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东吴的十二虎臣谁的武功最厉害?

东吴最有名的战将就是所谓的“江表十二虎臣”。他们是:程普、黄盖、韩当、周泰、陈武、潘璋、徐盛、丁奉、蒋钦、甘宁、凌统和董袭十二人。

历史上真实的两军交战,一般不会有武将单挑的,所以武将武功修为的高低,历史上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要回答本命题,就必须以《三国演义》为依据。只有在《三国演义》中,才能出现两员大将精彩绝伦的单挑,最后以武功来定胜负、决生死。所以,我就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来盘点一下以上十二位大将的战场表现。

第一、程普,早年跟随江东第一代领导人孙坚南征北战,战功显赫。

1、孙坚麾下四大将:祖茂、黄盖、韩当、程普。程普的武艺最高。汜水关之战,程普飞马直取胡轸(华雄部将),数合之后一矛刺中了对方咽喉。

2、跨江伐刘表之战,程普又在阵前不数回合打败了蔡瑁。

3、孙坚战死后,程普保护着孙策突围;正遇到吕公,不数合,一矛刺死吕公。

4、在平刘繇期间,程普又与太史慈单挑,三十余合战平。

程普在孙坚死后,又协助孙策创业,孙策死后,又协助孙权治理东吴。赤壁之战,程普是周瑜的副手;夷陵之战,又担任陆逊的副手,是东吴的三朝元老。

第二、黄盖,和程普一样追随孙坚,后来又协助孙策创业,帮助孙权守江东。

1、随孙坚返回江东时,被刘表截杀,大战蔡瑁,三四回合打败了蔡瑁。

2、孙坚战死以后,他生擒黄祖,孙策用黄祖换回了孙坚的遗体,凝聚了江东的民心士气。

3、赤壁之战,假装投降曹操,骗取了曹操的信任,又担任先锋,带领火船冲入曹操的水寨,为东吴打赢赤壁之战居功至伟。

黄盖也是东吴的开国元勋。

第三、韩当,和程普、黄盖并驾齐驱,是东吴的栋梁之才。

1、孙坚跨江击刘表,韩当一刀削去黄祖手下战将张虎的半个脑袋。

2、三江口战斗,一枪刺死曹将焦触。

3、联手周泰大战许褚三十回合。

4、夷陵之战,面对英勇无畏的关兴和张苞,不敢迎战。由此可见,韩当的武功修为定位是二流高手。

第四、周泰,是孙权的保镖,武功修为应该不低。

1、和孙权一起镇守宣城时,有山贼杀到。周泰赤体步行,砍杀山贼十余人。随后,一个贼将挺枪跃马直取周泰,被周泰扯下马,一刀杀了,夺了他的枪马,救出孙权。周泰身中十二枪,被华佗救了。

2、三江口战斗,两船距离七八尺远,飞身一跃,跃到敌船上,手起刀落,斩杀曹将张南。

3、联手韩当,大战许褚三十多回合,不分胜负。

4、逍遥津之战,两进两出,救出被围在垓心的孙权。俗话说得好:

“功高莫过于救主。”

