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一线老师工作一辈子,也很难评上一个优秀,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大多数一线老师工作一辈子,也很难评上一个优秀,这种说法没有相关数据支持的。只要工作努力,评上优秀不是什么难事。如果老师一辈子都评不上一个优秀,评职称想都不要想。因为在评高级职称中有一个条件,任现职以来要有一个或者2个优秀证书,专科毕业的老师,需要2个优秀证书,本科毕业的需要一个优秀证书。

在我们学校,绝大多数老师都有优秀证书,优秀证书是一个老师工作能力的体现,也是一种荣誉。我也是一线老师,最近几年,每年都被评为优秀。我也没觉得被评为优秀有多难,只要老师认真努力工作,教育教学业绩突出,基本上都可以评为优秀。当然一个单位的优秀人数是有名额限制的,不是自己想评就能评的,一般按在校教师人数的15%进行评定,然后根据年度考核综合分进行排名,全校公示,这种操作很透明,想通过关系来获得都不容易。

在学校中也有一小部分老师,没有优秀证,这是有原因的,有的老师由于教育教学业绩差,没有想过评职称,更不会关心是否能评上优秀。有的老师没有把心思放在教育教学上,学生考好考孬是一个样,这样工作一辈子,不可能被评上优秀。

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希望能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这就要求老师不断的付出,努力地工作,优秀证早晚会属于自己。




我就从来没有评上过优秀!

从师范大学毕业到现在,三十多年了,我一直非常认真的工作,真的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教师的工作真的是八小时之内讲贡献,八小时之外讲奉献。

我所教的学科一直在全市前三名,有一段时间,一直保持全市第一。但是,我从来没有被评为优秀,先进,或是学科带头人。

我当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每天早上六点五十到校,晚上九点多,晚自习下课后才回家,真的是披星戴月。在学校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搞各种活动,忙得像个陀螺。不管多么差的班级,只要我接手后必定大有改观,学生进步很大,班级凝聚力很强。我所带班级的学生,每届考取重点高中人数是最多的。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也是最多的。

因此,我得到了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领导的肯定。有不少学生家长打听我带哪个班级,希望通过关系把孩子送给我带。

但是,说来真的很惭愧,我没有被评过一次优秀!

原因很简单,我只知道低头拉车,不知道搞好与领导的关系!记得有一年,校长心血来潮,除了评人事局给的优秀名额,另外,还评了校优秀工作者,人数比例超过教职工总人数的一半!就是这样,我仍然没被评上!那一段时间,我有些心灰意冷!但是,过了那一段时间后,我又干劲十足。我不是为了评优秀而工作的,教师本来就是良心活,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不用在乎那么多的!有人为了得到优秀,请客送礼失去了人格,我没有请客送礼,我一直坚持自己的良心,我没有得到优秀,我也没有丢了人格!




看到这样一个题目之后,我就在想教师优秀与否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是看教师的升学率吗?还是看教师获得模范的证书个数?还是看教师赛课获得证书的级别呢?下面就从我自身的经历说起,请大家对我评判一下,我是否是一个优秀的教师?

我没有优秀教师证书能说明我不优秀吗?

有的时候我也在想,我是否是一名优秀教师呢?在一些人的眼里,我可能并不优秀,因为在我从教的25年里,我从未得到一个区级以上的模范教师的称号,最多就是获得校级模范教师称号。

所以没能获得区级以上优秀模范教师的称号已经成为我内心中的一个巨大阴影,我之所以有这样的心理阴影,就是因为每次在教师节的时候都有区级优秀教师表彰大会,而我每次都没有上台领奖状,所以我怀疑自己是否优秀。

为什么我评不上级别高一些的模范教师呢?在我们学校里能够评上区级以上模范教师的一般都是班主任,甚至有的班主任都评不上区级优秀教师。除了班主任之外,能评上区级以上优秀模范教师的人就是与领导关系比较硬,关系比较好的人,是经常给领导送礼的人,相反不不善于与领导沟通交流的人就很难获得这些荣誉称号。我就就属于这样的人。

我有骨干教师证书能证明我优秀吗?

但是有的时候我又觉得自己很优秀,因为每一次赛课,无论是校级、区级、市级,甚至省级赛课,我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喜悦,是一种价值感的体现。

我在业绩方面很努力,所以多次被评为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科研骨干教师等等很多荣誉称号,我不知道,这些荣誉称号是否能够证明我很优秀?但是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素养就是要有精专的业务素质。



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能说明我优秀吗?

