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的外挂油箱丢弃后需要回收吗?

油箱对于战斗机而言非常地重要,其中外挂油箱不仅可以加强战斗机的续航能力,同时也可以让战斗机提升更强的战斗力。那么这也衍生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外挂油箱里的燃油耗尽之后,外挂油箱在丢弃之后还会回收吗?

外挂油箱一般情况下会有两个,两侧一边各一个,每个油箱的燃油容量大概在400升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高速战机可以携带4个外挂油箱,且每个油箱的燃油容量可以达到600升以上。

外挂油箱的材质一般都是以铝合金作为主要材质,这是因为铝合金的重量较轻,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自身的重量,帮助战斗机提升机动性。大部分外挂油箱的造型类似于橄榄球,中间较粗,两头比较小,造型很像两枚重型炸弹。

理论上来讲,外挂油箱属于可消耗品,就算是丢弃了也是可以的,虽然战斗机上的零部件都价值连城,很多国家都希望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回收,但如果战斗机处于战斗状态的话,那么军方是没有必要将人力和物力投入回收层面的,那么为何外挂油箱不值得常规回收呢?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因为这东西压根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它只是一个容器而已,第二点是上文提到的材质问题,铝合金作为最为常见的材质,在军事领域的运用非常常见,且价值也并不是很高,更重要的是,这东西就算丢了也不会心疼,所以对于军事大国而言,不是在特殊情况的下,是不会去特意回收的。

除此之外,一般丢弃外挂油箱的地点大多数都是偏远山区或者是无人区,如果是近海飞行的话,还会直接丢弃到大海里,而这些地方想要进行人工回收的话非常困难,而且没有几个国家会特意安排一队人马去专门跑到山区或大海里回收这玩意。

有意思的是,很多居住在偏远山区的人,见到这些玩意也不会进行二手改造,而是会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如果相关部门也不想要的话,山区居民也会丢弃,因为这东西对于回收垃圾的垃圾站而言也是烫手山芋,再加上也不值几个钱,所以也不会回收。

我在查资料的时候,还查到一些关于外挂油箱丢弃时“非常有意思”的内容。

驻日美军在进行飞行训练的时候,也会直接丢弃外挂油箱,只不过他们并不会直接丢弃到无人区,而是在有人居住的地区丢弃油箱,这也导致日本当地居民很多人都被不同程度的砸伤,甚至还有人被直接砸死,可见这东西的威力还是不小的。

其实早在二战时期,外挂油箱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当时是用纸质材质制作的,虽然不是那种“纸糊的破烂玩意‘,但也好不到哪里去。由于当时的金属短缺,英国军方开始研制一种用胶水浸泡的牛皮纸制作的燃料容器,虽然是纸做的,但这种油箱具备很多的优点,例如耐高温、耐寒。但缺点也非常明显,这玩意就是一次性的,而且在加油几小时之后,纸质容器就会出现漏油的现象,所以一般情况下,纸质油箱只会在寒冷地区使用,更重要的是,这种外挂油箱只会在执行任务之前才会加注燃油,并在飞行几小时之后直接丢弃。

可能是这种初代外挂油箱自身就具备一次性的特性,因此后期研发新型外挂油箱的时候,也采用了一次性的使用方式。通过采取成本不高的铝合金进行制作,这种技术含量较低的油箱,只是当作一个储存燃料的容器,并且在使用之后就直接丢弃,既不心疼也不会太浪费,只不过后期外挂油箱也逐渐被保形油箱代替,虽然保形油箱的安装率并不高,但最起码可以加装更多的燃油,并且不需要特意地对油箱进行安装,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外挂油箱就算再便宜,那也是白花花的银子,每次都丢掉也着实有点心疼,而保形油箱则可以避免多次浪费,更重要的是,保形油箱具备降低风阻的能力,而外挂油箱虽然提升了战斗机的续航能力,但机动性还是稍微差了一些。




战斗机外挂油箱(又称付油箱),是为了延伸航程和空中滞留时间而增加的外挂件油箱;外挂件油箱,音速以内的战机一般是两侧各一个,每个油箱约容油400升以上航空煤油油;现代高速战机可带4个油箱,每个油箱可容油600升以上;

外挂油箱是铝合金材料制造的;形似槛榄,两头小中间粗;悬挂在离地面40公分以上的机翼上(对称的);付油箱的油量约为总油箱的四分之一左右;

关于用油问题:按其系统,付油箱只是为主油箱输油,因此,在使用油料时,并非如有的人所想象的,先用付油箱,然后再用主油箱,这样可把付油箱甩了,减轻飞机阻力?利于战斗?其实不然,飞机飞行时,先用主油箱油,用到一定程度后再用付油箱的油;但付油箱用油可先于主油箱用完;如果需要,付油箱可以甩掉,但甩掉的付油箱是不回收的,再说,如需投掉付油箱,飞行员会考虑在可行的空域时投放,以避免对地面危害;





