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谆谆教导我们不听,陌生人的一句教诲却感动,为什么?

这就是远了香近了恙的缘故吧。父母把你从小养大,他们时时对你嘘寒问暖,你不高兴他们看在眼里,会问你是怎么回事啊,每顿饭吃不好他们会不放心,你上学,出去工作,他们会千叮咛万嘱咐,会告诉你,有事给他们打电话。父母的这种关心多了,你习以为常了,甚至嫌他们唠叨,对他们的谆谆教导,你这个耳朵听,那个耳朵冒,根本没记住。

而陌生人一句好的话,一个好的建议你却听进去了,并照做了。认为他的教诲很正确让你感动了。

这就是父母对你关心太多了,你习以为常了,他们的话你也不重视了,而陌生人由于不接触,有新鲜感,一句有用的话,就把你感动了!












深有体会,有时候我想说的话。却要拐个弯儿,让别人来对孩子说出来,效果非常好。可能我们平时说得太多,孩子不愿听唠叨,认为父母的话多是为教育他们而说,所以不愿意信。当别人一说,因为中间没有唠叨你说,所以感觉顿悟一般。




父母和陌生人的谆谆教诲你会如何选择?我觉得因人而异,因年龄而异。

首先来说说因人而异。

1,一个骨子里就没有尊重过父母,凡事都看不起自己父母或者总是自以为是、自大无比、而且从不孝顺父母的人,这样的人对于父母的谆谆教导是从不听取的。而这样的人往往属于那种极少被人信任的人,陌生人对他的教诲让他感受到了陌生人的信任或者是尊严的受损而铭记在心。


2,一个有理智、有良知、懂得感恩、孝顺父母的人,不仅会听取父母正确的谆谆教导,同时也会听取陌生人的正确教诲。现实中这样的人很多。

其次,我们来说说因年龄而异。

1,每个人都有青春叛逆时期,父母的谆谆教导我们不听,这样的情况普遍出现在这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由于刚刚开始懂事,思想与意识形态都不够成熟,但是却有自己的独特想法。这个时期的人是很难听取父母的谆谆教导的,并且还会反对父母的教导。而陌生人的教诲使得他们感觉到与自己思想的对立性,受到冲击而记忆深刻。(我的孩子现在就处于这种情况)。


2,成熟时期。一个正常的人,在成熟之后,因为经历过很多社会实践和经历,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都已经成熟。更是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有了深刻的认知,有的人甚至自己也做了父母。这个时期的人,父母的谆谆教导都会铭记在心,尽力去做好自己。陌生人的教导也会加之深思,之后理性地接受。

最后,还有一种特殊情况:这个时期的人,思想成熟,稳固。对亲人信任程度高,对陌生人提防心比较重,所以对陌生人的教诲反而不一定会被接受。至少会对陌生人的教诲深思熟虑后才会做出选择性地听从。


至于问题中的对于陌生人的教诲而感动,我不这样认为——这只是极个别的情况。因他人的教诲而感动的人,那么这个人必定因此教诲而深得利益,才会有这样的情况。

而一个充满着对父母尊重、孝顺、感恩的心,反而会一生都为父母的谆谆教导而感动。




父母的教导听多了,说得对的有,说得错误的也有,知根知底,觉得他们也就那个水平,他们说重了,心里就有点反感,瞧不起他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嘴上答应接受,其实心里根本不把他当一回事。陌生人说的话有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觉得形象很深刻。如果说得对就会从心里很敬佩他,如果跟他接触多了,他的错误和缺点你都知道了,他的形象在我心里就不那么高大上了。就会觉得他说的话也就一般般的。就是这么回事。




各位新闻头条里面的同胞弟兄姊妹、大爷大妈及亲及条友们大家好!


俺是一位60后土生土长而现今经常在农闲时间里外出的打工人。


对这样的问题回答我想应该是有很最贴合现实社会实践上的意义。

我可以极简单的说明一下!并不是向提问者(之人)这样自己心里面想的和认为的那样。父母“親”在不一样性格的人心里面,是有不同认为的心声!怎能去一点盖面呢?世上只有绝少绝少的、个别做父母的不为儿女好处着想的。只是你作为最亲近的从小接触时间最长的心理在作怪…!致于具体的、仔细的事情你自己去想去吧……!我以后有可能会写一篇文章作详细的介绍,至于现在即然参与了问答:为什么不能说明?我只能说声对不起!农民工干活的时间很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谆谆教导   陌生人   父母   铭记在心   因人而异   习以为常   社会实践   耳朵   陌生   时期   成熟   正确   思想   情况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