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记忆中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

我是重庆秀山人,从小母亲每到下雨天就会给我们做一些传统的美食,奶奶也经常给我们做,像米豆腐,豆花,油粑粑,糯米粑,酿豆腐,包子……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我,注定是一枚吃货!

我最喜欢的是糯米粑,后来去四川上学,发现他们那里有一种叫猪儿粑的做法很相似!

结婚之后,我老公他们这边就是吃这个过年,他们叫这个为“包子”,取团圆之意,因为它的包法是要团成圆圆的!

制作方法:

因为糯米粉揉好之后特别容易干,我们一般都是先制作馅料!

取半肥半瘦的猪肉剁成肉馅;豆腐切成小颗粒,也可以捏碎。胡萝卜切丁,也可以用豇豆、芹菜、香菇之类的,喜欢什么就放什么!姜切末,葱切葱花!

起锅,放油炒糖色,下肉末炒出油,放姜末炒香,放盐调味,下豆腐碎蔬菜末炒熟,下葱花就可以出锅了,肉馅就做好了!

糯米粉放入揉面盆中加入开水,用筷子搅拌,慢慢把干粉往里加,下手慢慢揉,小心烫!揉成光滑的面团就可以分成小剂子开始包了。

包好的糯米团子垫上柚子叶、芭蕉叶、箬竹叶、高良姜叶等就可以大火蒸了!出锅就开吃!




永远留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食物,是在军营里很多年每天必吃的一道主食,它叫二米饭。

二米饭是用大米和小米掺合到一块蒸熟的主食。这里的大米和小米不是当年的新粮,没有什么香味,二米饭里小米多,大米少,出锅的二米饭呈黄色。我入伍后的头天早上的第一顿饭就是二米饭。下饭的菜是一个班一小盆腌萝卜条。看到这种食物,我们一百多个从河南老家入伍,吃惯了面食的新兵不知道如何下筷子。是班长给我们把饭打到碗里,又把那一小盆腌萝卜条分给每一个人。腌萝卜条太咸也太少,吃一口二米饭只能咬一点咸菜,才能匹配着把那一大碗二米饭吃下去。中午吃二米饭时菜品要丰盛的多,一般要三菜一汤,肯定有荤菜。配二米饭绝佳的菜是红烧肉,那大大的肥肉块,再加一勺飘着浓浓香味的肉汤汁,直吃得每一个人的嘴上不住的抹油。当时我们驻守在北方山区的部队,细粮供应比例低,每周有四五天都要吃二米饭这种主食,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不吃它了。好多年以后,每当我想起军营里的往事时,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二米饭来,想起二米饭配咸菜、配红烧肉的滋味。甚至有几次我还学着当年的样子,用大米和着小米蒸出来二米饭,烧上一盘红烧肉、炒上一点咸萝卜,煞有介事地吃起来,但是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看来二米饭也只能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了。




一道娘做的切花虾皮茄子鲞,让我馋了很多年!每当想起这道菜,就垂涎欲滴!娘把茄子洗净切成圆段,然后每段切上细碎花刀,茄鲞没有完全切开,每个之间丝丝相连,放油里两面煎煎,然后放上葱姜,辣椒、虾皮,酱油,慢炖,出锅前放少许醋加上蒜末,再放上点香菜就出锅了!这道看似简单的菜,在我们小时候感觉是很奢侈的,因为那个年代,生活拮据,我们一家九口人每年只有十几斤油,虾皮是用自己家鸡下的蛋换的,这样的菜是不轻易做的,这是我娘给父亲和奶奶做的下酒菜,我们姊妹是吃不到的,只有看的份!奶奶有点偏心我,趁娘和其他孩子没看到,悄悄夹一筷子放我嘴里,太香了!在嘴里品味了好一会,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道菜的味道也让我思念了很多年。

最疼我的奶奶走了四十个年头了,娘也离开我十年了!每当想吃这道菜的时候就想起了以往,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的用的应有尽有,但是总感觉缺少了一点点原来的味道!





