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马志明、杨少华的支持,郭德纲是不是很难在天津立足?

先说结论:德云社能不能在天津立足,跟马志明杨少华没有关系。

2009年德云社在天津开分社,地址在八一礼堂那儿,然后不到半年就关张。

当时的德云社如果按照相声水平来说,比现在的德云社高出去十几条街,何云伟曹云金李菁郭鹤鸣等,都是真正能靠相声卖票的好角儿。即使是还没有成名的高峰,也能够满足天津观众的胃口。

但没过多久还是关门大吉,郭德纲说的原因是管理问题,票款跟财务对不上。这种说法其实跟随口胡编差不多,德云社早年还是散穴的草台班子,全靠手工记账,黄牛堵门口闹事,郭德纲张文顺李菁都能撑下来。2009年德云社已经企业化运营,有了一套跟现在相差无几的成熟管理团队,怎么可能突然闹出财务上的巨大漏洞,而且还直接导致哏都分社关张。

你要说郭德纲相声水平一日不如一日我还信,但德云社对于资本的管理水平,那只能是越来越成熟,罐儿里养王八越活越抽抽是绝对不可能的。

当时天津分社关门,最大的原因其实是演员数量不足,除了郭德纲于谦、何云伟李菁、曹云金刘云天之外,其他人根本镇不住场子。而何云伟李菁、曹云金刘云天都在北京安家,不可能两头跑。再加上郭德纲当时给这两组台柱子的演出费都是几百块,而且车马费还得自己承担,你把这待遇拿给今天的岳云鹏,估计都造反十周年纪念了。

再加上天津观众跟北京观众不一样,不会惯着演员。当时开张演出的时候,还没成名的岳云鹏被观众轰了下去,何云伟为了给师弟拔疮,直接砸挂观众是他干儿子,结果台上台下火越拱越厉害,还是郭德纲于谦提前上台才控制住局面。

有了这么不顺利的开张,之后就可想而知了。再加上当时德云社还没有现在这么规模庞大的饭圈,没法提供源源不绝的票仓,结果就是几个月关张大吉。

而德云社2021年天津分社重新开张,根本原因在于受众群体发生了根本改变,在2010年之前德云社的受众还是相声观众为主。在岳云鹏崛起以后,再到张云雷孟鹤堂张九龄秦霄贤,德云社已经彻底走入了饭圈领域。听相声的观众没了,剩下一堆追星的粉丝,她们掏钱买票的理由只有一个:演员表上有没有我家偶像。

而德云社天津分社所期许的票仓,也是追星女孩。其实跟天津市ZF合作立项的时候,双方都目标明确的冲着追星粉下手,压根就没考虑天津本地的相声观众。当时ZF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都是重点强调能看见郭德纲,然后就是张云雷,这两个最有典型代表的流量大户。为什么不提真正说相声的高峰,为什么不提基本功扎实的李云天冯照阳,因为这些人没有流量,天津分社卖票指望不上他们啊。

所以说德云社天津分社就是一个资本跟ZF合作的娱乐项目,在税收方面肯定会有优惠,而且场租什么的也肯定不会是市场价。如果德云社能够为天津带来外地的游客资源,那也是间接带动了本地消费,这其实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而马志明杨少华这些本地颇有名望的老相声艺人,专门砸钱请来给德云社站台,目的就是借势炒作而已。粉丝需要外力刺激,见证德云社有多少老艺术家支持,然后他们可以扯虎皮做大旗去谩骂“主流”。另外血空们也需要一个心理安慰,咱们不是只会追星看颜值的棒槌,老艺术家们都在给德云社背书,没错咱们就是听得懂相声的内行,好激动~~

说白了,即使郭德纲请不来马志明杨少华,把李伯祥魏文亮田利禾召唤出来聊几句也一样,全都不给面子,把侯耀文张文顺相片放台中间,讲一下自己被迫害的经历,对于未来卖票也没有一毛钱影响。

真想听相声的天津本地观众,不可能因为马志明杨少华去站了台,就会跑去听张云雷孟鹤堂秦霄贤。而那些追星女孩,也不会因为马志明杨少华不去站台,就放弃了追捧自己的偶像。

两者一毛钱关系都挨不上,谁也不挡谁的道儿。




孤鸟为食单飞巢,

起步展翅进京豪。

理想抒发追志愿,

缩身当狗被人嫌。

一一

保命求生丢脸干,

无处安身生存难。

三进京城为明号,

台高无缘攀登遥。

一一

才艺芽强缝隙撩,

孤虫变龙腾云霄。

单打独斗得天地,

几年独霸艺台高。

一一

枝头霸鸟牙酸倒,

群功围雁胀气嚎。

动用主人筋骨棒!

