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是怎么形成的?

小儿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智力、视听觉、进食、吞咽、言语、行为等多种障碍,会严重影响孩子的一生。

小儿脑瘫需要及时发现,若是孕期就能发现孩子脑瘫,就能及时控制脑瘫儿的出生。



引起脑瘫的病因

1、是脑部受伤,包括分娩过程中婴儿脑部受伤,新生儿颅脑受伤或脑部感染、脑血管意外;

2、是缺氧窒息,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缺氧窒息、分娩时新生儿缺氧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3、是起因于某些遗传病和新生儿核黄疸;

4、是胎儿发育不良,胎儿宫内感染,宫内生长缓慢,先天畸形,而新生儿体重少于2500克,脑瘫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5、就是孕妇自身原因,包括孕妇腹部外伤、先兆流产、产前出血、妊娠毒血症以及胎盘原因,还有孕妇的某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肝炎、糖尿病、吸毒、药物过量等。



那么怀孕期是否能发现孩子脑瘫呢

在怀孕期间只能看到孩子是否发育正常与否,不可以查出是否有脑瘫。但是从脑瘫病因我们可以看出,脑瘫的致病很大程度上与妈妈自身的原因有关,但很可惜,目前在怀孕期还很难发现孩子是否为脑瘫,只能通过母亲的健康情况来推测是否可能生出脑瘫儿。需要注意的是,怀孕初期3个月,母亲是否有感冒,先兆流产病史,出生时有无窒息缺氧史,黄疸早产低体重等。通过做B超,羊水穿刺,塘筛等可以检查宝宝的一些健康情况。

为了避免生出脑瘫儿出生应该怎么做

1、在孩子出生前,孕妇要积极进行早期产前检查,做好围产期保健,防止胎儿发生先天性疾病;

2、预防流感、风疹等病毒感染,不接触猫、狗等;

3、应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不能滥用麻醉剂、镇静剂等药物;

4、避免与放射线等有害、有毒物质接触及频繁的B超检查。

温馨提示:

有以下特征的“准妈妈”要尽早做产前检查,预防孩子出现脑瘫。

1、有过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死胎及新生儿死亡史;

2、孕妇智力低下或双方近亲有癫痫、脑瘫及其它遗传病史;

3、大龄孕妇(35岁以上)或男方50岁以上;

4、近亲结婚。如果怀孕早期发现胎儿异常,应尽早终止妊娠。

我是淮山,专注儿童健康知识,欢迎点赞关注。




脑瘫的发病原因可归纳为八个字:早产、难产、窒息、黄疸。低体重儿、高热惊厥、多胎妊娠、颅内感染、颅内出血等也可造成脑瘫。

脑瘫的发病原因它分产前、产中和产后。

产前主要是妊娠期,那时候有母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各种的钩虫病、梅毒等等寄生虫的感染,另外还有的就是那些一氧化碳、重金属、各种射线等等的危害。另外还有胎儿母体贫血诱发胎儿早期的宫内缺血等等。

产中那些常常伴有的就是孩子的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宫内窒息、脐绕颈等等。

产后就是新生儿头部外伤,由于产伤造成的头部外伤,还有脑炎引起的持续性发热,还有这些新生儿的黄疸等等,可以总结为八个字,早产、难产、窒息和黄疸。

脑瘫大多数早期脑子判断,根据受损的部分,会表现为低智商,情感缺失,运动障碍,姿势步态异常,读写能力缺失,肌力肌张力异常,激惹,肢体协调能力异常等等。

对于肢体的影响,可以是单一肢体,可以是上肢或者下肢,也可以双下肢或双下肢,也可以单侧上下肢等,可以是软瘫或痉挛性瘫痪等等。

大多数治疗效果不佳,但对于只影响到肢体的痉挛性脑瘫的孩子,治疗效果还是可以非常好的。








视觉障碍:约20%的脑瘫病儿有眼的障碍,注要为内斜、外斜等眼球协调障碍,其次为眼震和凝视障碍及近视、上方视麻痹等。脑瘫病儿一般身长较正常儿童矮,营养亦差,常有呼吸障碍和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

语言障碍:脑性瘫痪患儿的语言障碍发病率为65%—95%,其中四肢瘫患儿发生率较高,往往以吸吮困难、吞咽和咀嚼困难为先导,表现为发音不清、构语困难、语言表达障碍、甚至失语症等。由于发声、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和四肢运动障碍、听觉障碍、智能和生长环境等原因导致。

