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很多老人离开了,子女都不怎么哭?

爷爷去世的时候,姑姑趴在爷爷身上嚎啕大哭,却干打雷不下雨。

父亲估计是实在看不下去了。只见他蹲下身子对姑姑说道:“你哭给谁看呢?俺大住院这几天,你但凡能去医院里守一夜,今天都不会再哭了。”

姑姑可能是没想到父亲会如此说她,一下子愣住了。

不过她随即反应过来,仰头问父亲:“大哥,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哭俺大难道错了吗?”

“你没错,你继续哭。”父亲说完,转身去忙其他的事情了。

其实我很清楚为什么父亲看到姑姑干嚎会如此生气。

对于深受病痛折磨的爷爷来说,死亡或许才是最好的解脱。

而父亲,自从爷爷进了ICU的那几天,他每天晚上都蜷缩在门口的椅子上,生怕医生突然叫他有事,找不到他的人。

我要换他回家休息,可是他说什么也不肯。实在没办法,我只好陪他守了两夜。

而姑姑呢?

她共计去过一次医院,前后没有超过半个小时,就以要回家喂猪为借口,匆匆走了。

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父亲看着姑姑离去的背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真不知道是躺在里面的爹重要还是家里的猪重要。”

母亲是一个说话直接,从不遮遮掩掩的人。她当时正好去给父亲送饭,在医院门口碰到了姑姑。

母亲问她:“怎么刚才又走了?”

姑姑随口说道:“又看不到人,都待着这里干什么?”

“还干什么?守着你爹!凭什么你大哥一守就是几夜,你和家财不能来换一下他吗?你大又不是只生了你哥一个儿子。”母亲说话,丝毫没有给姑姑留一点点的退路。

如果是一般人,被自己大嫂如此这般怼了之后,肯定会点头应下来。

可是姑姑的脸皮不是一般的厚,我有时候就在想,她的脸皮是不是钢板做成的?

不然的话,怎么如此锋利的“子弹”都没有让她有一丝丝的脸红。

“家财他白天要干活,不能熬夜。我家里还有两头猪等着我回去喂呢?回去晚了的话,万一猪从猪圈里跑出来就麻烦了。”姑姑厚颜无耻地说道。

母亲原本就憋着气,听姑姑这么一说,火气蹭得一下就上来了。

“那你还站着干什么?赶紧回家伺候家里的三个爹。”

母亲说完之后,丢下姑姑径直走进了医院。


三天后,主治医生找到父亲,无奈地冲着父亲摇了摇头。

父亲原来还有一丝希冀的眼神瞬间变得黯淡无光。

父亲转头看着我,无力地感觉让我心疼。

“回家?”我问父亲。

“回家。”父亲痛苦地说道。

因为害怕爷爷拔了氧气之后坚持不到家就走了,所以我还特意去找医生安排了一辆救护车。

路上,父亲一直不停地用抽纸擦拭着爷爷额头上因为疼痛而渗出的细密的汉珠。

母亲坐在父亲身边,沉默不语。

“打个电话给小静?”父亲侧头问母亲。

“她是你的妹妹。你决定吧。”母亲说。

父亲没有说话,掏出手机拨通了姑姑的电话。

爷爷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钟了。街坊邻居看到救护车之后都赶过来看爷爷最后一眼。

当大家看到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爷爷时,无不惋惜。

可是,唯独姑姑一个人迟迟未到。

一直到五点半,日落西山的时候,姑姑终于露面了。

父亲依然什么都没有说,他也不能说什么。

姑姑站在院子里,迟迟不肯进去。

父亲问她:“你不进去看看俺大?”

姑姑含糊其辞地说:“俺婆婆说,人快死的时候,呼出的气有毒。尤其是癌症晚期的病人。”

“那是你大。”父亲说完,转身进了屋。

那天,姑姑始终没有进屋,天黑的时候,她和父亲说:“哥,我先回去一趟。鸡还在外面,家财回来也没有饭吃。俺大情况不好,你给我打电话。”

父亲气的脸色通红。

母亲说:“你回去吧。等你大死了再来就行,反正你来了也不敢进去。怕你大放毒把你给毒死。你起了,你家猪谁喂?你家鸡谁喂?谁给家财做饭?”

姑姑也不争辩,转身迈开小碎步走了。

黎明时分,爷爷咽下最后一口气,走了。

这一次,父亲没有再征求母亲的意见,他和母亲给爷爷穿好寿衣之后,默默地掏出手机拨通了姑姑的电话。

“俺大走了。”父亲只说了这四个字。说完,他就挂断了电话。

二十分钟之后,姑姑不仅来了,而且她从进村就开始哭,一直哭到了家门口,然后径直跑进屋里,一下子扑在爷爷身上,嚎啕大哭。

这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爷爷的葬礼上,姑姑“撕心裂肺”的干嚎,与父母的平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讽刺。

后来,还发生了一件特别讽刺的事情。

爷爷入土之后的当天晚上,一家人正坐在一起吃饭。

这时,爷爷生前睡的那张床上突然传来咚咚咚的声音。

母亲随口说道:“走了就走了吧。还回来干什么?”

姑姑和姑父听到之后,爬起来撒开腿就往门外跑,姑父因为跑得仓促还摔了一个狗吃屎。

父亲见状起身要去拉姑父,被母亲制止了。

母亲淡淡地对父亲说了四个字——心中有愧


海哥随笔:

若干年之后,当我和父母再次聊起当年这件事时。

我问母亲:“爷爷奶奶去世的时候,你真的不伤心吗?”

