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宝华为什么没收侯耀文为徒?

侯耀文在正式拜师之前做了多年的海清,而且一直想拜师明确自己师承,而拜师的话,天津马家和常家可以说是首选,甚至传闻一度让自己母亲和常宝华说自己拜师的愿望,但是这事却迟迟没有定下,并不是常宝华不愿意收,也未必是侯耀文不想拜,原因极有可能是侯宝林大师不同意。

侯耀文拜师的选择

近代相声发展历史上,逐渐形成了三大家族,也就是所谓的侯家、马家和常家,侯家代表也就是侯宝林大师,马家代表是马三立大师,而常家更是人丁兴旺,是三大家族中从事相声最多的。这三家族不仅关系极好,而且在拜师上也多有重叠,比如常宝华就拜师马三立,马志明则是由侯宝林大师代拉。

从这层关系来说,侯耀文拜师的时候拜在马家和常家也是很正常的,首先来说是名门望族,其次,家族关系近,容易拜师。相声界的拜师不仅要讲究辈分,还要讲究交情,没交情人也不会认你当徒弟,比如马三立大师就说道马志明拜师的时候和寿字辈的郭荣启不怎么来往,既然不怎么来往,关系一般,那还是免开尊口。

常宝华和侯耀文

如果拜师从马家和常家来选择,侯耀文比马志明小不了几岁,喊师父有点过不去,况且少马爷名声不响,人又执拗,和侯宝林大师关系也不怎么亲近,所以侯耀文拜师马家就没什么可能,那么常家呢?如果拜师考虑常家,那么在常家的宝字辈诸多艺人中,可能常宝华是首选了。

常宝华是马三立先生的徒弟,也是全国十大笑星,虽然比起艺术水平可能不如常宝霖,常宝霆,但是要说名气,可能超过这两位,而更重要的是常宝华和侯家关系极好,据常宝华来说,侯大师还和常宝华多次走穴,两人关系相比常家其他几位蘑菇,自然要好得多。

侯耀文欲拜师常宝华

侯耀文作为侯宝林大师的公子,相声天赋很高,加上耳濡目染,相声水平委实不低,而且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有了名堂,说拜师只不过找个门户,就像马志明一样,拜师只不过确定个师承,有人正式认可,并不是真正学习相声,至于相声,还是父亲来教。

常宝华接受采访

所以对于海清的侯耀文来说,也许拜师只要能确定师承即可,作为感情上更为亲近的常宝华来说,当然是首选。在侯宝林和侯耀文都过世后,常宝华先生也在做客节目的时候说过,侯耀文有意向拜自己为师,并让侯耀文的母亲亲自给常宝华打电话,说把侯耀文收了。而常宝华收徒侯耀华的时候,侯耀华也说是了了弟弟侯耀文的一个心愿,可见,侯耀文想要拜师常宝华的事并非谣传。

侯耀华拜师

不过收徒这事,常宝华自己并不敢做主,但是也委婉表示了同意,其告诉侯耀文的母亲,只要侯宝林大哥说可以,自己就收了。言外之意,就是只要侯宝林大师同意,自己没意见。作为两家的交情而言,常宝华做得也挺够意思。

侯宝林大师并不同意这次拜师

众所周知,侯耀文最后并没有拜师常宝华,自然不是自己不同意,也不是常宝华不同意,至于原因,常宝华虽然没明说,但是也很明白,就是侯宝林大师并没有亲口告诉自己同意,也就是侯宝林大师并不同意这次拜师。

作为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不仅对艺术要求很高,对儿子侯耀文的要求也很高,而当时侯耀文已经有了名气,所以一度坊间有说过,侯宝林大师说侯耀文拜师,不能便宜了活人。言外之意,是要拜师死人,怎样拜师死人呢?那就是代拉师弟。

如果真是如此,倒显得侯宝林大师有点小气,是怕活人捡了便宜,毕竟侯耀文的艺术是自己教的,师父半点没教,却捞了个师父的名头,这还不是捡了便宜?但是反过来说,侯宝林大师未必说过这种话,最大的可能是当时活着的宝字辈的人中,侯宝林大师已经没有艺术上能看得上的,也有可能是侯宝林大师虽然没说但是早已经为侯耀文安排好了师父。

赵佩茹马三立表演相声

赵佩茹,相声界的通天教主,侯宝林大师的师哥,在高傲的侯宝林大师眼中,这位大师兄的艺术水平让自己心服口服,所以也许侯宝林大师早就有此意,毕竟拜师赵佩茹绝对是名门之后,也算是给儿子侯耀文最好的安排。