所以上,周泰的功劳丝毫不小于任何一个虎臣。为了表彰周泰的英勇表现,孙权专门召开了酒会。周泰身上一处伤疤,获得孙权敬酒一杯,结果喝得酩酊大醉。

第五、陈武,身高七尺,是东吴唯一描写了身高的大将。

1、孙策攻打扬州时,一枪刺死扬州战将张英。

2、合肥之战,因衣服挂中的树枝,被庞德斩杀。

第六、潘璋,曾风光一时,占有过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

1、大战关羽不到十合,被杀退。

2、指挥手下马忠埋伏,擒拿了关羽。

3、大战老将黄忠数合,不分胜负。

4、夷陵之战,被关兴杀死。关兴夺回了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

第七、徐盛。

1、跟随周瑜大战曹仁。周瑜中箭负伤,徐盛奋勇杀出,救回了周瑜。徐盛此战,功莫大焉。

2、担任安东将军,总督建业和南徐军马。率领大军,以“疑兵计”打退了曹丕水陆大军30万。徐盛算是十二虎臣当中的一个帅才了。单挑方面,徐盛实在是乏善可陈。

第八、丁奉,也是一员老当益壮的将星。

1、参与围堵关羽,被关平奋力杀退。

2、跟随徐盛迎击曹丕的大军,射杀曹魏大将张辽。这是东吴大将们取得的最高成就了。杀死了一名一流高手,而且是一流高手中最赫赫有名、最重要的大将。

3、雪中奋兵,短刀砍死曹将韩综;又飞刀把曹将桓嘉砍倒在地,用夺取的长枪,一枪刺死桓嘉。

4、斩杀东吴权臣孙綝。从单挑来看,丁奉的表现也算是在十二虎臣当中秀出班行、出类拔萃了。

第九、蒋钦,资历颇深的大将。

1、和周泰一起帮助孙策攻取牛渚,同时投奔了孙策。

2、一箭射死扬州战将陈横。

3、参与围堵关羽。

第十、甘宁,是东吴斩将数量最多的大将。斩将总数量(包括用箭射死的)在《三国演义》排名第四,仅次于赵云、关羽、许褚三人。(文鸯、诸葛尚,没有具体数目,不算。)

1、孙权讨伐黄祖,为孙坚报仇。甘宁在这一场战争中,砍死了邓龙,射死了蔡熏和黄祖。

2、加入江东以前,斩杀了凌统的父亲凌操。

3、斩杀曹将蔡中。

4、一次斩杀曹将马延和张凯两人。

5、濡须之战,率先登上城头,铁链打死曹魏太守朱光。

6、一箭杀死曹魏大将乐进。

甘宁一共杀死敌将9名,是东吴绝对的斩将冠军。

第十一、凌统,是一流高手。

1、大战张辽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

2、大战乐进三十回合不分胜负,略微处于上风。结果,曹休放冷箭射中凌统的战马,凌统跌落马下,乐进欲上前杀他,被甘宁一箭射死。

第十二、董袭,应该是十二虎臣之中最平庸的一位。

逍遥津之战,带领战舰守候在江边,负责接应孙权。江上忽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波涛汹涌,军士们惊慌失措,争先恐后下船逃命。董袭拔剑果断斩杀十数人,稳住了局面,把孙权接上船只获救。然而董袭的船被大风刮翻,竟然淹死在江中。董袭对军士们的喊话振聋发聩: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何惧哉?”

的确不失一代名将的风范。

综上所述,东吴十二虎臣当中应该是甘宁的武功最厉害,毕竟他斩杀敌将的记录无人打破;另外,他还有跟关羽强硬对峙的光辉经历,这一点是其他人所望尘莫及的!




东吴十二虎臣,分别为:

1-3.程普、韩当、黄盖。其中程普使一条铁戟蛇矛,黄盖使一对竹节钢鞭,韩当却刀枪皆通,这三人是劳苦功高的三朝老臣。

4-7.蒋钦、周泰、陈武、董袭。其中蒋钦能使长枪,也善用弓箭;周泰、陈武善使大刀;而董袭无明显武力特征。这四人中,周泰、蒋钦都是长江上的水贼,在一块搭伙干营生;而陈武、董袭都属于散兵游勇,类似于潇洒游侠。孙策平定江东期间,这四人先后前来投靠;孙策与太史慈一战,这四人全部在场。

8-12.潘璋、徐盛、丁奉、凌统、甘宁。其中潘璋、凌统、甘宁都使大刀,而徐盛、丁奉使长枪。孙权坐领江东后广纳贤良,潘璋、徐盛、丁奉都前来归附;而凌统是凌操之子,在凌操被甘宁射死后,凌统被孙权发掘启用;甘宁本来是黄祖的部将,在孙权战长江报仇期间,甘宁主动投靠到孙权帐下。

其实,在《三国演义》中,根本没出现“十二虎臣”的说法,只是在《三国志》中,将上述12人合为一卷作传,并盛赞他们是“江表之虎臣”。

十二虎臣的能力各有高低,而武力也参差不齐。本文重点讨论武力,应该如何排行呢?