外挂副油箱理论上属于可消耗物品,丢掉后不回收是完全可以的,尤其是在战争时期,完全没有必要花人力物力去回收那些本就不值什么钱的副油箱,为什么战斗机丢弃的副油箱不值钱?因为这玩意一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二制作材料也不是什么贵金属,就是常见的铝合金材质的,所以,一个中空的铝合金材质的油箱,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丢了就丢了,找不回来也没事,真的没有必要花大量人力物力特意去找回来。

还有一点就是,战斗机丢弃副油箱的地点大概率是在边境山区,要么就是在大海上,而这些地方丢了基本上也找不回来了,哪怕是在和平时期演习丢掉的副油箱,如果真的落在了深山老林这样的地方,也不太可能特意跑去把这坨不值钱的铝合金给找回来,所以,在边境山区那些被民众捡到的副油箱,要么主动上交,要么就自己直接处理了(问题其实不大),他们可以用来制作储水箱或者是皮划艇,至于说卖钱,额,铝合金好像不值钱吧。▲1200升的副油箱

顺带提一下,战斗机的副油箱除了有使用金属材质的之外,在二战时期还出现过纸质的副油箱,为了应对当时的金属短缺,英国人提出了使用使用胶水浸泡的牛皮纸来制作战机的副油箱,这种纸质的副油箱具有优异的耐高温和耐寒性,不过,因为胶水会在燃料的浸泡下慢慢溶解,有时会导致在加油后数小时内出现漏油的情况,所以这些纸质的副油箱都是一次性使用的产品,并且一般在北欧地区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才会使用,在战斗机执行任务前才会进行加注然后,如果任务取消或者终止的话,这些副油箱则是可以抛弃。下图中的就是1944年,英国皇家空军第359战斗机集团使用的纸制副油箱。

▲二战时期的纸质副油箱

因此,战斗机使用的副油箱成本不高,就是铝合金材质的(或者是纸质的),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仅仅是一个存储燃油的容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副油箱都是可消耗物品,丢弃后是可以不回收的,与这些副油箱的成本相比,特意去回收需要的人力物力的成本或许更高。




我们这里都用这个放到房顶晒水,沧州姚官屯飞机场是军用机场以前的老型号飞机歼五歼六歼八飞机有个训练科目低空抛副油箱,都被我们当地人给利用了,全铝的刷上黑油漆放到房顶晒水太好了。




战斗机副油箱丢弃后一般不需要回收,因为没有任何回收价值,也造不成任何技术泄露

副油箱在二战时期就已经出现,是空中加油机出现之前提高战斗机航程的唯一方法。最早的副油箱是不可抛式副油箱,这种副油箱一般会按照挂载机安装部位的曲线特殊设计,装上后没法根据情况随时抛弃,但副油箱毕竟不是战机原本设计的一部分,安装副油箱后会影响战机的机动能力,比如在近距离缠斗中,安装副油箱的战斗机灵活性要低于没有安装副油箱的同型战机,因此目前的战斗机副油箱全部采用的是可抛式。

可抛式副油箱的外形中间粗两头细,整体呈流线型,看起来就像一枚大号导弹。战斗机副油箱一般用于中轻型战斗机,因为中轻型战斗机的内油搭载量低于重型战斗机,航程也比重型战斗机低,而使用空中加油的方式灵活性远不如战斗机直接挂载副油箱。一般的区分是只要是外部挂载的都叫副油箱,但苏霍伊把苏27战斗机位于两侧机翼的内置油箱也叫做副油箱,但这种安装于机体内部的油箱通常都会将其划分为机载内置油箱而非副油箱

战斗机挂载副油箱起飞后,会首先选择使用副油箱的燃油,副油箱的燃油用完后再切换到内置油箱,等接敌的时候为了提高战机的机动能力而直接将副油箱抛弃,以最佳状态迎敌。那么副油箱在空中抛弃后会不会去回收呢?这也要区分情况,比如在一些特定的训练场所,战斗机进行类似的飞行训练,此时多架战机的副油箱在空中抛弃后会集中落在演习划定的区域,这样的情况确实可以将其回收,但回收不是为了二次利用,因为战斗机的副油箱在空中抛弃后就无法再使用了

现代化的战机副油箱材质一般是铝合金,铝合金并不是贵重金属,而且属于比较廉价的常见金属,而且铝合金也没有超强的硬度,即便是空油箱从空中自由落体到地面后也会出现严重变形,无法再次使用,而且对这种变形后的副油箱进行维修,从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来看也不如直接造一个新的。此外,副油箱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就算是副油箱落入敌手也不会造成任何技术泄露的问题

所以如果战斗机在远程实战化空战训练或实战中把副油箱抛弃后,不会再去进行回收,因为这样的副油箱可能在任何一个空域被抛弃,落地的范围太大,出动人力物力将其回收得不偿失,这本身就是一种消耗型装备,成本不大没有回收的价值。不过在平常的训练中副油箱并不是带出去就一定要抛弃的,大多情况下是战机带着消耗完燃油的副油箱降落机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油箱   战斗机   外挂   副油箱   纸质   物力   战机   燃油   铝合金   玩意   容器   材质   山区   成本   财经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