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友的唱功是否属于全球级别?

不属于,起码有30年的唱法差距。

迈克尔杰克逊和席琳迪翁,这两位和张学友同时代的歌手为模板,补充火星哥、结石姐的新生代,提炼出作为世界级别流行歌手,拥有的基本声乐能力:一共有12种基本能力。

将之对应张学友:

  • 1:绝对音准,张学友拥有。
  • 2:腹腔支撑,张学友拥有。
  • 3:发音点上挂,93年后拥有。
  • 4:面罩共鸣,张学友未拥有;
  • 5:声带边缘化,张学友未拥有;
  • 6:胸声点缀(甲杓肌环甲肌分离),张学友拥有;
  • 7:质量高音金属芯,张学友未拥有。
  • 8:高音五组真声声带闭合程度(声带压缩),张学友未拥有。
  • 9:质量强混能力,张学友未拥有。
  • 10:质量弱混能力,张学友未拥有;
  • 11:质量头声和音,张学友未拥有。
  • 12:护嗓咽音能力,张学友未拥有。(各种能力详解在后文)

12种基本能力,张学友拥有4种,八种缺失。大部分都是A4之后的黄金高音有关的功底。是否具有世界级别,和世界级别歌手的差距在哪里清清白白。30年并不夸张,而且还是乐观状态下。

这12种能力,仅仅是一个世界级别歌手的基本能力。在欧美音乐市场,拥有这样能力的歌手不说一抓大把,但起码也是一百位还是有的。

在这些基本能力之上,是更为复杂的类型唱法:

爵士乐、摇滚乐、灵魂乐、桑巴舞曲、雷鬼乐、放克、嘻哈、民谣、灵魂乐、R&B、布鲁斯以及乡村,每一种音乐类型在基本声乐能力上的变化,也是极为复杂,各有侧重。而如今的世界音乐是复合形态的,通常出现的唱法形态,通常都是两种两两结合的产物。譬如:流行摇滚、嘻哈+放克,放克+摇滚,摇滚+灵魂乐等等,电子化等等。

类型唱法之上,则是更为需要天赋的个人情绪化唱法。唱法的情绪化,有需要底层音乐的支持。这又包含了整体环境的音乐制作工艺,因为涉及底层的编曲和乐队演奏水准

以上,这些总体能力的提升,30年未必能完成建设,能将基本声乐能力在30年建设完毕就已经是已经考验性极大的事情。

返回声乐基本功,实际上和张学友同时代的一个华语歌手,拥有12种全部能力,他叫——庾澄庆。是的,第一个受邀参加英国MTV不插电现场演唱会的华语歌手庾澄庆,在1980年代的庾澄庆,具有这样的巅峰能力。

说回张学友,张学友的质量音域是C3-F4,G4混音倾向,A4高喉位。这个音域对于如今中国声乐学生而言,基本上每一个班上都有一个足以用长音质量High C吊打张学友的普通人。音域过窄,不涉及五组高音,是张学友唱功最大的局限性。

High C是一块唱功敲门砖,倒不是说C5有多难,而是对于一个歌手而言,HIgh C是最完美的歌曲爆发点音高,是最好的副歌音区,没有之一。但这没有办法解决,因为张学友所受的声乐资源属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商业性蜕化在上世纪80年代。

所以,张学友的唱功并不属于世界级别,乃至于在如今一代又一代音乐生培养而出的时代之中,他的唱功属于以经验取胜+职业素养超高的类型。但事实就是事实,张学友的确老了,他的唱功也的确属于上个世纪,被淘汰的HK流行唱法。

以下,简单解释一下上述12种能力,着重解释张学友不具备的。

1:绝对音准:听耳视唱的双向绝对音准,对于音准调式的把控。简单理解:在正常情况之下,不会跑调。

2:腹腔支撑:职业歌手基本功,提供腹腔腔体的深度,维持声线的亲和感和凝聚力,是一切腔体共鸣和声带闭合的基础。简单理解:丹田用力,唱歌有劲。

3:发音点上挂。

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概念。发音点指的是,腔体共鸣的集中点,声线的体现之处,也是歌唱之中声音共鸣密度最大的地方。一般的科学位置在上颌窦。这里需要扩展一下:

