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帮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战功,为何仍被处死?

周培公帮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战功,为何仍被处死?(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自古以来,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朋友们,对其中一个剧情印象特别深刻,一代名臣周培公为康熙出谋划策,平定了三藩之乱,为平乱治国做出了贡献,但仍免不了发配边疆、客死异乡的结果,但周培公死后,一代皇帝康熙竟又为其守灵,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周培公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呢?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周培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周培公,本名昌,字培公,生于1632年,湖北荆门人。幼年丧父,十岁时,李自成进攻荆郢间,其母孙夫人殉难而死,周培公落魄无依,成为州卒小吏,不久依附显赫者进入京城,担任内阁供奉。其智商超群,情商高配,人情练达,谈吐儒雅,不卑不亢。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

1、周培公劝降王辅臣,凭三寸不烂之舌拿下平凉。

康熙十三年(1674年)腊月,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策动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北方反叛呼应。在耿精忠、王辅臣先后发动叛变后,吴三桂曾试图应援、打通与耿、王的联络,使叛乱地区联成一片,迅速压缩对清军的包围圈。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帝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辖陕甘征讨大军。王辅臣拥兵自重,以骁勇善战闻名,清将都有点怕他,不敢轻易进兵,他也没把清兵放在眼里,对10万清军围困毫无惧色,目空一切。

周培公向图海上取平凉策,被召为幕僚,他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陕西关中地区是天下脊梁,吴三桂这次造反不及时从云南取道四川进取陕西,而盘踞在湘鄂之间与荆襄官兵对峙,实在太不会算计。现在,王辅臣起来造反,举足轻重,但他的反叛,是情势所逼和舍不得高官厚禄,这好比白内障患者渴望重见光明,又恰似半身不遂者企求站立行走。如果朝廷派个能说会道的人前去劝诫,王辅臣必然会悬崖勒马,投降朝廷。这样也就用不着兴师动众与他们硬碰硬了。图海闻周培公之言,正中下怀,可是眼前并无合适的人可派。

周培公与辅臣手下参将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周培公奶娘龚嬷嬷的儿子)均是同乡,曾屡劝王辅臣归降,王举棋不定。他们设法将内部情况写成文字,用蜡丸封闭,密送周培公。周培公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自告奋勇,主动请缨,愿冒死进城劝降,说:“如果前去说服了王辅臣,那是大学士的福份;如果遭到不测,自己则死而无怨。”

图海闻听此事后十分高兴,星夜赶写奏本送至京城。康熙皇帝当即传谕周昌进京,并亲自在乾清宫召见。听完周培公的设想后,康熙帝嘉封周培公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携带谕降诏书,前往平凉招抚。

图海命周培公携带康熙帝赦诏,再次进城抚慰。王辅臣派龚荣遇率士民代表出城,向图海献平凉名册,其子王吉贞及总兵等上缴吴三桂投递的函札及“平远大将军印”、“陕西东路总管将军印”各一颗,接受清廷招抚。

2、周沛公被委以重任,意见不合辞官归家。

平定王辅臣陕甘叛乱后,朝廷对参战的汉将分别论功行赏,委以重任。周培公对奖赏只有一个要求:母亲孙氏以父死殉节,望皇上能为母请旌。图海奏请康熙皇帝升任周培公为山东登莱道,并对周培公母亲孙氏予以嘉封。

康熙十五年(1676年),朝廷诰封其母孙氏为贞烈恭人,加赠夫人衔。其父封赠为朝烈大夫,加赠中奉大夫衔。康熙皇帝还亲自御笔为孙氏撰写祭文,规定了祭祀规格,命布政司堂上官分守武昌道参政吴毓珍办理。周培公在家守孝三年,后到山东任职,因与总兵官意见不合,难以继续共事,仅在任三年,便辞官回到荆门家乡。

3、周培公被贬盛京,死于苦寒之地。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西北蒙古族首领噶尔丹率众反清。赋闲在家的周培公仍不时关注朝廷政事,希望复起,闻讯后连忙赶写平叛“条呈”送到京城,亦被康熙帝采纳,任命周培公为盛京(今沈阳)提督,负责戍边。

后来葛尔丹叛乱,周培公又写平叛条陈,康熙帝采纳后,封周培公为盛京提督。盛京就是今天的沈阳,当年可是绝对的苦寒之地。周培公被贬盛京11年,这11年周培公尽忠职守,守护边疆安宁,并且在这11年间收集史料,绘制了一幅大清全舆图,临死前周培公不仅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还把这幅大清图上呈给康熙,正因为有了周培公的大清图,康熙才知道了葛尔丹觊觎清朝国土的野心,也就有了后来康熙三征葛尔丹,平定准噶尔叛乱;也知道了台湾虽然只是弹丸之地对清朝来说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国土,所以在施琅成功收复台湾后将其纳入福建省来管辖。1701年,周培公死于任上。

4、周培公多次立下战功,为何仍被处死?

周培公虽然多次立下大功,但其终究是汉人,在当时的朝廷中,满人和汉人势如水火,毕竟清朝是满人的江山。当时的满清大臣嫉妒周培公的功绩和才能,况且周培公又是汉人,没有背景,再加上周培公掌控几十万大军,达到了功高震主、拥兵自重的地步。有人向康熙谏言,说周培公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吴三桂。即便是英明的康熙皇帝也不得不顺水推舟,贬谪周培公,将周培公发配盛京任提督。这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周培公的才干对抗罗刹国,另一方面盛京是康熙的老家、大清龙兴之地,可以牢牢地监视周培公。使得无论是满族大臣还是康熙自己都觉得合情合理,不过周培公就悲剧了!周培公被调往东北,因是南方人水土不服,身患重病。被康熙发配到盛京11年,周培公受不了那里的严寒的天气,半年没有下过炕,就病死了。

可怜一代名臣就这样死在了酷寒之地,小编认为:周培公的死也是康熙皇帝所不愿看到的。康熙表面上是发配周培公到盛京,实则是为堵满臣之口,暗中重用周培公。在清朝历史上,盛京提督都是八旗将军承担,而周培公作为一个汉人能够得此重任,可见康熙的信任。这个重要的职位能够委任的人,首先得是放心的自己人,其次要有统兵之能才行。所以周培公担任此职位,表明了康熙对其能力和忠诚的绝对信任。另外,盛京虽属苦寒之地,却是清朝的大后方和龙兴之地,康熙将盛京留给周培公,是将自己的命脉起源放到周培公手中,所以罢黜、流放一说子虚乌有,晋升、提拔、重用才是真,康熙为其守灵就是最好的证明。可能是因为其年老体衰,水土不服而最终死于任。