我觉得自己很优秀,是因为我具有一些成就感,我教过的学生和家长对我极其认同,即使毕业之后也与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当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出现问题时,家长还愿意和我交流沟通,所以我觉得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对我工作的认可,其实就是对我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和认可能否说明我优秀呢?

不优秀就是不进取不成长!

我不知道题主所说的优秀的意思到底是优秀教师称号呢,还是各种证书呢?如果是优秀教师称号,我觉得我这一辈子都没被评上,但是我并不在意这些,因为我始终没有放弃自身的成长,始终把精力放在教学上,放在关心学生与学生沟通交流上,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也赢得了社会的认可,所以我并不在意学校是否给我一个模范教师的证书。



如果一位教师在从教的过程中,既没有进取精神,不钻研业务,也不热爱学生,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不优秀。换句话说,教师优秀与否,取决于它的工作态度和进取心,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即使没有证书为证,哪怕暂时得不到学校的认可,只要始终保持进取的精神,不断提升业务,最终一定能获得学校或者社会的认可。

不知道你所认为的优秀是什么,说出来吧!

如果你认同我的价值观,请关注我!为我点赞、评论和转发。




你说大多数一线老师工作一辈子,也很难评一个优秀,我认为根据不足。

因为优秀是分层次多方面的。从层次来讲,校级开始就有了。还有政府表彰、部门表彰等。从优秀项目看,综合性的"优秀"较难,县级以上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人事部门、党团组织部门表彰较难。但还有诸多单项优秀,班主任、优质课、教研教改、教案、论文、调查报告、教育教学征文、团队工作等等,一线教师一生什么"优秀"也没评过的人不多。

真有这样的人,我看不要怪罪没人帮、无后台、和校长关系不好丶没送礼等等,还是自己查查原因吧。不是我小看这类人,不是混混就是窝囊。吹毛求疵、尖头教师也很难一生评不上一个优秀。




   大多数一线老师工作一辈子,也很难评上一个优秀。这句话有点夸大,或者说没有讲清楚。接下来,我结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说一说评选优秀教师。

   我所在学校,在职教师六十余人。虽为农村学校,但是属于区教育直管。每年评选优秀教师,分为二个层次,校级优秀和市县(区)级优秀。校级优秀,也称为年度考核优秀,每年分给学校大约十个名额。比例与乡镇中心学校评选差不。名额多,许多老师都有机会的。可以说,在十年内,几乎每一个老师都能获得一次。如果说,一个教师工作一辈子,没有荣获校级优秀,实属罕见。

   市县(以上优秀,每年教师节前评选。几乎雷打不动,上级每年给学校一个名额。也就是说,三十年,只能有三十个老师有机会评上市县(区)级优秀。僧多粥少,按每个老师工作三十年,全校只有一半老师能有机会评上,其余老师都没有希望。大家若想开后,没有评上,很正常。

   评优秀之所以争议较大。它的评选,不像考试选拔,以分数为标准,相对客观公正。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业绩很难具体量化,如品德。在评选过程中,难免受人为因素干扰,有时缺乏公正。但是我们不能偏激地说,所有评上优秀的教师,都是请客送礼换来的,似乎是“落后分子”,应该成为攻击的对象。其实不少优秀教师,名至实归,他们的事迹真的很感人,值得大家学习。

   我所在的市,教师评上优秀,不论是市县级的,还是校级的,都是一张荣誉证书和三百元。发钱,还是近几年的事,以前仅仅一张证书。一般老师评不上优秀,仅仅发几句牢骚,调侃一下,并不放在心上。但是在评职称时,都积极争取评上优秀。市县级优秀太少,难度大。但年度考核优秀,即校级优秀,名额多,一般都能争取到。

    评选优秀教师,更多的是荣誉,是一种激励机制。不值得斤斤计较,为此伤了同事感情。如果你不优秀,非法获得,那它就是一张不值钱纸。如果你很优秀,没有机会评上,没有一张荣誉证书,仍是人们心中学习的楷模。




我认为只要你努力工作了,并且成绩名列前茅,不会评不上优秀的。

因为教师优秀,来源于平时的敬业爱岗,来源于师德师风优秀,来源于所教学生成绩非常出类拔萃。只要这些都具备了,就一定会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甚至还是名师等等荣誉称号,都会被你获得。

换而言之,做为一名教师,不思进取,保持终日,为了完成上课任务而已,为了换来那份工资而已,自己教的学生成绩总是一般般。那么肯定很难评上优秀的。

总之,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大家说呢?