驱赶同类撒尿泡。

一一

主人养鸟鸟不叫,

一天三饱无事聊。

又怕同行占其位,

拼命轰雌为自保。

请问:这是什鸟?




少马爷和扬少华父子的支持算锦上添花。郭德纲这么些年越做越大,最主要是他的能耐。德云社不缺粉丝和观众,利早就赚足了。相声圈郭德纲要的是那个“名”,名流千史,这是郭德纲最最最想得到的。




只要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到哪里都有人喜欢。宵小之辈,只能蝇营狗苟,见不得光。




在哪立足都得有人支持。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认可不认可,郭德纲就是相声界的领军人物,是里程碑式的人物。或许主观上郭德纲不过是为了一口饭,客观上有了口饭还总是被人强。压得太大,一般人大概率就溜走了,可上天就要给太这碗饭,反弹是肯定的,反弹之大是很多人没想到的。

德云社开枝散叶,广收门徒,他已经是相声界的主流,非主流的已经转换。不说别的,德云社的成功带来多少就业,带来多少税收,仅就这个贡献,有点社会良知的都会点赞。

本人很少听相声,根本不知道德云社门冲那边开,但是做人的良知是有的,是非功过也还清楚。

只希望德云社能够发扬光大,遵纪守法。否则,不知道多少人已经疯癫得要弄死别人了。




郭德纲的徳云社商演成功,早已经被市场接受,这块金字招牌彰显了励志、勤奋、继承、创新的“德云”精神。

马志明、杨少华老一辈艺术家,对老郭的支持,说明他们是有水平、有公心、有艺徳的好人、善人。

德云社就是一家民营企业,演员赚钱多,说明老百姓喜欢他们的相声表演艺术。一定要在培养优秀演员上多下功夫,这是企业做强的基础。只有做強才能做大。

建议曲协领导要去德云社看望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领导就是服务,领导要有胸怀,要为相声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服务。

德云社在天津开分社是企业的实力,是德云社的金字招牌的品牌效应。它自然会得到当地政府和一批老艺术家及广大观众的支持。

曲协领导应该去天津观看演出,并出席天津分社的成立。




心无旁骛地说好相声,是郭德纲在天津立足的根本。

内因是关键,外因是影响。马志明、杨少华的支持固然重要,但这是结果,不是原因。人们同情弱者,但支持强者。由于德云社做的好,大家才会捧场。况且支持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郭德纲做的不好,没有把相声说好,大家自然就不再支持。

在哏都,相声社团立足的前提是练好内功,一心一意办社团,聚精会神搞发展。眼睛要面向观众,研究客群的喜好,最大程度的提供观众喜闻乐见的相声作品,切切实实地创新和发展相声,方能在天津立足。




感谢邀请,郭德纲今天的成就和地位是观众给的,他已经不需要任何同行的认可,如果有只是锦上添花。




各领风骚若干年……




回答是肯定的。德云社立足天津马志明,杨少华功不可莫。马志明,杨少华属相声界老前辈了,声望极高,功底深厚。由此看出郭德纲是智慧才子,我认为他首先选择了界内靠山才立足天津,选择天津对于郭德纲而言是顺风顺水,天时,地利,人和。

平时对相声来龙去脉无知,偶尔听听仅靠点滴耳听分析,德云社落户天津离不开侯跃文这个师傅,马志明,杨少华又离不开候宝林,马三立两位己故老先生的关系,有点亲套亲,更加亲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天津   金字招牌   喜闻乐见   分社   锦上添花   受众   相声   观众   演员   粉丝   演出   水平   原因   领导   关系   杨少华   马志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