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你最难忘的是什么?

金庸笔下3大难忘情节——小龙女受辱,忍,阿朱被杀,忍,她被两兄弟玩弄到死,忍无可忍

金庸笔下,有不少难忘的情节。

比如,小龙女被尹志平欺负之事,实在让人感到无比愤恨。

小龙女本是人间仙子,如出水芙蓉,只可远观,岂容亵渎。

尹志平本是修道之人,却沉迷小龙女美色,最终还犯了戒,惹得千夫所指,害人又害己,实在可恨。

原本,尹志平在全真教第三代弟子中,也属翘楚。

作为长春真人丘处机的得意门生,其人年少之时,也曾意气风发,一度硬刚黄药师,黄药师当时觉得尹志平是个硬骨头,挺像他年轻的时候,为此,黄药师还对尹志平起了惺惺相惜之意。

给尹志平如此放肆辱骂,那是他(黄药师)近数十年来从未遇过之事……这小道士骨头硬、胆子大,倒与自己少年时候性子相似,不禁起了相惜之意。

——《射雕英雄传》第二十五回

能让黄药师另眼相看,可见射雕时代的尹志平还是挺优秀的。

但是,有些人是会变的,尹志平就是那个变了的人,他到神雕中,变得贪恋美色。

最终,害得小龙女受辱,尹志平本人事后也因太过内疚而无颜活在世上,最后在小龙女面前自杀而亡。

小龙女受辱,大家都很愤恨,但毕竟小龙女和杨过最后都表示不再怪罪尹志平,大家也都忍下了这口气。

除了小龙女受辱之事,阿朱之死,也很是令人难以接受。

阿朱做天龙第一男主乔峰生平最爱的女子,她曾和乔峰一起相约到塞外牧牛放羊。

可是乔峰却一直放不下仇恨,他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一度误认为段正淳是当年残害他父母的带头大哥。

阿朱本是段正淳之女,她担心父亲的安危,同时又不想让乔峰为难,后来阿朱自己易容成段正淳的模样,约乔峰对决。

结果,阿朱被乔峰给活活打死。

塞上牛羊空许约,阿朱死了,乔峰很自责,也很痛苦,他觉得自己活在世上不再有多大意义。

后来,乔峰在雁门关逼退辽道宗耶律洪基后,便自尽追随阿朱而去。

阿朱被乔峰杀死这一段,确实很虐心。

如果小龙女受辱和阿朱之死,大家都能忍的话,那么我们下面说的这位女子所遭受命运的不公,就当真是让人有些忍无可忍。

这个女子本是一代绝世佳人,她拥有倾国倾城的容颜,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可是却被两兄弟玩弄到死,结局实在凄惨无比。

这个女子就是有着金庸笔下第一美女之称的香香公主,同时她也是金庸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的女主角。

香香公主人如其名,不仅明艳绝伦,而且身有体香。

香香公主虽然天姿国色,且心地善良纯洁,但是她的人生却是一个悲剧。

因为她遇到了两大极品渣男,而且还是两兄弟。

这两兄弟便是陈家洛和乾隆兄弟俩,在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和乾隆是亲兄弟。

陈家洛本是红花会总舵主,这家伙武功盖世,手下更是高手如云,无尘道长、千臂如来赵半山、奔雷手文泰来等人那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红花会人才济济,但是陈家洛这个老大却实在是有些差劲,除了武功高之外,一点没有总瓢把子该有的样子,这家伙为了让他兄弟乾隆光复汉人江山,不惜把自己的爱人香香公主作为交换筹码送给乾隆。

乾隆本就垂涎香香公主的美色,整日里都嚷嚷着让香香公主从了他。

香香公主心里只有陈家洛,她誓死不从。香香公主整日里盼星星盼月亮,期盼着陈家洛来接她走,可是到头来盼来的却是陈家洛劝她顺从乾隆。

陈家洛道:“国事为重,私情为轻,我可劝她(香香公主)从你。”乾隆大喜,跳下榻来,叫道:“当真?”陈家洛道:“嗯,不过你得立个誓。”说话时两眼盯住了他。乾隆避开他眼光,问道:“立什么誓?”陈家洛道:“倘若你不是诚心竭力把满洲鞑子赶出关外,那怎么样?”乾隆想了一想,道:“要是这样,就算我生前荣华无比,我死后陵墓给人发掘,尸骨为后人碎裂。”