清朝康熙年间,周培公文武兼备、刚正毅勇、才智过人,他深谙治世之策,深知为人之道,是康熙身边重要的谋士,然而这样的一个人,在官场上如此知进退,如此为自己保身,但还是落得了贬谪的下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周培公是湖北荆门人,生于公元1632年,他自幼丧父,随母亲一起生活,虽家境贫寒,但也能勉强度日,但好景不长,在周培公十岁时,母亲在李自成作乱时丧命,自此周培公无依无靠,在衙门中做一名小吏。

后来周培公依附进入京城,结识了康熙的老师伍次友,伍次友很赏识周培公的才华,就把周培公引荐给了康熙。


康熙实行削藩引发了吴三桂起兵反清,吴三桂策动陕西总督王辅臣在北方反叛呼应,康熙认为陕甘地区为西北边防重地又近京师,对朝廷构成直接威胁,因此康熙把主要精力放在西部战场。

康熙十五年,康熙帝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辖陕甘征讨大军,,王辅臣拥兵自重,以骁勇善战闻名,清将都有点怕他,不敢轻易出兵,王辅臣也没把清兵放在眼里,对10万清军围困毫无惧色,没当一回事。


图海一到平凉,诸将勇气顿增,纷纷请命攻城,周培公是图海的副手,还是重要的幕僚,他挺身而出向图海提出“说降”之策,由图海上奏康熙,并因此得到了康熙的召见。

周培公看准了王辅臣反叛乃形式所逼和被利所诱,他凭自己三寸不乱之舌单枪匹马孤身入敌境,最终劝降首鼠两端陕西总督王辅臣,王辅臣一投降,清廷西北大患消除,局势转危为安。


平定王辅臣陕甘叛乱,不仅解除了朝廷的重大威胁,还剪除了吴三桂在西北的羽翼,朝廷对有功将士论功行赏,委以重任,周培公对奖赏只有一个要求,希望皇上能为母亲请旌,其父母亲都得到了朝廷的追封。

周培公就回家为亡父亡墓守孝三年,期满后到山东任职,在山东任职期间与山东总兵意见不合,只干了三年,就辞职归隐。


公元1690年闲赋在家的周培公仍不忘朝中大事,他得知西北蒙古噶尔丹反叛,便主动向康熙提出镇守边疆的任务,其实他还是最想到前线战场上效力,康熙同意了太多请求,只是封他为盛京提督,调到东北去任个闲职,盛京也就是满清的老巢,连他满清的将领都不愿意去的地方,肯定是条件相当差的地方,周培公心灰意冷,硬着头皮就去了。

由于水土不服,又身患重病,周培公在那里苦苦支撑了十一年,于1701年病逝,享年69岁。


周培公之所以不被康熙重用,这样的原因就是周培公是个汉人,周培公很有才华,有勇有谋,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谋臣,但康熙还是对汉人有不相信的原因,因此周培公在立了大功之后就弃用了他。

其实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夸大了周培公的功劳,在征讨王辅臣的过程中,图海本来就是抚远大将军,而周培公是图海的副手,在七进七出招降王辅臣的过程中,周培公确实有功,全国的地图也不是周培公所绘,康熙就是一个满人,对汉人就是不信任。


周培公一生劳苦功高,在大清风雨飘摇的时候,挽救大清于危难之际,在清朝的历史上留下了绚烂的一页,只可惜锋芒过盛,兔死狗烹,最后被打发到寒冷的盛京,而周培公一心为了满清就这样死在了寒冷的边疆,一个贤臣间接地死在了一个贤君之手,确实叫人哀叹不已。





周培公的下场肯定谈不上是兔死狗烹。

首先一点,历史上周培公与二月河笔下的小说人物形象不是一回事:二月河的著作有各种传统民间演义那种传承,喜欢夸饰一个运筹帷幄的书生当帝王师,周培公被选上了充当这个角色。

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消灭了察哈尔叛军,劝降了王辅臣。因朝中满洲亲贵重臣忌惮周培公开始排挤他,康熙帝无奈之下,只好任命周培公为盛京提督。南方人周培公在冰天雪地之地,难以承受恶劣的天气,最终病倒。康熙来到盛京之后,见到了重病已久的周培公,周培公向康熙献上他花费十年之久绘制的大清疆域图。康熙悔不当初,在周培公死后,辍朝一日,为其守灵。

真实的周培公其功勋劳绩差相仿佛,但总体不是这么一回事。

《清史稿》本传记载:

昌,字培公,荆门诸生。好奇计。佐振武将军吴丹有劳,以七品官录用。图海次潼关,以策干之,客诸幕。辅臣所署置总兵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皆昌乡人,屡劝辅臣反正,以蜡丸告昌,昌白图海。图海即令昌入城谕降,辅臣遣其将从昌出谒,图海闻上,上许之。乃假昌参议道,赉诏往抚。辅臣使荣遇上军民册,子继贞缴三桂所授敕印,顾犹观望,复命昌偕兄子保定谕之,乃薙发降。因令吴丹入城抚定。

《清圣祖实录》记载:

差去招抚王辅臣之周昌乃七品录用职官,随振武将军吴丹、来在潼关。臣知其人才能、带至平凉军前。臣与参赞军务诸臣会商、欲遣周昌前往招抚,而周昌欣然应命、并无难色,遂给以参议道衔。临行之时、周昌诉伊父亡时,母孙氏剜目破面、触棺尽节而死,未蒙旌表。今情愿为国捐躯、表扬母氏。语毕。遂冒矢石、挺身入城。将皇上浩荡之恩、与招抚之意、尽行宣布。往来数次。实获成功。伏乞皇上俯念周昌为母舍身之孝、为国忘躯之忠,敕谕该部、旌表周昌之母。优加恩恤、以酬周昌之功。则人知鼓励、远近咸服矣。得上谕曰:周昌之母孙氏、著遣官致祭,给银建坊旌表。  

简单的说,周昌(也就是周培公)本来是所谓“诸生”,等同于普通老百姓,因为“好奇计”,最初是参谋型人才,也只是一个非实职的县处级干部(以七品官录用),后来能够升官,最主要是招降王辅臣成功。