第12.董袭。

当年孙策攻打吴郡,严白虎弃城而逃,在孙策刚入城安扎后,只见一人提着严白虎之头前来请功,此人正是董袭。

在逍遥津之战中,董袭负责驾船接应,先后将孙权和凌统救回。濡须口之战,在与魏军的水战中,董袭的大船忽然遭遇了江上的风暴,军士纷纷跳水逃命,董袭仗剑大喝,“将受君命,怎敢弃船而去”,挥剑斩杀了十余人,但喝止不住。忽然一个大浪打来,风急船覆,董袭竟然淹死在大江中。

第11.徐盛。

赤壁之战期间,徐盛乘大船追赶诸葛亮,在赵云一箭射断了船帆后,大船立即横在水上,而徐盛也被深深震慑。周瑜攻南郡期间,徐盛曾在乱战中遭遇曹仁,被迅速击退。徐盛的武力值,大概就是三流偏强。

徐盛武力值不高,但很有血性。刘备伐吴时,孙权向曹魏称臣,徐盛当即大哭道“吾等不能奋身舍命,却受人封爵,不亦辱乎!”邢贞(曹魏的使臣)听到后,认为江东有如此贤良之将,绝不会久在人下。

陆逊火烧连营后,孙权又与曹丕闹翻,于是曹丕乘龙舟亲自伐吴。徐盛临危受命,担当了主将,然后用“百里疑城”之计让曹丕惴惴不安,又用一把火把曹丕烧了个灰头土脸。

第10.蒋钦

在孙策时代,蒋钦曾展现了不俗的射术。攻秣陵,蒋钦一箭射死了陈横(刘繇部将);攻吴郡,蒋钦驾小舟度过大河,“乱箭射倒岸上军”,然后飞身上岸,杀退了严舆(严白虎之弟)。

赤壁鏖战期间,蒋钦曾经与周泰、韩当联合出动,在三江口踏江破敌;南郡之战,蒋钦担任先锋官,在围歼牛金时被曹仁击退,后来被周瑜喝斩并斥责。

濡须之战中,蒋钦曾经在逍遥津北援助孙权,牵制住了李典、乐进的部队。襄樊之战后期,关羽回援荆州的路上,蒋钦带兵拦截,与关羽单挑,不三合而败走,引诱关羽二十余里,但随即与韩当、周泰三路夹攻,将关羽的部众杀散。

第9.丁奉。

赤壁之战期间,丁奉与徐盛搭档,基本就是跑龙套、打酱油,比如在赵云面前,他们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如果说徐盛是养成型武将的代表,那么丁奉就是大器晚成的典型!

南郡之战,丁奉与牛金(曹仁部将)交战,四五合之后诈败,将牛金引入包围圈;襄樊之战后,丁奉参与了围困麦城,在拦截出城求救的廖化时,丁奉被关平杀退;夷陵之战期间,在刘备兵败后,丁奉率兵围困了断后的傅彤,在招降失败后,率众人将傅彤杀死。

曹丕伐吴失败后,魏军大乱,张辽为了稳住局面,奋力向前厮杀,却被丁奉一箭射中腰窝。丁奉上前捉张辽,却被徐晃迅速杀退;而张辽被射中后,在班师路上就箭伤发作而死。

孙权病逝、孙亮继位后,丁奉已经是一位超级老将了,却突然暴走起来,在东兴之战中担任了先锋敢死队,上演了“雪中奋短兵”。

丁奉让三千吴兵们脱去铠甲头盔,都拿着短刀,在大雪中冲击了魏军的前部营寨。魏将韩综出迎,被丁奉一刀砍翻,魏将桓嘉持枪刺丁奉,却被丁奉闪过;丁奉用胳膊夹住了枪杆,桓嘉弃枪而逃。丁奉一刀飞扔过去,正刺中桓嘉肩膀,立即翻身倒地,丁奉赶上去,连刺三枪毙命。

