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祖先,究竟来自哪里?

满族的祖先,究竟来自哪里?下面我讲一下满族祖先的神话传说。

满族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远古时代,就生存在长白山脚下,茂密的原始森林里 ,满族的来源有一个神秘的历史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上天有三个仙女,在天上觉得烦闷 ,就来到人间看看烟火 ,她们就下凡到长白山天池。她们到了天池一看 ,绿树怱怱,鲜花翠柳,天池的水好像明镜似的,清澈见底 。姐几个高兴坏了 ,当时正值夏日 ,烈日炎炎 ,她们就脱下衣服 ,到池中洗起澡来,她们在池中戏耍,好不乐乎 。洗了一段时间,老三觉得累了,就上岸休息,晒晒太阳。

正在这时 ,老三头上来了一只仙鹤 ,仙鹤口中叼着一只鲜果,突然间,仙鹤口中的仙果掉了下来,说来也巧 ,正好落在老三的手中 。老三接过手中的鲜果看了看 ,又红又香 ,她拿到鼻尖闻了闻,突然间,鲜果溜进了老三的肚子里 。老三很纳闷儿 ,这时老三的肚子觉得有些发热,并且微微发胀,这时她大姐,二姐也上了岸。老三对她们姐俩说:大姐,二姐,我的肚子有些热,而且有些发胀,她们姐俩问她吃了些什么 ?她把刚才发生的事向她俩诉说一遍,她们姐俩感到这个事儿也有些蹊跷 。正在这时 ,老三的肚子越来越大 ,她们姐俩说 ,你可能是有孕了,这也是上天的安排 。又过了几天,大姐对老三说,我们姐俩先回去 ,你把孩子生下来以后再回天庭吧,就这样把老三留在了长白山天池 ,她们姐俩回天庭去了。

有人说 ,母亲怀胎十月,可是老三怀胎已经十二个月了 ,孩子还没有生下来 ,到了整整十三个月 ,老三生下一个又黑又胖的大胖小子 ,可把三姑娘高兴坏了。这个孩子生下来没几天 ,就会走路和说话 ,而且长得非常高大 ,她们母女在长白山相依为命 。时间如流水 , 一晃七八年过去了 ,孩子长得非常高大 ,而且力气过人 。有一天孩子问他的母亲 ,我的父亲姓什么 ?我叫什么名字 ?他的母亲眼球转了转 ,她说你的父亲姓爱新觉罗 ,你的名字我给起一个叫爱新觉罗 .布库里雍顺吧,这就是女真人的祖先,清朝建立后,尊为满清始祖。

由过了一段时间 ,三姑娘对他儿子说 ,我是上天的人 ,不能久留在人间 ,儿子你好自为之吧 ,我要回天庭去了,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对他母亲不依不舍,对母亲说:额娘 ,你要经常回来看我呀 ,眼睛充满着泪水 ,三姑娘心一横 ,脚踩浮云,回天庭去了。

小布库里雍顺一个人在长白山天池又生存了二年,以打鱼和野果为生。他觉得一个人在这里没什么意思,他要走一走,看一看,于是他砍一些木柴,弄了树枝,编了一个柳条伐子,顺着河水顺流而下。

他在河中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看见岸边有伙人正在打架,他把伐子靠在岸边上了岸,布库里雍顺大喊一声,别打了,都给我住手!岸上双方能有上百号人,听到喊声先是一愣,一看是一个人,结果双方又打了起来。布库里雍顺手里没有家伙事,于是他从身旁拨了一棵碗口粗的树拿在手中,来到众人旁,也不管是哪伙的,就用手中的这棵大树扫了起来,把这伙人扫倒一地,哭爹喊娘,说:壮士,别打了,我们服了。

于是布库里雍顺住了手,问明了情况,说你们为什么打架?当中一个头头说,我们两伙是两个寨子的人,其中一伙越了界,到我们地界打猎和采果实,布库里雍顺听了后,原来为了这点小事,你们两个寨子要互通有无,不要为了这点小事大打出手,众人们听到后纷纷点头,其中两个寨子的头领说,这位壮士有这么大的能力,给我们两个寨子当头领好不好,于是布库里雍顺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当起两个寨子的头领来。

