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斯诺克不列入奥运会项目?

斯诺克不列入奥运会项目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普及程度太低,参与度不高。与足球、篮球、甚至是当时当年影响力尚不足自己的网球相比,斯诺克这项古老的小球运动在今日仍然只是一项小众运动。个人觉得台球运动其实算是一项小众化的运动,在英国更是一种贵族运动,就像是象棋、围棋等脑力运动一样,肢体上的运动还是较小,消耗更多的还是自身的精力。目前从事斯诺克的国家有:英国、澳大利亚、中国、保加利亚、泰国、德国、爱尔兰、加拿大、印度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其他地区几乎很少有运动员参加比赛。在我国,也是随着包括丁俊晖在内的多名运动员的异军突起,斯诺克的影响力才慢慢变大。
  2. 台球种类太多,没有统一规则。 按种类区分,能有数十个具体的台球项目,主流的有斯诺克、美式撞球(即9球)、开伦、比利等;具体细分到地区,还有着各自区域特色的项目,比如中国的中式台球(即传统的黑八)、俄罗斯的俄式台球、英国本土的英式八球等。这样的台球项目种类繁多,在奥运会中到底采取哪项规则可以说让人绞尽脑计。

斯诺克职业选手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目前斯诺克的世界排名截至在96位,但是将近100名的职业选手中一位女性也没有见到,马克-艾伦的前期瑞妮-埃文斯也是目前仅有的一位进入过职业选手中。当然不代表没有女子斯诺克的赛事,但是男女相差太大,在女性中的普及程度更是较差。作为世界性的体育运动,仍需有一段长期发展的过程。

3.斯诺克的比赛赛制以及比赛时间。考虑到斯诺克的比赛赛制,这项运动是无法预计比赛时间,在最早的斯诺克世界锦标赛决赛上,比赛局制都已经达到了35局,但是奥运会上的比赛项目的时间都是可以预计的,所以说这也和世界各台转播经费、时间、场地等等产生了矛盾。如果说有一天加入奥运会了,也会给这项运动加上很多枷锁。不过单局限时赛是个不错的选择哦,但是这样也缺失了斯诺克的观赏性。

4。斯诺克本身的局限性。由于斯诺克球台太小,只能安排在相对较小场馆举行,现如今斯诺克赛事的比赛场馆,只有德国赛和上海赛的场馆规模超过2千,而像克鲁斯堡这样的比赛场馆只能容纳800人,相比足球、网球那样万人现场观看的场面,斯诺克比赛的场面实在有些捉襟见肘。观赛人数的偏少自然会减少票房收入,票房收入不足也会影响赞助商投钱。此外现在的斯诺克过于“端庄正派”了,除了一张球台,整齐划一的马甲、领结,这项运动很难再给人们提供其他的话题谈资,看久了难免觉得刻板、沉闷,所以斯诺克比赛需要更多的娱乐性。

综上所述,斯诺克本身这项运动的局限性太大,进入奥运会还需要很长的路。




成为奥运会运动项目的硬性标准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运动大项和运动分项要列入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至少在75个国家和4大洲的男子中以及至少在40个国家和3大洲女子中广泛开展。



运动小项要列入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至少在50个国家和3大洲男子以及至少在35个国家和3大洲的女子中开展的,而且至少两次被世界锦标赛或洲锦标赛列入比赛项目的小项。

只有在至少三个洲25个以上国家中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才能被列为冬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除正式比赛项目外,国际奥委会还授权东道国,可将本国开展较为普及的非奥运会正式项目的1~3个列为当届奥运会的表演赛,其他国家亦可派队参加。作为非正式比赛,获胜者不发给奖牌。



奥运会现状

自2006年以来,时任主席罗格从减少参加人数,提高观赏价值,节约成本等方面考虑,提出瘦身计划,但效果并不好。

嘴里说着不要,身体却不老实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大项达到奥委会规定的最高数值28,小项也有302项;2012年伦敦奥运会大项为26项(去掉棒球和垒球),302个小项;2016年里约奥运会包含28个大项(新增7人制橄榄球和高尔夫),306个小项;2020年东京奥运会将包含高达33个大项,339个小项!嘴里喊着瘦身,可东京奥运项目几次添加,早已超过此前最多28个大项、310个小项的规定上限。



