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因档案里出生日期与实际不符而推迟或提前退休的?

我是71年3月,档案是72年12月,本该拿着2000块的退休金,现在不仅拿不到还要每月交900多的社保。家里有个亲戚更离谱,64年的弄成了71年,她是55岁退现在得等到62岁才能退。我姐66年的,档案65年的,提前了一年多,但是她的提前退休对她来说是损失,她是体制内,上班又比较清闲,提前退休损失了10几万。[吐血]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有多少人,因为档案里的出生日期与实际不符,而推迟或者是提前退休的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这样的人是存在的。但相对来说占比是非常低的。可以说几乎占比是不到1%,也就是说100个人当中可能仅仅不到一个人会有这样的概率出现,那么我们个人档案中的出生日期和真实的出生日期不相符,最终导致他在办理退休的过程中,需要延迟或者说提前退休。

我们在正常办理退休的过程中,那么认定你的法定退休年龄,并不是依据你身份证上的年龄或者说是户口本上的年龄,而是根据你个人档案中初始就业时所登记的出生日期为依据来确定我们的,法定退休年龄,当然绝大部分人他的这个出生日期和真实的出生日期是完全一致的,就不存在任何的问题,也不会存在延迟退休和提前退休的问题。

但是对于少部分人群,由于自己在初始就业时修改了自己的出生日期,比如说你改大了或者说改小了,那么最终的结果确实会影响到自己将来办理退休,和领取养老金的这个时间。所以说这部分人群存在但非常少,因为我本人也是办理这个退休的,在我们工作单位出现的概率几乎是不足1%的,因为每年办理退休的人,大概也就是几个人或者说十几个人,连续10多年基本上可能会出现一例这样的情形。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我同事2002年(坊矿下岗),关系在社保局,特殊工种前几年,身份证67年,关系61年,以退休4年。某人89年参加工作,关系83年,一下多了6年工龄,现在都说不管档案出生日期,照身份证年龄算数。唉社保局说的算。




退不了怨谁?档案里的年龄谁填的表?不是年龄自己长腿了硬爬到档案里的吧?这叫自己种的苦果自己享受,何止吃这些亏?那么高龄补贴你也会后错好几年,记住!便宜永远不会便宜一个人!




是这样的,目前在办理养老退休时需要提供个人档案,如果出现个人档案记载的身份信息和身份证上的年龄不一致的情况,那么就要以档案上的年龄信息为准。

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档案上的年龄要大于身份证上的年龄,这样等于提前退休了;还有一种就是档案上的年龄小于身份证上的年龄,那么这种就需要面临延迟退休。生活中,后者发生的情况相对前者要多一些。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一些人参加工作的时候,因为特殊原因而私自改动过出生信息,而档案却相对更加权威和真实,因此社保部门会更加倾向采取档案上的年龄信息。至于说有多少人会因为这样的情况而提前或者延迟退休,这还是比较少见的,属于个案的范畴。

@社保当家,感谢你的阅读。




唉,提起来都是眼泪啊!我是73年的,身份证上是72年,一直沾沾自喜地以为能提前一年也就是明年就可以退休了呢,可是今年初却被告知档案里的出生日期是75年,也就是说还要再上四年班才能退。听到这个消息时整个人都快要崩溃了,不但不能提前,反而还推迟了两年,情何以堪?单位效益也不好,早点退了还能比上班拿的多一些,这下全泡汤了……沮丧得都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后来慢慢劝自己已经这样了,既来之则安之吧。





这个办理退休手续时实际年龄与档案不符的人估计也不少,因为我在办公室从事办理职工退休多年遇到好几个。办理职工退休具体程序是:在职工登记表中,找出近一年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借出职工原始档案(因为我们档案存放在上级主管单位),在档案中查找最早职工登记表或招工登记表上的年龄,以此依据为办理正式退休年龄为准。(审批部门也是按这个认定)办理身份证时因为很多原因与实际年龄不符,或大或小都有。因为有些职工只看自己的身份证年龄,并不知道档案中记录的原始数据,所以有提前或推后退休的人员不少。




计划经济时代,招工是有国家指标的,更有接班一说。

所以计划经济时代找一份工作很困难,没有指标就没有招工,有了指标不要不够条件也不能被招工。

因此有很多人走接班的道路,也就是父亲提前退休,儿子去接班参加工作。

提前退休需要条件的,那就是有病不适于工作了。名字叫做病退。病退的退休金只有70%。所以很损失的。

但是为了儿子能早一点参加工作,有很多人,都病退了。

病退是一种折磨,因为自己的工资因为病退就少了不少,孩子接班从学徒和试用期开始工资更少。通常情况下试用期是一个月7元到9元钱,如果是是技术工,需要学徒三年,三年学徒期的平均工资是10来块钱,出师以后定为一级工,每个月20来块钱,两年三年以后定为二级工,可以拿36块钱。

