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爱吃串串香等油炸食品?

为什么那么多人爱吃羊肉串,为什么那么多人爱吃油条和豆浆,为什么那么多人叫外卖,为什么!为什么!……现在人生活节奏快,上班时间紧,吃串串香,为的是节省时间,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好赚钱。猪在望,旺猪年,猪要过个平安年,到了腊月好卖钱。






其实,不为什么,也是各人的喜爱,串串香,主要是以辣为主,有食欲感,开胃。油炸食物都是口感香吧,不常吃的食品,香辣又开胃!




其实很简单,原因是油多的食物增加口感。像酸菜鱼,最后都要浇上一勺热油;油泼面,最后也要泼一勺油;红烧的大菜都是油多的菜,酒席上油少的菜大多只是配菜。

油炸串串也一样,炸过以后,焦香,味道上就比清蒸水煮的要上一个档次。更加之,现在人们对口感的追求,所以油炸串串是有很大的粉丝爱好者。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喝奶茶?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吃火锅,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辣条?




首先谢谢你的邀请,我来说说我的看法,煎炸食品也是中华传统食品之一,通过油脂传达到食品熟制的目的。炸至出的食品,具有口感香,酥,松,脆和色泽鲜明,外形美观等特点。深受青少年的追捧。在世界许多国家成为了流行方便食品。

串串香是在麻辣烫之后出现的流行食,换个说法,是麻辣烫的升级品。很多城市很流行。夏天吃烧烤,冬天串串香。




因为串串香等油炸食品都是在油锅里高温炸出来的,又香又脆,特别吸引人的味蕾,特别能让人解馋,所以很多人都爱吃。




都说烤串是夜宵之神,不知道你曾试过油炸串串吗?


香气四溢的油炸串串。来源/二更视频


在当前满满的身材焦虑里,一看到“油炸”二字可能会劝退一大批人。但如果稍稍迟疑,看看作为油炸主角的串串,或许你又有了不同的感受。


不同于走出川渝的串串签签上越挤越多、块头越来越大的拼装方式,川渝串串的灵魂就在于少而精——无论是指甲盖大的一块肉、小拇指粗的鸡蛋干,过了油瞬间“脱水缩合”的平菇,还是筷子长的玉米粒和凤尾,一串一丁点,却点点都入味。


健身人士可以选择吃肉,三口五口尝个味道,爱美人士不如直接吃素,四舍五入等于没吃。


这么说起来,这油炸串串,实在是太巴适了!


1


据说在四川有个神奇的现象,那就是外地人统统到成都排着队吃美食,而成都人则一溜烟去乐山排着队打牙祭。


乐山之于四川,就如顺德之于广东。


隐藏在成都西南深处的乐山,拥有三处不同类型的世界遗产——乐山大佛、峨眉山、东风堰,又由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豢养世代。


乐山三江交汇。摄影/Reggy,来源/图虫创意


发达的水上交通催生独特的饮食文化。川菜选料的“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杂”特征,在乐山表现尤为明显。乐山雨量丰沛、水热同季、无霜期长,利于各类果蔬山珍的生长。三江汇流形成的众多湖泊,又带来品种丰富的河鲜。在地理与文化的滋养下,乐山饮食风味众多且特色鲜明,大众家常、乡村宴席、禅斋素食等各有千秋,拥有西坝豆腐、跷脚牛肉、钵钵鸡、豆腐脑、甜皮鸭、叶儿粑、麻辣烫等名品美食。


麻辣烫可谓“味在乐山”的重要支撑,其味道的高复合性带来品尝中的强烈层次感。在被麻辣包裹的生态圈中,甜皮鸭、白宰鸡、蒜泥白肉又因甜而独树一帜。


乐山甜皮鸭,摄影/屾屾,来源/图虫创意


巴蜀大地多山,水运成为经济与文化的命脉,古嘉州城(即今乐山市)曾有九个码头,兴旺时泊有上千艘船只,南来北往的船工带来风俗各异的饮食文化,临江的商铺也经营起网罗天下风味的餐馆,乐山厨师就此博采众家之长,吸收南北特色,造就兼容并蓄的码头饮食。


乐山码头。来源/网络


比如乐山的人气小吃“翘脚牛肉”,便源于苏稽镇(今乐山市市中区)一带的码头文化,那时的码头工人都是靠一些重体力活维持生计,因此快煮易食又补充能量的食物便是优选。为将就码头工人的现实需要,商贩们就将跷脚牛肉摆在路边摊售卖。没有桌凳,不少食客就跷起脚抱着碗吃,久而久之,这一随意又自在的“吃相”成为这道美食的名字。