因为国际奥委会、各行业协会、各国体育组织、赞助商等都有利益瓜葛,裁撤项目是牵一发动全身,所以每次提瘦身也就是羽毛球、现代五项等几个目标。每次瘦身的结果就是项目增加,运动员数量减少,美其名曰增加竞争性和减少运营成本,堪称是省小钱花大钱的典范。

与其说奥委会主动提瘦身,不如说是看到尾大不掉的情况提前约束奥运会规模的扩大。

斯诺克努力申奥情况

劣势

斯诺克申奥最大的阻碍便是群众基础狭窄,虽然世台联宣城每年有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次观看斯诺克职业赛事,但绝大多数集中在英伦三岛、爱尔兰、加拿大、泰国、印度、伊朗、德国和目前极速发展的中国。也正是因为来自东方的力量使得世界斯诺克协会有了底气,蠢蠢欲动。



但斯诺克这项运动本身难度极大,需要系统的、专业的和持之以恒的训练,对器材和选手天赋也有很高要求,所以推广难度比较大。同时斯诺克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有限,又被各国台球不同打法分流。最重要的一点,斯诺克这种竞技似乎与奥运“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很难挂上钩,要想成为奥运会项目难上加难。

利好

不过,世界斯诺克协会一直在极力促成斯诺克申奥,毕竟成为奥运会项目对一项运动的扩张有着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虽然东京奥运会没有成功入选,但协会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并且努力接触2024年巴黎奥委会。

对于斯诺克申奥的利好消息是,奥运会的收视率自北京奥运会后逐年下降,里约奥运会收视率竟然跌到几十年前的水准。这对于志在提高奥运会影响力的奥委会难以接受,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考虑新鲜血液,虽然斯诺克在全世界推广范围有限,但台球这项大运动还是遍布中、美、欧等具有很强话语权的区域。

展望

而且巴黎奥运会举办地与斯诺克发源地同属欧洲,地缘关系亲密,世界斯诺克协会如果充分利用此层关系,再发扬屡败屡战的精神,最重要的是提高斯诺克“更快”像奥运会精神靠拢,也许2024年我们将会在奥运会的舞台上看到奥沙利文也说不定。



最后,还得期望东京奥运会反响不好,才能更有机会刺激奥委会改革。




斯诺克之所以未被列入奥运会项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此项运动的受众小,普及范围小。这一方面直接影响了广告收入,比赛收入等,对奥运项目来说,收益比太低,而举办成本太高。

第二,此项运动的对抗性不高,不像其它运动项目,对抗性,力量性,那么大,没有足够的轰动效应。


第三,此项运动每局耗费时间太长,有的一局时长长达三四十分钟,一场中长局的比赛,总时长甚至长达10小时,耗费太长的时间。这样会占用太长的直播资源,性价比太低。

第四,比赛场地小,可以容纳的观众数量太少。斯诺克的比赛,在击球点位,走球线路上,偷袋进球等方面,都是非常精细、精准的,稍微远一点的距离,就看不清了,所以一场比赛的有效观众人数太少。


第五,斯诺克运动要想列入奥运项目,必须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包括比赛规则,计分规则,计时规则,比赛局数等。而另一方面,斯诺克运动又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项目,有其独特的魅力,如果大幅度地进行改革,势必会影响斯诺克的原本美,从而减弱这项运动的观赏性。

第六,运动员在世界各国的数量差距很大,各国的技术水平差距很大,这也不符合五大洲共同参与的奥运精神。




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非常专业性的问题,普通爱好者很难回答,但总离不开一个核心因素——全球化程度低,下面给出我一些比较业余的看法。

首先大家要知道,台球分类广泛,WPBSA(世界职业台球和斯诺克协会)、IBSF(国际台球联合会)和WCBS(世界台球运动联合会)三个机构也管理着英式、美式等不同的台球项目,这种散乱的结构其实不利于台球申奥工作

斯诺克申奥工作其实很早就提上了议程,2005年就已开展相关工作,早在2013年5月谢菲尔德集体会议时就给出最早2024年跻身奥运会的暗示,但在8月份的时候,这一目标便推迟了4年。

2015年1月,WCBS秘书长和WPBSA主席联合发布声明,他们已经向日本奥委会提交标书,希望台球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项目之一,但是是以WCBS的名义提交的。