这个功劳固然和智谋筹划有关,但最主要是有胆量豁得出去——周培公正是用“如果前去说服了王辅臣,那是大学士(指图海)的福份;如果遭到不测,自己则死而无怨”这个姿态,得到了图海的赏识,事平论功,为了招降王辅臣给予周培公的道台职务落实,从官场职位升迁角度,最早康熙十三年(1674)42岁的周培公才以七品官录用,康熙十五年(1676)就当到道台——最多3年时间就从老百姓变成地市级干部(四品道台),冒死所立功劳固然大,康熙帝对他也不错。

后来周培公在家守孝三年期满到山东任登莱道,因与总兵官意见不合,难以继续共事,仅在任三年,便辞官回乡——这固然是官场矛盾,但并不说明其根源是满汉矛盾,康熙帝也谈不上打压他。

其次,到盛京当提督某种意义上是他自己设法求来的。

赋闲在家的周培公仍不忘关注时事,希望复起,康熙二十九年(1690),准噶尔首领噶尔丹反清,周培公闻讯后连忙赶写平叛条陈送到京城,被康熙帝采纳之后,周培公被任命为盛京(今沈阳)提督,负责戍边。

康熙四十年(1701),周培公卒于任上。一个湖北人年近古稀在北国病故,也许不无气候寒冷工作劳累等因素的影响,但这绝谈不上是康熙帝打压他,更谈不上是“发配”——要知道盛京提督官居武职从一品,是一省最高军事长官,这不是重用什么是重用?

总之,我个人意见,从清朝臣子的角度,周培公不但不是兔死狗烹,而且堪称求仁得仁,至于值得不值得,大家可以各自保留意见。




周培公(1632年-1701年),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生于1632年,卒于1701年。他是康熙皇帝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王辅臣,协助图海平息吴三桂叛乱,立下大功。康熙四十年(1701年),卒于盛京提督任上。

首先要说明的是,周培公并不是被处死的,而是因为身体原因,病逝在盛京提督任上。既然康熙皇帝如此赏识周培公的才干,为什么不把他留用在身边,反而把他派到了冰天雪地的盛京,直至病逝也未能回京呢?

自古帝王最无情,皇帝心思最难猜。康熙皇帝一方面欣赏周培公,一方面又忌讳周培公。用之则高官厚禄、皇恩浩荡,弃之则让他赋闲十多年、不管不问。直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噶尔丹叛乱,赋闲在家的周培公写了平叛"条呈"被康熙帝采纳,而康熙却没让他参与平叛,反而任命周培公为盛京提督,让一个文官担任武职,让一个能臣远离中枢。这又是什么缘故呢?怎么如此让人匪夷所思呢?这里面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周培公身为汉臣,被满族权贵排挤。

周培公原本是一个落魄书生,在伍次友的举荐下,为康熙赏识,从此步入官场快车道,成为康熙特别倚重的心腹大臣。从康熙筹备裁撤三藩开始,到平定察哈尔叛乱,到劝降王辅臣,屡建奇功。正当他率军赴洞庭湖与吴三桂决战之际,康熙却解除了他的兵权,调回北京,雪藏了起来。

原来,权倾朝野的大学士明珠在背后开始捅刀子了。他对康熙说:周培公拥兵三十万,本事远在三藩之上,若有异心,足可驰骋天下。要防止下一个吴三桂的崛起呀?对于明珠排挤周培公,康熙心如明镜,他知道周培公与明珠政见不同,根本不是一条道上的人。但是明珠却拿出了最“莫须有”的理由,让康熙不得不解除周培公兵权。

第二:周培公太聪明太直接,多次看破康熙的心思。

由于缺乏基层历练,周培公处事不够圆滑老到,加上他性格耿直,快人快语,得罪了很多人。但是周培公聪明,看问题总能切中要害,所提的建议和办法很符合康熙的心意。最开始的时候,康熙还是十分赏识的,可是日子久了,康熙开始忌惮了。

皇帝的心思,天机难测。康熙皇帝的心思,自然也不允许被大臣们看破。这一点上,周培公在政治上的确不够成熟。他屡屡看破康熙的心思,却不懂得迂回和掩饰,反而快言快语直接道破,让康熙心里极度不爽。

周培公哪里知道,康熙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重用你时那就是君臣同心,忌惮你时那就是揣度圣意。所以,在周培公赋闲在家时,康熙马上就提拔重用了李光地。

第三:让周培公任盛京提督,康熙也想借机鞭策八旗。

在平定三藩时,康熙已经看清了八旗腐化堕落、战力低下。清军入关不到四十年,八旗军队就已经不复当年之勇,这让康熙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心理。八旗军队是满清的国本,如果任其衰败,任其腐化,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问题就恰恰在于八旗将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反而自恃劳苦功高、狂妄自大。特别是在满清龙兴之地的东北,八旗将领和八旗子弟更是顽固不化、腐化堕落,他们歧视汉人,歧视汉文化,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

所以康熙让周培公担任盛京提督,就是想打破铁板一块,让周培公去改造这一批八旗将士,让他们尊重汉人,尊重汉文化,接受学习,接受改变。同时,也让周培公磨一磨性子。

就这样,周培公一干就是十年。在康熙想要收复台湾时,他想起了周培公。此时,周培公已经病入膏肓,无法再替康熙带兵打仗了。于是,他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

结论:康熙并未处死周培公,只是让周培公赋闲了一段时间,然后调任盛京提督,直至病逝。




在康熙一朝,康熙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解决藩王独大带来的隐患,决意进行削藩。削藩令一出,立即激起了吴三桂等人的反抗,引发“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持续八年,终于被平定,而在平叛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这么一个人物,那就是周培公。

周培公因为平叛有功,很受康熙皇帝的器重,一路平步青云。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功臣,最终却没能落得好下场,死在了边远之地。

周培公影视形象

一纸削藩令,血火满江山

清军之所以能够入关,很大程度是因为汉族地主的帮助,这其中,吴三桂就是典型代表。

因为“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愤而投降清军,并在山海关之战中击败了李自成的大顺军。随后,吴三桂更是为清廷南征北战,平定南明,缢杀永历皇帝。

因为这些功劳,吴三桂得以守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在当时,以平西王吴三桂为代表的三藩势力非常之大,其实力几乎可以与清廷相抗衡。