——《书剑恩仇录》第十九回

陈家洛此等渣男,简直是渣到了极致。

香香公主很爱陈家洛,陈家洛说什么她都听。

因此,香香公主也准备顺从乾隆。之后,香香公主来到乾隆身边,却得知乾隆要摆鸿门宴把陈家洛和红花会一干人等一网打尽。

香香公主心急如焚,为了救陈家洛,她想方设法给陈家洛通信,可是乾隆早已派人把她看得死死的。

无奈之下,香香公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以自己的死,来唤醒陈家洛不要再相信乾隆的鬼话。

香香公主一代绝世佳人,就此香消玉殒,实在可惜。

香香公主的人生经历当真是无比悲惨,在最爱的人陈家洛眼中,她竟然只是一个用来和乾隆谈判的筹码。

至于乾隆则完全是垂涎她的美色,陈家洛和乾隆两兄弟都不是省油的灯。

香香公主的死讯传到红花会时,李沅芷实在看不下去,悄声对自己情郎余鱼同说出了自己对陈家洛的看法:

李沅正低声在余鱼同耳边道:“男人家多没良心,为了国家大事,心爱的人死了一点也不在乎。”余鱼同吹着笛子,心想:“总舵主好忍得下,倘若是我,只怕当场就要疯了。”

——《书剑恩仇录》第二十回

李沅芷一番话算是对陈家洛评价得很到位,这家伙就是个没良心的渣男。

陈家洛为了所谓的家国大业,亲手将自己的爱人香香公主送给自己的兄弟乾隆,而他的兄弟乾隆却是个贪图女色且言而无信之徒。

可怜香香公主一代佳人,竟然被陈家洛和乾隆两个大渣男玩弄到死,实在可悲可叹又可惜。




金庸有7部武侠小说,已经被淘汰了。

金庸的处女作《书剑恩仇录》写于1955年,总体上来说,他的作品已经经历了67年的考验。

但是,随着武侠小说的没落,就算站在武侠金字塔顶端的金庸,他笔下有7部作品,也被人们给遗忘了。

1.《鸳鸯刀》

这部作品,本身就写得不尽人意。

阅读《鸳鸯刀》的过程中,我的大脑中经常会跳出这样的念头:这到底是不是金庸写的?

给我的感觉是,鸳鸯刀连载期间,金庸在应付差事。

后来,金庸大刀阔斧地修改过两次作品:三联版和新修版。但是,对于鸳鸯刀,金庸似乎有破罐子破摔的迹象,没有认真梳理一下这部情节混乱的作品。

2.《白马啸西风》

读完这部作品之后,我放下手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写的是什么玩意儿?

看金庸的作品,我就是追着“武侠”二字去的,这是唯一的目标。

这部作品,既没有武也没有侠,只有李文秀扭扭捏捏的儿女情长。

这部作品,有点类似于长篇散文,可读性却非常平庸。

这部作品,还有点类似于短篇爱情故事,情节还比如地摊书上小故事的那么动人。

3.《越女剑》

这部作品太短,也不精干。

阿青会什么武功?

答案是:不知道。

阿青为什么会喜欢范蠡?

答案是:莫名其妙。

阿青为什么会放过西施?

