是康熙帝儿子里晋升贝勒最小的一位,当时康熙帝并不知道八阿哥的能力,应该是看在良妃面子上。

结果康熙四十七年,八阿哥胤祀朝堂影响力把康熙帝吓了一跳,深感这个儿子对自己皇位的威胁,结果这个时候良妃就变成“出身微贱”的女子了。

到了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帝甚至恶毒的说良妃是“辛者库贱妇”。虽然良妃此时已经去世,但是康熙帝这么恶毒咒骂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性,可见他天性凉薄。

二、自己心腹重臣,一旦翻脸当众殴打,并且揭人老底

马齐,出身清朝最显赫的八旗家族富察氏,他是康熙帝执政初期户部尚书米思翰次子,米思翰在三藩之乱中殚精竭虑,最后死在户部尚书任上。

所以马齐一直深受康熙帝信任,从目前现存康熙帝朱批看,康熙帝一度把马齐视作自己幼年时期的“玩伴”,可以说是非常信任了。




可是在康熙四十七年,举荐太子问题上马齐举荐八阿哥胤祀,让康熙帝大为不满,不仅在朝堂之上当众殴打马齐,甚至公开明发上谕,说马齐家族是靠出卖自己旧主人才得以在清朝发迹:

马齐原系蓝旗贝勒德格类属下之人。陷害本旗贝勒、投入上三旗、问其族中有一人身历戎行而阵亡者乎?……且马齐于御前拂袖而出,殊为可恶,不可留于斯世者也;李荣保妄自尊大、虚张气焰、亦甚可恶,俱应立斩;马武与马齐、李荣保系亲兄弟、亦应立绞。

可见康熙帝这个人一旦生气了,是绝不会有什么同理心,而是怎么恶毒怎么骂。

三、 为了自己生后名,纵容亏空

康熙帝后期,他最关心的就是“考终命”,所谓“考终命”就是让自己尽享天年、长寿而亡;另一方面则是指的自己死后名声。

康熙帝晚年倦政,对大臣多有纵容,所以造成国库亏空,有大臣提出干脆采取“耗羡归公”的方式来弥补朝廷的亏空。

所谓“耗羡归公”其实就是把地方衙门的灰色收入变成一种新税,用这一项收入弥补朝廷的亏空。

应该说这一建议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不然雍正帝也不会继位后实行“耗羡归公”,但是康熙帝害怕自己死后背上“聚敛”的名声,于是坚决拒绝了“耗羡归公”的提议。

加派之名,朕岂受乎?!

从这三件事情上看,康熙帝这个皇帝,他的功业先不说,他的为人绝对说得上刻薄、自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沙俄   贝勒   爱新觉罗   噶尔   大帝   康熙   俄国   蒙古   黄河   阿哥   西藏   清朝   帝王   中国   出身   客观   评价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