五年后,丁奉又诛杀了权臣孙綝,挽救了吴国的命运,堪称吴国后期的定海神针。丁奉因此功劳升迁为大将军,假节,并且掌握吴国军政大权。

在12虎臣中,丁奉的年龄最小,先后在甘宁、陆逊、潘璋的帐下听令,但他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最终实现了人生的辉煌,而且是12虎臣中最长寿的,得以寿终正寝。可以说,丁奉是少有的奋斗励志之楷模!

第8.潘璋

在征讨黄祖时,潘璋守株待兔,遇到了上岸逃命的苏飞,然后扑过去厮杀,数合之后将其生擒。

关羽攻打樊城时,潘璋跟随吕蒙袭取了荆州;在关羽从麦城突围时,潘璋与关羽厮杀,被三合杀败,后来率部下马忠设下埋伏,最终将关羽生擒,此后又与朱然合力一处,将奔走一夜的关平生擒。

潘璋其实是一位力量型武将,能够挥舞关羽的青龙刀。夷陵之战中,潘璋持青龙刀单挑黄忠,“交马数合,不分胜负”,后来黄忠奋力而战,潘璋败逃。次日再战,潘璋与黄忠再次单挑数合,诈败而逃,将黄忠引诱到东吴四将的包围圈中,然后马忠释放冷箭,最终要了黄忠的性命。

黄忠死后,刘备发起总攻,混战中,潘璋遭遇了关兴。正是仇人相见,关兴立即杀红了眼,三合之后,潘璋招架不住,狼狈而逃到了山峪中,最终在机缘巧合之下,被关兴杀死。

客观估计,潘璋的武力,应该是二流偏强水平。但潘璋率队生擒了穷途末路的关羽、关平,间接搞死了黄忠,也算是有勇有谋了!

第7.陈武

在孙策时代,陈武就已经崭露头角,比如在攻打刘繇期间,陈武引十数骑突入阵去,“斩首级五十余颗而还”。攻秣陵,陈武一刀斩杀了张英(刘繇部将);围剿太史慈,陈武连夜间持短刀、穿黑衣,爬到对方城墙上放火,将太史慈逼出。

濡须之战中,董袭翻船后,陈武引军赶来相救,却被庞德带队截住。陈武与庞德大战,但抵抗不住,身后又无救兵,最终被庞德赶到峪口,因为丛林茂密,不小心被树枝挂住了绣袍,慌乱之际,被赶上前来的庞德一刀斩杀了!

第6.韩当

在孙坚时代,韩当与程普、黄盖并肩作战,立下了赫赫功劳。在跨江击刘表期间,韩当出阵搦战,与黄祖的部将张虎单挑,三十合之后,对方力怯,韩当大喝一声,将对方削掉半个脑袋!此后,韩当曾经劝孙坚班师,但孙坚不听,却最终丢了性命。

三江口之战,韩当大破蔡瑁,然后手执长枪站在船头,驱船大进,对面焦触(魏将)率兵士乱箭齐放,韩当用盾牌顶住乱箭,然后一跃跳到了对面大船上,手起一枪,将焦触刺倒在血泊中。

韩当的武力,也就是二流中佼佼者,他能够轻松收拾焦触这种三流,也能够斩杀张虎这种弱二流,但遇到一流猛将,就比较吃力了,因此他总是与队友联合出击,比如与周泰合力击退了文聘,与周泰双战许褚(30合战平),与周泰、凌统、潘璋四人合围黄忠等等。