赵佩茹已经过世多年,而自己是宝字辈,赵佩茹的徒弟都是文字辈,自己又不好意思直说,所以直到侯宝林大师去世前不久,才托人说和此时,最后赵佩茹大徒弟李伯祥亲自来病床前看望侯宝林,才定下此事,而侯耀文也才由李伯祥代拉拜了赵佩茹。而常宝华也后来收徒了侯耀华,算是真的又收了侯宝林的儿子为徒。




常宝华为什么没有收侯耀文为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侯耀文的爸爸侯宝林先生不同意。下面我来详细说说。

常宝华



常宝华(1930—2018年),满族,天津人。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常氏相声的代表人物之一。常宝华是相声界第六代传人,为“宝”字辈。

常宝华从小就跟随父亲常连安、兄长常宝堃学习相声。他8岁开始到北京西单商场启明茶社学徒,9岁就登台表演。1951年,21岁的常宝华拜马三立先生为师,并加入“天津市曲艺工作团”,正式成为“宝”字辈的相声演员。

1951年4月,常宝堃在朝鲜前线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演出时,不幸壮烈牺牲,成了一名革命烈士。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常宝华继承了哥哥的遗志,进入“海政文工团”,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在“海政文工团”期间,常宝华多次荣获全国和军队文艺会演创作、表演等方面的奖项;还荣立二等军功两次、三等功一次。

1976年常宝华和侄子常贵田合作,叔侄联袂创作并表演了相声《帽子工厂》。当时《帽子工厂》在全国一炮打响,常宝华叔侄也成了名人。

此后常宝华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先后推出相声、小品、快板等作品一百七十多段。

2006年8月常宝华被授予中国曲艺界的最高荣誉——“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常宝华的徒弟有侯耀华、牛群等人。

侯耀文



侯耀文(1948—2007年),出生于北京。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铁路文工团副总团长兼说唱团团长等职。

侯耀文是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三儿子,是中国相声第七代传人,为“文”字辈。

侯宝林先生做为一代相声大师,深知相声的不容易,所以他和马家、常家的观点不一样,他是禁止孩子学相声的。大儿子侯耀中、二儿子侯耀华都比较听话,只有侯耀文打小就喜欢相声,

侯耀文很好地遗传了侯大师的艺术基因,并富有表演天赋。侯大师家里经常是高朋满座,侯耀文经常偷偷观摩,所以也学了不少本事。

1965年侯耀文偷偷去报考了中国铁路文工团,团里领导到家里要人的时候侯宝林才知道侯耀文是铁心要干相声这一行了。

侯耀文进入铁路文工团之后就开始和石富宽搭档合作,两个人合作了40多年,代表作有:《见义勇为》《戏曲漫谈》《糖醋活鱼》《口吐莲花》《河南戏》等。

侯耀文的徒弟有郭德纲、陈寒柏等。

侯耀文虽然早就功成名就,并且开始收徒弟,但是却没有拜师,一直都是海青的身份。侯宝林先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侯耀文该拜师了,否则名不正言不顺。可是应该拜谁为师呢?

拜师



侯宝林先生作为相声界的领军人物,在相声界非常有名望,可谓是一呼百应。常家和侯家两家关系特别好,常宝华一直尊称侯宝林为“大哥”,侯耀文兄弟则尊称常宝华为“四爹”。

常家和侯家走动频繁,关系密切。侯耀文年轻时候就几次提出要拜常宝华为师,常宝华也确实非常喜欢侯耀文。可是常宝华面对侯耀文的拜师请求总是不置可否。

侯耀文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回家之后告诉了母亲。侯耀文的母亲心疼儿子,就打电话给常宝华,要求他收侯耀文为徒。

常宝华在电话告诉侯耀文的母亲:“要我收耀文,必须我大哥点头。大哥不点头,我不能收。”

然而侯宝林一直没有点这个头。侯宝林为什么不同意侯耀文拜常宝华呢?两个原因:

一是侯宝林说不能让活人占了便宜。侯耀文已经是功成名就了,拜师也就是走个形式而已。侯耀文如果拜还在世的宝字辈相声演员为师,侯宝林都觉得那个人是占侯耀文的便宜,他不能让活人占这个便宜。

二是侯宝林觉得常宝华的艺术水准还有待提高。侯宝林和常宝华私交不错,两家也走得非常近,但是以侯宝林大师的眼光来看,常宝华的相声技艺还有点欠缺,还够不上做侯耀文的师父。

最终侯耀文没有拜到常宝华先生门下,归根到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侯宝林先生不同意。

各位好朋友,你们觉得我说的对吗?欢迎留言批评真正,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自打侯耀文进入相声行业开始,常宝华就没机会收他为徒。