答案是:牵强附会。

总之一句话,看完越女剑之后,我真的不知道金庸想表达什么意思。

读书时,老师告诉我们,写作文要有中心思想。

从这个角度来看,越女剑就是没有中心思想的作文。

4.《雪山飞狐》

读完这部作品之后,我只记住两个人的名字:胡斐和苗人凤。

读完这部作品之后,我只记住两种武功:胡家刀法和苗家刀法。

胡斐要报杀父之仇,是贯穿这部作品的主线。

可是,胡斐早就知道了苗人凤不是杀害胡一刀的真正凶手,还知道两个大英雄惺惺相惜。

主线出问题,整部作品就不好看了。

最后,金庸还尴尬地留下一个悬念:胡斐会不会对苗人凤刀下留情。

这个悬念,没有一点儿悬念的味道。

与其说故意留悬念,还不如解释为草草收尾了。

5.《飞狐外传》

以胡斐为主角的这两部作品,有很多尴尬的地方,也有很多无法自圆其说的情节漏洞。

从故事情节来看,飞狐外传在前,雪山飞狐在后。

从写作时间来看,雪山飞狐在前,飞狐外传在后。

胡斐喜欢袁紫衣,也喜欢程灵素,原本是渣男形象,却塑造得不够鲜明。

袁紫衣三次放过凤天南,不管是从情从理,有感到非常别扭。

6.《碧血剑》

金庸对历史素材情有独钟,既会捕风捉影,还会空穴来风。

袁承志是袁崇焕的儿子,后者是历史名将,前者是虚构人物。

这部作品里,矛盾冲突设定也不够尖锐,袁承志与崇祯之间的恩怨,属于权谋类型的高度,不属于江湖恩怨。

起点决定了终点,矛盾冲突不尖锐,情节推进肯定就疲软了。

7.《书剑恩仇录》

这部作品之所以被少数人记住,只因为是金庸先生的处女作。

那时候,金庸还没有完整的武侠理念,武功体系支离破碎,门派帮会也稀稀拉拉,作品布局还不太紧凑。

红花会口口声声与乾隆皇帝有深仇大恨,给人的感觉却是:他们是吃饱了撑着,以添乱为荣。

阅读这部作品时,我们对反面人物乾隆皇帝恨不起来,也不喜欢正面人物陈家洛,这就是最大的失败。

金庸有8部武侠小说,至少会成为“百年老书”。

金庸有八部作品,会不会像四大名著一样流传千古,暂时不敢下结论,需要用时间去验证。

但是,再过50年,我依然会阅读这8部作品。

也就是说,下面这8部作品,至少会成为“百年老书”(《鹿鼎记》时间最短,至今也有50年了)

1.《天龙八部》

这部作品,已经进入教科书了,可见成就之高。

阅读这部作品,单独人物方面,就会记住一大堆:乔峰、虚竹、段誉、丁春秋慕容复、鸠摩智、段延庆、扫地僧、逍遥子、无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段正淳、阿朱、阿紫、王语嫣、慕容博、萧远山、梦姑、段正淳、木婉清、……

说句实在话,第一次阅读《水浒传》的过程中,我都没有记住这么多人物。

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无意之中就记住了一大堆武功: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天山折梅手、火焰刀、化功大法、般若掌、拈花指法、参合指、打狗棒法、擒龙功、斗转星移……

看完一部作品,能够有多少东西被读者记住,这是判断作品优劣的标志之一。

这部作品,金庸还塑造了一个最全面的英雄人物:乔峰。

2.《射雕英雄传》

金庸名声大噪,就是因为这部作品。

这部作品,是我见过的最励志的成功学,也是最豪华的鸡汤文。

郭靖的成长过程,让我这种智商低下的读者也看到了希望,不怕笨,像郭靖一样努力就是了。

长大之后,才知道被金庸忽悠了。

说句心里话,这个被忽悠的过程,心里是美滋滋的。

这部作品,金庸刻意对郭靖的成长过程,耗费了大量的笔墨。

郭靖很笨,但是,他诚实而努力。

基于此,他得到了成吉思汗、江南七怪、马钰、洪七公、周伯通等人的大力帮助,最终升级为顶级高手。

3.《神雕侠侣》

阅读这部作品时,我对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故事不太关注,反而对郭襄的性格特别感兴趣。