但是在夷陵之战中,韩当与周泰遇到关兴、张苞,被对方的气势所震慑(秒杀了周泰之弟周平),竟然不敢上前厮杀。

第5.黄盖

黄盖的武力,与韩当不相上下,但感觉黄忠更加果敢忠烈,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跟随孙坚期间,黄盖曾经三合之内速虐蔡瑁,一鞭打碎了对方的护心镜,令蔡瑁丧胆而逃。在孙坚战死后,黄盖乘船赶来接应,正好遇到了乘胜追击的黄祖,黄盖冲上前去,两合将黄祖生擒!此后,孙策用黄祖换回了孙坚尸身。

赤壁鏖战期间,黄盖曾经当面训斥江东群儒,后来又率先想到了火攻(武将中第一人),然后主动献出了苦肉计。在挨了五十军棍后,黄盖的老身板已经皮开肉绽、鲜血进流,多次昏厥过去,但是当阚泽前来探视时,黄盖却说“某受吴侯三世厚恩,无以为报,故献此计”,阚泽闻之,动容垂泪。

在诈降的过程中,文聘前来阻拦,黄盖一箭射去,正中肩膀,反身落入船中。但黄盖也随即被张辽射倒,翻身落水,后来被韩当救起。

第4.程普

孙坚麾下四大将,祖茂的武艺最差,黄盖、韩当相当,而程普的武艺最高。汜水关之战,程普飞马直取胡轸(华雄部将),数合之后一矛刺中了对方咽喉;跨江伐刘之战,程普又在阵前一合生擒了蔡瑁。

孙坚战死后,程普保着孙策突围;在平刘繇期间,程普又与太史慈单挑,三十余合战平。

程普不仅勇猛,且较有智谋,屡次为孙坚提出策略,比如在发现玉玺后,程普当即提出班师,以期图谋大事;到了孙权时代,程普又被任命为副都督,他曾经不服周瑜,但事后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赧。

第3.凌统

凌操被甘宁射死后,年仅15岁的凌统驾着小舟冲入大江,奋力杀退敌兵,将父亲的尸身救回,自此深恨甘宁。

在甘宁灭黄祖之后的庆功宴上,凌统想要刺死对方,但未成功。后来甘宁在攻打皖城时立了大功,凌统再次在庆功宴上舞剑想要刺死对方,却被孙权喝止。

濡须之战,凌统单挑乐进,50合战平,但遭遇曹休的暗箭伤人,坐骑被射死,翻身落马。此后甘宁一箭射翻了乐进,救了凌统一命,自此凌统放下了仇恨,与甘宁结成生死之交。

此后的战役中,凌统与张辽单挑,50合之后,孙权火急鸣金。在逍遥津之战中,张辽追杀孙权,凌统与牙将谷利赶来护主,但仍然挡不住张辽的锋芒,在孙权跳断桥逃命后,凌统身上多处受伤,与谷利沿河而逃,后被董袭驾船接走。

凌统的武力,与乐进相当,称得上一流,但在张辽这种强一流面前,还是明显不敌!

第2.周泰

周泰最善于死战,是东吴的肉盾。宣城之战,面对数以千计的山贼,周泰背负孙权突围,将其抱放在马上,然后冒着林立的刀枪,“赤体步行,提刀杀贼,砍杀数十人”。这一战,周泰“身被十二枪,金疮发胀”,最终落下满身疤痕。

三江口,周泰乘船冲击曹营,以盾牌顶住乱箭,然后在距离对面七八尺时纵身一跃,跳上对方船头,将张南一刀砍翻于江水中。

濡须之战混战阶段,孙权、徐盛被张辽、徐晃包围,曹操从高阜处望见,急令许褚挥刀杀入,直奔孙权而来。危急时刻,周泰奋不顾身地冲了进来,将孙权救出,在冲杀到江边后,回头又不见了孙权,然后再次杀回,终于寻到孙权,保之前行,在混战中,周泰左右遮护,“身被数枪,箭透重铠”终于将孙权交到吕蒙船上!此后,周泰再次杀入阵中,又将徐盛救了出来。

此战过后,孙权为了表彰周泰的天功,赐予其青罗伞盖,并且在众将面前让周泰脱下战袍,露出周身疤痕,然后逐一将每条疤痕的来历讲给大家,令众将无不钦服!

