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葬礼:16个抬棺人都有哪些成就?

诚谢邀请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病逝,终年55岁。

鲁迅先生曾有遗嘱,死后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赶快收殓,埋掉。

但是在盛名之下,鲁迅的葬礼怎么可能从简呢。

在北大校长蔡元培,国母宋庆龄的主持下,成立了鲁迅治丧委员会。

在葬礼上,由宋庆龄、沈钧儒将一面白绸的绣着“民族魂”的旗子覆盖在灵柩上。八十多年过去了,中国文化人享有如此高规格待遇的人,独有鲁迅一人。

葬礼由蔡元培主持。

宋庆龄、邹韬奋、萧军等讲话。

胡愈之致哀词。

为鲁迅抬棺的共有16人,他们是:

胡风、巴金、黄源、鹿地亘、黎烈文、孟十还、靳以、张天翼、吴朗西、陈白尘、肖乾、聂绀弩、欧阳山、周文、曹白、萧军。

其中:

1、胡风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和文艺理论家。

2、鹿地亘,本名濑口贡,是一位日本进步作家。1936年来到中国,祟拜鲁迅的作品与人品,加入到中国抗日战争的队伍,公开发表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文章。

3、巴金、萧军、黎烈文、靳以、张天翼、陈白尘、肖乾,聂绀弩、欧阳山是著名作家。

4、吴朗西、黄源为著名翻译家。

5、孟十还、周文,曹白是著名社会活动家。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显著特征:

1、都是当时的社会名流。

2、都是文化界人士。

3、没有一位是高官显贵。

4、在当时,他们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并且是鲁迅事业的合作者和继承人。

为了表示对鲁迅先生的尊敬,他们都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一同陪着鲁迅先生走上最后一程。


解放后,这些人的名望有了不同的变化。

其中:

胡风曾在解放初期的政治运动中蒙冤入狱,文革后期得到了平反。

巴金的名望有了显著增长,曾长期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

萧军、靳以、张天翼、陈白尘、肖乾,聂绀弩、欧阳山的名望各有千秋,尤以肖乾,聂绀弩、欧阳山特别突出。

其他人因为各种原因,逐步退出了各自的领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

“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这是臧克家先生在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时,满怀激情写就的一篇纪念诗文。深刻阐述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不朽精神,曾进入课本被几代人传颂。




1936年10月22日,上海,鲁迅的葬礼上。章乃器亲自主持,欧阳山、蒋牧良执撑着一幅白布制的特大横额鲁迅先生丧仪。

1933年,欧阳山、草明夫妇因受国民党通缉而逃亡上海,在上海期间与鲁迅有了更多的来往,并得益于鲁迅的热情扶持和帮助。草明曾写过这么一句话:“鲁迅先生说过‘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我受过鲁迅先生的教诲,我吃过先生的‘奶’。”这大概也能代表欧阳山对鲁迅的敬仰之情。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病逝,10月22日出殡时,走在最前面的就是欧阳山,他和蒋牧良两人共执一幅白布制的特大横额,上书“鲁迅先生殡仪”。




文人也有义气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鲁迅   葬礼   抗日战争   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眉冷对千夫指   儒将   欧阳   牛马   白布   名望   上海   中国   巴金   成就   作家   著名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