跷脚牛肉。来源/网络


跷脚牛肉汤底非常讲究,要用到荜拨、白芷、三奈、八角、香皮、香草、茴香、草果、砂仁、白蔻、丁香、桂皮、香果、甘松、香叶、草寇等几十味香料和药材。现在一走近店面,就能闻到层次复杂的清香,而在乐山美食榜上,这道跷脚牛肉也是驰居榜单、美名远扬。


此外,乐山饮食也深受佛教文化影响。体现在食的内容、品的形式、做的方法上,食材要求素和鲜,单品以仙峰寺的雪水泡菜、万年寺的泉水豆花等为名品,素席以万年寺和大佛禅院为代表,坚持三素(素菜、素做、素名)特色,常以木耳、菌类、竹叶菜等山野菜为食材,且较为注重用餐时的仪式感。


四川豆花。来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片段


当然,品类众多的乐山美食不会轻易为某一种或几种食物所代表,在食客们的乐山必吃榜单上,除了前文提到的西坝豆腐、跷脚牛肉、钵钵鸡、豆腐脑、甜皮鸭、叶儿粑、麻辣烫,还有丹棱冻粑、粉蒸牛肉、纸皮烧麦、牛肉夹饼、临江鳝丝、犍为薄饼、罗城牛肉……


钵钵鸡。摄影/CCCCCCC大调,来源/图虫创意


无论把哪一样提出来,都得说个口水不停。在乐山当地,兜兜转转总能遇到间老字号来一饱口福。


犍为薄饼。摄影/乐山老戴,来源/图虫创意


相较而言,油炸串串就低调得多。在乐山,它常常被当作夜晚消遣最好的伴侣——滚油翻腾出热烈的泡泡,五花肉、牛肉、鸡脆骨、藕片、四季豆等等同锅共济,肉类鲜嫩、素菜油香,出锅后刷上艳红的海椒面,一大把串串再配上一瓶小酒,真是只有吃者过瘾,而吃不到的只能闻者落口水,见者很伤心了。

2


可能有人要说,这炸串各地都有,怎么到了乐山就得“油炸串串”四个字齐齐整整?


那是因为,乐山油炸串串比起一般的炸串来说,做法讲究得多。


首先是炸串的油料。油炸串串为提升炸串的鲜香选用卤油,也就是经过熬制的卤油,这股悠长的卤味香气,是乐山油炸串串的美味密码。


油炸串串油料。摄影/tangrongcd,来源/图虫创意


其次是用作炸串的菜品,通常不会出现水分过多和慢熟的品种。因此在油炸串串店里,牛肉、排骨、小甜肠、五花肉、土豆片、花菜、西兰花、掌中宝、平菇、豆腐干等是最主要的选择。


油炸串串菜品。摄影/tangrongcd,来源/图虫创意


炸制串串过程中,火候和时长的控制非常重要。因此,当客人选好串串后,老板多会根据过油的时间进行分类,然后陆续下锅。


待食物展现出熟的一面,就要及时从锅里一一捞出,然后再撒上乐山特制的调料。也有食客会额外配上由辣椒面和花生面制成的干碟,经过油炸微焦的食物刚刚裹了酱料降温,再趁着这股热气裹上一层花生辣椒面,足以让人一口难忘。


乐山油炸串串。摄影/马多,来源/图虫创意

3


如果只论味道,每个人的少年回忆里都有让人难忘的街边炸串,地方特色的油炸串串似乎没什么特别。


但在乐山,油炸串串在当年已然不是一代孩子们的解馋零食,而是一方居民的群体记忆。这也与今天乐山街头油炸串串出现频率最高的“招牌”——长药油炸有关。


长药油炸店铺。来源/四川电视台《美食同行》节目截图


长药全称长征制药厂,位于四川乐山市郊区,毗邻闻名天下的乐山大佛和风景秀丽的峨眉山,20世纪是我国大型医药工业企业之一。


1877年,四川总督丁宝祯为加强清军武装,在成都设立四川机器局制造军火,由此诞生了四川近代第一座机器制造工厂,这也是四川省工业发展的开端。


四川机器局。来源/网络


其后四川的盐业、煤矿、电力等工业陆续发展起来,并逐渐形成规模。抗战时期,四川作为中国的大后方,接受了大量华北、华中、华东地区的工业转移,四川省的工业发展也由此进入黄金时期。自1964年起,中国大规模开展三线建设,四川中部、东部地区再次迎来工业发展的大好机遇,电子机械工业等得到大力发展。


而长征制药厂就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投资兴建的西南三线抗生素生产基地。药厂筹备组组长是老红军,主要领导、管理、技术、干部和生产工人骨干全部由华北药厂配备。长征制药厂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建成投产,其后很快便发展为具备一定技术生产资质与出口能力的抗生素大厂。生产药物填补了西南地区,甚至全国专项医药产品的空白。1986年,长征制药厂累计总产值达4亿多元,实现利税l亿元,被四川省接连评为“文明工厂”“先进企业”“企业整顿改革先进单位”“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先进单位”“绿化后勤先进单位”。