咱们现在去看侯耀文回忆他的相声之路,都是侯宝林禁止儿子们说相声,于是侯耀文偷偷去学,而且还考进了铁路文工团,于是侯大师看生米煮成了熟饭,只好默认了这个结果。

这其实多多少少都有点艺术加工的成分,相声界那些个大拿,对于第二代全都是这种说辞,相声行业太苦,我不会让儿子进入这行babababa~

马三立也这么说,结果马志明所有技能都是他教的,而且马三立能用得上的人脉,都拿出来帮助过马志明;

马季也说这行人太坏,让马东远离相声行业,结果马东跟着马季徒子徒孙上春晚演《五官争功》,跟相声界的人混得不亦乐乎;

郭德纲逢人就说从小教导郭麒麟不要勉强进入这行,相声界坏人多。结果少东家有次做节目,表示自己老爹从小一直就给自己灌输相声是多么好的一个行业~~

明白了吧,那些个相声名家有一个算一个,自己在行业取得巨大成功的,都会希望下一代继续这种辉煌,但他们对外一定都是反着说,这就是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作为侯宝林来说,侯门要是真的一个都不说相声,那才是他最害怕看到的结果,等于是所有人脉在他去世以后都作鸟兽散。

侯耀中参加工作就是文艺兵,一直业余说相声,可惜确实没天赋,所以后来转行做了别的。

侯耀文十几岁就正式登台,侯宝林难道就已经管不住了?侯宝林真正不让说相声的人是侯耀华,就因为侯耀文已经吃上了这碗饭,所以亲兄弟别去一个地方凑合,于是侯耀华才去当了工人,后来进入了影视行业找饭辙。

说白了,侯耀文从小就被定好了是侯门相声二代家长,所有人脉都在往侯耀文身上堆,而且将来人脉拓展的方向是天津相声界。

侯大师的弟子,以马季为首的新相声派系,基本上把整个北京相声界都拿下了,如果把侯耀文往那里面塞,怎么着也得低马季甚至姜昆一头,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把侯耀文的门户整到天津相声界。

常宝华一开始就不符合这个要求,一来他虽然是马三立徒弟,但也就拜门的关系,常宝华的人脉网跟北京相声圈更近;二来他本来就跟侯家关系走得特别近,侯耀华侯耀文两兄弟从小住一个院子,关系好的跟一家人一样,关系再进一步其实意义不是很大。

侯大师所谓的“不让活人占便宜”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侯门不但招牌大得吓人,而且门生众多,能够联姻基本上都是占老侯家便宜。那么侯大师给侯耀文选门户的时候,必定要以拓展人脉网为出发点,找本来就是世交的常家就显得没有必要了。

找李伯祥高英培代拉,其实明着是拜入赵佩茹门下,其实就是冲着天津相声界去的。相声界有个规矩,代拉师弟只能出去提师兄,不能直接说是谁的徒弟。马志明就得说自己是王凤山侯宝林代拉的师弟,侯耀文也是同理,他就是李伯祥高英培代拉的师弟,赵佩茹跟他直接论不着。

说白了,让当时天津相声界最红的李伯祥高英培一起代拉,就等于把侯耀文跟这两人直接拉成朋友圈。道理和侯宝林主动代拉马志明一样,这是侯马两家人联姻,跟死鬼没关系。

另外常宝华看起来被排除在了拜师考虑之外,其实暗地里他也肯定出了力的。因为常宝华本来的师父是焦寿海,他跟赵佩茹是同门师兄弟,只不过后来调入天津曲艺团,所以才跳门拜了马三立。所以常宝华论着也算是李伯祥高英培的师叔,侯耀文也没拜外人就是。

常宝华后来收了侯耀华,直接把他提成大师兄,把牛群顶了下去,引发相声界的争议。其实还有另一件更狗血的跳门事件,那就是奇志本来也是常宝华徒弟,跟侯耀文同辈,但后来考进铁路文工团,立刻拜了侯耀文为师,等于是自降一辈。

理论上跳门应该要原来的师父认可,但常宝华肯定是认可的,毕竟两家人关系在那里摆着。等于是本来你要拜我为师,可惜没拜成,那就让我徒弟拜你为师,也算是找补回来了。

不过这师徒跳来跳去的一通拜,看着也够乱就是了。




这就和足球一样,水平高的球队一般教练镇不住时间长了队员水平也下降!




啥年代了这些拜师的陋习还保留,说明人的思想进化的太慢。郭德纲没能耐拜谁都没用,有本事没师承就没机会说明这些封建的糟粕去除的不干净




因为侯耀文没拜常宝华




为什么?因为侯宝林大师亲传的儿子不想让活人捡了便宜,因为活着的宝字辈,侯大师没有看得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人脉   侯门   文工团   师承   天津   活人   师父   徒弟   相声   儿子   母亲   大师   便宜   关系   艺术   常宝华   侯耀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