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河南、甘肃、山西,哪里才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发源地?

在今天人们的观念里,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又称“华”、“诸华”、“夏”、“诸夏”、“中夏”。“华”和“夏”作为民族名称最早见于《左传》。《左传·定公十年》有载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襄公四年》又载:“劳师于戎,而楚伐陈,必弗能救,是弃陈也,诸华必叛。”这里的“华”和“夏”均指华夏民族。

关于“华夏”这一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华”特指华山,而夏则指夏水,也就是今天的汉水;还有一种说法是“夏”是源自夏朝,夏朝以中央大国自居,因此“夏”就有了“中国”的意思。后来,人们把文化高的地区称为“夏”,把文明程度高的人或族叫“华”,“华夏”也渐渐成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先秦之前,我国历史上是没有民族划分这一概念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众多,为了区分人们的来源,便以这个人所在国相称,比如秦国人称呼秦人,魏国人称呼魏人等等。

真正出现民族这一概念是刘邦建立大汉以后,大汉朝的居民被称为汉人,军队称为汉兵,因其影响深远,汉地的居民后来演绎为汉族,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但是汉族是中国古代多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而形成,不是单一的纯民族。

虽然汉朝以后的大汉的居民被称为汉人,但是华夏这个称谓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续。二十世纪之前使用得最多的称谓是“华夏人”。比如汉朝多以”华夏人“自居。而明朝既以汉自居也以华夏自居,两个词为同义词。总之,汉族和华夏族作为整体族称是自从汉朝最普遍的。然而,华夏民族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早期的人类在走出非洲后,有一支在五六万年前进入了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之后沿着中南半岛继续向北迁徙。其中有一支沿着海岸线迁徙到了我国的两广江浙一带的丘陵地区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古代的百越人;而另外一支经过云南、缅甸进入我国西南的云贵川一带,形成后来的百濮人。

百濮人中的一支沿长江而下,迁徙到长江中游的湘鄂川黔一带,形成了历史上的南蛮和三苗的一部分;而另外一支百濮人则沿内陆北迁至今天甘肃、青海的祁连山、焉支山到昆仑山之间的草原一带,与当地土著人融合后形成了古羌人。

经过几千年的繁衍生息,古羌人逐渐发展为母系氏族部落。他们过着采集与狩猎以及山地农耕的生活。并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今天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等人类文化就是来自古羌人。

古羌人在游牧生活中对羊很崇敬,因为羊是羌人养殖和维持生活的主要畜种,羌人部落以羊为图腾,“羌”字就是由羊的象形文字转化而来的,羌也是“牧羊人”的意思。

后来,有一支古羌人南迁进入卫藏地区,在和当地的土著民族不断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藏族的先民吐蕃人。

还有一支古羌人向东迁徙,生活方式逐渐从农牧过渡到农耕生活。这一支古羌人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部落,伏羲、炎帝、烈山氏、共工氏、四岳氏、金田氏、大禹等都是出自古羌人。后来以炎帝代表的羌人部落和以黄帝为代表的黄帝部落,在推动历史发展中,逐渐融合为炎黄部族。

于此同时,在距今8500年前的黄河下游,古河济之间及泰山以东以南的地区,东夷族群逐渐在这里形成。他们先后历经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稳定的发展。

随着部落族群的扩大,身处西方的华夏部族不断向东部的中原地区发展, 而处于东方的东夷族也向西边的中原地区扩张。到了距今约5000年的黄帝时代,发祥于今陕西关中的炎黄部族,与以今山东大地为基地的东夷集团蚩尤部族,为争夺中原核心地带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所谓“涿鹿之战”就是这场生死斗争的具体写照。

斗争的最终结果是代表西方势力的炎黄部族战胜了以蚩尤为代表的东方势力。最终西方的炎黄部族控制了中原的核心地区,但是东方的东夷部族并没有因此而消亡。为了能和平相处,战胜方黄帝采取了怀柔政策,在东夷集团中选出了一位服众的氏族首领少昊继续统领东夷部族,并使得东西两大势力集团结为同盟。同盟首领的位置是东西双方轮流坐,这个格局一直沿袭了下来。

黄帝之后的唐尧是西方势力的代表,之后的虞舜则是来自东夷集团,东西双方势力轮流成为这个同盟体的领袖,东西双方的部族在这种友好和平的氛围下一步步融合。

虞舜之后,代表西方势力的禹再次成为同盟的首领。禹之后,按东西方轮流坐庄的惯例,本应由代表东方的伯益主政,然而西方部族不遵守这个成规,企图继续拥有主宰权,遂有禹的儿子启袭杀东方势力代表伯益事件的发生,西方与东方又陷入相互冲突的漩涡之中。