母亲风轻云淡地说:“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怎么会伤心。包括你爸晚上都包着被子不知道偷偷哭了多少次。”

“那你们怎么当着别人的面不哭呢?”我不解地问。

一直沉默不语的父亲突然开口了。

他说:“一来忙得提溜转,根本没有时间哭。二来,哭给谁看呢?他们活着的时候,我买给他们吃,买给他们穿,生命了我不计成本给他们看。那医生都摇头说治不好了,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四个字,问心无愧。”

一瞬间,我真正明白了父母。

作为子女他们是孝顺的,问心无愧,这四个字说得真好。

孝子床前一碗水,胜过坟前万堆灰。

与其老人死后虚情假意的干嚎,不如趁老人还活着的时候,多尽一点孝心。

我相信只要你在老人活着的时候足够孝顺,

真正做到了问心无愧,

老人去世哭与不哭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父亲今年正月初二去世,我和二姐没有流过一滴泪,我大姐唱歌一样地哭了一路,我姨问我们:“你们为什么不哭?别人会认为你们不孝的。”

我和二姐说:“我们问心无愧,不用哭。”

大姐大学毕业,在省城买房,安家落户,用了我和二姐打工五六年的钱。

父母只生了三个女儿,没有儿子,虽然心里遗憾,但也没有苛刻我们,尤其是大姐,父母更是疼爱。

听母亲说,她很疼爱大姐,小时候经常把大姐打扮得很漂亮,尤其是发型,可以一个星期不重复。

长大后的大姐头发稀少,她责怪母亲,说是小时候她的头发扎得太紧,头皮受伤,才让她头发稀少。

大姐读书很好,父母让她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家里的事情不要操心,所以大姐是家里zui不会做家务的人。

我和二姐是双胞胎,我们与大姐相差九岁,在我们之前,我母亲也曾怀过一对双胞胎男孩,可是在五个月的时候,早产了。

由于是双胞胎,可能是我们平分了营养,光长样貌,不长脑袋,我和二姐读书很差,是村子里有名的红辣椒。

我和二姐不喜欢读书,我们喜欢干活,我记得小学4年级的时候,我和二姐就能单独去山上砍柴,挑回枕头一样的两梱柴,邻居陈阿婆边表扬边嫌弃。

我们勉勉强强读到初中毕业,那时候大姐已经大学毕业,并在省城找到工作,准备和大姐夫结婚。

我和二姐也去了县城的一个礼品工艺厂工作,那时候我们每个月可以挣六十块钱,我们基本上都上交给母亲。

而母亲却把这些钱都寄给在省城工作的大姐,因为大姐准备在省城买房子,大概七八万。

现在听着好像挺便宜,但是当时我和二姐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到一百五,这七八万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古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两家人的努力之下,大姐和大姐夫总算在省城买下了房子。

当时父母为大姐买房东借西凑了三万块钱,我和二姐整整打了五六年的工,才把钱还清。

有了失地养老保险,好不容易父母存了十来万,大姐又悄悄地借去,直到父亲过世也没还。

长大后我和二姐都嫁在本村,父母身体健康的时候,我们都开开心心的,每年过年的时候都是zui热闹的。

过完年,大姐要回去的时候,母亲往大姐的后备箱放各种各样的土特产,萝卜干,腊肉土鸡蛋等。

15年前,我们这里实行了失地养老保险,父母用自己的钱买了养老保险,每个月可以领1200元,两人就是2400。

父母节俭,他们平时都是自己种蔬菜,偶尔买一下荤菜,2400元的退休金,他们都能存下不少钱。

四年前,父亲第一次突发脑溢血,我和二姐送父亲去医院,通过急救,父亲很快就康复出院,我们没有通知大姐。

去年3月份,那天早上父亲忘了吃降血压的药,当天晚上吃晚饭的时候,父亲突然整个人都歪了一下,随后就向一边倒去。

二姐夫眼疾手快十扶住父亲,立刻送父亲去医院,这次没有像上次那么幸运,父亲半身不遂,左半边瘫痪了,失去知觉,不会讲话。

父亲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大姐回来陪了三天,就赶回省城,她说要回去带孙子,家里没人带孙子。

我和二姐母亲三人轮流在医院陪护,疫情期间,只能一个人陪护,我们不让母亲陪,但是母亲一定要自己陪着。

出院后,虽然我们三人在陪护,但是zui辛苦的还是母亲,刚开始父亲不肯用尿不湿,母亲一天要洗五六次,否则父亲就会很臭。

父亲住院的时候,我们听人说,发病后的一年内,是最佳的康复期;只要别人说哪里有偏方的,我和二姐都想方设法地试试。

为了让母亲不辛苦一点,我和二姐都希望父亲能够说话,能够表达要上厕所;我们带着父亲看了西医,做各种康复锻炼;又带着父亲看了中医,做了针灸,恢复按 摩,安宫牛黄丸也吃了不少。

虽然有也效果,但效果不大,原本不能说话,现在断断续续能说几句,可还是不能表达想上厕所;偏瘫依然没改变。

母亲伺候他的时候,父亲还会瞪眼嫌弃,用他含糊不清的话语骂母亲,母亲被骂得哭哭啼啼的。

父亲1.75的个子,母亲1.50的个子,每天把父亲从床上挪到轮椅上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我记得我第一次把父亲挪到轮椅上的时候,差点儿摔倒,幸亏当时读高中的儿子扶了我一把,才没摔倒。