此外,在夷陵之战中,周泰还20合斩杀了沙摩柯,为甘宁报了一箭之仇!

第1.甘宁

甘宁在黄祖帐下不受重用,愤然投奔到孙权帐下,然后反手把黄祖灭了!此后,甘宁多次大显身手,为东吴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夷陵之战中,甘宁大病未愈,遭遇沙摩柯的大队蛮兵,不敌而走,被沙摩柯一箭爆头,带箭而走,坐于大树下凄凉而死。

甘宁的箭术实用性极强、射杀率极高。

战长江,甘宁一箭射死凌操;攻江夏,又一箭射死黄祖;赤壁之战,甘宁一箭射翻了蔡薰(蔡瑁之弟);濡须之战,甘宁还一箭射中乐进面门,让乐进从此退居二线。

甘宁的刀法异常凶悍。

灭黄祖期间,甘宁冒着对方的乱箭,冲入对方的艨艟舰队中,以短刀砍断铁索,奋力跳上大船,一刀砍翻了邓龙。

赤壁大胜后,甘宁参与围剿曹操,先后秒杀了马延、张顗,这两个都曾在长坂坡围攻赵云,在赵云势如疯虎的血战下成功存活(实力不俗)。

南郡之战,甘宁二十余合战退曹洪;濡须之战,甘宁十余合战退乐进;但后二人均有诈败嫌疑。

甘宁是个多面手。

甘宁有时候背负双戟,用以应急,比如曾经持戟与凌统对战。此外,甘宁还善用铁链,在皖城一战中,甘宁亲自攀登城墙,并且甩开铁链拨开急射而下的乱箭,在登上城墙后,甩开一链将朱光打翻在地!

当然,甘宁最高光的时刻还是“百骑劫魏营“,令孙权大加赞赏,称誉为”“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

总之,甘宁是一位全面型人才,水战、马战、攻城战,堪称样样精通!

结语:十二虎臣在演义中被明显边缘化了,武力值普遍偏低,但即便如此,他们仍有各自的精彩表现。董袭、徐盛,属于三流水平;蒋钦、丁奉、潘璋、陈武,属于二流水准,而韩当、黄盖属于二流中的佼佼者;程普、凌统、周泰,都有一流偏弱的水准;甘宁精通各类兵器,属于强一流,在东吴阵营中可能仅次于太史慈、孙策,绝对是十二虎臣中的武力第一!此外,若论水战,甘宁绝对是单兵之王!




在《三国演义》中,蜀将关羽经常挖苦东吴,认为他们是一帮“鼠辈”,一方面是蔑视东吴缺少征服天下的雄心壮志,另一方面也是嘲讽东吴武将们的上阵厮杀的能力很菜。

当然,东吴也是有猛将的。除了小霸王策和太史慈,东吴还有十二虎臣,他们就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这个排顺主要是按照每个人的资历和职位排列的。那么要论武力值的话,又是谁高谁低呢?

咱们就按照武艺从高到低的顺序给东吴十二虎臣排个序:


一、甘宁

其实在东吴众将中,甘宁的武艺和战绩都是最好的。

甘宁这个战将比较多功能,会使刀、双戟、盾、铁链等各种兵器,射箭技术也一流,是三国时代射死射伤敌人最多的。水战、步战、马战样样精通,非常实战型的一员猛将。

甘宁的战绩表:

1.夏口水战,甘宁断后,一箭射死东吴猛将凌操;

2.沔口之战,甘宁飞身跃上艨艟,一刀砍杀邓龙;

3.荆州东门伏击黄祖,黄祖逃跑,被甘宁一箭射于马下;

4.三江口水战,甘宁一箭射死敌将蔡壎;

5.赤壁之战,潜入曹营,一刀砍死蔡中;

6.赤壁之战,甘宁截杀曹军,一合刀斩马延;