如果在科室里做一些文案工作,还不如工人的工资呢。

所以病退的人都是决心大心狠的人。也就是为了孩子老命都拼上去了。

所以病退的人有个犹豫过程,犹豫来犹豫去,最后把孩子的岁数犹豫大了。

因此有的人接班都已经30多岁了。

超过24岁基本上就不让接班了。

所以有的人就把自己30多岁改成20来岁。

接班时候填的第1份档案就是20来岁,有的人甚至就是十八九岁。实际上他已经36岁了。

那时候的人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可是谁都不认真的追究,属于人们互相有同情心,都想让人们过得好一点,也就不管这些具体的真实年龄了。

接班儿是接班儿了,等到退休的时候就出现麻烦了,自己已经60多岁了,还不到退休年龄呢。

最惨的就是有人已经70岁了,还是50多岁的档案呢,还要继续工作,等到到了退休年龄才退休的。

2000年以后很多人都喜欢跳槽了,因为社会上找工作很容易,自己所在的单位工资不高就可以跳到工资高的地方去工作。名字叫做把老板给炒了。

但是也有瞒报自己实际年龄的,因为社会上的任何一个单位,不愿意招用40岁50岁以上的人。

所以人们愿意说自己是20多岁30多岁。由于技术好,用人单位睁只眼闭只眼也就用他了。

签第1份劳动合同的时候,也是20来岁30来岁的,如果所在工作的单位经济效益好,工资挺高的,就不愿意跳槽了,一干干到了退休年龄。

可是劳动合同上写的自己是20多岁,实际年龄已经接近40了。还需要干10来年才能退休呢。

如果是办公室工作的话还不太吃亏,如果是一线的工作人员体力劳动者就亏了。因为已经是60多了,仍然当四五十岁的人在用呢。

因此工作不能胜任,各种提成效益奖什么的就降了,收入就低了。50来岁的人就没有地方接受,也就不能跳槽了。在单位不能胜任工作,身体笨拙,脑子不灵了,干点什么都累呀,累呀的。渐渐的就不被单位所重视,遭到冷待冷遇了。有效益好的工作不给他干了,没有效益的打杂工作都让他去干了。活没少干,工资奖金什么的都少了一大半。

吃亏就吃大了。

这是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内,因为员工老,尊敬他们。人们不愿意不给他继续签合同,仍然在单位工作,才这样的。

如果是私企干脆就不签合同了,不能在这个单位工作,就是失业了。

没工作,又没到退休年龄,自己就需要交社保。吃亏吃的就更大了。

因为退休年龄依据的是签第1份合同的年龄,同真实的生理年龄是不一样的。也就是社保局只认合同上的年龄,不认医生开出的生理年龄。

失去工作,自己交社保,就少了一份16%的单位替交的社保,如果自己交这个单位提交的16%的社保,那么他所交的社保金就是24%。

失去工作,自己不交单位替交的16%的时候,自从失业以后,自己只有8%的社保金了。一下子少了不少,退休也拿不到几个钱了。

失业以后,自己交单位替发的社保,和自己交的社保,一般人都受不了。因为失业以后没有工资来源,再加上这些社保,就没有这些钱交了。

没办法,国家规定只按第1份合同所签写的年龄算,不按户口本身份证和医生写的生理年龄算。

因为社保局按照工作的第1年,开始计算工作年龄的,没参加工作的年龄,不能计算在社保局的工作年龄内。

所以50岁前的第1份工作合同,只有干到80岁以后才能退休的。这就是工作年龄30年,交社保交够15年,才可以退休领取退休金的。两项,有一项不满足,都得不到退休金的。

悟空问答看后咱也在上面留上点啥。




有多少人因档案里出生日期与实际不符而推迟或提前退休的吗?

这个问题,确实很多人存在档案出生年龄与身份证不符合,如果超出三个月都是按最后出生年龄计办退休工龄,案例,假如一个人档案年龄是1960年1月出生。身份证年领是1960年3月出生。社保办理退休年龄就已身份证年龄计算退休时间。假如,身份证年龄是1960年1月出生,而档案年龄是1960年3月出生,社保就按档案年龄办理退休手续。




我堂弟单位有一老职工,当年为了招工把档案年龄改小了,现在七十一了还要五六年才能退休,都不能正常上班了,估计退休金都很难拿到几年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档案   退休金   块钱   学徒   社保   个人档案   身份证   效益   职工   犹豫   工资   年龄   真实   单位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