虽然西方的启结束了轮流坐庄的禅让制,但是东方势力自然不会甘心。于是便发生了夏王朝前期的太康失国事件,来自东夷集团有穷氏部落的后羿凭借武力从西方部族手中夺取了政权。虽然后来寒浞杀了后羿而自立,但代表的仍是东方势力,后来西方的少康依靠武力夺回政权而复国中兴。这就是那一段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夷夏斗争的轶史。

少康之后, 东西两大势力集团仍处于既斗争又融合的状态之中。东方势力只能暂时屈服,但条件一旦成熟,他们仍会与西方势力进行角逐,以控制中原核心地带。最终,这个任务在商族的手中完成。来自东夷族的商人战胜后桀,灭亡夏朝,建立商朝,这表明东方势力再次在东西方角逐中占据优势地位。

数百年之后,西方的小邦周一举灭了殷商,建立了周王朝。东西方的政治格局又重新改写了。西方又成了中原的主宰。西方部族和东方部族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接近、交往、斗争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民族主体,这便是华夏民族。华夏民族形成于春秋时期,已被大量文献资料所证实。

仅从血缘的关系来看,华夏民族是多源的,并且不是所有构成华夏族的族群一开始就一直居住于中原。例如秦人的先祖就是从东方迁徙到西方,他在东边的时候叫作东夷,迁到西边以后,又被当做西戎。楚人最早也是居住在东方,后来迁到南方,周人就把他视为南蛮。羌人,也就是姜姓族人原来居住在陕甘一带,后来随周人的分封大量迁往中原、海岱等地。

这也可以理解为古代中国共同体经历漫长融合过程,至春秋时代开始自我确认。在春秋至战国时代,血缘氏族组织开始解体,在这个过程中,地域化群体的形成和发展固然是华夏形成的推动力。融合进华夏民族的各个氏族,他们原本都有各自的祖先。他们原先只祭祀各自的先人。那时有一句话叫“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当大家都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民族时,便把那些氏族中在历史上立有大功的有影响的祖先保留下来,将他们编在一个共同的谱系上。这就是《史记·五帝本纪》上的“五帝”谱系。

春秋战国时期,那些以秦、楚、吴、越、巴蜀、中山等为代表的蛮夷诸政权发展壮大,并有意逐鹿中原。而以周王室及其所分封的诸侯为代表的华夏族日益式微。这些所谓的蛮夷政权为了争得“正统”地位,也对自身进行了改革,大量吸收华夏文化,采取“以夏变夷”的政策,用“周礼” 改变旧俗,甚至打起“尊王攘夷” 的旗号,以争得“华夏”的身份和地位。

最终,秦国脱颖而出,通过吸纳华夏文化改革自身,不仅吞并了“蛮夷”诸国,而且推翻了以周王室为代表的华夏诸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

所以,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应该遵循甘肃、陕西、山西、河南这么一个顺序过程。




甘肃陕西山西皆是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华夏文明自西向东发展,甘肃的大地湾,山西的陶寺遗址、陕西的杨官寨遗址。这里介绍一下陕西。

陕西的历史从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至今从未断过,所以陕西的博物馆也就叫“陕西历史博物馆”,今天不说那些史书神话,按照考古遗址挑选几个代表的来说。

蓝田上陈猿人遗址212万年。

120万年前的龙岗寺人遗址。

100万年前的洛南人遗址。

80万年前的蓝田公主岭遗址。

60万年前的蓝田陈家窝遗址。

30万年前的大荔人遗址。

20万年前的花浪石人类遗址。

8万年前的韩城禹门口遗址。

3—5万年前的黄龙人遗址。

1—2万年前的龙王辿遗址。

陕西距今9—6千年的遗址:老官台遗址、花楼子遗址、零口遗址、紫荆遗址、临潼白家遗址、渭南北刘遗址、龙岗寺遗址、何家湾遗址、白家湾遗址、泉护村遗址、北首岭遗址、半坡遗址、姜寨遗址、西安米家崖遗址……。

按照建城史只说大于40万平米的城:

中国最早城市遗址—西安杨官寨遗址5500—6000年,遗址面积100万平米。

宝鸡姜氏城遗址:5500年,遗址面积50万平米。

西安斗门水库太平遗址(夏代早中期):4100年,2021年1月发现,初步测得遗址面积200万平米以上。

陕西芦山峁遗址:4500年,遗址面积200万平米有中国最早宫殿遗址。

陕西寨茆梁遗址:4500年,城址面积200万平米。

陕西寨山梁遗址:4500年,城址面积110万平米。

中国史前规模最大的城:陕西石峁遗址,4300年,城址面积425万平米,有皇城台、内城、外城、瓮城、烽火台、手工作坊,青铜、玉器等,附近还有二十几座规模庞大的卫星城。出土的牙璋、玉钺、纹饰、石刻龙、壁画,等影响后世华夏文明传承的文化特征。