腔体共鸣的本质,是声波的来回对冲碰撞,声波折射程度决定了共鸣的内容度,本身是回音原理。而回音的产生条件之中,对于碰撞的物体有两点要求:1:硬度足够;2:腔体足够封闭,能够多次反射声波。而上颌窦就是最完美的理论点,

上颌窦的腔体壁是靠近骨头,腔体形状是封闭圆形。同时上颌窦位于鼻咽腔中上靠后的位置,可以有效的和声带拉开距离,理论上发音点和声带越远,喉上关闭的唱法越轻松,越安全。

所以,把演唱的气息共鸣集中度放在上颌窦是最轻松,最好听的技巧。同时高音混音金属芯的产生,也是在上颌窦。上颌窦是流行声乐的心脏。

4:面罩共鸣;

美声概念引入。鼻咽腔是互通的,上颌窦、鼻咽腔、额窦、蝶窦都是互通的。但互通并不代表着共鸣强度加入声线内容度表达。需要有意识地锻炼。

一般程度的面罩共鸣,是以面部多个腔体共同共鸣给与的声线内容度为核心。但实际上,是建立在发音点上的强化版腔体共鸣,将声波共鸣从鼻咽腔的单一鼻音,增加上颌窦的明亮度,增加额窦的泛音感,增加蝶窦的立体混声。内容越多,情绪越细腻。

基于面罩共鸣的统一性,存在一种艺术唱法的可能,就是单纯开发某一个腔体,作为自己声线辨识度的构造。比如:那英。那英开发的蝶窦,开口立体声。但是缺乏上颌窦的金属芯力量感。

同时,面罩共鸣蕴含着一部分强混金属芯好听的秘密。当音高来到五组高音,强大声压驱动下,会自发性产生一定程度的面罩共鸣,所以基本上拥有C5和D5强混质量的歌手,Live张力都是极高。原因就在于面罩共鸣提供的丰富内容度。

5:声带边缘化;

主动气声化,柔化声线的主流技巧。有一种叫烟嗓的音色,就是声带边缘化的业余版。

通过甲杓肌环甲肌分离意识之下的胸声点缀,来提供两条声韧带的厚度变化,使得声门裂的大小从中间往两段急速减少,当气息通过声门裂产生声韧带的震动时,有边缘化的泛音和气息的摩擦感,在听觉上就是柔美。可以参考MJ的《You Are Not Alone》

声带边缘化在R&B和流行音乐之中使用非常广,可以说是流行唱法女歌手的主流,R&B男歌手的主流技巧。

6:胸声点缀;

胸声点缀,本质上是甲杓肌和环甲肌的意识分离形成的肌肉记忆,并不是控制两条肌肉,声乐达不到这种精妙控制的程度,更多的是意识在前,然后大量的训练,形成肌肉记忆达到控制能力。

甲杓肌和环甲肌两条韧带肌肉,可以调动声韧带的紧张度。甲杓肌对应真声,环甲肌对应假声。在中低音区时,甲杓肌的参与比较轻松,可以通过练声“nei”音,完成参与。但是在高音区,甲杓肌的点缀程度,直接决定了一个歌手的天赋机能,和他的强混质量。

同时,高音金属芯正是由甲杓肌拉扯住声韧带维持真声厚度的基础上,完成的高强度上颌窦共鸣产生的。

环甲肌的能力,相比于甲杓肌,显得不那么重要。但是并非不重要,在弱混之中,甲杓肌和环甲肌都需要工作的,甲杓肌依旧要维持住真声金属芯,但是音色会因为环甲肌的参与变得尖锐。纤细。但是一个好的弱混,对于环甲肌的力度是极为克制的谨慎的。参考:李健的High C。

7:金属芯;参考第六胸声点缀,和第三发音点。

8:声带闭合/声带压缩;

