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模特是如何进入艺术史的?

黑人是非洲和大洋洲的土著居民,实际上,非洲居民在很早之前,如5000多年前的古埃及时期,他们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在造型艺术上,他们创造出了淳朴、粗犷、神秘,造型夸张的石雕艺术和木雕艺术,这些玩意可以看作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造型艺术,要远远早于古希腊雕塑。

非洲木雕

尤其以木雕艺术在非洲传承的最好,直到今天,非洲人依然雕刻着他们钟爱的木雕艺术。这些木雕都取材于现实生活,表现族群的男男女女在祭祀、狩猎、劳动、吃饭时的场景,非常具有生活气息,以及原汁原味的非洲风情。女性无一例外都是丰乳肥臀,展现了非常人强烈的生殖崇拜意识。

高更《我们从哪里来》局部

但非洲地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实在太弱,纵然他们有源远流长的民族艺术,却无法走出非洲,只能在当地流行。

进入近代以来,欧洲列强在非洲、大洋洲、南美等地,到处掠夺殖民地,同时把欧洲文化理念带进这些区域,这些地区由于长期偏于世界中心,保持了特有的原始风味,这些原始风味引起了西方艺术家强烈的兴趣。从18世纪以来,西方许多画家进入赤道线附近的国家和地区,在哪里采风和创作。

高更《游魂》

这些艺术家中,尤以后印象派绘画大师高更(1848年——1903年)最有代表性,他生命的最后10年,为了艺术,居住在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上,跟土著黑人生活在一起,创作了许多关于黑人生活形态和精神状态的油画,这些油画作品也成为高更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像《我们从哪里来》、《两位塔希提妇女》、《游魂》、《塔希提女人》都是。

马蒂斯·舞蹈

经过高更启用大量黑人模特进行油画创作,之后把这些作品拿到巴黎、伦敦、米兰等城市展出后,引起了极大反响,艺术家不得不重新审视黑人身上那种独特的原始美。黑人女性往往丰乳肥臀,身材凹凸有致,被艺术家誉为“黑珍珠”,男性健壮彪悍,是展现男性阳刚美的好素材。

非洲木雕

因此,也是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大量黑人模特被纳入了艺术审美对象,之后的马蒂斯、波纳尔、德兰、蒙克等西方油画大师,都画过许多黑人作品。到今天,黑人模特已经成为艺术圈一道靓丽的风景。




谈到大众对艺术的认识,最广为人知的除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各位大师,其次就是印象派了。当然,印象派的历史、画风和其革命性也是美术史系的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而其中一课,一定是关于不属于印象派正式成员,但却是最具反叛精神的绘画大师马奈的。

马奈的《奥林匹亚》历来是美术史系教师喜爱分析的内容。画面中的白人女性是什么身份?她为什么在褪去衣衫的情况下,还穿着鞋子、戴着首饰?她为什么摆出乔尔乔内和提香笔下维纳斯的姿势?她的目光为什么朝向观众?而关于画面中的另外一个模特——手抱鲜花的黑人奴仆,却鲜被提及。就连著名的艺术理论家、《现代生活的画像》的作者T.J.克拉克都认为,要正确地理解《奥林匹亚》,需要考虑阶级关系,但不一定要考虑性别和种族。

但这不一定是马奈的想法。而要全面地理解“现代生活”,则必须要考虑新的社会秩序和族群之间的关系。马奈在年轻时曾到巴西旅行,他目睹了奴隶市场上黑人妇女被买卖的场景。1848年,法国废除了奴隶制,这不仅让已经生活在法国的黑人奴隶获得了自由之身,也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法国在非洲殖民地的黑人来到宗主国寻求新生活。《奥林匹亚》画中的黑人女子洛尔(Laure),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了巴黎新黑人社区中的一员。

马奈还曾为洛尔画过一幅单人肖像。在这幅颇有未完成感的作品中,洛尔戴着头巾和首饰,显得优雅而有尊严。然而,除了做过马奈的模特外,关于洛尔的生平,我们还是知之甚少——而“配拥有姓名”的,则是波德莱尔的缪斯,来自海地的舞者和演员珍妮·杜瓦(Jeanne Duval)。《波德莱尔的情妇》创作于1862年,画中的杜瓦身着法国上流社会妇女的典型服装,坐着的姿态有些许拘谨(据说她当时眼睛快看不见了)。杜瓦具有海地和法国血统,在二十岁左右刚到法国时,就遇到了大诗人波德莱尔,后半生几乎一起度过。波德莱尔为她写下了很多诗篇,诸如《阳台》《异域香水》《蛇舞》等作品。波德莱尔对杜瓦的迷恋,是否如苏丹作家塔伊卜·萨利赫(Tayeb Salih)在名作《风流赛义德》中所写的那样,欧洲白人迷上的,只是黑人身上独特的异域风情,而根源实际是偏见和刻板印象?我们不得而知。