母亲年纪大了,为了不让母亲累倒,我们更麻烦,我和二姐就轮流去母亲家,尤其是给父亲洗澡的时候。

母亲很节俭,她自己喜欢素菜,父亲不能表达后,母亲就按照她自己的喜好烧饭,爱吃肉的父亲肯定吃不好。

二姐烧饭不错,她每天中年都要送饭过去,给父亲吃,当然是加了荤菜的,晚饭就由我送饭过去。

可是在省城的大姐几乎不回来,也不拿钱,她甚至在背后把父母好不容易存下来的十来万也悄悄地拿去。

真得让人很无语,幸亏现在国家政策好,父亲住院的时候可以报销至少70%,否则我的丈夫和二姐的丈夫会有想法。

前年暑假,母亲因为照顾父亲有点累了,一次去院子里拔菜的时候,摔了一跤,脊椎骨裂了二条缝,需要住院治疗。

我和二姐分工合作,她照顾父亲,我在医院照顾母亲,幸亏母亲底子好,一个星期就康复出院。

但是那之后,我们就不让母亲照顾父亲,我和二姐轮流,一人一天,我比二姐辛苦,因为二姐在村子里的电子厂上班,我在县城上班,每天骑半个小时的电动车。

我和二姐照顾父亲,父亲比较听话,他没有说一些难听的话,整个人比较安静,只是下雨天,和天冷的日子,他的小便特别多,即使用着尿不湿都没有用,小便会从尿不湿里漏出来,我们每天都要洗好多次裤子,还晒也晒不干。

总之,我和二姐都认为我们尽心尽力,父亲瘫痪了两年,我们让他每天都干干净净的,房间里没有气味,让他住得舒服,吃得可口,我们问心无愧。

父亲走得很安祥,在我喂了半小碗肉粥之后,与他说话间,他慢慢地闭上眼睛,当时我和二姐守在床前,商量当晚谁陪护。

大姐是父亲去世的第二天中午赶到,因为是大年初二去世,我们没有让父亲停灵很久,当天晚上穿上寿衣,当天晚上就做了很多的元宝。

我和二姐边做元宝,边守灵,我让我儿子看着母亲睡觉,那天晚上,我和二姐虽然心里难受,但是我俩都没有哭。

送父亲上山的时候,我和二姐一个拿着魂幡,一人拿着父亲的遗像,二姐夫拿着骨灰盒,大家都没有哭。

只有大姐一个人像唱歌一样的哭,哭得花样翻新,别人都以为她有多心疼,多伤心。

为什么现在有很多老人离开了,子女为什么不哭?

哭,不一定伤心,不哭,并不代表不伤心。照顾失能老人,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对于很多子女来说,应该都是十分难熬的,因为不仅要承担心理上的折磨,有时还有肉体上的折磨。

我和二姐在父亲生前尽到了自己为人子女的责任,对父亲,我们是无愧的;我们也很幸运,父亲没有像其他一些失能老人那样,无理取闹,他始终比较安静。

更因为在父亲生前,我们亲眼目睹父亲瘫痪在床上所遭受的痛苦与无助,让我们也看淡了生死,能轻易接受父亲的离世,我们觉得死是一种解脱。

哭,又能代表什么呢?

更有人说,常年伺候老人的,身心疲惫,尽了孝道,自然没多少眼泪,认为老人这样去世是很自然的事情。相反,没尽孝道的人哭得假心假意,是因为他们想用眼泪掩饰自己的心虚,是哭给别人看的,虚伪极了。

请大家关注我,码字不容易,感谢您的点赞!




殡仪馆里,姑姑安详地躺在那里,这时,远在外地的大儿子在朋友的搀扶下走到灵前,嚎啕大哭,长跪不起。可是坐在一旁的女儿却一滴眼泪都没有,前来悼念的朋友们很是不解。

姑姑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儿子读书很好,顺利考上大学后又读研。毕业后分配在科研部门工作,工作强度大还经常出国。

女儿中专毕业在一家大型国企做财务工作。原本姑姑家是农村的,随着两个孩子都有出息,加上儿子结婚和工作单位都在省会城市。

女儿结婚后也在离姑姑家五十公里的三线城市上班,为了离女儿家近点,互相有个照应,也为了儿子回家方便,姑姑在车站跟前买了一套六十平方米的房子搬市里来住。

这样一来,女儿离姑姑只有五公里远,儿子离姑姑开车要四个多小时。平时姑姑有个头疼脑热的就由女儿和女婿照顾。

儿子也知道妹妹辛苦,经常趁出国给她带各种化妆品,过年回来也会拉上满满的一后备箱吃的送给妹妹。

姑姑看着儿子、女儿这么和睦很是欣慰,不仅如此,儿媳妇和小姑子,女婿和大舅哥也走得很近乎。

亲戚们都很羡慕姑姑,说她命好有福,家风好。还说姑姑有这么孝顺的儿女一定能长命百岁。

姑姑听到这话,总是乐呵呵地说:“活那么大岁数干嘛,能自理还行,不能自理成儿女累赘。我不要求高了,只要让我不遭罪活到八十岁就知足了。”

“我爸为了供我们读书,积劳成疾,五十多岁就走了,想孝敬他都来不及,如今只有您了,我们会好好孝顺您的。能活到一百岁才好呢。”女儿经常对姑姑说。

可是天不遂人愿,在姑姑六十八岁生日这天,女儿和女婿早早地就买菜回家,准备给姑姑庆生。

儿子因为远在米国赶不回来,特意让媳妇给妹妹两千元钱,嘱咐妹妹给母亲买套衣服,鞋子。再定一个生日蛋糕。

吃过午饭,女儿就想带着母亲去商场买衣服,可是姑姑躺在床上不爱动弹。

“您休息一下,我把厨房收拾好就走,现在买了正好过年就不用买了。”女儿对母亲说道。

“去年买的新衣服都没上身,你们还要买,我这么大岁数也不出门,买这么多衣服干嘛?”姑姑真心不想去逛街。

“您别跟我说,这是您儿媳妇特意交代的,不买的话我落埋怨。”女儿边收拾边说。

“你不领我去她还能知道啊,她问你就说买了呗。”