从前穷的没有发,

一年到头苞米碴。

如今提前就害怕,

再也不想去吃它。




永远留在记忆中最深刻的食物对我来说就是童年。人记事一般从五六岁开始,不是每年里大事小事都记得清清楚楚,而是特别的事才会记得清楚。所以往往是斑斓的记住一些事情。

我们出生于六十年代的人,物质困乏,吃在我们的记忆中占据很大空间。小时候我生长在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是凭票分的。花生每人2斤,用白纱布小口袋去领的,苹果包括杂果每人10斤,我和弟弟妹妹每个人带着小袋子去领取背到家,糖块每人一斤,红糖白糖都是按照人头份分的。

回到家里吃的时候也是分着吃,我是老大自然能吃,妈妈说这点东西不分着吃你自己就可以吃掉一大半,弟弟妹妹没有的吃了。所以童年记忆中,我老是觉得什么东西都不够吃。

我六岁的时候,家里买刀鱼,三毛一斤,买了一块钱的就是三斤多吧,那时候没有养殖这一说,都是野生的海刀鱼,味道当然很鲜美。做好之后,我急不可耐的要吃,妈妈给我盛了几块,我就端着碗去吃了。由于弟弟妹妹小,没人给我挑鱼刺,都去照顾弟弟妹妹了。等想到我,妈妈突然害怕起来,是不是让鱼刺掐住了,怎么一点声音没有,于是慌忙找我。

结果是看到我坐在门槛上,鱼刺排了一溜,正津津有味的吃呢,妈妈一看乐了,这孩子真行,会自己吃鱼挑刺,没被鱼刺扎着。

长大了以后妈妈还常常说起这件事,说我就是个小馋猫。

童年关于吃的记忆还有很多,那种味道已经深深的刻在心底,长大后再也没有找回那种味道。





永远留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食物,一定是爷爷做的酿豆腐了。

爷爷是客家人,用的豆腐又宽又厚,酿出的豆腐两面饱满鼓涨。爷爷先用小火在锅中把酿豆腐慢煎两面金黄后,再转砂锅炖得滚烫,离火前,撒一把葱花,那气味,香得口水都流下来。

爷爷最喜欢做酿豆腐给我们吃。爷爷酿豆腐的馅是用六四比例的瘦肉加肥肉馅,再加上一点梅香咸鱼

这种梅香咸鱼是制作时将鲜鱼发酵一两天,待其营养物质改变再加盐腌制七八天,再晒干,便会产生一种奇特的香味。

豆腐嫩嫩的,又香又嫩,加上咸鱼其肉质松软,咸中带香就更鲜了。吃着酿豆腐,配白饭,白饭都能吃多几碗。

可是,现在再也吃不到爷爷亲手做的酿豆腐了。爷爷在离开我们前的一个月,曾经问过我什么时候回家吃饭,他会做酿豆腐给我吃。却没有料到,还没等到我回家,爷爷就走了。

酿豆腐的味道,只能永远留在记忆中了。虽然,在爷爷离开后的日子,我们按照爷爷的方法重做过酿豆腐,但食物再相似,也不是旧时的味道。而以后,再也吃不到那样的味道了。




永远留在记忆中最深刻的食物,是一碗飘着香菜、浮着香油沫子的白水煮面条。


从小跟随奶奶长大。那年我五岁。记得很清楚,那天为了赶工,我跟随奶奶,同村里年长的大娘婶婶们,一大早就冒着寒冷去摘棉花。

棉花株像一座座小山堆在场院。

帮奶奶摘了半上午棉花,又累又饿,就找了个避风的地方,在两座棉株的凹地,用绵株给自己搭了个城堡,躲在里面独自摘棉花玩。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浸人心脾的香味传来。睁眼,是奶奶!
一盏豆油灯亮着。暖光里,奶奶正端着一碗飘着香菜、浮着香油沫子的汤面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蛏子   食物   鱼刺   香菜   香油   红烧肉   面条   米饭   菠萝   豆腐   爷爷   奶奶   家里   味道   妈妈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