这样的一股势力盘踞地方,中央不可能坐视不理。于是,康熙皇帝决议削藩,但因为康熙皇帝操之过急的举措,直接激反了藩王。

吴三桂影视形象

三藩之乱震荡天下,吴三桂率兵出云贵,下湖湘,屡战屡捷。

与此同时,孙延龄在广西造反;罗森等人在四川造反;耿精忠在福建起兵;盘踞台湾的郑经也起兵响应,攻略福建;吴三桂的心腹王辅臣也在西北起事。

一时间,清王朝的半壁江山都陷于战火之中,形势一度十分危急。

而清军自入关以来,久疏战阵,各方势力又虚与委蛇,在叛军面前节节败退。此时的康熙皇帝才意识到,自己早先的举动有些过于莽撞。

但是,事已至此,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可走,只能孤注一掷与叛军决战。

三藩之乱

三寸之舌,搅动天下风云

周培公本是荆楚之人,其父早亡,其母殉节而死。自幼孤苦的周培公长大之后成为了一个官府的小吏,因为依附于权贵而走入仕途。

康熙十三年,三藩之乱爆发,而王辅臣在陕甘地区起兵以策应吴三桂。吴三桂的策略就是打通湖湘之地与陕甘地区的联系,与王辅臣连成一片,从而形成对清军的包围之势。

作为康熙皇帝,他也看出了吴三桂的这一意图,因此接下来的战争的重要关节,就在于是否能够解决王辅臣。

康熙十五年,康熙皇帝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率军平定王辅臣的叛乱。而此时,周培公就在图海的军营之中效力。

王辅臣影视形象

作为幕僚,周培公给图海献策,他认为王辅臣叛乱的缘由不过是贪图权势以及为形势所逼,只需要晓之以形势,动之以情理,就能说服王辅臣,轻易解决西北战事。

而此时,王辅臣手下的一个叫龚荣遇的人,是周培公的同乡,他屡次劝谏王辅臣投降,但王辅臣拿不定主意,龚荣遇因此私信联络了周培公。

图海对周培公的建言十分感兴趣,就连夜报告给了康熙皇帝,康熙皇帝也觉得有理,就立即召见了周培公,并任命他为参议道台,还赐给了他黄马褂,让他前往说服王辅臣。

事情进展的十分顺利,举棋不定的王辅臣果然听从了周培公的谏言,同意出降。

三藩之乱平定示意图

如此,西北战事不战而解,也使得吴三桂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依凭,三藩之乱的转折点因此到来。

很快,清军一反颓势,发动了对吴三桂的反扑,终于在康熙二十年攻陷昆明。此时的吴三桂早已病逝,他的孙子吴世璠自杀而死,三藩之乱最终平息。

树大招风,晚景不胜悲凉

因为周培公在推动战争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后来论功行赏,康熙皇帝问他想要什么奖赏,而周培公却说,自己只要给为父殉节的母亲一个旌节。

周培公影视形象

最终,朝廷追封周培公的母亲孙氏为贞烈恭人,他的父亲为朝烈大夫,还亲自给他的父母写了祭文,周培公为此还回家守孝三年。

此后,守孝期满,周培公得以出仕,供职于山东。但是,因为和当地总兵不和,周培公在任上工作不久就辞职返乡,回到了湖北老家。

在康熙二十九年,西北蒙古族首领噶尔丹起兵反清,成为国家大患,周培公忧心国政,立即给康熙皇帝写了奏表。

此次,康熙皇帝虽然启用了周培公,但是却并没有让他前往西北战场,而是任命他为盛京提督,让他为国戍边。

康熙皇帝影视形象

这个盛京也就是今天的沈阳,虽然是康熙皇帝的老家,但在当时也是苦寒之地,周培公到此上任,在世人眼中,无异于流放。

周培公为国尽忠,康熙皇帝为什么却要将他流放到苦寒之地呢?其实,任命他到盛京,本来也不是他的本意,只是无奈下的权宜之计。

当时的清政府才刚刚坐稳天下,对外人的提防之心十分之重。而周培公作为汉族官员,无法融入到当时的清廷贵族中去。

不仅如此,清廷贵族还十分忌惮像他这样的人威胁到自身的地位。此时的康熙皇帝虽然是九五之尊,但也不能忽略这些人的意见。

病入膏肓的周培公

可见,周培公被发往盛京,实则是朝中有人刻意排挤。但没料想的是,周培公此去,却再也没有回来。康熙四十年,时年六十九岁的周培公病逝于任上。

一代名臣,晚景若此,实在让人悲叹。据说周培公在病重之时还向康熙皇帝举荐了姚启圣,自身已经沦落至此,还能为国荐贤,周培公的胸襟也是让人敬佩,他也无愧于一代名臣。




题主所说非也,请不要误导大家!周培公非但没有被康熙处死,反而还被英明神武的康熙大帝变相的“保护和晋升”起来,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在任盛京提督一职中病亡的!

周培公可是清朝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他的从政经历,有机会当官从政的朋友也可以参照学习:如何为官从政,如何在官场中如鱼得水。

首先给朋友们讲解一下周培公辉煌的传奇一生:

周培公名周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生于1632年,死于1701年,终年69岁,也算是得了善终。

他是康熙时期最有能力的栋梁谋臣,曾出任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等职。

他文武兼备、才智过人、刚正不阿、恪尽职守,深谙治国之策、处世之道。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官场上不仅知进懂退,而且还明哲保身,但最终还是落了个被“贬谪”的下场。

公元1632年,周培公出生在湖北荆门。不久,父亲便去世了,只留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当周培公十岁时,闯王李自成起兵造反,他的母亲也在兵荒马乱中去世了。

然而,命运的不公并没有磨灭他的意志,反而促使他更加坚强。

他头悬梁锥刺股,刻苦读书,努力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周培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匹千里马终遇伯乐,得到了他的老师伍次友(康熙好友)的青睐。

于是伍次友给康熙皇帝写了一封推荐信,信中力荐自己的得意门生。

不过清高气傲的周培公却并未使用老师的这封信,他偏偏想要展示自己的实力,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向上爬。

也许他认为,只有通过正式的科考步入仕途才是正道。

可惜事与愿违,周培公在考试的时候居然忘了忌讳玄烨的“玄”字,竟然在试卷上把“玄”写了出来,结果被赶出了考场。

周培公从此便流浪街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为卖豆腐脑的姑娘鸣冤,把冤情写在老师伍次友写给康熙的推荐信的背面。

后来被微服私访的康熙发现,这才入朝为官,并十分看重周培公。

周培公一生为人坦坦荡荡,从不阿谀奉承,坚守自己的初心,却得罪了当朝两大权贵:明珠和索额图,遭到打击报复。

周培公一生为大清做了很多贡献,也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最后却被康熙“贬驻”盛京,死在了冰天雪地的盛京。

接下来我再给朋友们讲解一下周培公的辉煌战绩:

说起周培公,他一生中最辉煌耀眼的功绩就是: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劝降了对清朝威胁最大的陕西提督王辅臣。

康熙十三年(既公元1674年),由于康熙一时鲁莽,急于“撤三藩”引发藩王们不满,进而发生藩王政变。


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带头起兵造反,发动叛乱,并请求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北方接应他。

在接到消息之后,王辅臣和耿精忠先后发动叛乱,这就是历史上的“三藩之乱”。

康熙随后意识到,陕西提督王辅臣才是对清朝最大的威胁,于是便准备首先对付王辅臣。

但王辅臣素以骁勇善战闻名,征战疆场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很多的清朝将领内心都十分惧怕他。

王辅臣并没把清兵放在眼里,面对着10万清军的围追堵截毫无惧色,率军左突右冲。

这时距离京城最近的察哈尔王看到时机,也率军造反逼宫。

而此时的京城中已无可御之兵了。在此危难之下,康熙只好请求孝庄出山相助,临时组建了一支由孝庄的家奴组成的军队。

但这群士兵都是孝庄的家奴,是原先侍候过孝庄的奴才,或者是奴才手下的奴才。

他们倚仗着孝庄的威风,军纪散漫、目中无人,纯粹就是一帮地痞无赖组合,而康熙却把这伙乌合之众交由周培公管带平叛。

朋友们都知道,周培公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带过兵的汉文臣,肯定是治军相当有方,所以被封为抚远大将军,手中又掌握着几十万虎狼之师,就连康熙都惧他三分。

那么,周培公是如何把这一群散兵游勇训练成精锐之师、虎狼之师呢?

第一点、杀人立威,不怕得罪任何人,在军法面前人人平等;

由于这群孝庄家奴,实在是没有组织性和纪律性,而且要多无赖有多无赖。

有一次,周培公在集合这些家奴练兵时,有一个很有来历的人,还是个二等侯爵,因为喝酒迟到,破坏了周培公的军规,按律当照斩。

周培公二话不说,命人把他拖出去立刻斩首,一下子就把这帮家奴全部震慑住了,从此谁也不敢再恣意妄为了。

第二点:周培公纵容士兵,允许破城后烧杀抢掠。

周培公虽然执法严明,对士兵要求很是严格,但在败敌破城以后,却又特别纵容他们。

甚至周培公给士兵们还画了一张大饼:“蒙古王爷(吴三桂)有黄金一千万两,皇上有旨,把敌人打败后,大部分赏给大家。你们如果能获取它们,可以保证终身富贵。”

众家奴闻听此言,打胜吴三桂马上就能平步青云、富贵终生,所以在战场上更是勇猛杀敌,以一当百,很快就将叛军打败。


而且攻破城池后,周培公还允许士兵烧杀抢掠。


而也正是他的纵容,有效增长了士兵们的战斗力,这也是周培公成为常胜将军的原因之一。


看来我们也得学学周培公“驭人之术”,硬是用铁血手腕训练出一支“虎狼之师”。

再跟大家讲讲周培公是如何说服陕西提督王辅臣,立下巨功的。

周培公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王辅臣之所以叛变清朝,无非就是因为自己利益受损。

但如果朝廷承诺他在“撤藩”之后,仍然恢复他官位和俸禄,那么他肯定会投降。

而且王辅臣一直也在左右犹豫之中,于是周培公便向朝廷提出申请:亲自前去招降王辅臣。

康熙得知后,非常钦佩周培公的勇气和胆识,于是便连夜召见周培公。

在与周培公一番长谈后,康熙听取了周培公的劝降策略。

周培公告诉康熙:现在王辅臣因为一时激动而叛投吴三桂、耿精忠,其实他心中是感念国恩的。如果派遣能言善辩之人去给他讲明道理,他一定会归降朝廷。

第二天康熙便加封周培公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携带谕降诏书,前往平凉招抚王辅臣。

周培公因与王辅臣手下一些官员是同乡,便与其秘密联络,清楚的掌握了王辅臣的动向。

有了内应的配合,周培公做到了知已知彼,所以在劝降王辅臣时就得心应手。

在周培公的数次劝说下,王辅臣终于接受了朝廷的招安。随后,王辅臣便被康熙任命为参议道台。

周培公劝降王辅臣,真正意义上解决了朝廷的后顾之忧,也铲除了吴三桂左膀右臂。

在清除了王辅臣这道障碍后,周培公率领着虎狼之师挥师北上。

吴三桂在周培公的打击之下,节节败退,最终自吻而亡。

至此“三藩之乱”彻底被平定,而康熙的削藩任务也在周培公的帮助下圆满完成。

康熙龙颜大悦,决定重赏周培公,并准备委以重任。但周培公没要任何奖励,只希望康熙皇帝能为其母正名。

康熙看到周培公如此孝心,非常感动。便下令诰封其母孙氏为贞烈恭人,其父为朝烈大夫,还越级提拔周培公为山东登莱道。

最后跟朋友们讲解一下:很多人误认为周培公被康熙“贬谪”这种说法为什么不对?

周培公在“平定三番”中立下的“不世之功”,被康熙委以抚远大将军,统帅着全京城的八旗家丁,算是给那些汉臣们赚足了面子。

同时,周培公的崛起也为他自己树立了强敌。

因为在当时清廷满臣掌权的环境下,周培公功高盖主,红极一时,手中拥兵三十万,可以说是朝廷第一重臣,已经成为所有满汉大臣中最有实力的一位将军。

周培公不仅招致满臣眼红,同时也令汉臣嫉妒。

而周培公偏偏又是个既清廉、又有能力的汉臣,不愿意和满臣同流合污,自然会遭来不少流言蜚语和恶意中伤。

而周培公此时最大的强敌就是明珠和索额图。

而明珠和索额图当时已经斗得不可开交,双方都恨不得立刻致对方于死地。

明珠此人嫉妒心极强,看不得任何人比他有才能,比他更受宠,所以他就要排挤周培公。

先说明珠,一直要帮自己的亲外甥胤禔争取皇位,而康熙却听从周培公的建议,封立新出生的胤礽为太子。

所以,在明珠心里已经深深的怨恨上了周培公,恨不得他早死早安心。

再说索额图,当初康熙撤三藩时,明珠和周培公极力支持,而索额图不但反对,还要求将此二人斩首送给吴三桂。

好在康熙大帝英明神武,果断觉察到索额图的阴谋,断然拒绝。

后来周培公平叛三番后,索额图几次欲拉拢他都没有成功,于是索额图也在心中恨上了他,并也开始在背后推波助澜,抵制和诋毁周培公。

康熙看到此情此景,感觉到如果周培公继续留在朝堂,必然会遭受满臣的围攻,最后可能也不会得到善终的。

还有,康熙深怕周培公一旦卷入明珠和索额图两党的争斗之中,不论是依附于哪一派,都会在清庭中卷起一场血雨腥风。

而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康熙坚信“满朝文武和八旗将士的团结,要比周培公重要的多,所以为了自己的皇权,不得不牺牲他”。