在布库里雍顺的带领下,两个寨子的人越聚越多,在方圆几十里,这几个寨子很出名。布库里雍顺到了结婚的年龄,经人介绍,娶了当地大户漂亮的姑娘,生了许多子女,一代一代地繁衍下去,到了元朝时期,布库里雍顺的后代已是当地的万户侯。

时间到了一四四三年,布库里雍顺的后代猛哥铁木尔在北京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接见,并赐他为建州左督都史(抚顺新宾县),世代继承。

到了猛哥帖木尔第六代子孙,也就是努尔哈赤,他的爷爷觉昌安,父亲塔克世被当时个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所杀害,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并在盛京建都,他的儿子皇太极继承了皇位,改后金为大清,改女真为满族。

最后,皇太极的儿子福临在多尔衮带领下,入关在北京坐了天下,坐了267年,一共一二帝。

总结、满族的祖先是女真人,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满族祖先叫: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也是有文字记载的满族起源。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争议越来越大。过去,历史学界习惯了把古代的肃慎人当成满族的祖先。但这一结果,明显犯了想当然的错误。

那么,这个错误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忽略了满族的民族构成。自从我国著名的民族历史学家孙进己提出女真人流向去处和金国女真人非满族问题后,尽管有某些特定人群反对的声音,但逐渐成为有识者的共识。

但尽管孙先生用大量篇幅论述两个女真概念存在差异,族群不同,但因历史原因,“两个女真”概念等同混用、乱用的情况仍然很普遍,在网络上仍旧造成了认知的混乱,也总有人不愿意面对这个铁的事实和结果。

所以,既然我们要搞清楚满族的祖先,那么就尤其有必要先搞清楚满族的民族成分。

满族不是单一民族,而是民族共同体。满族是以清末的旗人为主体形成的民族概念。

清末旗人包括了满旗、汉旗和蒙古旗人等众多民族成分。以清末汉八旗为例,建国后根据其民族意愿识别为满族。

所以,满族的主体包括,满洲人,在旗汉人等。

而满洲人入关之初,仅仅二十多万人。是以建州女真为主体的部落集合。所以,今天所有关于满族祖先是肃慎人的说法都是极其不严谨的,而且还是错误的。


事实上,肃慎人是金国女真人的祖先,如果把他们说成是满族祖先,有“移花接木”之嫌。而根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可以确认,金国女真人和建州女真人根本不是一个群体。他们之间根本没有继承关系。

前面有人甚至用一些传说来夸大肃慎人与满族的关系,却割裂了和金国女真人的关系。

然而,事实却告诉我们,真相在民间。此女真非彼女真也。

金国女真人有多少?他们结局如何?把他们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就不会犯下想当然的错误。资料显示,蒙古灭金时,金国人口已经达到了2000万人。

这么大规模的人口,分布在哪里呢?答案是中原。史书记载,金国发动灭北宋战争后,这个曾经的渔猎民族全面入关,实行和中原相同的制度,学习汉文化,从最初创造仿制汉字的女真文字,到最后彻底放弃女真文字,使用汉字汉语。


在金国立国的一百多年间,他们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向世人证明,他们是汉人!

这些努力包括,修建和中原人一样的“金长城”,过城邦生活,他们希望通过生活“中原化”,以此表明,他们和中原人一样,也可以过农耕生活。不仅如此,金国历代帝王还把大量贵族牵往山东等地和汉人一起生活,学习汉人起居习惯,逐渐和中原汉人融汇在一起。

为了让自己更像中原人,从黄河北岸到北京城,他们都大量修建道观和庙宇,遵从佛教、道教,但从来没有信奉萨满教。这些变化表明,他们已经逐渐接受了中原文化,标榜自己是正宗汉人,甚至于敢于和南宋争抢谁最“中国”的名号,以此表明自己的“正统”身份。以至于,当蒙古大军灭亡金国后,尽管对金国皇室和贵族进行了报复性地杀戮,但对金国统治区里已然和中原人分不开的女真人一律称为“汉人”。而把南宋的汉人称为“南人”。