“你这老太太怎么还教我撒谎,我哥和嫂子过年时回来要看怎么办?”女儿说完哈哈大笑。

姑姑无言以对,只好起来收拾干净,准备下楼。刚走到楼下,姑姑感觉一阵恶心,还伴随着眩晕。

女婿连忙搀着她坐在花坛边,这时姑姑脸色苍白,言语不清,肢体无力。女儿急忙上楼取医保卡和钱,然后将母亲送到医院。

经检查,姑姑得了脑血栓。虽经住院治 疗能够行走,但是步态异常,身边从此离不开人。

这时,女儿还有几年才退休,儿子离退休时间更远。由谁陪伴照顾母亲呢?儿子和女儿通过电话协商。

儿媳妇和女婿的意思是,找一家好一点的老年公 寓,把姑姑送到那里,平时女儿有时间,可以经常去看看,工作人员也不敢怠慢。

可是女儿和儿子还是有点不放心,觉得母亲得病后就不是一个正常人了,语言表达能力差,护理人员心里有数,对她就不会太用心。

姑姑心情不好的话,对后期恢复也会有影响。思来想去,儿子和女儿还是决定,让母亲在家养病。

请保姆一对一伺候,于是四十多岁的离异女刘姐成了姑姑家的住家保姆,工资3000元。

这个保姆干了三个月,姑姑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不太好。女儿也没少回家,但是又看不出来问题出在哪里。

女儿多个心眼,趁周末给保姆放了半天假,让她出去透透气,逛逛街。保姆打扮一番,很高兴地就下楼了。

女儿走近母亲,问母亲保姆对她好不好?做的饭可口不?给她洗澡不?

姑姑使劲的摇头摆手,嘴里还哇啦哇啦的说个不停。虽然听不懂,但是能感觉到姑姑很抵抗,说明保姆对她不好。

自那以后,女儿回家次数多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在周末才回来。因为有钥匙,她经常趁晚上和饭口时开门就进屋。

突然袭击几次,发现保姆不是躺在床上玩手机,就是坐在餐桌边旁若无人地吃着大鱼大肉。

更过分的是,有一次,保姆在吃大虾,姑姑就那么躺在床上看,身边没有碗筷干干净净的,一看就知道,保姆没给姑姑喂饭。

女儿压住怒火问道:“刘姐,给我妈喂饭了吗?”

“喂了,老太太早上起来的晚,九点钟就给她喂饱了。”

“喂的什么饭?我妈妈吃得多不多?”

“早上起来也没做费劲的菜,给煮的面条。”

“中午就不再给饭吃了?下一餐你打算几点给做饭?做什么饭?”

“下午四点我再给煮点粥,拌点黄瓜咸菜,再留几个大虾就够了。”

女儿瞥一眼餐桌,只见一堆虾壳,却不见盘里有虾。打开冰箱,也不见预留出来,再一开冷冻室,满满的两抽屉海鲜已经见底了。

这些都是大儿子带回家的,姑姑节俭只在儿女们都回来时才吃。女儿心想,家里能请起保姆,就能管起饭。

吃点喝点都没问题,但是不能丧良心吃独食。吃好用好的前提是把母亲照顾好,刘姐可倒好,把自己的职业操守抛到九霄云外。俨然把自己当成这个家的女主人。

“刘姐,自从你来到我家,我母亲瘦了一圈,精神状态也大不如从前,是不是吃得没营养,或者是根本就吃不饱。”女儿仍然好声好气地说道。

“你是怀疑我吗?老太太这么大岁数,行动不便,根本就不能给吃得太饱,一方面消化不好,另外还总要上厕所,换谁愿意把屎把尿。”保姆说得头头是道。

“所以你就把三餐变成二餐然后只煮点面条,少了一餐吃得又没营养,只为不让老太太上厕所。难怪老太太瘦了一圈。”

两个人没有吵架,但是言语中透着不满。到了月底,保姆结完工钱就主动辞职了。

有了前车之鉴,女儿不再去劳务市场请人,而是托朋友帮忙介绍,换了一个北面来的中年女人,这个女人提出,做住家保姆工资要四千元。

哥哥和妹妹一商量,都表示只要对母亲好,工资高点也行。这个保姆干了半年,有点邋遢,家里卫生不怎么收拾。

但是对姑姑还行,起码一日三餐都给喂饭。就是不太给洗澡,女儿每次回家都感觉家里有味。不仅仅是老人味,还有一股呛人的烟味。

因为保姆会抽烟,尽管说好去楼道里抽,但是晚上她也不一定真出去。这让女儿很苦恼。

恰巧这时,保姆提出要涨工资,说从老家来的姐妹干住家保姆,伺候不能自理的老人都要五千元一个月。

女儿一想,自己一个做财务的工资也没达到五千元,保姆分明是想拿捏自己,没有答应,告诉她如果觉得累不愿意干就提前说一声。

女儿好另外请人,可能是保姆还没找好下家,又干了半年提出辞职,这个时候,女儿也退休了。

伺候母亲就成了她的首要任务。这时离姑姑发病整整过了三年,姑姑的身体每况愈下。出现脑卒中后遗症,认知功能障碍。

在女儿精心伺候下,姑姑吃胖了二十多斤,由于长年卧床,姑姑小腿出现肌肉萎缩,女儿每天要给翻身,还要给推拿。

五十多岁的女儿也是累得腰酸背痛,晚上要起来三、四遍查看情况,偶尔赶上姑姑白天睡多了,晚上就会大喊大叫。

女儿正值更年期,睡眠质量差,伺候一年就点力不从心。这还不算什么,她能克服。怕的是邻居经常上来找,女儿只好一次次陪着笑脸道歉。

就这样折腾了三年,女儿的孩子都结婚了,女儿一边要伺候儿媳妇月子,一边还要伺候瘫痪的老妈。

有多辛苦可想而知,女儿经常对我说:“表妹,你不知道,我现在坐着都能睡着,一次坐公交车上,到站了我还没醒。”

