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认购信托还安全吗?

谢邀请,答题时间:2022年4月!

类似的问题,我其实已经回答过多次,只是时间段不同,行业环境不同,行业政策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到信托配置与抉择!

一 刚兑与信托优质的“联系”

信托刚兑的打破,源于2018年资管新规的颁布,现今已是2022年,资管新规已然正式生效,资管产品往净值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而刚兑的打破意味着 信托产品的风险更加显现具象化,不少投资人便由此出现投资恐惧!

但换个角度思考,信托的安全、靠谱仅仅是因为刚兑光环加身吗?

信托真正的优势源于何处,而这与刚兑是否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唯有理清这内在逻辑,才能进一步下定论:刚兑打破,信托是否不再安全!

2018年信托的不良是0.98%,银行是1.96%,而到了2020年二季度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数据,信托业不良率3.52%,自此信托业协会便暂停披露这一数值,但很明显,近年来 包括信托业在内的整个资管行业 自2018年便在进行行业洗牌、重塑,信托业不良资产规模逐年上升,信托业资管规模也有所下滑,毫无疑问,信托业不良率这一数据是在逐年增加的,没错 信托投资的风险是在上升的,这是事实,不可忽视!据可靠三方数据统计,当下信托业不良在7-10%之间。

同时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一数据,在当下信托业“合格甚至优质资产”高达90%,而在2018年信托的不良是0.98%的同时,优质资产高达99%。

那么请问 对于优质资产 需要刚兑光环加持吗?

很显然 唯有那部分不良资产的信托项目到期之时,无法凭借底层项目自身安全落地,才需要借助“借新还久”、“资金池运作”才能得以继续滚动!

若投资人具备风险识别能力、专业素养或者借助专业的三方力量,一开始选中的便是优质资产、优质底层项目,那么刚兑此时的作用 仅仅是心理慰藉而不起实质性作用!

因此 回归投资逻辑本身,只要信托项目过硬、信托公司实力过关再加上投资人自身具备“合格投资人资质”认购信托还是具备可行性的!

二、信托违约后

咱们再来探讨提问者的第二个问题:信托出现问题,会血本无归,陷入长期关系吗

实话实说,信托违约,投资人会不得不、被动式陷入长期的维权关系之中,而资金也有可能血本无归。

先说说血本无归吧

说实话 发生这类情况的最终概率很小,但在过程中会出现僵持局面,此时现实情况 与“血本无归”而非,如当下的川信TOT项目的投资人。

为何说概率很小?

A 信托项目一般都有底层资产,价值如有实力提供担保、实物抵押等风控措施

这些底层资产和担保方面“一文不值”的概率是极低——烂船还有三斤铁!

而信托的准入门槛不低,交易对手或为房企开发商、地方城投、民营龙头企业;

但也有人会说 万一没有底层资产或者底层不明呢? 这就是情形B

B 信托公司出现机构层面流动性风险

底层资产不明,多半是资金池项目,此类项目的发行、管理主体为信托公司,一旦此类项目风险暴露,那相应信托公司大概率难以继续展业,如安信信托、川信、新时代信托、华信信托

信托公司不得不暂停展业、债务重组,引入信战投,承接旧债务,如此一来,即使资金池项目也会有按比例获得一定补偿!

说到这,想必大家都有数:信托投资失利不至于血本无归,但本金亏损这是一定会的!

因此资产会缩水、债务重组定打折!

而一旦发生项目违约,投资人抱团维权 这是必然事件,但受限于信息不对称、专业以及时间、精力,陷入长期维权,这也是大概率事件!

一旦发生违约,作为投资人真正行之有效的处置抓手少之又少,但抱团是必要的,

若仅仅是项目单体事件,那投资人抱团,推举出有效代表与信托公司交涉、沟通真正有效、有节奏地推进违约项目重组、清偿与兑付!这类情况 违约项目能否真正“脱险”,关键在于信托公司与融资方交涉以及信托公司对底层项目的贷后处置、其他增信措施的有效落地!

但若出现信托公司层面风险,脱险关键与上述情况有着本质区别,信托公司出险,定会有相关监管部门介入 如银保监会 和当地银监局,此时单靠信托公司一方力量无力化解危机 已成事实,这时投资人应抱团 将关注点放至 新战投的引入,争取从一开始 投资人就为自身争取一定的话语权,这非常重要,与切身利息息息相关,在后期债务重组以及落地到最后期的清偿兑付,其兑付比例大小 都需要投资人为自身而进行持久的、长期性斗争!

三 购买排名前十的信托出问题的概率大吗

昨天,我刚更新了一条微头条:一家好的信托公司的判断标准

所谓排名前10地信托公司,其排名依据往往是信托公司的资管规模大小,而投资人判断一家信托公司是否为头部信托,也大多以此为标准。 那么问题就来了,资管新规排名前10 ,那么地产信托规模定然不在少数,而在“房住不炒”的行业大背景下,以及2021年地产行业开启的洗牌、转型行情下,往日各家房企“三高模式”:“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难以为继,多家房企如华夏幸福、恒大、奥园、蓝光地产等出现流动性风险,整个房地产行业均受沉重打击,相对应 这些房企的信托项目几乎出现违约,同样对于布局该部分房企地产项目的信托公司也深受其害。其中不乏中信信托、光大信托、五矿信托——都是所谓头部信托!

说到这,这答案不言自明!

最后做个小结:

刚兑打破后,信托可以投但须谨慎投资——信托总体风险可控,局部暗流涌动;

优选优质信托公司,不可单恋单一排名;

信托投资风险显性具象,优选底层项目至少规避风险七成。

以上,信托者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抱团   具象   血本无归   投资人   概率   底层   不良   资产   风险   资金   规模   情况   项目   财经   行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