这些事例证明,金国女真人在亡国后,多数的确已经融入中原汉人中。八百多年后的今天,在甘肃泾川发现的金国女真后裔村落,这个被称为“完颜村”的人口有5000多人,都已经成了地地道道的汉人。这个事实和史书相互印证,历史上的金国女真已经汉化了!而且,不但如此,还有生活在草原上的部分女真人也融入了蒙古部落中。

还有更少数的女真人融入了后来的建州女真中。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可以因此认为,建州女真融入了少数金国女真人,他们就是和金国女真有共同祖先呢?如果这种结论成立,是不是汉人也要认金国女真为祖先?是不是蒙古人也要认金国女真为祖先?显然,这是历史的归谬法,我们不会认同。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可以确信,此女真非彼女真!

事实上,金国女真立国,享有国运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同时期,还生活着另一个被称为“胡里改”的部落,这个部落确实是后来的建州女真的雏形。

为此,孙进己先生在其《女真民族历史》著作中做了如下严谨阐述:



原来,已经有文字、军事工业发达成熟的金国女真人吃狗肉,而尚出于奴隶社会的胡里改人把狗视为圣灵,他们信奉萨满教,没有文字,直到努尔哈赤创建后金,才仿照蒙古文字创制了满文。而众所周知的原因,元末明初的一百多年,东北的恶劣生存环境,为了争夺生产生活资源,部落部族战争常年不断,部落重组变化频仍,所以,从胡里改到建州女真的形成,尽管有明确继承关系,但其实也有很大变化。这个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问题又来了。此时的建州女真,是如何进入东北的呢?

综合今天国内外历史研究结果,中俄历史学者在研究明代北部边界时,意外地发现了苦苦寻找多年的明代中国人——北山女真的下落,他们就是生活在今天俄罗斯境内的楚科奇人,居住在楚科奇半岛。在这个近年来已经被严重俄国化的民族背后,学者们得出结论,楚科奇人和满族有着真正的“亲戚”关系。但今天的楚科奇人多数已经放弃了自己的母语——满通古斯语,他们正在接受俄语,部落里说俄语的越来越多——他们被逐渐俄国化了。

在我国史书中有明确记载,明朝初年,彼时打着“女真”旗号的“四大女真部落”——建州、海西、野人和北山,“悉境归附”。而因为一直搞不清北山女真的活动范围,长期以来,史学界一直把明朝北部疆域视为未知疆域,用一根直线表示。而随着楚科奇人身份浮出水面,他们和建州女真关系的确立,不但能帮助我们尽快搞清楚明代北部疆域,还能彻底击破长期以来被清朝贬低的“明朝疆域400万平方公里”的谎言,更能彻底澄清,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满族祖先是肃慎人的错误认知!由此,可以基本确定,满族祖先——建州女真来自于通古斯,即今天的西伯利亚。

总之,金国时代的女真人和满族的前身之一,建州女真,虽然都有“女真”标签,但属于完全不同的部落部族,是两个不同的大“主体”。金国女真统治区域内,人口达到2000万人以上,中原人口占了多数,而女真人已经在200万人以上,且已经进入封建社会,可以和南宋分庭抗礼,占据半壁江山,具有高度的文明。

而以清末旗人为主体建立的满族,主体之一的建州女真,人口很少,融合其他民族部落,壮大为满洲族后,人口也仅在二十多万。且入关时尚处于奴隶社会,其文字、发饰、文化和宗教都和金国女真完全不同。

反而,有着亲缘关系的“北山女真”人,对研究建州女真的源头有着真实可借鉴的意义。




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居住着一群通古斯人,他们是满族人的主要来源。

通古斯人戴着和清朝时期满族人相同的红缨帽子,而且都有辫子。

通古斯人的服装和满族人的服装如出一辙:

留着辫子的西伯利亚通古斯人:

通古斯人狩猎时的身影和满族人如出一辙:

戴着帽子的通古斯人:

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他的帽子和通古斯人的帽子一模一样):

清朝皇族的帽子也和通古斯人的帽子一样:

由此可见,满族人最早的来源是通古斯人,后来又加入了汉族人、蒙古人、女真人等等。

通古斯人和北美印第安人有很近的关系,相貌也很相似。

通古斯人:

北美印第安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欧洲人的记载,以阿提拉为首的匈人,其中有一部分匈人把大部分头发剃掉,剩下的头发编成辫子,这和刚入关的清军如出一辙。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满族人的祖先通古斯人有可能是匈人的一个分支。

阿提拉和布莱达(欧洲油画):




满族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先祖在满族人心中被尊奉为神。满族发源地位于东北长白山地区,但提起满族的祖先,大家可能都不清楚了,今天就给朋友们答疑解惑,揭开历史真相。

朋友们,满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史记》记载就有六千八百年以上。满族的祖先其实就是秦、汉时期的一个以渔猎文化为主,又带有一定游牧色彩的肃慎族。

在公元前1800年前后,我国辽阔的土地共分成四大块:南面燕山一带是商朝的华夏族,也就是汉族;东面是濊貊族;西边是东胡族;而北部就是肃慎族。

在秦汉、两晋时期,肃慎称为挹娄族;北魏时称做勿吉族;在隋唐时称为靺鞨族;而宋代则又繁衍成为女真族;清朝时期,皇太极又将女真族由改为满洲族,最后改名为满族。

为了能让大家对满族各个历史时期演变过程了解的更为直观,我给朋友们简化一下: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族。这回大家就能看懂了吧!

接下来,给朋友们详细介绍一下满族各个历史时期演变过程:

肃慎,又叫息慎、稷慎。有人说稷慎是稷神的音转化而来,稷是古代的一种粮食作物,在古代把谷神也叫稷神。

意思是说,稷是古代的一种粮食作物,在古代把谷神也叫稷神。肃慎族人把稷神视为图腾,是保护他们的天神,也叫稷慎,音译为肃慎。

还有一种说法是肃慎与肃爽读音相近。肃爽与肃霜相同,是古代的良马,因形似肃霜鸟而得名。

而肃霜鸟是古代的四大神鸟之一。据近代科学家考证,肃霜鸟就是“鹰”。

大概在六千多年以前,满族的始祖肃慎族人,就在鸡西地区生活。创造了很多文化贡献,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公元713年,唐玄宗赐封肃慎族人“渤海”国的称号。由于肃慎族人常年的野外游牧和渔猎生活,身体素质颇为强健,民风也是甚为彪悍。

据《三朝北盟会编文献通考》和《大金国志》记载:女真,古肃慎国也,本名朱理真,番语讹为女真,或以为黑水靺鞫之种,而渤海之别族。”

随着肃慎族人的急速扩张,逐渐占据大部分东北地区滨海土地,人口也迅速增长至五百多万,而“渤海”国当时也被称为东北第一强国。

但历史上关于肃慎族的记载,却从来没有发现过有文字的版本。也就是说,在女真以前,肃慎族人没有文字。因此,他们所有的历史都是用语言来世代相传。

那么有朋友就会问了:从肃慎族到满族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历史,万一在传承过程中哪个部落因为某种原因灭亡或者消失,那怎样才能证明肃慎族一直存活并传承下来呢?又如何断定肃慎族就是满族的祖先呢?

现在我来告诉大家,其实原因很简单,辨别之后的民族是不是肃慎族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向中原王朝进献贡品“楛矢石砮”,也就是原始的弓箭。

朋友们,你们知道“楛矢石砮”是什么意思吗?