提起这件事,可能很多老师都会摇头心痛。

有些老师工作一辈子都评不上优秀,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好多教龄在20多年,30年的老师,却被卡在职称晋升的门槛之外的原因,其中就有一项是没有县级以上优秀教师荣誉。

当然,并不是说评不上优秀教师的这些老师就不优秀,而根本原因是优秀教师评选的名额有限,竞争激烈而残酷,有些硬性条件和指标,一些老师永远都无法达到。

就拿我们县来说,各学校年度考核优秀名额是有严格限定的,每年的优秀名额必须严格卡在13%以内。也就是说,一个学校100个教师,每一年评上优秀的只有13人。

而被推举参与优秀教师评选的老师,必须具备三个硬指标,只有三个硬指标全部具备,才有资格参与优秀教师的评选。

第一、承担班主任工作,所任学科教学成绩名列全校前三名者。

第二、承担县级以上公开课或示范课者。

第三、参与或承担县级以上规划课题,或微型课题并顺利结题者。

好多教师评选不上优秀教师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三个硬指标其中的一项或多项不符合要求。

原因很简单,一部分代术科(体、音、美、信心)的教师,几乎就没有参加优秀教师评选的机会,因为这部分教师除了没有教学成绩参考加分以外,绝大部分都不承担班主任工作。

另外,一部分教龄在20年以上的老教师也几乎很难进入优秀教师推荐名额的行列,因为这部分教师很少承担县级以上公开课或示范课,也有一些老师不承担班主任工作。

总之,不管哪一条不符合要求,都与优秀教师名额推荐和评选不沾边。

当然,我所说的只是我们当地优秀教师的评选情况。

地域不同,差异也非常大。

总而言之,优秀教师的评选难就难在人员多而名额少,条件苛刻,竞争激烈而残酷。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教师一辈子都评选不上优秀教师的根本原因所在。

要想改变这样的困境,破这样的僵局,就得大力进行评优树模和职称晋升改革,唯有这样或许才能真正解决当前优秀评选难这一困境和僵局。




优秀,有很多等级:有校级,乡镇级,区级,市县级,省级,国家级,越是级次高,获得优秀的机会就越低,评上优秀的难度就越大。

作为一个一线老师,在一生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不论什么级别,不管什么类别,总要获得一二次优秀。如果,一线老师一生什么类别,级别的优秀都没有获得过,连最低级的校级优秀都没获得过,那在同事和领导眼里,你真的“不优秀”?!

我认为一生都评不上一个优秀的老师不是大多数,而是极少数;我认为一生都评不上一个优秀的老师大多数是“真的不优秀”,而极个别的虽然一生评不上优秀,其实是“真优秀”!这些极个别的“真优秀”的老师:一门心思埋头苦干,不溜须拍马,不巴结领导,不爱搞关系,不请客不送礼,一生正气,两袖清风。在领导眼里是一个:—不会事,不来事,只干事,不懂事的老师。可能,还是一个自视甚高,自视清高,自视荣誉如粪土,处处和领导唱反调,事事和领导找毛病的刺儿头。如果,是这样的老师,自然一生也很难评上校长所认为的“优秀”了!

其实,真的大多数一线教师都自命清高,也不会为了一个优秀,为了晋升职称去争,去抢“优秀”;确实,也有一些优秀教师,为了其它教师晋级的需要而主动把“优秀”指标让给需要的老师!

优不优秀,真的无所谓!只要扪心无愧,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家长和学生,对得起自己热爱的这份事业,那才是真的优秀!!!





不清楚。因为我不是老师。
但是我估计那些优秀都是让有权有关系的人得去了。这样的情况各个系统都存在。比如支部工作,一定是支书最优秀,教学工作,一定是校长。如果校长兼书记,那就都是他(她)的,特别是等级高的奖励,往往如此。等级低点的奖,校长不在乎了,才会让给副校长、主任或教师,以示关怀和栽培。




各地的情况不同,我所在的乡,是校长想给谁优秀,谁就是优秀。你不知道,评职称时,有的人就已经成了县、市、省上的优秀教师了,职称也是一样。总之评得少,给得多。这就是大多数老师工作一辈子,也很难评上一个优秀教师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老师   优秀   工作   市县   名额   模范   优秀教师   校长   证书   成绩   原因   领导   关系   教师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