2015年6月,东京奥运会入选资格争夺中,最终斯诺克与桥牌、国际象棋和篮网球等热门项目一并出局。事后世台联主席明确让斯诺克成为2017世界运动会的项目之一,抓住这种机会扩大其影响力,事实上也争取到了。但奇葩的是斯诺克作为男女混赛的项目亮相,并且全部参赛阵容仅仅16人,无一大牌球员。这在大众眼里看来,世台联的申奥举措简直是在开玩笑,表面上做了很多文章,实则无实质性的东西。

2018年12月,巴黎埃菲尔铁塔举行了一次特别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台球项目力争跻身2024年巴黎奥运会比赛项目!这是继东京申奥失败后又一次尝试。斯诺克世锦赛冠军肖恩·墨菲和WPBSA副主席Nigel Mawer作为重要代表出席活动。

已接近15年的台球申奥历程,为什么还没成功,核心问题在于台球运动的全球化程度相当低,并且其分类广泛散布于各国,比如英国偏向英式斯诺克,美国和日韩偏向美式,东南亚和少部分欧洲地区盛兴开伦和十号球,中国除了独创的中式台球之外,什么都搞。

以本届斯诺克世锦赛为例,正赛32名球员,澳大利亚、比利时、塞浦路斯、泰国各1名选手,中国6名,剩余25名全部来自英伦三岛。而纵观整个斯诺克职业128人大名单,仅有1名非洲裔英格兰籍选手,1名澳大利亚选手,无美洲球手,英伦三岛占半壁江山,中国泰国紧随其后,欧洲国家就算西班牙、法国、意大利,难觅职业选手。

申奥,谈何容易!

关注“聊个芝麻球”,专注台球资讯与评论,与杠精一起传递快乐体育!




分享一下个人观点,个人感觉

第一,斯诺克虽然近几年在赫恩的推广下赛事越来越多,而且知名度也不小,但是还是没有达到全世界范围内普及。我们看一下世界斯诺克排名就可以看出,英伦三岛的球员占了职业球手的一半还多,基本上斯诺克“江山”被他们霸占,虽然也有罗伯逊、丁俊晖等非英伦人士在斯诺克中取得佳绩,但是总体其他成员的表现不好,其他国家斯诺克球员更不用说了,战绩更不理想。

第二,赛制问题,像奥运会这种大赛要举办的话肯定会像世锦赛一下搞一个长局制比赛,赛制长,观众的耐心差,而且奥运会项目众多很难保证票房。

第三,当今这个社会年轻人向往激情,渴望激情,奥运会激烈的比赛正好迎合这样的诉求。再看斯诺克运动,比赛场比较沉闷,缺乏激情,除非喜爱这项运动的人,不然很难适应这种比赛方式。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我也是一个台球迷,很爱看斯诺克比赛,也非常希望斯诺克能像其他运动一样闪耀在奥运舞台上。希望在世界台球的推广下继续打开知名度,也希望有一天斯诺克能申请加入奥运会成功,也给广大球手和球迷一个心理慰籍。





我想大概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受众面小。《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只有奥林匹克运动项目才能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并且还规定:运动大项、运动分项要列入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必须有公认的国际基础,至少在75个国家和4大洲的男子中以及至少在40个国家和3大洲女子中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才可以列入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

再看看斯诺克,球迷们都知道,也就英国人和中国人玩的多,职业球员也基本遍布这两个国家。

二、时间不好把握,作为奥运项目,一项运动要有明显的可掌控的结束时间,众所周知,斯诺克来源于防守,要是两个人陷入僵局,打完一局球可能需要一个多小时,是很“磨人”的。

三、组织杂乱,种类较多,我们知道台球运动除了斯诺克还有中式八球,美式台球等等各种规则不一的台球,那么你该选哪一个入奥?每一个都觉得自己有充分理由可以入奥,这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这些运动分属不同机构管理,而这些机构又由于历史原因争吵不断,为了各自的利益没有统一过。

综上所述,短时间内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斯诺克都无法入奥。




谢邀。

因为中国打台球的基本没啥出路。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上面不喜欢这项运动。奥组委所在的国家水平相对一般。

几个运动都被称为奥运会之外的“非奥项目”其中就有台球、高尔夫球等。奥运项目不是一成不变得,刚开始时奥运会只有田径项目,后来才更加丰富,需要有国家申请,很多国家同意才有机会成为奥运项目,例如跳水、乒乓球之类的,都是逐渐加进去的;

另外,下届奥运会已经提交了台球申请。

最后,中国台球厅很多都经营不下去了。





斯诺克运动如果想进入奥运会需要满足很多的条件,让我们看一看是否满足?