“我的腿爬楼累的,患上了静脉曲张,现在站久了就疼。”

“还有腰,每天给老妈翻身,得了腰肩盘突出,经常直不起来身子走路。”女儿偶尔也发泄一下情绪。

“要不请个保姆,表哥不出力多出钱。帮你一起照顾。”我说。

“我嫂子一直都主张请保姆,也说过她出钱,可是我不放心,想想老妈现在已经不会说话了,躺在床上特别无助,一旦保姆对她不好怎么办?之前就出现过这事。”表姐有顾虑。

女儿心疼母亲,母亲却一点“不心疼”女儿。女儿刚给换完的床单,就被她抓排泄物给弄脏了,刚给换的纸尿裤又被她偷着给扔了。

吃饭时,稍微端慢点就给掀翻在地,没办法,女儿只能等饭菜齐了,才端过去。

过年时儿子和儿媳妇回来了,女儿本来想休息一下,可是嫂子只伺候五天就喊受不了,儿媳妇也快六十岁了,伺候老人也是精疲力尽。

儿子伺候,也是手忙脚乱。还时不时的给妹妹打电话,问这问那。女儿一看,想休息几天都不行,加上也不放心就又接过来。

这种日子又过了几年,姑姑已经完全不知道什么了,每天就是傻吃糊涂睡,再就是闹人,儿子回家也不认识,亲戚去了她就傻傻的盯着看。

女儿瘦的都脱相了,胳膊也抬不起来,就连头发都快掉没了。爬楼时腰都是弓着。

哥哥深知妹妹这是在替自己行孝,母亲家里吃的用的全部他来承担,还趁妹妹的儿子结婚时,以上人情账形式给了妹妹五万元钱做为补偿。

就这样,哥哥对妹妹、妹夫也是感激不尽,一再强调,自己还有半年就退休了,退休后肯定回来伺候老母亲。

可是老母亲却没等到儿子退休,在过八十四岁生日前几天,突然清醒了,女儿给喂饭时眼角流一行泪。

女儿觉得很奇怪,试着问母亲,“知不知道我是谁”母亲点点头。

然后就左右环视房间,女儿问是不是找哥哥,母亲又点点头。女儿赶紧给哥哥打电话,哥哥在电话那头,通过视 频和母亲见面了。

母亲嘴张着想说话却说不出来,儿子在那边早就泪流满面。女儿怕母亲太累,情绪激动,就挂断手机。

然后微信告诉哥哥,母亲有可能是回光返照。让哥哥做好心里准备,哥哥答应尽快安排好手上的事,争取周末回家。

当天晚上,母亲一宿没睡,嘴巴不停的喊,女儿贴在脸边仔细听,好像喊“妈妈”。

女儿越发有种预感,母亲可能是大限将至。为了能让母亲见到哥哥,女儿撒谎说,哥哥出国了,让母亲多等几天,一定要等哥哥回来。

不知道母亲听懂没有,也不知道是不是体谅儿子,不想让儿子牵挂,母亲没有挨到天亮就安详的走了。

儿子接到通知,单位同事开车给送回来,这时的姑姑都送到殡仪馆了,亲戚朋友都到齐了。

这才有开头一幕,儿子嚎啕大哭长跪不起。后悔为了工作,为了国家没能尽孝。

但是女儿和女婿却很坦然,全程没哭,可能是觉得姑姑太遭罪了,抑或是觉得问心无愧吧。

其实姑姑的儿子也很孝顺,只是自古忠孝难两全。

回答提问:为什么现在很多老人离开了,子女都不怎么哭?

一:高寿老人去世,寓意喜丧,八、九十岁老人去世,可谓是儿孙满堂。

如此可以理解为老人身后没有任何遗憾,用老百姓的话说,老人可以安心的离开了。儿女也没有什么愧疚感。

二:有的老人身体每况愈下,被病痛折磨的生不如死,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儿女们要24小时伺候着。

老人的生活毫无质量可言,儿女们也苦不堪言,但又不能不管,也不能眼争争的看着老人等死,真的是左右为难。

这种日子过上十年八年,谁都抗不住,老人再不走的话,恐怕儿女都耗不过他。老人走了,对自己和儿女都是一种解脱。

因此,老人去世,儿女们哭与不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哭不一定孝顺,不哭不一定就不孝,床前一碗水胜过死后湿哭干啼。老人活时做到无愧于心就好。




2016年,同学父亲走的时候,他没有流一滴泪,在他父亲的灵堂上,他笑着跟我们说:“父亲不用再受苦解脱了,我也轻松一点,可以更好的照顾母亲。”


我同学叫陈旭,今年49岁,本命年,没有结婚;他曾经有个谈婚论嫁的女友,在他准备结婚的时候,他母亲因为第 二次脑溢血,偏瘫失语了;女朋友不想伺候他瘫痪的母亲,提出分手。