“楛矢石砮”,读音为[hù shǐ shí nǔ]。

楛矢,就是用长白山区的楛木制作的箭杆。楛木材质细密,韧性超强,不易折断,用来制作箭杆最合适不过了。

石砮,就是用松花江中坚硬的青石磨制而成的箭头,绑在箭杆上,和配套的弓一起使用。

“楛矢石砮”作为一种原始狩猎工具和战争武器,是肃慎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

肃慎族人有着极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他们制作的箭矢质量特别好,其精良的品质闻名全国。

而肃慎族人在那时,就能制作出优质的弓箭来进行狩猎,足可看出他们的工艺水平是相当不错的。

由于其他的民族不仅弱小,而且生产力又十分落后,根本无法制作出精良的弓箭。就凭这一点,就足已证明肃慎族和满族之间的传承关系。

在古时,弱小国家每年要向中原王朝进贡贺礼,表示臣服。这就相当于交保护费的意思。

而中原王朝则会给他们提供相应的保护,比如:帮助其解决纠纷,发生战争时还可以提供武力支援。

肃慎族也不例外,每年也会贡送礼物。而在他们送的礼物中,最有名的就是箭矢,深受中原王朝的喜爱。

据《国语》记载: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之矢也。

中国古代帝王都把“肃慎来贡”作为衡量自己统治全国的一个武力标准。

清朝时期女真族分为三大部:建州、海西和女真。以先人留下的“十三副遗甲”起兵的努尔哈赤就是建州女真人。

据《金史》记载:“其南者籍契丹,号熟女真;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号生女真。”

女真人又分为生女真和熟女真。生女真是那些没有户口的辽国女真人,而熟女真因为在南部生活,靠近契丹,称为契丹女真人。

万历四十四年(既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各部落,建立后金政权,成为后金大汗,年号天命。

公元1635年,皇太极把“金“和"女真“族名改为“满洲”,再后来又改名为满族。

由于金人和女真人经常进犯中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元、清等朝亡国、北宋的“靖康耻”等这些耻辱的回忆都深深的刻在中原人民的心中。

所以中原人民对金人和女真人没有什么好印象,内心之中也仍然无法原谅金人和女真人。

而皇太极把“金“和"女真“改名为“满洲”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大汉民族对满族的怨愤。

皇太极的意思就是告诉中原人民,我们同样都是炎黄子孙,所以谁做皇帝都一样。借此来削减中原人民的抵抗意识。

公元1636年,皇太极又将国号从“金”改为“清”,原因也正是因为“清”比“金”更容易受到中原人民所接受。

公元1777年,乾隆皇帝在《满洲源流考序》中讲道:“我朝肇兴时,旧称满珠,所属曰珠申,后改称满珠,而汉字相沿讹为满洲,其实即古肃慎,为珠申之音转。”

乾隆认为古代的肃慎族,即是后来的满族。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满族文学,而且也对整个中国文学繁荣发展也做出了一定贡献。

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先生改定五族共和制:汉、满、蒙、回、藏,始有满族一说,但社会大多称为旗族或旗人。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才开始正式称为满族。

新中国成立以后,满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人民一样,也同样获得了参与国家管理的政治平等权利。

满族重视教育,善于学习,崇尚理学,文人辈出。是一个勤劳、智慧、勇敢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集取外来文化并勇于创新的民族。

满族对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都有着突出的贡献。现如今,满族人口已遍布于全国各地。

朋友们,通过我的介绍,大家都知道满族祖先的来历了吧!




女真族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莫过于创立清朝。在清朝时,女真族由皇太极改为满洲族,后来改名为满族。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疆域领土上,也在历代前列。

而在清朝历史记载中,他们把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尊奉为始祖。而关于布库里雍顺的真实身份,一直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偏向神话传说色彩,据说在很早以前,有三个仙女姐妹到凡间洗澡,有一只神雀把一枚果实衔落在三仙女的衣服上。三仙女洗完澡上岸穿衣服的时候,看到这枚果实,就拿起来吃掉。