第一,从运动项目构成来看,运动项目分为大项和小项。简单说大项,比如足球、篮球、排球、田径等等,这些大项服无法再细分。小项相对来说更好理解,比如田径当中的跳高、跳远、铅球、铁饼、长跑,短跑等等。奥运会在选择这些项目并纳入其中都有一定的标准,奥运会规定,对于大的项目纳入进来,需要具备对于男子要有75个国家,四大洲的普及率;对于小的项目纳入进来,需要具备男子50个国家和三个大洲的普及率。可见普及率、受众群对于纳入奥运会项目选择来讲是很重要的。

现实情况是,斯诺克运动的普及率相对于来说比较低,只在英国等欧洲几个国家,还有中国等亚洲几个国家比较盛行,显然,这样的普及率根本无法满足奥运会的选项标准。

第二,从运动项目的竞技特点来看,斯诺克两人轮换击球,比赛相对平静,稳定,缺乏竞技激烈程度。而我们看到奥运会的比赛项目,竞技激烈场面非常普遍。所以斯诺克被公认为是世界三大绅士运动之一是有原因的。

第三,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斯诺克比赛的时间很漫长,半天打不了几局,如果设置局少偶然性太大,体现不出选手的水平。局设置太多,那么电视机前观众可能失去兴趣,对比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几乎半天之内都会得出结果,奥运会基本上耗不起这个时间。
当然好消息是,国际台联认为,斯诺克在世界范围的推广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将继续争取2024年奥运会资格,让我们拭目以待。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台球比赛没有一来一回的特点,很多时候会是一局球都是一名球员在打,清台或超分就结束一局了。奥运会的项目都是有来回性和同时性的,田径游泳是几个人站一排然后一起比赛,举重体操等项目是一个接一个的来进行比赛,篮球网球羽毛球等项目则是对攻对防交替击球的较量...台球就无法做到起跑线式的规则,比如斯诺克(按9局5胜制,奥运会的话肯定不会是长局)你开球给我留下机会了,我直接超分,下一局刚开始一个回合,你给我留下拼长台的机会,我拼进了,随后局势明朗了一杆清台,后3局皆是如此,我以5比0取胜,那么这里就对你很不公平了,毕竟都是我一个人在击球,你并不是没有实力...所以你看斯诺克世锦赛都是长局,一天都打不完,就是为了能尽量避免这种独舞的几率...这样解释懂了吧




第一:斯诺克台球作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它开展的范围太小,在世界体育中影响较小。目前仅限于英国及中国、泰国、印度、香港、澳大利亚。而奥林匹克体育项目的最终目的是让那些深受人们喜欢的项目通过竞技比赛,得到更加广泛深入开展,而斯诺克项目暂不具备此条件。

笫二:《奥林匹克宪章》明确规定一个项目要进入奥运会要有如下公认基础,即:必须在不少于四大洲75个国家(地区)的男性和三大洲40个国家(地区)的女性中广泛开展。而斯诺克长期以来是在英国本土盛行,近十年来因中国选手丁俊晖在斯诺克运动项目中的杰出表现及泰国的瓦塔纳、香港的傅家俊、奥洲的罗伯逊等印度选手的优秀表现,才使斯诺克运动项目扩展到亚洲等地,但也尚未达到《奥林匹克宪章》之规定,这也是斯诺克现不能入奥的原因。

第三:世界台联没有将斯诺克很好地进行世界范围内推广,此项运动在中国的兴起发展,是中国选手自身的参与努力并取得优异成绩后,台联才重视在中国举办几个大赛。台联没有体现出主动积极的姿态。

第四:斯诺克运动本身的比赛规则使奥运会难以在时间上进行把控,当比赛双方进入复杂的互防状态时,耗时太长,影响观赏,若采用中国围棋的‘’读秒‘’,也许会控制好比赛时,从而有利于进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斯诺克   奥运会   奥林匹克   小项   项目   大项   比赛项目   台联   东京   大洲   台球   中国   奥运   国家   体育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