虽然康熙明知周培公对自己的忠心不二,但为了满清基业,他还是毅然的决定牺牲周培公,借以保持清庭内部的团结与安定。

康熙二十年,康熙听从了明珠的建议,把周培公被“贬至”了冰天雪地的盛京(就是现在的辽宁省沈阳市)。

大家可要知道,满清是从东北起家的,而盛京既是他们的龙兴之地,又清朝边疆最重要的地方。

朋友们,我认为康熙此举就是对周培公变相的保护和晋升。

不论哪位清朝皇帝能随随便便把自己的老家交给一个汉人管理呢?由此可见,康熙对周培公是有多么的信任!

康熙四十年(1701年),周培公死于盛京提督任上。临死之前又将自己花费十年心血绘制的大清地图交给康熙。

康熙再次又被周培公的忠心深深感动,后悔自己将周培公发配到这冰天雪地之中。

周培公去世后,康熙破例停止上朝一次,并亲自为其守灵一夜。

朋友们,皇帝亲自为大臣、而且还是一位汉臣守灵,这该是一种多大的殊荣啊!

纵观周培公的一生,在大清王朝风雨飘摇之时,力挽狂澜,挽救了大清摇摇欲坠的江山,也在大清的历史上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笔。

所以我认为,也正是因为康熙信任周培公,才任命他为盛京都督。所有被贬谪、处死一说纯属子虚乌有,而保护、晋升和提拔才是真。




周培公并非被处死,而是病逝,周培公作为汉臣,为清平定三藩之乱是立下了不少功劳,此处的功劳只是劝降了吴三桂的西北臂膀,并非影视剧里那样夸大。在整个平叛过程中,周培公也只是扮演着辅助的角色。



周培公属于幼年丧父,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在其十岁那年,李自成进攻荆郢,周培公之母孙夫人殉难,周培公自此无依无靠。可以说周培公心里是记恨李自成这样的乱贼,更痛恨大明王朝的无能为力。顺治二年的时候,清军逼死李自成,周培公的家仇也算是被大清帮忙给报了。

周培公出身贫寒,却有着为大清报恩的志向,先是由小卒做起,投身行伍,后依附显贵进京,担任内阁供奉,开启了真正的仕途。而后为清朝鞠躬尽瘁,多次毛遂自荐,以身犯险,这种汉人官吏在清初这么卖力的还真不多见,这也是其幼年的遭遇所造成的。

主要功绩

康熙十三年,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吴三桂的策略很具有全局性,他意图先策动陕西提督王辅臣,随后联络已经起兵的耿精忠,从而形成合围之势对抗清军。

康熙见状,派黄锡衮与周培公调军,从江西、浙江、陕西、甘肃多地阻击吴军,先行围剿耿精忠与王辅臣,以避免叛军势力连成一片。而陕西地区距离京师较近,直接威胁清庭根基。因此,西部战场成为首当其冲的平叛对象,由于王辅臣是被策动而反,康熙还是报有安抚心态的,为周培公后来的毛遂自荐埋下了基础。

“为母舍身之孝,为国忘躯之忠”——图海

康熙十五年,图海以大将军身份征讨王辅臣,周培公被召为幕僚,他向图海指出王辅臣之反是由于吴三桂策动,并非主动,属情势所逼,朝廷尚有安抚的希望。如果冒然进军,虽本方军队强盛,但王辅臣占拥关中之地利,定能持久坚守,若吴三桂攻得川蜀,与其连城一片,形势就危急了。加之王辅臣帐下黄九畴、龚荣遇有密信告知周培公,王辅臣在反与不反的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这就更加断定了周培公的形势分析。

在得到图海的认可后,周培公毛遂自荐,主动请缨进城劝降,图海也迫于形势紧急,星夜赶写奏本送至京城。康熙见奏本后当即传周培公进京,周培公向康熙陈述其见解后,被康熙封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携带谕降诏书,前往平凉招抚。随后周培公携康熙赦诏进城,王辅臣投降。

周培公劝降王辅臣一事,主要是解除了京师西边的威胁,并且剪除了吴三桂在西北的臂膀。对于吴三桂的叛乱起到了有效的抑制。

功臣谢幕

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起兵反清。时赋闲在家的周培公心中仍心系国家安危,听闻葛尔丹反叛一事后,向清庭程平叛“条呈”,康熙采纳其策,并任命周培公为盛京提督,负责戍边。康熙四十年时,周培公病逝于任上。


“差去招抚王辅臣之周昌、乃七品录用职官。”——《清圣祖实录》

周培公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在于劝降王辅臣,为平叛三藩之乱立下功劳,而时任七品官阶的周培公,因有勇有谋,得康熙封衔一品,因王辅臣为地方提督,一个七品芝麻官如果进城劝降也确实不成体统,显得毫无诚意,因此才提高其品阶,而实质官职被提为参议道台,也就是个四品官员,不过由七品跳三级成为四品,对于周培公来说已经是很好了,在其随后的政治生涯中,还因与地方长官不合而辞职回家,其他政绩无可考之处,影视剧里的夸张演义也只是为了突出其忠义和谋略的形象。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周培公被处死?你快拉倒吧!您这是那个耳朵眼听来这么一股子妖风,别拿小说那情节当历史看。

那小说按照人家艺术家的说法,艺术来源与生活,而高于生活。人家把历史上的一些个人和事杜撰一下,您就当真了,那咱今个有关历史的话题他就没法聊下去了,这就不在一条线上啊!

俺就和你这么说吧,那小说里,有关周培公的事就两件是真真的,一件是单枪匹马的劝说王辅臣归降,另一件是那高帽子累积到了盛京提督的位子上,其他的您就瞅着一乐呵就成了,千万别当真。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不甘心的问道:“那,那献图那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那段被催泪了吧,人家把您这眼泪赚了个十足。俺就实话告诉您,那是假的,都假的冒泡了,他周培公一辈子都没有进入过满清的中枢,还地图呢?您要是信了,您还是洗洗睡了吧!