陈旭父母只有他一个孩子,父亲是建筑工人,母亲是幼儿园老师,父母结婚第 八年才有的陈旭,那时父亲36岁,母亲33岁了,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父母很都宠爱。


陈旭的学习成绩一般,中考他没有上普高,而是读了技校,他上的是汽校,毕业以后分到了公交公司。


陈旭是个脑子很灵活的人,在公交公司开了3年车后,他想自己买辆货车跑货运,那时他认识的朋友,跑石狮运牛仔裤赚了不少钱,告诉他可以给他找来货源,这让陈旭很心动。


陈旭回家和父母商量,“爸,我想辞职,买俩货车跑货运,我有货源;先不用买很大的货车,我先买俩五十铃。”


陈旭父亲一听儿子要辞职,还是大吃一惊的,在他父亲看来,在单位安安稳稳领工资上一辈子班不好吗?在单位上班,还有各项福利。


“买辆五十铃要多少钱?”父亲虽然不想儿子辞职,但也没有一开口就阻止儿子。


“连保险什么办好要20多万,我自己存了一万多,朋友答应借我5万,你们可不可以借我20万,这钱我会还的。”


“20万可不是小数目,我和你母亲都是靠工资吃饭的,这些年钱是存了一点,准备以后给你结婚用的。”


“家里总共加起来不到8万元,离你买车的钱可差远了;辞职可不是闹着玩的,辞职以后你就没有单位,以后分房也没有你的份。”


“单位比我资格老的还没有分到房子呢,等我分到房子猴年马月了,我就是想趁着年轻多闯闯,以后让你们日子好过一些,不用这么辛苦。”


父母也知道虽然自己十分宠爱陈旭,但陈旭还是个靠谱的人,他会提出买车的要求,肯定也是有计划的。


陈旭的父亲和母亲两个人好好商量了一下,又问了许多人买车的事,决定支持儿子;家里钱不够,父母又去出去借钱,一共给陈旭凑了22万5千元 购车款。


陈旭买了辆五十铃货车,开始了金华跑石狮的货运,买好车的时候刚好才放暑假,母亲跟着他跑车,母亲放假2个月,不辞辛苦跟着儿子跑了两个月,给儿子洗衣做饭,看货偶尔还要搬货。


陈旭很能吃苦,别人跑回来休息两三天再跑,他回来休整一天就又继续,他想多挣一些,快点把钱还完。


老天也没有辜负勤劳肯做的人,一年多的时间,陈旭就把欠下的债还完了;他母亲也退休了,母亲心疼儿子,跟着儿子跑车。


母 子俩很节约,在路上基本靠自己解决吃饭,很少进饭店吃饭,每次进饭店都是陈旭心疼自己的母亲。


母亲跟着陈旭跑了半年以后,他就不让母亲跟着跑了,我自己招聘了一个学徒,他表叔家的儿子,跟着他一起跑车。


跑了几年车下来,陈旭也赚了不少钱,他先给父母买了一套120平方的新房,让父母可以住得舒服点。


这时的陈旭30岁的,父母都退休在家了,也就操心起他的婚事,陈旭也谈过女朋友,可因为他常年跑长途,陪女友的时间少,谈了几个都没有成功。


很多同学30岁,孩子都有了,他还是光棍一个,我们偶尔去陈旭家玩,陈旭母亲都会叫我们给他介绍女朋友。


后来我一个同学把自己的表妹介绍给了陈旭,其实陈旭的个人条件还是不错的;他虽然人矮了点,只有169公分,但相貌还不错。


除了给父母买的房,陈旭给自己也买了套房,父母原来的房改房也没有卖掉,算起来他家一共有3套房子,他一直跟着父母住,2套房子出租。


给陈旭介绍的同学表妹,名叫小雨,在商场当营业员,比陈旭小了5岁;陈旭是挺大方的人,和小雨谈恋爱的时候,经常会给她买东西,两个人相处得不错。


小雨也不计较陈旭常年在外跑车,两个人相处得挺好,谈了一年多以后,陈旭母亲就催着他们结婚,陈旭向小雨求婚,小雨和她家里也答应了。


陈旭又根据小雨的要求,装修自己的新房,陈旭经常外出跑车,小雨也要上班,装修房子的事,很多时候都是陈旭母亲管的。


陈旭母亲 自己跟着包工头买材料,比价 格,跑上跑下;陈旭让母亲不要这么辛苦:“妈,你不要那么辛苦,相差不了多少钱的,万一把你累坏了,那得不偿失。”


可母亲坚持自己跟着:“主家自己跟着,心里有数,虽然我知道,我跟着去也,要被他拿回扣,但是我自己看到材料我心里放心,你赚的都是辛苦钱,能给你省的我一定得给你省。”


没想到被陈旭一语成谶,他母亲整天跑东跑西,也许是太累,突发脑溢血,还好送医及时,治 疗完以后,只有嘴巴稍微歪了一点,住院半个多月以后出院。


陈旭母亲住院的时候,准儿媳妇小雨也在医院照顾,还让陈旭正常出车。


陈旭母亲出院以后,在家休息了一个星期,又去了陈旭的新房监工,陈旭父亲劝她不要去,还劝不住。


结果出院一个多月的陈旭母亲,再次脑出血;虽然这次也很及时地送到了医院,但是这次没有上次那么幸运。


经过医生的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但瘫痪了,而且失语了,动也动不了了,无法自理了。