声带闭合的程度,就是歌手的声韧带天赋,也就是机能能力,也是更为直观的声带压缩程度。压缩得越好,强混音域越广。这种压缩,是建立在甲杓肌具有质量真声体现能力的基础上。

胸声点缀是一种意识先行,肌肉记忆的产物。而声带闭合则是肌肉记忆提供高音真声的实际效果。

一般而言,正常人的声带闭合程度如下:男人F4,女人B4,上下波动2-3Key。而F4正是男生的换声点,B4正是女生的换声点。

对,还少写了一项能力:换声技术。但无伤大雅,换声技术本质上就是声带闭合/声带压缩能力的一种体现。声带闭合得好,换声不会差。如果换声特别好,则要考虑在声带构造上歌手具有声带偏薄的优势,而并非是他本身的换声技术有多好。比如:张韶涵的C5。

9:强混;

强混,是完美的Live张力神技。强混,代表着声压无穷大倾向,声线穿透力无穷大倾向,倾向爆发点。在Live之中,堪称压倒乐队的最好技巧。

先介绍一下什么叫强混。在越过换声点,保持良好喉位的情况之下,声音的构造会从基本的真声、假声来到混声区。注意,声乐之中声音的构造就是三种真声、假声、混声。其他都是技巧音色。

强混,真声程度>假声;

弱混,假声程度>真声;

平衡混,真假声对等,或者是平衡态切换。日本中孝介的岛式唱法,就是平衡混。

强混一般出现于A4起步,平常而言的什么林志炫A4轰炸机,林俊杰C5、D5轰炸机,孙楠Bb4轰炸机,都是所指他们的强混。

强混最明显的特色就是:嗓门大,音箱程度大,声压体现大,伴随着金属芯穿透力强。

这里需要着重点明的一点是,强混的质量程度,除了甲杓肌和声带闭合能力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喉位对抗

喉位对抗的领域不是设计世界级别歌手基本功,而是所有高音歌手的世纪难题。即使是席琳迪翁和迈克尔杰克逊同样存在高喉位的倒嗓危害。前奏以固定时间找声乐老师作为缓解,后者有专门随身的老师,也无法缓解。

每一个人一生能唱的High C都是有次数的,就是源于高音难以遏制的高喉位对于声带的损伤

如何抑制高喉位,再次不详解,有兴趣可以看我的其他文章。点几个反面例子:王杰废嗓、刀郎倒嗓、周杰伦倒嗓换唱法、刘德华倒嗓、陶喆废嗓,所有原因都是高喉位。

倒嗓的方式千千万,但是最终大部分都归咎于一种——高喉位。

10:弱混;参考强混;

11:和音头声;哨音能力,杀鸡音色和不杀鸡,与甲杓肌技能和声带闭合程度有关,G5起步,和音为主,不具备较大的听觉审美。

12:咽音;

咽音,需要提两句。咽音,源于美声。本质上不是一种提倡性唱法,因为违背人声灵活性。咽音,是一种护嗓和开嗓的高级技巧,同时也是喉位对抗最好的实验唱法。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歌手的咽喉部肌肉能力。完成喉位对抗的硬性指标。

咽音的本质是模拟乐器双簧管,提供的音色具有完美明亮度,但是内容度较少,毕竟人声乐器化的意思就是音色固定,内容缺乏。

孙楠就是典型的咽音唱法歌手,对于世界顶级歌手而言,咽音是一种撕裂音和自然唱法技巧,比如张雨生的自然发音,就是咽音和强混的自然组合,很难相信不具备声乐学习经过的张雨生能完成G5的高音咬字。咽音具有一定的护嗓性质。小沈阳也是如此。

席琳迪翁的E5,就是完整的咽音化,迈克尔杰克逊的撕裂音就是咽音打底,但是即是如此撕裂音还是造成了他的高喉位倒嗓。本质上,咽音是完美的备用音,科学、不伤嗓而且护嗓,但不能用多,一旦用多了就会审美疲劳。