咋说呢?周培公那智力是加满点的人,咱就从人家不费一兵一卒单人独马去劝降王辅臣,这事瞅出来。

但有点子可惜,可惜在哪里呢?这么说吧,大家伙也知道,满清这头向来是不重视汉臣的,所以这有关周培公的记载,您搁那《清史稿》里边瞅,就一小段话,这标题就是《培公小传》,透过这个小字,您就不难看出这字他就多不了,所以干脆就列在了那《图海传》后边的附录里了。

不管咋说,也聊胜于无呗!总算是在满清写的那历史中留了那么一小脚丫。

那么周培公这事是咋回事呢?今个借题主这一亩三分地,咱就唠唠。

周培公其人

这周培公,是湖北荆门人,您如果想要对这人了解的多一点,您可以瞅瞅《介庵草》这本书,他的写的字都收在这本书中了。

周培公打小就没有了爹,和母亲相依为命。他这命不好,到了十岁头上的时候,李自成扛着他那小旗就进了他们母子俩生活的地,他的妈妈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殉难而死。

这周培公打这起,就更加的落魄了,连个相依为命的人都没有了。但周培公这人也好强,这慢慢的在衙门口混了个入不了品的小官当当。

咱前文他也说了,人家周培公人就聪明,这不没多久依靠衙门口这块跳板就依附在了显贵,就这么一脚就进了京城,做了内阁供奉。

这到了1674年这都快结束了,就这时间点上,那吴三桂扛着旗他就造反了,这就是满清地头上有名的三藩之乱。

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这三大脑壳可就聚在一起,满清一大半的土地可就乱了。

这周培公一显身手的时候就到了,但要说明周培公为嘛这利索的能把王辅臣给说服了,咱得说点王辅臣的事。

王辅臣

这时候,吴三桂还是感觉人单势孤的,这就联系各地的权贵一起弄这事。而王辅臣作为明朝降了满清的官,这也就划拉到了吴三桂联系的名单上。

开头的时候吴三桂联系过这王辅臣,可王辅臣没打算这么干,这事也就这么撂下去了。

可王辅臣这人那段时间他犯小人,康熙给他配的那搭档叫张勇。这张勇就因为两人一起投降满清的时候,感觉满清厚此薄彼,给他的东西比王辅臣的少,这就嫉恨死了王辅臣。

您就说把,这样俩人能鸟一个茶壶里那才叫见鬼了。更要命的是,康熙给这俩人派了一个顶头上司——莫洛。这莫洛和王辅臣他也不对付,加上莫洛还和这张勇好的都能穿一条裤子。

王辅臣当时的环境就这样,那感情好这莫洛对这王辅臣那叫个不友好,没事还给你找点事。那要命的粮饷他都不好好的拨给你,就等着瞅你的笑话。大家伙也知道这军队打仗最要命的就是粮饷,这粮饷不到位,手底下当兵的能把你这当官的给划拉了。

这莫洛和张勇就等着这一天。你说这事,不是忍一忍就能过去的事。得,这有一天又因为这军饷的事,莫洛和王辅臣的副将邵苓芝闹翻了。

这莫洛瞅着出去的人,开心的不要不要的,整一壶小酒喝上了。他莫洛没有想到的是这邵苓芝是个暴脾气,这一家伙把这人给点爆了。人家回去就点了一堆大头兵,怼着那八旗大兵的军营开干了。

得,满人不过百,过百不可敌的笑话被戳破了,那莫洛也被一箭头怼到了咽喉上,死不瞑目的躺地上了。

这事可就闹大发了,王辅臣不反也得反,这就和吴三桂联络,加入了造反的行列。

过程就是这么个过程,所以只要能打消王辅臣的疑虑——康熙不报复,那么王辅臣的招降是很容易的。

后来的事

话说这帮人里头,还就属王辅臣的头硬,满清不仅打不过人家,反过来还让人家吞了不少的土地。

最后图海领兵前来,而周培公感觉自己能说降王辅臣,这就有了周培公单枪匹马的去王辅臣的军营里说降的事,你还别说这事就这么的成了。

就因为这事,陕甘的叛乱就结束了,满清最大的威胁就这么消除了。康熙当然高兴了,这就要论功行赏,而这周培公呢,啥赏都不要,就是想康熙给自己的母亲嘉封。

康熙也不吝啬,这就给了周培公母亲一个贞烈恭人的号,还给了一夫人衔,顺带还给了周培公爸爸一个中奉大夫的衔,这还不算康熙还亲自给周培公的母亲写了祭文,给定了祭祀规格。

周培公挺高兴,这就回家守孝三年,三年一结束这就跑山东当官,结果这周培公的性子直和那总兵官闹别扭。

他这就感觉和这人没法共事,这就当了三年的官,把这帽子给辞了,回荆门老家。

您要说这周培公打这就和官场结束了,您可真想多了,周培公依然拔着个脖瞅着朝堂和大华夏的局势。

大家伙也知道康熙那会天下也不太平,到了1690年的时候,那噶尔丹也造反了。一瞅这动静,周培公给康熙上了条呈,这就给他出主意。

您还别说,这就是智力加满点的人,康熙直接就采纳了,还让周培公做了盛京的提督,来戎边。咋说呢?这提督他是个武官,相当于咱现在的军区司令,整个大清一共才十二个陆地提督,三水师提督,他就是其中的一个,这就可以看出康熙对他的信任。

到了1701年的时候,这周培公就死在了任上了,所以没您题主说的被康熙给弄死了,没有的事。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说了:“康熙对这周培公够意思!”

俺就呵呵了,咋说呢?满清打头到尾对汉人都是严防死守,康熙也不例外,他对周培公那叫即防又提。

这提,当然是让他当了提督,满大华夏能当提督的就那么几个人,而且都是满人,就挤出了周培公一个汉人,不可谓不看重。那么防呢?盛京是啥地?满清的龙兴之地,这远离大华夏的中心,而且这地那都是满清流放犯人的地,你就算是反,这下面的人可不是汉人,你咋反?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臣子和君王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琢磨不透的,因为他们的关系有好有坏,有的君臣可以在某个时间段好的一塌糊涂,可是却会因为一些事情,例如较为敏感,和权力相关的事情,便导致了关系的破裂。例如蓝玉和朱元璋,当时的蓝玉其实并没有二心,他故意让皇帝使唤不动自己的手下,是为了试探皇帝的态度,同时也有意的来炫耀他志军有方的味道。因为蓝玉和皇帝待的时间比较长,他明白皇帝最为喜欢的便是有军纪的部队,他觉得自己将军队约束和建立成这样,一定会得到皇帝的奖赏,可他错了,他这样的做法只会让皇帝怀疑,只会让皇帝对他怀有戒心。但是在这个武将看来,他并没有错,他只是治军有方,而在皇帝看来,他看到的则是对于军队的调配权力。所以在很多时候,皇帝和臣子的矛盾在不经意间就会迸发出来,从而带给臣子以厄运。