没想到,仙女因此怀孕,生了一个男孩。仙女为男孩起了名字后,把他放在一条小船上,自己离开。这个男孩,就是布库里雍。

他沿着松花江一直漂流到黑龙江一带,在当地上岸后,发现当地有三个部落因为争夺首领位置争斗。

布库里雍就说明自己的身份,当地人对他十分信服,就让他当了首领,统一三个部落。这才有了女真族的出现。而在《清实录》的记载中,布库里雍就有更明确的身份。

在史料记载中,清朝祖先原本是明朝的建州左卫,名字叫猛哥帖木儿。明朝统治东北一带时,授予当地部落首领官职,让他们接受明朝统治。

这位猛哥帖木儿的姑姐妹中,有人被选入明朝皇帝后宫,担任嫔妃。猛哥帖木儿也因此被升任为都督。

他的儿子孟特穆也继承都督职位,后来还被清朝追认为肇祖。但在清朝史料推测中,布库里雍距离孟特穆也只过了三四代人。如果按照这个时间推断,女真族的历史,仅在元朝。如果对比其他史料,就会有很大出入。

因为女真族在中国历史上,还建立了另一个封疆王朝——金国。这个政权前后经历了一百二十年的时间,由女真族的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部落后,击败辽国建立而成。

金国有非常强大的武力,他们甚至击败北宋,成为中原一带非常强大的霸主。但是,金国的不幸在于遇到了蒙古帝国的崛起。从草原崛起的蒙古部落更擅长战争。他们的骑兵纵横欧亚大陆,击败无数强敌,金国也在其中。

女真族在此之后失去了自己的政权。不过,对于女真族,蒙古帝国并没有办法灭绝,而且也无法进行直接统治。一方面是因为蒙古帝国本身的统治力量较为薄弱,很多制度都没有形成。

另一方面,女真族有自己的文化,并保留有自己的军队,短期内要想推行统治,其实非常艰难。所以,蒙古帝国击败金国以后,仍把女真族集中在他们祖先居住的地方,而且让女真族的酋长担任长官。

元朝初年的时候,女真族在当地的人数有五万户之多。元朝中期较少,减为三万户,但基本力量仍然保存。

按照史料对比发现,布库里雍则是当时元朝分女真族五万户的翰朵怜万户的酋长,并得到蒙古帝国册封的官职。翰朵怜万户就是后来的建州女真,孟特穆一支的后人就把布库里雍追认为始祖。

当然,从更多历史对比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布库里雍的活跃时间,主要集中的元朝初年。所以,他不算女真族真正的始祖。

而且,在唐朝末年的时候,史料中就有女真族的名字。也就是说,在金国建立以前,女真族在历史上就已经出现过。

唐朝时,女真族曾建立渤海国。渤海国前后传承229年,活动范围主要位于现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朝鲜半岛的东北地区,以及俄国远东地区。

但当时女真族被称为靺鞨族。而靺鞨族中的黑水靺鞨,后来就发展为女真族,也就是更后来的满族。

这也是女真族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他们在中国史料的记载中,常常有不同的名称,包括抑娄、勿吉、肃慎。之所以有这些不同称呼,常常是因为女真族在这个历史变迁的过程中,生活环境出现变化。

史官记载的时候,也出现变化。变化的原因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常常把女真族中某个部落的名字记下,却不知道那并非是整个民族的兴衰变化。

而在女真族的这些称呼中,最早的一个就是肃慎。在商周时期,就有女真族朝贡的历史。过去中原王朝的疆土没有开辟那么远,跟周围其他地区之间的关系,主要以朝贡的方式交流。

那些偏远势力给中原王朝送礼物,表示臣服。相应的,中原王朝会对他们提供保护,解决纠纷。

而当时肃慎也会送礼物。在他们送的礼物中,最有名的就是箭矢。所以,在《国语》中,孔子就说过:“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之矢野。”

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出优秀的箭矢,可以看出箭矢对肃慎人非常重要。他们的工艺水平也不会太次。

不过,现在我们对肃慎的了解非常有限。因为肃慎对历史的记载,大多因口头相传。这种方式记载历史,很容易出现失误和断绝。

所以,对于肃慎更早以前的历史,已经无法得知。但可以断定,它是女真族和现在满族的祖先。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满族   努尔哈赤   女真   祖先   满洲   长白山   明朝   蒙古   中原   汉人   斯人   清朝   真人   民族   财经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