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凿齿《汉晋春秋》和司马光《资治通鉴》对诸葛亮躬耕地的认定,哪个更权威?

两本书说的地点在同一个地方,哪来的谁更权威。




《资治通鉴—汉记五十七》“(建安)初,琅琊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

这一记载

1、《资治通鉴》记录历史事件用的是事件发生时的区划。如建安十三年(208年)只会记载当年发生的赤壁之战,而不会记载发生在蜀汉章武元年(221年)的刘备伐吴。

2、很明显司马光认为隆中在建安元年(196年)就属南郡襄阳,且诸葛亮在南郡襄阳隆中是“寓居”。

3、司马光后面又全文录用《出师表》,其中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显然《资治通鉴》否定了习凿齿在《汉晋春秋》里伪造的“南阳邓县隆中”,更否定了“躬耕于(南郡)襄阳隆中”。

诸葛亮寓居南郡襄阳隆中和“躬耕于南阳”是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不同事件。

不知道“襄阳说”为何千方百计否定《资治通鉴》这一记载,更否定诸葛亮亲口说的“躬耕于南阳”。

另外,“襄阳说”认为司马光作《资治通鉴》用的是北宋或者西晋区划,(我真无语了,西晋、北宋有“建安"年号吗?)

另外,“襄阳说”丁宝斋引用这一记载时,悄悄的“删除”了“寓居襄阳隆中”中的“襄阳”二字。删了了“襄阳”就能证明诸葛亮“躬耕隆中”了吗?“寓居”是“躬耕”吗?建安元年(196年)诸葛亮就开始“躬耕”了吗?

一句话:任何质疑、否定、曲解、新解、篡改“躬耕于南阳”的,都是造假的行为

“襄阳说"还是好好看看《三国志—诸葛亮传》去吧—里面全文无“襄阳”,更无“隆中”,诸葛亮躬耕“(南郡)襄阳隆中”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汉晋春秋、资治通鉴说的是”亮宅”、“寓居”,并没提躬耕二字。

只信当事人多次亲写,其躬耕于南阳隆中卧龙岗。

是信当事人,还是信别人?




今日浏览了一下襄阳的隆中地图,让人惊掉下巴的是竟然有个诸葛亮夫人故里!隆中里还有个黄月英殿!这个故里是怎样考证出来的呢?黄月英传云是诸葛亮的妻子,但史书没有记载此人物,襄阳是怎样知道诸葛亮老丈人家的位置呢?不得不叹服襄阳的造假功力非同一般!屡屡颠覆世人的三观!




1,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说:“亮家于南阳邓县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文中表述的是“亮家”,是“王亮”家还是“孙亮”家,还是“诸葛亮”家呢?,谁也不知道。不过书中又说“汉水以南为南郡,汉水以北为南阳”,将汉水以南的南郡襄阳城西二十里,又排除出了南阳郡。

2,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曰“初,寓居襄阳”,意思是“刚开始,在襄阳寓居”。

3,凿齿的“亮家”,司马光的“暂住地”,都没有提及躬耕地,也不存在对诸葛亮躬耕地的认证问题,倒是诸葛亮对自己躬耕于何地,说过三次。

第一次庞统死亡,刘备急调留在荆州的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沿长江西进,路遇黄牛庙,诸葛亮命军士修葺,题碑留记《黄牛庙碑记》,第一句就写到“仆躬耕于南阳之亩………”


第二次,诸葛亮北伐前夕,上书后主刘禅,就是著名的《出师表》,文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第三次,诸葛亮在军中写给儿子的信《寄子书》,也是第一句就写到“余自隆中结构茅庐于卧龙岗下者,非自甘贫贱也……”

结论:关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隆中卧龙岗,时间、地点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其本人的多次自述,已经下了定论,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资治通鉴   先帝   汉水   襄阳   邓县   建安   卧龙   春秋   南阳   出师表   西晋   北宋   区划   黄牛   地点   权威   财经   诸葛亮   司马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