金庸的伏笔太厉害了,为了让郭襄闪亮登场,提前刻画了一个让人特别恶心的郭芙,以便进行对比。

为了让杨过与郭襄之间有一定的发展余地,又把小龙女安排到绝情谷下苦苦熬了16年。

郭襄大大咧咧,非常逗人喜欢。

郭襄心胸豁达,就算有人在她面前说爸爸妈妈的坏话,但也不会当回事儿,就当着没听见。

郭襄是天生的宠儿,就连罪大恶极的反面人物李莫愁和金轮法王,都也别喜欢她,都在呵护她。

4.《倚天屠龙记》

张三丰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原本,他不太出名。

因为倚天屠龙记,让张三丰家喻户晓。

张三丰是修道高人,他的精神,原本需要更多的人被感化。

因为金庸的作品,这个目标达到了。

我们对文化的认知,需要有多元化的开阔视野。

对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途径,最容易让人接受的方式,也就最好。

倚天屠龙记能够让张三丰的精神得到放大和传承,单凭这一点,这部作品的生命力就会延续更久。

5.《笑傲江湖》

很多人看不懂这部作品,他们说:林平之的铺垫过长,宁狐冲出场时间太晚。

金庸与其他武侠作家的区别恰恰就在这里了。

争夺辟邪剑谱是这部作品的主线,其它情节只能围绕它开枝发芽。

林震南、林平之、劳得诺、岳不群和左冷禅等人与辟邪剑谱之间的关系,肯定需要耗费大量篇幅梳理清楚。

令狐冲也经常被不少读者当着笑柄,认为他武功不够高,性格还不够正气。

事实上,复杂的成长过程已经把宁狐冲打磨得刚正不阿了。

面对宁狐冲的犹豫,任我行做出很大的让步,同意保留恒山派,让宁狐冲单独加入日月神教。

可是,宁狐冲毅然拒绝了。

这时候,宁狐冲已经有深谋远虑的能力了,识破了任我行要攻击少林和武当的野心。

6.《鹿鼎记》

这部作品,是金庸的收官之作。

这时候,金庸的思想已经非常成熟了。

与其说鹿鼎记是武侠小说,不如说是金庸先生反武侠的作品。

在以往的武侠作品中,金庸不停地渲染一个道理:武功虽然不是江湖中唯一的力量,但肯定是最核心的力量。

到了鹿鼎记阶段,金庸一反常态。

韦小宝的经历告诉我们,再高深的武功,都不如脑袋灵光,道德绑架没有什么作用,不择手段击倒坏人才是王道。

为了让韦小宝升级,金庸不再让他钻进石窟里遇到武功秘籍,而是给他配上了火枪。

这部作品,金庸的笔法非常细腻,精准到细胞级别了。

7.《侠客行》

金庸是老实憨厚的学者,不像古龙那么超脱。

基于此,金庸笔下的文字,总给人循规蹈矩的氛围。

不过,金庸也会偶尔超脱一下。

《侠客行》,就是金庸笔下最超脱的作品,让人笑出了眼泪。

金庸给主角取名为“狗杂种”,原本非常粗俗,但是,在电子书评论区里,他家都亲热得叫“狗哥”。

由此可见,石破天的人气很旺。

虚竹憨厚可爱,段誉傻得可笑。

但是,如果把他们放到“狗哥”的面前,都有装憨的迹象。

“狗哥”没有见过任何世面,他是真憨,最朴素的憨厚。

在金庸笔下的所有人物当中,要说到性格,我最喜欢“狗哥”。

8.《连城诀》

江湖,不仅仅存在于武侠小说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金庸所有武侠小说里,真正反应江湖原貌的,只有《连城诀》。

金庸的其它武侠小说,因为注入了很多美好的幻想,被称为成年人的童话。

《连城诀》则不同,这部作品写出了江湖上残酷的争斗。

为了与狄云争女人,万圭灭绝人性。

为了争夺武功秘籍,万震山、戚长发和言达平联手干掉了授业恩师。

为了争夺财富,所有武林人物都发狂了,只有狄云保持了清醒,因为他的痛苦实在太深。

说句心里话,只要阅历丰富的人,对金庸的其它作品都不太感兴趣,总给人虚伪和幼稚的感觉。

但是,只要是阅历丰富之人,都会对《连城诀》的情节恨得咬牙切齿,又不得不承认:人类是最贪婪的物种,就是这个样子。

写在最后:

金庸笔下还有哪些让人难忘的情节,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金庸最好的一部小说是这部,主角武功天下第一,不是扫地僧


金庸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一生中创作了十多部武侠小说,用一句诗来概括: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每一个字就代表了一部小说。上世纪80年代后,金庸的小说风靡中国大陆,两岸三地都掀起了一股“金庸武侠风潮”,至今影响力仍在,一度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应当说,金庸的小说是恰逢其会,80年代中国大陆刚刚改革开放,思想解冻,社会秩序重归于平静,人们对待文学有种莫名的狂热,文学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金庸的小说就是在那个年代引进中国大陆的,成为了普通老百姓的重要精神食粮之一。当然,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金庸的粉丝早已遍布全球,金庸的小说已被多个国家引进。至今,还有许多专家、学者专门研究金庸的小说,形成了一门“金学”。

要说到金庸最好的一部小说,居士认为是《笑傲江湖》。

先来看看《笑傲江湖》的创作背景。这本书创作于1967年,1969年完成。这个时间节点,中国大陆正在干什么呢?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中国大陆正在经历一场千古未有的历史运动。金庸创作这本书的时候,正是这场运动愈演愈烈的时候。作为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金庸自然是有过专门的研究与思考。而远在香港的他,彼时的香港还处在英皇的统治之下呢,他又能怎么办?他一个知识分子根本就没有能力扭转乾坤。但是作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看到生灵在内部互相斗争,心中那种滋味肯定是不好受的。于是,他转而把郁闷不平之情倾注在笔下。

我们再来看看《笑傲江湖》的故事情节。这本书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江湖人士的斗争。既有武林正派:少林、武当、青城、五岳剑派等,与邪派日月神教的斗争,武林正派内部之间又有斗争,邪派内部之间也有斗争。总之就是无处不在的斗争。上世纪发生在中国大陆的那场运动的核心词汇不就是斗争吗?而斗争是要流血牺牲的,最终受伤害的是百姓啊。看看《笑傲江湖》中左冷禅、岳不群、东方不败这些人为了争名夺利,无所不用其极,最终他们自身的下场凄惨,也害苦了跟着他们的弟子。

这本书比较特别,没有指明具体的年代背景,可以放在任何的朝代。不像《射雕英雄传》、《鹿鼎记》、《倚天屠龙记》等,都有明确的时代背景与历史知识。以小说的形式映射时政,表达心绪,而又没有讲明何朝何代发生的事情。这便是金庸的高明之处。

再来谈谈主角令狐冲这个人。金庸给他设定的最大一个亮点便是性格的自由潇洒、放荡不羁。令狐冲从小无父无母,是由岳不群夫妇抚养长大的,与他的小师妹岳灵珊青梅竹马。或许是天生的洒荡性格吧,令狐冲喜欢饮酒,喜欢结交江湖豪杰之士,不管是自诩正派还是邪派人士,只要是意气相投的,他就和他们喝酒交朋友。他也不在乎所谓的规矩,因此,老是被师父岳不群惩罚。但是过后,令狐冲就依旧如故了。

当初令狐冲受伤想要少林寺的“易筋经”疗伤救命,而被方证大师要求加入佛门时,令狐冲是想也没想就直接拒绝了。还有令狐冲在梅庄误学了任我行的“吸星大法”后,任我行告知他后患无穷,想要获得解救就必须加入日月神教,还把任盈盈嫁给他。但是令狐冲依然不为所动。以令狐冲这么一个潇洒不羁的人,他怎么可能喜欢被人威胁呢?