7.赤壁之战,张顗来战,甘宁大喝一声,斩杀张顗;

8.皖城之战,甘宁冒矢石登城而上,用铁链砸倒朱光,士卒乱刀砍杀;

9.彝陵城外,与曹洪交锋,战二十余合,曹洪诈败而走;

10.合肥之战,甘宁与乐进交锋,战不数合,乐进诈败而走;

11.合肥之战,甘宁百骑劫曹营;

12.合肥之战,甘宁一箭射中乐进面颊,救下凌统;

13.猇亭之战,蜀军忽至,甘宁带病上马,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逃至富池口,坐于大树下,血尽而死。

甘宁的战斗效率非常之高,除猇亭中箭之外,其它所有战斗均获胜,一共斩杀或重9名敌将。远远超过东吴其他将领。是当之无愧的事实上的东吴第一猛将。

二、程普

在东吴诸将中,三朝元老程普不仅德高年韶,威望服众,他的武艺也是相当不错的,一杆铁脊蛇矛,横勇善战。

程老将军的战绩表:

1.汜水关之战,程普与华雄部将胡轸对阵,战不数合,一矛刺死胡轸;

2.襄阳之战,程普对战蔡瑁,战不数合,蔡瑁败走;

3.荆州东门外,伏击黄祖,黄祖败逃;

4.夏口之战,程普乱军中遇吕公,战不数合,一矛刺死吕公;

5.刘繇大寨前,程普挑战太史慈,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共有5次战斗,4次获胜,斩将3员,还与太史慈三十合战平,程老将军的战绩和武艺是相当不错的。

三、周泰

三分各方都有悍不畏死的狠角色,曹魏有典韦:许禇,蜀汉有张飞、赵云,东吴有周泰。除了奋勇敢战,周泰的武艺也不错。

周泰的战绩表:

1. 宣城之战,掩护孙权突围,赤身步战突出重围,多处受伤;

2.赤壁水战,跃上敌船,一刀斩杀张南;

3.襄樊之战,周泰与曹仁大战三十余合,曹仁诈败而走;

4.合肥之战,周泰、韩当双战许禇三十余合,不分胜负;

5.合肥之战,周泰两次杀入重围,先救孙权,再救徐盛,多处受伤;

6.猇亭之战,周泰与沙摩诃交锋二十合,斩杀之。

周泰的特点是悍猛无畏,奋勇敢战,亡命徒式的打法,这对他的武力值有很大加分。周泰也是个多面手,刀枪皆精,水战、马战、步战样样拿手。周泰贡献很大,多次救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疤劳。

四、黄盖

黄盖也是三朝元老,忠诚而正直,性情刚烈,不惜赴汤蹈火,一对水磨钢鞭,屡立战功。

黄盖的战绩表:

1.回江东途中,黄盖与蔡瑁对战,战不数合,一鞭打碎蔡瑁护心镜,蔡瑁仓皇而逃;

2.砚山之战,黄盖掩护孙策突围,突遇黄祖,两合生擒之;

3.牛渚滩之战,黄盖与张英交锋,战不数合,张英退军;

4.会稽之战,黄盖与王朗部将周昕交战,周瑜和程普偷袭王朗后军,王朗、周昕退入城中;

5.赤壁之战,黄盖一箭射倒文聘;

6.赤壁之战,黄盖被张辽暗箭射中肩膀,坠江逃走。

黄盖共经历6场战斗,4次获胜,还是蛮厉害的,武艺不在程普之下。

五、凌统

东吴阵营中,凌统是年轻后辈中武艺最高强的。

凌统的战绩表:

1.夏口水战,凌统年方十五岁,奋力夺回父亲的尸体;

2.赤壁之战,凌统率兵伏击曹操,被徐晃拦住,曹操脱身;

3.合肥之战,凌统与张辽交锋,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4.合肥之战,凌统与乐进交锋,三十合不分胜负。被曹休冷箭射倒战马。

