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界历史上,贺永华有着怎样的戏曲人生?

贺永华先生,京剧净角、国家一级演员、有名的京剧老演员、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的扮演者、有名京剧大师、上海京剧院著名花脸、京剧名家、有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他曾自言,“我什么马虎都行,到舞台上我是一丝不苟的。人活着就是两个字“情”、“理”,在这人来说,一定要公正、真诚、要诚实。

怀揣着对信念的坚定与执着,他跋涉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没有后悔与贪恋,有的只是对追求的忠诚。台上他画着脸谱塑造着一个个闪亮的角色,台下他抹去浓厚的油彩依然固守着京剧的生命,他就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贺永华。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寻着一条青石板的小道,我们来到了贺老家中,悠悠岁月的过往对于当时78岁的贺永华老人来说也许就像他手中的烟蒂所散发出的青烟般渐渐淡除,然而当我们重提往事老人却很快地将思绪拖回到半个世纪前,那时他还是个孩童。

小时候家里太穷,可以这样说吧,没有饭吃,他是河北省文安县人,他们的县里三年两头闹大水,虽然是北方、不是南方,可是他们这县里头到现在老人们会记得常闹大水,一闹大水、这庄稼就淹了,淹了长不出粮食来吃什么,没办法、他父亲拉过人力车,那时他还有个爷爷,没办法,这就是他们一个当家子的、也姓贺、比他上两辈,自己应该叫爷爷,就是他介绍贺永华,他把贺永华领到戏剧圈里头,当时贺永华11岁、虚岁11岁,实足10岁还不到。他从那时学戏起,写给他师父合同10年,那时合同现在是没有了,那生死、车惊马压、死了勿论,死了找不着师父,合同就这么写的。由此他10年也没见过他父母,想家了,就掉掉眼泪,这有的,在他来说是绝对有的,这一辈子不会忘,但是有一个希望,就是希望我再苦、自己能学出点东西来,我今后能演戏、我能挣钱养活我父母、也是我自己一辈子的出路,这是听大人这么说,我们就这么办,实际在他的环境逼迫很自然地就是这么个想法。

也许年幼的贺永华还不理解戏曲舞台上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含义,然而学艺道路的坎坷与曲折却实实在在地展现在他的面前。他们那个练功按现在来说今后恐怕见不着的,没有那么苦的。拿顶、头朝下、腿朝上、倒着,多长时间,这都是师父规定的,不让你下来你要下来,就抽、就打,练腿也是一样,这个腿慢慢踢,先老师给扳你这腿,慢慢你自己、小时候人胳膊、腿还是软的,跟大人不一样,慢慢扳起腿来,由10分钟、5分钟、一刻钟往上涨,扳着腿不动,最后到40分钟,在这40分钟以内谁要是下来,藤子就抽、不管的。这么扳着,他们那个腿软、小嘛,有时候睡觉自己再把这个腿扳好一点,让睡得好一点,自己明天早上起来、腿不是更好吗,那时单纯啊,就这么扳着腿就睡着了,这一睡就是一宿,那时候这一天功练下来多累,一睡、这腿就搁在这儿,拿腿当了枕头了,就这么睡着了,赶清早起来这腿还扑楞,好像这腿还老在这、麻木了。在他来说,因为家里太穷、父母那个苦,他母亲坐在、这时候叫“铺”,他们家里叫“炕”、北方,坐在炕上掉眼泪,他全记在心里,他从7、8岁,就这个家庭困难、一切装在他脑子里头,因此他很单纯,不管受什么罪、挨什么打,就为长大了自己学点本事,自己好养活父母,父母养活自己太不容易了,脑子里头没别的、很简单,就这么的,因此挨打、受骂,老师怎么骂、怎么打,绝无怨言的。

这份单纯的执着亦如那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攀缘草,不论充满了怎样的艰难险阻、都始终朝着一个方向攀缘,这份对生命的倔强令人亲切、令人敬仰。这是贺永华在舞台上的人物造型,那一仰头、一合手,举手投足都散发着浓浓的韵味,他每一步他踏得那么坚定,然而谁又能了解他生活的艰辛呢,虽然演了很多角色、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可是贺永华至今(当时)仍是一句话:艺无止境。