母亲住院的时候,陈旭听人说,发病后的一年内,是最佳的康复期;于是陈旭把车交给表弟,自己带着母亲,四处求医,只要别人说哪里有偏方的,他一定会去。


陈旭带着母亲看了西医,做各种康复锻炼;又带着母亲看了中医,做了针灸,恢复按 摩;陈旭丢下工作,推迟婚礼,整整折腾了一年多。


虽然有也效果,但效果不大,原本不能说话,现在断断续续能说几句,虽然说得不清楚但也能听懂;可偏瘫依然没改变,这让陈旭母亲的心情变得很糟糕。


而且小雨向陈旭提出了分手:“我如果和你结婚,是你的妻子,就得伺候婆婆,我感觉这日子一点都望不到头;你说我卑鄙也好。说我没良心也好,我不想跟你继续下去。”


陈旭也不为难小雨,小雨退还了彩礼三金,陈旭只收了彩礼,三金给了小雨,大家也算好聚好散。


治 疗了一年多以后,陈旭没有再带着母亲四处跑医院,母亲身体不好,他得多赚钱才能让母亲生活得好一些。


陈旭请了保姆在家照顾母亲,陈旭母亲原来脾气挺好,可自从身体瘫痪以后,脾气变得很暴躁;没一个保姆时间做得久的,曾经一个月换过8个保姆。


因为经常有保姆甩手不干,所以只能陈旭自己顶上,母亲的身体状况,严重影响到了陈旭的跑车;很多时候在外面跑车,她还惦记着家里的母亲,有一次因为分神,还出了事故。


陈旭后来干脆把车子承包给表弟,自己先照顾母亲,他原来打算在家门口找份工作;我给他找过一份开车的工作,不是很忙,可依然没有做几天,就不做了,因为母亲经常给他打电话。


他又干过夜班的出租车司机,可白天也没有时间睡觉,时间久了,他也熬不过;后来懒得找了,干起了自 由职业,既能照顾家里,也能有些收入。


陈旭自己的房子和父母的房子买得早,都是楼梯房,每次母亲不舒服,带母亲上医院;都得先把轮椅搬到楼下,再上来背她下去;从医院回来,又得把她背上楼,再下去拿轮椅,如果要住院,还得守在医院里。


随着母亲的年纪越来越大,她的身体也越来越不好,虽然话都说不清楚,但经常说这里疼那里疼。


每次母亲说疼的时候,陈旭只能带她去医院看病,这些年陈旭母亲做了白内障手 术,肾结石灌肠碎石等等一系列手 术……


陈旭母亲人虽然变得越来越糊涂,但她只认准陈旭一个人,保姆来照顾她,她基本都要发脾气。


有时又经常说自己拖累了儿子,让儿子一把年纪还是光棍,在陈旭母亲身体越来越不好的时候;祸不单行,父亲的身体也越来越不好。


陈旭父亲是建筑工人,在工地上辛苦了一辈子,做的都是体力活,身体是严重透 支的;他有腰间盘突出,糖尿病,平时其实他自己也需要人照顾,因为妻子身体不好,虽然他也硬挺着。


陈旭发现,父亲好像得了阿尔兹海默症,忘性越来越大,有时刚吃完饭,过了一会儿又说饿了。


陈旭带着父亲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证实了他的猜测,他父亲得了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


刚开始的时候,陈旭父亲的问题还不大,可随着病情加重,陈旭觉得父亲,越来越不好照顾。


陈旭父亲越来越糊涂,他忘了陈旭,忘了陈旭母亲,也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每天洗脸,刷牙,穿衣,都得陈旭帮父亲完成。


陈旭请了个保姆打扫卫生,做饭,自己照顾父母两个人的起居生活;得了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像孩子一样。


每次吃饭的时候,得给他系上围巾,不然衣服上全是汤汤水水和米饭;给父亲喂药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他要么不张嘴,要么把药含在嘴里不吞,有一次陈旭骂了他,记恨了,陈旭伸手喂药的时候,父亲张嘴就咬住了陈旭的手指。


陈旭父亲病了以后,还不肯吃蔬菜,哪怕陈旭打成蔬菜汁,他也不肯吃;不吃蔬菜就容易便 秘,看着父亲解不出来,痛苦的样子;陈旭只能滴开塞露,一点一点帮父亲抠出来。


万幸的是,自从父亲生病以后,陈旭母亲听话了很多,喂饭给她做康复也配合了很多。


晚上,保姆和陈旭母亲住一间,陈旭和父亲住一间,因为父亲 自己不会翻身,有时一直扒着睡,陈旭怕他喘不过气来,所以要帮他翻身。


有次陈旭晚上帮父亲翻身,父亲不高兴了,一个巴掌扇了过来,“啪”的一声,陈旭只觉得自己眼冒金星,父亲的巴掌结结实实的打在他的脸上,感觉脸都肿了起来。


陈旭跟我们说:“我那时真想回他一个巴掌,因为我实在太累了,我每天睡眠不超过五个小时,我不仅要照顾他们,我还要赚钱,一天24小时,我根本不够。”


“在照顾父亲的过程中,我经常挨打,每次望着他空洞的眼神,我脸痛,身体疼,心里更痛!”


“父亲是个爱干净的人,身上一点脏他都受不了,天气好点的时候,我几乎每天都要给他洗澡;每次洗澡对我来说,像是跑完一场马拉松比赛一样,一个字,累!”