西安老牛坡商代城址100万平米。

炎黄子孙的发源地:渭河流域及黄土高原。

仰韶文化遗址全国近五千处,陕西一省拥有两千处。

西安是中国建城最早、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按历史文化在世界影响力最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四大古都、外国领导人访问中国老三站之一、丝绸之路起点、周礼诞生地、佛教六大宗派的祖庭所在地、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王朝建都地、古诗描写最多的地方(已知描写长安的诗三千多首)、东方帝王谷(近百座帝王陵,秦皇、汉武、隋祖、唐宗、女皇的陵寝之地)、唯一的天都、中国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的城市。

陕西:河洛文化发祥地、百家姓源头、炎黄故里、炎黄陵寝、华胥故里、仓颉故里、杜康故里、杜甫故里、周、秦、汉、隋、唐……。






















中原跟华夏族的起源地毫无关系,别意淫了!真正的起源地在黄河中上游,也就是陕西西府和甘肃东部一带,其他地方都是被占领教化之后才有的,大地湾遗址8200年就是不争的实事,伏羲女娲,三皇五帝那个不是出自这里?有人会说这只是神话,那大地湾遗址可是真真切切从在的,再说了神话也是有源头的伏羲女娲就一直被河南人争,可惜人家天水的证据很充足实事很明确,没法胡乱编造,就现在的中国谁经济实力强那谁就影响力大,所以才导致真正的历史事实被利益绑架,掩盖了真相,这其实是最可悲的。




从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文明逐渐向东过度,甘肃天水的大地湾仰韶遗文化址距今8200年,宝鸡的关桃园仰韶文化遗址距今8000年左右、北首岭遗址距今7000年左右,西安的半坡遗址距今6700年,陕西武功的游凤街、赵家崖、浒西庄遗址距今5000年的农业文明相当高,有巨大的麦子粮仓、石灰墙、和当代农村一样的灶台等,仰韶文化是和伏羲、炎帝、黄帝依次对应的文化遗存,所以中华上古文明基本是从西向东发展的!




黄帝出于红山文化,而红山文化位于内蒙古和辽宁西部地区,占现在汉族一半以上人口的M122基因起源于山东的大汶口文化。

炎帝部落则起源于甘肃,进入陕西,实际上,山东才是大部分汉族的起源地。山东发展出了大汶口文化,随后又发展出更为壮阔的龙山文化。从大汶口和龙山文化来看,人类基因就是M122,而现在这种基因在我国是主流基因,超过了一半以上人口都是这种基因。

在黄河流域的河北、陕西、山东,长江流域的湖北、安徽、四川、江西等地区的汉族人中,M122基因都超过了80%。

黄帝为代表的红山文化和夏家店文化发现的是M117基因,这种基因只占汉族的15%。而在红山和夏家店的N系基因,C系基因则在现代中国很少见。

维基百科确认,N单倍群主要分布在仰韶文化居民、红山文化居民、夏家店文化居民、古代匈牙利人、匈奴人和雅库特人等各类群体中。如果我们看看仰韶文化基因,就会发现在现代中国人当中也非常少见。

来自山东和内蒙古的M122和M117基因(也有说法,内蒙古的M117基因也是从华北过去的),占到现代汉族人的四分之三,其余为百越的O1基因等等。




所谓“华夏民族”,应该是春秋时期才有的概念,这个时候的华夏民族包含了周王朝共同体;同时被周王朝共同体视为“蛮夷”的楚国、吴国、越国等,在自己国内也往往以华夏自居。而之后战国之所以能走向统一,很大程度也是诸侯国都有华夏的认同心理。所以“华夏民族”的起源可以有很大,陕西、河南、甘肃、山西四个省都可以包括。

但是要追根溯源的话,“华夏”这个词本来是“夏”,而最早称“夏”的是周人。商末的时候周人自称“夏”,那么这个“夏”应该是在陕西一带。至于周人是哪里来的,有说是陕西本土,有说来自山西,但商末的时候定居陕西岐山一带应该比较确定的。所以也可以说“夏人”起源于陕西,但是这个“夏人”和“华夏民族”区别还是很大的。