令狐冲不同于软弱的张无忌,也不同于具有大侠风范的杨过,憨厚忠实的郭靖,令狐冲就是令狐冲,他有自己的冲动,也有自己的自由。金庸曾经说过令狐冲并不是大侠,而是个追求个性自由,豪放不羁的隐士。应当说,像令狐冲这样的人,这样的性格是受很多人喜欢的吧。毕竟能做到像他一样像风一样自由,这样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大多数人,包括金庸自己也是深受俗尘琐事的困扰而不得真正的自由。

令狐冲不是大侠,但是这并不代表令狐冲没有侠义之心。相反,他还是个拥有金子般赤诚之心的人。举两个例子。一是当恒山派惨遭毒害,定闲师太弥留之际要令狐冲接任掌门之位,令狐冲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要知道恒山派全是女尼姑,没有一个男人,令狐冲一个不想受任何拘束的大老爷们,而且又不是出家人,怎么说也是不合适的。但是令狐冲就是令狐冲,他为了恒山派的大计而临危受命,并且表示还要报仇雪恨。

而且,从定闲师太的角度来说,他当然也知道让令狐冲一个男人接手掌门是不合适的,但是她看重的是令狐冲金子一般的侠肝义胆啊。她知道,以令狐冲的聪明才智肯定能帮恒山派度过危难,之后他也能做出合理的安排。从这几点就可以看出令狐冲的侠义心肠了。事实证明,定闲师太没有看错人,为了让恒山派更加壮大,令狐冲还率领着一帮江湖男人加入了恒山派,这不就名正言顺了?谁说恒山派只有女人,没有男人的?

二是当令狐冲被莫大先生告知任盈盈为了救令狐冲曾经背着他到少林寺祈求“易筋经”救他性命而被少林囚禁时,令狐冲是满怀愧疚,随即组织了一大批江湖人士赶赴少林要救任盈盈。当他再入少林寺时,为了救出任盈盈,不惜出手伤了岳不群。再者,当令狐冲接替了恒山掌门,本有机会亲近仪琳的,而且仪琳在有意无意中也表现出了对令狐冲的好感,但是他都没有动心。对待岳灵珊也是,本来二人情投意合,但是岳灵珊移情别恋,令狐冲看到她和林平之结婚后才放手。由此可见,令狐冲绝不是用情不专一的负心汉,相反他对任盈盈充满了忠贞不渝的感情。相比较于《天龙八部》中风流多情的段正淳,令狐冲比他是好了不知多少倍。

再谈谈令狐冲的武功,他学会的外门功夫最厉害的就是独孤九剑。

令狐冲因被岳不群罚在华山后山洞里面壁思过,无意间得到高人风清扬的传授,令狐冲便学会了独孤九剑

这门武功为“剑魔”独孤求败所创。金庸曾在《神雕侠侣》中提到独孤求败的剑法,以无招胜有招,料敌机先,第一时间找寻敌人的破绽为核心武学理念,打败天下英雄,从此天下间再无对手,于是独孤求败郁郁隐居山谷,埋剑土中,与雕为友,了结一生。

独孤求败更是直言:“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生平欲求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大意是天下间从此再无我的对手,空有锋利的宝剑又有何用,想要找到一个对手都难啊,我太寂寞了,这也是人生中很悲哀的一件事情。想来独孤求败原名并非叫求败,而是别有他名,只不过因为想找到一个能打败他的对手,而自名罢了。

在《神雕侠侣》中,杨过正是学会了独孤求败的剑法而成为天下一代大侠,武学造诣不比郭靖差。因此,当令狐冲学会了独孤求败的剑法后,其实在《笑傲江湖》所描绘的武侠世界中,武功已经成为一流高手了,从他后来大败嵩山派15位高手就可知独孤九剑的厉害了。令狐冲其时内力尽失,凭借尚未熟练掌握的“独孤九剑”就能扫荡当世普通高手,其厉害程度可想而知。