孙楠的声线疲惫感就是最好的证明。


综上,张学友到底有没有世界级唱功能力,相信你已经有了答案。




张学友唱功肯定处于世界顶级的行列,尽管有那么多的喷子在黑他,但也属正常,谁让他树大招风呢?这些黑张学友的人,不过是酸葡萄心理罢了。经常拿学友翻唱来说事,难道不知道学友有原唱杀手的绰号吗?这就是歌神的实力体现。《吻别》是不是翻唱啊?为何专揖世界销量仅次于摇滚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呢?记得有一首英文版的《吻别》是翻唱学友的吧。还有哪位大陆歌手的专揖,在世界上能被如此的追捧呢?刘欢行吗?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张学友的歌声飘过。这就是世界华语乐坛给学友唱功最大的肯定,还有谁在世界华语乐坛有此成就?张学友唱功怎样,是不是全球级别相信广大歌迷自有公论。歌神是唯一的,是公认的,不是靠参加一些电视娱乐节目自封的,一首歌吃一辈子的太多了。




这个很难去定义,但我觉得张学友的唱功能算得上全球级别的。

张学友的技术共振位置大多在鼻腔,这种唱法曾经流行,现在看来有点小小的过时了。

混声技术来说,张学友似乎真声比例比较高,而且喜欢用咽音拉高音(可参考张学友的翻唱《听海》)。

张学友的音芯并不突出,可以说比较大众,他唱歌气息用的也比较少(相较于陈奕迅这些歌手来说)。

最出色的是辉煌的中低音共振技巧。

只能说时代不同,要求不同,歌神的唱功放在现金当然很容易被超越,只是他属于代表了音乐领域的一个时代,毕竟迈克杰克逊也曾在台下听他唱歌为他鼓掌。

有句话嘛,他唱的我心醉,他唱的我心碎~

所以我觉得他的唱功称得上全球级别。






头条上黑张学友的喷子实在太多,没什么意思了!而且刘德华,王杰的脑残粉实在太多,他们以为他们可以代表世界,以为他们的偶像天下无敌!可惜这些人根本不懂音乐,而且不面对现实,在网上作假黑张学友的都是这两个人的脑残粉,有意思吗?而且你们越是对比张学友越是显得刘德华和王杰无能!我不是张学友的粉丝(我的偶像李连杰),但是我看不惯刘德华和王杰的那群脑残粉天天都在黑张学友,像王怨妇一样天天都在那里骂,其实说白了羡慕嫉妒恨呗!




如果说歌神指的是唱功最强的那个人,那张学友肯定轮不上

如果说歌神指的是唱功最强的那一批人,那张学友当之无愧

仅仅是狭义上的唱功的话,学友哥站立华语男歌手第一梯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最顶端倒不是。

但是唱歌本来也不是一门纯声乐技术的学友,它不仅需要“术”,还需要“艺”才是一门完整的艺术。综合而言,学友在唱歌事业上哪怕不是最强也肯定是最强竞争者。







虽然提问的不怀好意,但也不能否认张学友绝对世界级





技巧到是有,就是不爱听,因为不感人,不动听。唱歌不应玩技巧而是要声情长茂!




张学友不算全球第一,中国可能第一。




我听不出张学友的歌有多好听,也听不出来张学友的唱功有多高超,欣赏不了他的喉音和颤音,有很多“导师”级的网友说,学友现场演唱效果和cd一模一样,也有的说学友唱歌听不到他换气的声音,我的理念是我听歌是听他这歌唱的好听不好听,不是听他唱的是不是和cd一模一样、是不是有换气声。就像厨师,我吃的是他做的菜好不好吃,而不是看他炒的菜跟菜单上的图片一模一样,不是看他连续不间断颠勺多么有力。不过,我倒是很喜欢他演的电影,演技真的很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唱功   杰克逊   上颌   韧带   唱法   面罩   声乐   声带   高音   共鸣   学友   级别   程度   能力   歌手   全球   世界   张学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