凌统的武艺不错,但战绩一般,无胜绩也无斩获敌方将领的纪录。

六、韩当

比起搭档周泰来,韩当的战绩很不理想。

韩当的战绩表:

1.樊城之战,韩当对战黄祖部将张虎,战二十余合,张虎力怯,孙策箭射陈生,张虎分心,被韩当斩杀;

2.长江水战,韩当跃上敌船,一枪刺死焦触;

能斩杀两员敌将,韩当的战绩勉强说得过去。

七、丁奉

丁奉的武艺不算很高。丁奉的战绩表:

1.麦城之战,丁奉阻截截廖化突围,被关平杀败;

2.曹丕南征,丁奉伏击,射伤张辽,徐晃截住大战,击退丁奉。

3.徐塘之战,丁奉雪中奉短兵,砍死韩综、桓嘉。

被关平迅速击败,丁奉的武艺只能算是很普通。

八、潘璋

1.夏口之战,黄祖大败,潘璋正遇黄祖部将苏飞败逃,战不数合,生擒之;

2.荆州之战,潘璋遇关羽,战不三合败走;

3.猇亭之战,潘璋迎战黄忠,交马数合,不分胜负,黄忠奋力恶战,潘璋败走;

4.猇亭之战,关兴与潘璋交流,潘璋败走,逃入山谷,夜间投宿,被关兴遇到杀死。

潘璋的武艺很普通。

九、徐盛

徐盛做为丁奉的搭档,武艺非常普通。

战绩表如下:

1.樊城之战,曹仁率数百骑出城救牛金,徐盛迎战,不能抵挡;

2.合肥突围战,徐盛陷入重围,周泰救出孙权,又回身杀入,救出徐盛;

3.石亭之战,徐盛与曹休部将张普交锋,战无数合,张普抵敌不住,败走。

徐盛总算是赢了一个渣渣。

十、陈武

1.投奔孙策后,陈武被任命为校尉,率兵攻打秣陵,斩首五十余级。

2.秣陵之战,薛礼率兵偷袭孙策,部下骁将张英和陈横率兵出城,陷入埋伏,陈武一枪刺死张英。

3.合肥之战,陈武与庞德对阵,不敌败走,被树枝挂住袍袖,庞德追来斩杀。

陈武的武艺也很一般,根本不是庞德的对手。

十一、蒋钦

蒋钦的战绩表:

1.秣陵之战,蒋钦一箭射死陈横;

2.荆州伏击战,蒋钦遇关羽,战不三合,被关羽杀败。

蒋钦的武艺和战绩都很一般。

十二、董袭

董袭战绩表:

1. 严白虎兵败逃走,遇到董袭,被董袭杀死;

书中没有交待董袭是如何杀死严白虎的,也有可能是下了蒙汗药。

2.合淝之战,董袭率水军在江中策应,突遇龙卷风,董袭自己不逃,还不许其他人逃跑,杀了多个欲逃命的军士,船翻了,大家随他一同喂了鱼。

董袭这水平,不提也罢。




东吴诸将在《三国演义》中忠心可佳,个个不舍不弃追随孙氏三代主人,为东吴开疆拓土都奋勇争先。而且三代不同的将领又来自四方,尚能精诚团结,各效死力,真是难能可贵。诸如程普右北平人,黄盖湖南零陵人,韩当辽东人,甘宁四川人,太史慈山东人,东吴竟能广纳五湖四海,有容乃大,气度上甚是不凡。所谓十二虎臣都是各有所长,武艺上出类拔萃者应是太史慈、凌统,都曾战过魏之张辽不相上下。胆略上以甘宁为上。战阵上周泰、徐盛、丁奉、潘璋倒也不弱。吴将之中没有超一流的大将却也能鼎足三分,靠的是万众一心,精诚团结。




回答:三国东吴“十二虎臣”属武将,不敌一文帅陆逊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东吴   庞德   演义   荆州   武功   枪刺   水战   部将   合肥   武将   武艺   大将   战绩   胜负   赤壁之战   大战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