作为演员来说,我们这个演员、一辈子,电影演员也是一样,他总有、不是后悔,就是演完了好像有点遗憾,全拍好了,但是回头自己一看,某一个地方还稍微差这么一点点,这就是遗憾。却道师恩,永生难忘,直到当时贺永华还常常回忆起恩师尚和玉,是他领着年少的贺永华在梨园中漫游追索。他忘不了老师对自己的严格,自己不会忘的,现在谈起自己心里很难过的,别管怎么样,不是老师那么追自己、骂自己、打自己,自己今天这半碗饭就没有。我们就是一个打算,就是不能忘了恩师,尚老先生住在他们科班的时候,有一回贺永华他跟他们一个师兄弟打架,为什么呢,就是某老师对待他们不公平, 自己心里就不忿,因为说瞎话,就打起来了,自己也没打他,他就打自己,怎么办呢,我们东家后来就火了、听说了,罚他们跑龙套,那时天天演主要的,在科班里演主要的,忽然一跑龙套,好像就是罚你,叫你这脸上不好看,打旗、跑龙套,后来他们尚老师正回北京有点事,他回来了、他看戏,这自己都不会忘的,看什么戏呢,《战宛城》。《战宛城》历来是自己的曹操,那么这么他一看戏,自己怎么跑龙套了?他后来就问那些老师们,按现在说吧就是他们犯错误了,打架、罚他跑龙套。后来,他们那个尚老先生就去跟他们东家说,说什么呢,后来他们自己知道,老师们说他们听见了,后来知道,他们尚老先生就说什么呢,那时是捧自己,他喜欢自己,说他们这几个学生就数他们几个比较有出息,他上台有点光彩,会做戏,你要罚他跑龙套不要紧啊,你耽误他这个时间就耽误他一辈子,那时候他们东家很幸宠他们尚师爷、尚老师,因此,把贺永华他的罚就取消了。他头一天演戏出科,在台上一边一个大罗圈椅,还有一个程永龙,程先生。是教他架子戏的,那个时候也是全国出名的。程永龙、尚和玉,这两位老先生,上场门一个、下场门一个,拿着个大罗圈椅、坐着,那不是说了,就是捧自己了,自己没出去就对了,我一出去“哗”,实际上不是给自己鼓掌,给那老先生鼓掌,他们都是观众喜欢的演员,老主要演员了,是不是,所以从那时起,也就给自己的信心,自己出了科以后,自己生活着什么都不讲究了,自己这一辈子吃好吃坏、穿好穿坏,自己都不讲究,就是在艺术上自己是讲究的,一丝也不苟。

这份无法化解的浓浓师情对于贺永华来说是珍藏在他心底深处最宝贵的东西,他对老师的感恩、对追求的虔诚以及对京剧的热情之情如今当时都寄托到了他的学生们的身上。

他呢,现在当时这些年、见你们,不管是你们三两个人,见了青年人他就说咱们干了这一行了,你就要啃这一行、要钻这一行。干了这个了,我们生旦净丑虽然分行当,但是在艺术上一定要努力,而且同时呢,自己说老话不是有句话吗?有人缘才有饭缘,我们总要记住这句话,首先要做人,自己确实这些年也是这样说的,自己跟你们也是这样说,反正我们首先要做人,人就是随着潮流走,但是在这人来说,一定要公正、真诚、要诚实。也就是说要讲理,人活着就是两个字“情”、“理”,上台更是一样,好的东西我们要吸收,看了别人的戏就要检查自己什么地方不如人家,我们要改正。哪些东西好的我们一定要学,要学人家,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

用“默契”这两个字来形容贺老的师生关系并不为过,老人在学生身上寄托着对京剧发展的殷切希望,在这个不可间断的生命过程中,京剧花脸以其抑扬顿挫的唱腔倾吐着千百度的悠远和苍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京剧   圈椅   花脸   表演艺术家   跑龙套   科班   大水   东家   戏曲   师父   老先生   有名   演员   父母   东西   老师   人生   贺永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