因为这个“夏”主要还是部族称呼,并没有上升到政体共同体高度。周人以“夏”自居,而当时商人是“中商”。所以“中国”和“夏”在商朝是分开的,但“中国”主要是地理概念,“夏”则是周人部族,都没有“华夏民族”的含义。所以严格来说,华夏民族起源于春秋时期,而这些境内人口的都可以视为华夏先民。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文化悠久,华夏文化是距今约五千年,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活动着许多部落。陕西、河南、甘肃、陕西,这几个城市,都是华夏民族的起源地,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

河南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主要原因是河南位于黄河流域。早在新石器时代,河南就已经有文明的曙光升起,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精美陶器以及八千多年前的文字契刻符号和乐器等都足以震烁古今。所以说,河南是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最早有文明记载的朝代夏、商均发源于河南,而且它们的都城都在河南地区。

陕西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早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里。1953年在西安城东发现的半坡村遗址,展示出6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陕西有最具原始社会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遗址和中国较早的城市西安杨官寨遗址,有世界四大古都的长安,就是现在的古都西安。

甘肃

甘肃地处华夏母亲河——黄河的上游地段。远古时期,这里 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低凹地丰富的水源,高山茂密的灌木 丛,台地上疏松的黄土,灌木、草地上生活的多种动物,为原始 人类生存提供了天然适宜的环境。因此,这里是我国历史上大规 模的畜牧养殖和农耕文明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是形成中华民族 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山西

山西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有着多姿多彩、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摇篮。被誉为“华夏文明主题公园”,“古代东方艺术博物馆”,中国社会变更和进步的思想库”人们常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主要是指华夏文明的起源在山西,历史文明延续几千年而不断,先进思想流传几千年而不枯,艺术精华播撒几千年而不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结晶,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中的艺术。




以河南为中心的周边的省份都算。出了这个圈,再远的人就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了。

这个主要是华夏先民的活动范围。

如果特指黄帝起源(出生地)的话,古代文献记载的有三个地方,分别是河南新郑、山东寿丘、甘肃天水。而近代学术界推测黄帝的发源地有陕西黄陵说、辽河说等。

如果追溯更早的发源地的话,就是燧人氏了,燧人氏钻木取火,成为中国古代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也是华夏文明有文字记载的,用火的历史始于燧人氏。

而燧人氏的起源在河南商丘。

在往前追溯的话,就只能看考古了,从考古来看,早期基本是由西向东迁移的。或许起源于甘肃或者更西边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一刻我想到了非洲起源论,从西边来绕过喜马拉雅山的话只能走甘肃这条路。)

只不过那时候华夏的文明概念还没有形成。还没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区别认知,都是原始人。




中原文明数万年来,传承有序,脉络清晰!



距今4500万多年渑池猿人遗址,

60万年南召猿人遗址,

30万年郑州荥阳织机洞遗址,

12.5万年河南许昌灵井人遗址,其距今约1.3万年的许昌灵井鸟雕入选2020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5~3万年河南人郑州奶奶庙人遗址,

10000多年前河南郑州李家沟人遗址,

9000年河南郑州裴李岗人遗址、贾湖人遗址,其中贾湖骨笛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




8000多年河南郑州唐户人遗址,

6800河南郑州大河村人遗址,

6500年河南濮阳西水坡人遗址,

5300年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西山铸鼎原人遗址,北阳平遗址!其中双槐树遗址是最大的仰韶文化遗址,而且是黄河流域唯一的城址型,被专家学者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河洛古国”。




4600年河南平粮台遗址,

4400年王湾三期遗址,王城岗遗址!

3800年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都;




3500年河南洛阳偃师商城遗址、郑州商城遗址,

3300年河南安阳殷墟商都遗址!


3000年河南洛阳成周王城遗址!

2700年河南洛阳东周王城遗址!

2600年河南郑州新郑郑韩古都遗址!

2000年的汉魏洛阳城,

1400年隋唐洛阳东都城,

近1100年的东京汴梁城……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六个都邑性质遗址河南有五个!



被某地人编为同“华夏”华的“华山”,也是用的嵩山的旧名!

古华山今嵩山;今华山古嶽山;





提问的标题,应改为:

哪里才是华夏民族最早“文明”发源地?

如此,科学合理,明确清晰。


华夏民族发源地,东南西北中,都有。

皆因为,华夏民族,是一个融合民族。

中华大地五十六个民族,都属华夏民族,

难说清哪里才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发源地。

(在此,排除猿人系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华夏   甘肃   陕西   河南   汉族   仰韶文化   东夷   民族   中原   部族   山西   黄帝   发源地   遗址   中国   基因   社会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