长征制药厂筹备处。来源/网络


同期长药每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产品进入北美、西欧、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被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列为外贸“窗口”单位,也是国内同行中首家荣获西班牙“国际质量金奖”和“国际商业信誉奖”的企业。


可见,当年的长征制药厂也算盛极一时。而制药厂旁的长征社区,也形成独特的社区文化,居民大多彼此相识,对厂区有着强烈归属与认同。这种“大院”的生活和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一样,工厂就是人们依附生活的原始资料,因此其生活结构稳定,又变化缓慢。


长征制药厂承载着两、三代社区居民的奋斗史,以及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业精神与生活回忆。在后来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规划格局的改变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停产后,乐山将原四川省长征制药厂完整保留下来,作为当地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而“长药油炸”,就是早期在长征制药厂摆摊售卖而渐渐小有名气。到长药停产后,个别下岗职工改行干起了餐饮,其中一部分,就是后来的“长药油炸串串”。


所以,乐山的油炸串串,是几代乐山人对于那个光辉岁月的回忆。


如今,低调的油炸串串渐渐吸引了回头客,更是同乐山钵钵鸡、牛华麻辣烫、乐山烧烤并称“乐山四大名串”。


油炸串串同乐山钵钵鸡、牛华麻辣烫、乐山烧烤并称“乐山四大名串”。摄影/仙人板板,来源/图虫创意

国人对油炸食品的偏好自古有之。最早在春秋战国时,中原地区的“八珍”就有油煎的炮豚、炮羊,南方楚地也有炮羊、粔籹(古代一种环形的饼,由米面和蜜煎制)。当时所用的煎炸用油为脂膏即动物脂肪,来源有限,因此并非平民大众所能享用。


东汉之后,植物油在中国出现,《齐民要术》中记载,一顷地可收芜菁子二百斤,卖给榨油坊就能换来三倍的粮食。只是当时的植物油并非拿来食用,而是放火点灯,属战备物资。晋张华在《博物志》中写道:“积油满万石,则自然生火。武帝泰始中武库失火,积油所致。”积油过多又见火星,自然容易造成灾祸。


五代时,我国油炸食品已具相当水平。据《清异录》记载:其时金陵饮食有七妙,包括齑可照面,馄饨汤可注砚,醋可劝盏,最后一妙,则是“寒具嚼者惊动十里人”。寒具是麻花馓子的“祖先”,嚼起来能有如此响动,其酥脆可想而知。难怪苏东坡也盛赞:“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西北馓子嘎嘣脆。摄影/老哥,来源/图虫创意

如今,油炸食品已经很常见,比起总是在油炸选料中出现的面食、肉料,油炸串串可谓品类丰富。相较于烤串在炭火慢烤中慢慢的焦硬,油炸串串则辅之以油香,将差不多火候的美味更快送到你面前,因此它也当之无愧,是烤串之外的另一种快乐。


来源/美食视频《阿星探店》


参考资料:

1.《灵境与烟火交织的山之梦》,载《美食》。2019年第1期。

2.《吃货的乐山码头孕育的味道》,载《中国国家旅游》,2017年第9期。

3. 孙孟琦,周玉洁:《郭沫若文学作品中“白斩鸡”考释》,载《青年文学家》, 2020年第24期。

4. 易英霞,宋秋,梁光德:《游客对乐山小吃认知调查分析》,载《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第13期。

5. 练红宇,王玉琼:《四川工业遗产景观保护和利用的设计》,载《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第18期。

6. 张雨:《川菜文化的对外传播和翻译策略——以乐山美食为例》,《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21期,第14-15+18页。

7. 汪洪钧:《新常态下工业遗产保护与功能转型的三个维度——以原四川省长征制药厂为主要分析对象》,《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4期,第54-58页。

8. 王瑛,但强:《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美食旅游的优化发展——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9期,第1-8页。

9. 周永华:《四川省长征制药厂》,《中国药学杂志》,1987年第11期,第692-693页。

10. 张国治主编,于学军,浮吟梅副主编:《油炸食品生产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11页。


END




色(串串身上包裹红油和芝麻),香(各种串串本身的香味,加上辣椒的焦香,芝麻的香),味(香辣,够味)俱全,且可选择性强,一串也可以吃,从而能多吃很多种类。再一个食物基本都是提前加工好的,不用等太长时间,而且不用大家所有的口水都混到一个锅里,各吃各的




1.味道好,价格亲民

2.速度快

3.一般在街边和闹事,购买方便




油炸食品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但是,因为它酥香松脆,具有特殊的风味,所以有很多人还是喜欢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乐山市   乐山   美食   创意   麻辣烫   制药厂   口感   中国   码头   牛肉   味道   食物   来源   工业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