以上提到的三幅作品都出现在《现代姿态:从马奈,到马蒂斯,到当下的黑人模特》(Posing Modernity: The Black Model from Manet and Matisse to Today)展览中,这个展览为我们系统地梳理黑人模特在绘画中的历史提供了契机。展览目前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瓦拉赫美术馆举行(2018年10月24日-2019年2月10日),之后会巡回到法国的奥赛美术馆展出(2019年3月26日-7月14日)。展览的策展人为丹尼斯·马雷尔(Denise Murrell),而展览的起点则是她在博士论文中对黑人模特历史的研究。

从展览的名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本场展览的另外一个重头戏是马蒂斯。如同德拉克洛瓦这些法国老大师一样,马蒂斯也曾到北非采风。1916-1917年,马蒂斯画了两幅有关黑人模特的作品,表现了在马戏团工作的黑人女性爱伊莎·戈布莱(Aïcha Goblet)和意大利白人女模特洛雷特(Lorette)。两人的互动在马蒂斯放松的笔触下显得非常亲密。展览还展示了马蒂斯在1930年代到美国的多次旅行。彼时,哈莱姆文艺复兴风头正劲,马蒂斯在纽约大受黑人艺术的启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为了给波德莱尔的《美丽的花朵》(Les fleurs du mal)绘制插图,马蒂斯雇佣三个黑人模特。其中名为埃尔维尔·约瑟芬·范·海夫特(Elvire Josephine Van Hyfte)的女子也是马蒂斯油画作品《白衣女子》中的模特。

最近,相当一部分黑人艺术家,在其艺术实践中解构了白人男性描绘女性模特的传统方法,以此质疑传统“凝视”中的性别和种族秩序。因此,展览最有趣的是第三部分——黑人现代主义者对黑人模特的表现。

对黑人女性肖像的表现更加多样了。威廉姆·H·约翰森(William H. Johnson)使用大胆的平面手法创作了《穿蓝白条纹衬衫的女人的画像》(Portrait of a Woman with Blue and White Striped Blouse);米卡琳·托马斯(Mickalene Thomas)的《丁,一个非常美丽的黑人女子1号》(Din, a very beautiful black woman #1),画面中的女子非常时尚;罗美尔·比尔登(Romare Bearden)的《拼接被》(Patchwork Quilt)用黑人特有的布料拼接方法,表现了一个脸朝下躺着的黑人女奴。除了肖像之外,黑人画家还对早期现代主义者的艺术创作进行了回顾。比如,在费思·林格尔德(Faith Ringgold)的《马蒂斯的模特》(Matisse’s Model)这幅作品中,出现了马蒂斯的数幅绘画,以及马蒂斯本人的肖像。

在当今的绘画和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到各种年龄、国籍、种族和职业的人。作为绘画题材和表现元素,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的先后与等级之分。但是,仅仅通过黑人入画的历史,我们就能知道,世界并不是历来如此,而是由前人的努力一步步铺就而成。




那时候没有好的衣裤鞋袜穿被子也不行保暖不佳,吃的又营养不良身上脂肪少所以感到特别冷。




黑的有特色黑入模特界




大家好,我认为黑人的出名有三个原因 请大家赏脸阅读。

1.黑人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一种放荡不羁的气场,可以参考图一的迈克尔杰克逊。

2.黑人的比例很协调,虽然外观不出众但是有一种协调壮硕的美,参考图二。

3.涉及种族的原因,白人和黄人都火了,那么黑人如果不火就对不起联合国倡导的种族平等观念。

大家好,我是娱乐瓜王刘华强。

喜欢的读者可以点赞哦!






因为他们先天的身材优势。




黑色吸收灯光比较好




因为黑人身体比例比较协调,还有就是黑人本身狂野的风格和嘻哈街头的印象能够很好的契合到衣服的主题。而且从某方面会让你潜意识的感觉自己穿上会好看(在这里绝对没有歧视黑人的意思)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黑人身体比例好




身材比例 视觉线条需求 身体结构人种里比较出众的 其次是肤色商业化产品的需求




可能是因为比较新颖,磨砂黑,反光黑,毕竟都比较的亮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模特   海地   黑人   印象派   非洲   法国   白人   木雕   肖像   油画   种族   大师   女子   艺术史   艺术   作品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