当然,因为那时候令狐冲受了伤,内力不足,还不足以抗衡东方不败、任我行等高手。令狐冲真正厉害的是当他学会了少林的易筋经之后。那时候的他才成为一等一的高手。

至于在黑木崖一战,任我行、向问天、令狐冲联手大战东方不败,东方不败不落下风,是因为东方不败所练的葵花宝典也是很厉害的武功,且东方不败浸淫其中多年深得其中精髓。当然,最主要的一点,东方不败是和任我行一辈的人,年龄大令狐冲至少两轮。而令狐冲才多少岁,其年25岁的青年而已。

凭借令狐冲的聪明悟性,以及勤奋好学,假以时日,日后武学造诣肯定是天下第一,什么东方不败、任我行、岳不群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再者,在武德上,令狐冲也是很好的,前面说过了,令狐冲是个坦荡洒脱,而又重情重义的人。具有这样品德的人,是很容易遇到贵人的。或者可以猜想一下,他能成为第二个剑魔独孤求败也未尝不可能。

综上,就是个人认为《笑傲江湖》是金庸最好的小说,令狐冲的独孤九剑是天下第一的武功的原因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金庸小说中有很多令人难忘的片段,但是最令我震撼的还属《鹿鼎记》中韦小宝舍命身赴伯爵府相救天地会群雄一节。

原文太长,我只说个大概:

韦小宝是江湖上以反清复明为纲的天地会的成员,同时又是大清的内朝红人,长期侍候康熙左右。他还未成年,心中既无对满清的痛恨,又不曾接触诗书,于民族存亡,是非善恶等价值体系毫不在意。所以似乎是在为天地会做间谍,实则趁机捞油水,一边做大官,发大财,另一边又当上香主,身居高位。

哪知康熙手下谍影重重,早明白韦小宝底细,一直不说透。一天韦小宝邀集江湖上一众江湖豪士(包括天地会)在他的伯爵府商议大事,康熙就立马翻脸,把韦小宝扣留在宫内,并调遣兵将,欲炮轰伯爵府。

按理说,韦小宝一个唯利是图,不明大义的小无赖,在利益取舍前当然会选择安安稳稳在宫中享福。因为是个人都明白,倘若此时逃出宫去给天地会报讯,意味着彻底与康熙决裂,日后什么黄飞腾达,什么五十万两银子,统统变为无穷无尽的追杀,而自己将命苦一生,天南海北到处逃。况且要去报讯,极难成功,一被发现立即遭擒,说不定凌迟处死。

然而大出预料的是,在此关头,韦小宝感念师父恩德,又想维系天地会兄弟间的义气,竟然冒死前往被数台巨炮锁定的伯爵府,布施金蝉脱壳之计,带领群雄出府,化险为夷。

到此处,我不由得对这个无赖升起敬佩之意。

一个人宁可抛弃生命和风光的前途,也要搭救自己的恩师,光凭这一点,他就胜过了无数贪生怕死,苟活轻义之辈。金庸告诉读者:英雄并非十全十美。韦小宝虽然小事上奸猾,而且贪污好色,但是却从不勾结外敌,从不反叛君主,从不卖国求荣。比起洪教主,吴三桂,罕帖摩,桑节,葛尔丹,吴之荣等人,韦小宝在大节上把持得相当正确,无怪金庸在《碧血剑》中称其曰“奇侠”。

至于我为什么对这一节印象深刻,或许是因为韦小宝先前的表现与此反差太大,两者对比太过鲜明。

这就是金庸的过人之处。把一个集义气,勇气,贪欲,仇恨于一身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立体生动,却又真实而讽刺。人世间种种优缺点同时存在于他身上,却又毫不冲突。在这一章后,金庸仍然着力表现韦小宝的诸多缺点,因此无论他做好事做坏事,似乎都不突兀,符合逻辑。




1.丁典凌霜华的悲催爱情最难忘

2.程灵素之死

3.阿朱已经很让人痛心了,最后阿紫挖了一双眼睛抱着乔峰跳崖,游坦之追随而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恒山   笑傲江湖   乾隆   武侠小说   武功   少林   书剑恩仇录   独孤求败   香香   不败   小龙女   令狐冲   公主   江湖   作品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