陈旭对父母的照顾那是尽心尽责,哪怕他这样细心的照顾,父亲的身体还是越来越差。


2015年,陈旭父亲开始大小便失 禁,陈旭只能给他穿上成 人纸尿裤,原本趁着父亲睡觉的时候,陈旭还要做做自己的事情,可随着父亲身体越来越差,陈旭一步都不敢离开。


母亲有时都会嘟嘟囔囔,不清不楚的说:“你对老头子比对我好。”陈旭听了母亲这样的话,很是无语。


陈旭的父亲后来基本白天还会睡一会,但晚上他基本醒着,会不停的敲打墙壁,会乱喊乱叫,好像心中很气愤一样,只要手能拿到的东西,他都要扔掉。


为此,陈旭跟自己这幢楼所有的邻居都去赔礼道歉过,他还给每户人家都买了礼物,希望大家可以体谅一些,他也在父亲的房间装了隔音棉。


陈旭在他父亲快去世的那一个多月,几乎半步都没有离开他父亲过;2016年快要过年的时候,原本已经不认识陈旭的父亲,好像一下子变清醒了,居然认为了他。


那天的晚上是陈旭父亲 自己吃的,他还喂了陈旭母亲吃饭,吃完饭,还和陈旭聊天,他要陈旭一定要对母亲好,好好孝顺母亲。


“你都40多了,还没有女朋友?我都没有脸见你的爷爷奶奶,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拖累了你。”


“你一定要找个人,生儿育女,这样以后你才不会感到孤独,我也可以放心;知道没有,你得记住。”


“知道,知道,我记住,我记住。”父亲难得清醒,陈旭也很高兴的和父亲交谈。


快10点钟的时候,父亲告诉陈旭他累了,要休息了,睡觉前还特意去陈旭母亲的房间,看了陈旭母亲。


父母都难得安静,陈旭去洗了个澡,等他洗完澡回到房间时候,总感觉不对,父亲睡在那里,很安稳,他用手探了探父亲的鼻翼,没气了,陈旭父亲走得很安详,像无声掉落的树叶一样。


陈旭在父亲的灵堂上没有哭,他觉得这样的结局,也许对父亲来说是最好的,父亲也不想浑浑噩噩的过着。


虽然他没有哭,但我们都看出他情绪不对,我们那里很少下雪,陈旭父亲下葬的那天,天空中居然飘起了雪花,虽然很小,但陈旭说:“老天爷和我一样难过!”


这10多年,陈旭照顾父母糟糕的身体,不但身累,心也很累,为了照顾父母,他一直没有交女朋友,心情的苦闷,也许只有他自己清楚。


父亲去世,他在灵堂没有哭,不是因为不难过,也许是因为太难过了,也许在父亲生前,她就流过太多的泪了!


我的总结:

照顾失能老人,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对于很多子女来说,应该都是十分难熬的,因为不仅要承担心理上的折磨,有时还有肉体上的折磨。


陈旭跟我们说过,他父母患病了十多年,他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长期的焦虑,郁闷,我的睡眠奇差,稍有声响就会惊醒;他自己也40多岁,自己的身体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


我曾经问过陈旭,“你父母身体都那么差,都得需要人24小时照顾,为什么不把他们送到养老院呢?那里有专 业的医护人员照顾啊,也许会更好呢?”


陈旭说:“把父母送到养老院,我也考虑过,但我看着母亲和父亲那无助的眼神;心里总是不忍,我怕送他们去养老院受欺负,受委屈;想想还是自己扛吧。”


“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不是他们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养大成 人的吗?”


“每当看到你们的父母健健康康,我就无 比羡慕,有时我会想,如果我的父母也像你们的父母那么健康,也许我的人生会不一样吧!”


四五十岁,人到中年,很多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以前常听人说,父母年纪大了,身体健康,就是儿女最大的福报。


年轻时听,并没有切身体会,只有经历过,才明白其中的道理。老年人一定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别怕麻烦。


中年人同样要重视身体,因为你上有老下有小啊,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如果垮了,你的家就垮了。


有时候不哭不落泪,不代表着不难过,也许有的是麻木了,有的是庆幸,但更多的是痛苦难过吧!




这是当今很普遍的现象。也许是现在的人们看淡了血脉亲情,麻木了生死离别。在以前,如果有人家的老人去世了,不只是儿女,就连当家伙族的晚辈们也会大声哭丧。即使没有眼泪,也会大声地干嚎。做儿女的在灵前头戴重孝,孝帽孝箍把眼睛都差不多全部遮住,跪在父母的灵前,不停地哭。给人的感觉就很悲痛!可如今,在老人的灵前,看到的哭声已经被手机替代了。

有一个老爷子,活了82岁。三儿三女,命不错。听老人们讲,老爷子是他爸和小婆生的老疙瘩。从小供他学习,读书。农村的家里地里的活一窍不通。12岁的时候,他的爹娘给他找了一个大她六岁的女孩子,成了他的媳妇。媳妇进门后,所有的家务活都成了媳妇的工作。当老爷子死后晚上报庙送路的时候,许多看哭的闲人。三个女儿一步一哭喊,一步一叨念。大闺女哭数了一哭,累死的爸爸。被三个儿媳妇当时就兌了一句,哭啥都行,就是哭累死的不行。老爷子活着除了打牌,下棋,玩鸟,遛狗,养猫。香油瓶子倒了都不扶起来的主,还累死的,我看是闲死的。姑嫂间的对话,让所有哭丧的人,都乐了。从此直到出殡下葬,也看不到一个人掉眼泪。儿子们怕被别人笑话,只好干嚎着——爸爸……

在有一个就是,死去的老人,得的是缠磨要死的病,住院是常事,钱花了不少,也没能保住性命的人。到死的时候,把儿女都磨絮烦了。儿女们觉得老人的死是一种解脱!所以儿女们不会哭的稀里哗啦,即使哭也是做样子给人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老人   姑姑   大姐   保姆   小雨   子女   爷爷   家里   父亲   儿子   母亲   晚上   女儿   父母   身体   医院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