周培公

他是明末清初人,他在只有十岁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而他的母亲,也因为丈夫的去世,国家的灭亡一同随着大明的朱由检去了。父母双亲的离开,使得周培公成为了孤儿,成为了无父无母的人。他为了能够混口饭吃,于是便成为了一个小吏,虽然收入一般,但总算是吃了皇粮,就养活自己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后来,随着他的不甘平凡,随着他遇到了自己生命当中的贵人,使得他有幸进入到了京城做事,并在后来接触到了康熙帝。

他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康熙一朝建功立业的时候,是在康熙十三年的时候,那时的吴三桂开始了反叛的道路,他想要通过的自己的努力,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要知道,当时反叛清朝的不仅仅只有吴三桂,还有耿精忠和王辅臣,吴三桂为了能够和这些“战友”的势力联合在一起,开始了战略上的扩张,企图能够实现破坏清军的包围圈,从而达到压缩和减小清军对于他们反叛集团的阻碍。

当时的康熙皇帝也看出了他们这一目的,如果要是这多股力量混合在一起,对于清廷的剿灭和征讨是大大不利的;所以,为了不让他们这些星火联合在一起,不让他们成为一堆熊熊燃烧的大火,康熙帝也开始了他战略上的部署。

他首先派遣黄锡衮和周培公这两位得力的干将,对吴三桂的计谋和想法的实现进行阻挠,防止他们这些庞大力量的汇合,而另一方面,在朝廷中康熙帝召集了他所信任的大臣,一起商量和研究对付这些乱臣贼子的办法。

后来周培公提出和分析了王辅臣举棋不定的内心,并觉得只要清廷给他一定的承诺,一定会使得他归降清朝,在听到了这样“兵不血刃”的办法后,康熙皇帝很是高兴。

为了能够帮助康熙皇帝解决掉心头的大患,同时也是为了自己能够在后来加官进爵,他提出了由自己主动去安抚,主动去让其劝降的办法,正是他这一点,使得当时的皇帝对他很是佩服和喜爱。后来,因为他的努力,王辅臣被说动,并主动投降配合朝廷对付吴三桂,这就是使得吴三桂的战略构想破产了,他的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剿灭吴三桂的基础。

周培公之死

他的去世,并不是因为康熙帝的原因,而是因为他自己身体的原因。当时的他年龄已高,但是还时时刻刻有一颗报效国家的心,他每天都留意时政,在他听说蒙古准格尔部反叛了后,立马上书想要为国家尽忠,在后来他如愿以偿的成为了盛京的提督,但因为年事已高,再加上身体不好,导致了他死在任上。




周培公被处死?从何说起?电视剧中没有,真实历史上更没有。不知道提问者是怎么想起这个问题的……



说起周培公这个人,很多人都被电视剧《康熙王朝》给忽悠了。这部电视剧绝对可谓天雷滚滚!活着的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一口一个我孝庄、内务府包衣出身的魏东亭(这人压根儿不存在)被册封为毅亲王等等就不说了。图海和周培公的关系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翻转,周培公不过是大将军图海手下的幕僚而已,一转身,成了图海的上级了,还成了平定三藩的首功……就连在西方传教士们技术指导下绘制的全国地图都成了周培公画的了,一个人有能力绘制全国地图?全国性的测量这一关就无法解决。哥也是醉了……



下面就来简单说说这个周培公。周培公,名周昌,字培公。在准正史《清史稿》中无单独列传,附于《图海传》之下,可见其地位并不显赫。此人一辈子唯一出彩的一件事就是平定三藩之乱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降了首鼠两端的陕西提督王辅臣。 周昌生于明末清楚的乱世,自幼丧父,由寡母抚养长大,后寡母命丧李自成叛军之手。孤独无依且身逢乱世的周昌并没有走科举之路,也没法走。从州县小吏干起,因为却又才能,后来依附高官入京,担任了内阁供奉,一个地位不高却可以接触高层的职位。之后一段时期记载很少,大概是在苦巴巴熬资格吧。



康熙十五年,大将军图海出征陕甘,周昌作为幕僚或者属官,随军出征。大军遭遇在朝廷和吴三桂之间首鼠两端、拥兵自重的陕西提督王辅臣。周昌因与王辅臣手下一些将领、属官有同乡之宜,便与之秘密联络,掌握了王辅臣的动向,之后请命冒死只身前往劝降。不战而屈人之兵,正合清圣祖之意,于是便提升熬资格的周昌为道员(算是介于现在的副省级与正厅级之间吧),赏穿黄马褂,以钦差身份,入平凉城劝降王辅臣。因为有内应,周昌掌握了王辅臣的动向和要求,劝降时得心应手,很快便将这位拥兵自重、首鼠两端的将领拿下。不战而屈人之兵,解决了朝廷的后顾之忧,也剪除了吴三桂在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臂膀。



此后,周昌受图海举荐,因功被授予山东登莱道。其已故父母也跟着水涨船高,被予以追赠官位、命妇。之后,周昌为已故的多年父母重新丁忧守制三年,期满后赴任。 可能由于以功臣自居,也可能因为恃才傲物,周昌到任后与驻防当地的绿营总兵关系不甚融洽。在任三年便辞官归隐,是否自愿很难说。直到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反叛,赋闲在家将近十年的周昌闻讯后责任心再起,赶写平叛策略,以“条呈”形式送到北京,被清圣祖采纳。之后,已经被清圣祖忘在脑后多年的周昌被重新启用。可能是因为处理同僚关系的短板,又或许是因为行政能力确实不行,周昌此次由文职转任武职,被任命为盛京提督。但是,终究并没能再上西北战场。在满洲故地担任绿营主帅,发挥空间可想而知,非常有限。周昌在赴任之后并没有太多作为,最终于康熙四十年病逝于任上。



这就是真实的周培公,一生除了劝降王辅臣,并没有其他什么出彩的事情,甚至在正史上连单独的列传都没有。可在三百年多后,确因为一部电视剧火遍了大江南北,不能不说是一个异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噶尔   平凉   康熙   荆门   京城   提督   战功   汉人   参议   陕西   叛乱   山东   满清   朝廷   清朝   皇帝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