学习障碍:由于脑部损伤,视力、听力、语言、智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力不强,常闹情绪,学习能力受到影响。

情绪、行为障碍:大多数脑瘫患儿有情绪或行为异常,此与大脑功能受损有关。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大脑的边缘系统(特别是海马回)受损时,可引起患儿情绪异 常。患儿表现为好哭、任性、固执、孤僻、脾气古怪、情感脆弱、易于激动,有的有明朗感、快活感、情绪不稳定等。这些症状以手足徐动型患儿较为常见。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

1、手术治疗:不是所有的手术都能完全克服小儿脑瘫治疗问题。经临床研究发现,大概只有10%至15%的患者适合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效果反而更好。

2、药物治疗:采用抗脑瘫药物进行治疗,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在用药过程中,一些没经验的医生往往忽略血药浓度监测;在缺乏多年经验医生的指导下盲目选择药物;不是药时间没把握好,就是没控制好剂量,还有的就是没有对各种脑瘫精确分型,滥让患者服食药物,结果造成肝肾功能损害、骨质疏松不良药物反应,更为严重的将引发小儿脑瘫的。

3、运动疗法:脑瘫病儿的临床分型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性的训练。

4、理学疗法:脑瘫患儿进行理疗,如冷热敷等。主要目的是调节功能,缓解痉挛,刺激低下的肌张力,促进循环,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度,增加肌力,从而改善平衡和步态。根据家庭条件和小儿病情需要做出选择。

如何避免生下脑瘫孩子

1、警惕妊娠期外伤:有研究表明,妊娠期外伤多发生在妊娠晚期,而母亲妊娠期外伤与脑瘫病有密切关系。此外,妊娠期外伤还会引起胎盘血流减少、胎盘血栓形成和胎膜早破,甚至很小的外伤也可使胎儿死亡或胎儿早产。

2、多胎妊娠风险高:原因可能包括:多胎妊娠容易导致胎盘功能相对不足;胎儿间的输血综合征会使胎儿贫血、低体重、心衰等;多胎妊娠还易合并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等,因此可能导致脑瘫儿的出生。

3、孕妇的心肺疾病可导致脑瘫儿:心血管及呼吸功能障碍可导致早产儿的脑缺血,如动脉导管未闭、低血压、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因此可能导致脑瘫儿的出生。




脑瘫儿的出生时一个家庭沉重的负担,很多父母为了脑瘫儿的康复,倾家荡产整天奔波在医院和家庭之间,甚至辞职专门照顾孩子。那么到底造成宝宝脑瘫的原因有哪些呢?

造成胎儿出现脑瘫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根据时间可以分为怀孕期间,分娩期间和分娩后。常见的怀孕期间的影响因素是家庭遗传因素,以及父母吸烟,酗酒,母亲的不合理用药,或者怀孕期间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综合征等问题造成胎儿长期宫内缺氧等。

常见的分娩时候的原因有胎儿分娩过程中产程延长,胎儿窘迫造成的大脑缺氧,或者分娩过程中因为挤压导致的胎儿颅内出血等。出生后遭遇的意外撞击,碰撞摔倒摔到头部等,都可能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宝宝脑瘫。

想要尽量的避免脑瘫儿的产生,在怀孕的时候一定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准妈妈最好尽早戒烟,孕期也不要喝酒,更不要胡乱用药,真正需要用药的话,需要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同时按时产检,控制好孕期体重,坚持孕期运动锻炼,保持营养均衡,尽量的避免分娩过程中意外的发生。如果真的孩子真断了脑瘫,那么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是让孩子尽量可以多恢复一些的办法。




脑瘫的形成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遗传因素,父母吸烟,酗酒,怀孕期间患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症,高产次,胎儿发育迟缓,核黄疸,颅内出血感染,中毒等等的原因引起的,根据病因有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不同分期。在出生前,产程中,出生后发生的任何能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的情况,都可能导致脑瘫,小儿脑瘫会给宝宝和家长带来沉重的生活负担和漫长的治疗周期,是由于脑性损伤造成的,行动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的疾病,给孩子也造成了好多危害,使患儿吸允困难,吞咽和咀嚼困难,发音不清,,四肢运动障碍听觉障碍,智商低下,这样的孩子生下也是负担,所以生孩子要优生优育,有不良嗜好的一定要在怀孕前戒掉,否则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你好!首先,脑瘫是在由于在出生前、出生时、婴儿早期或成年后某些原因的非进行性颅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出生时婴儿脑部受损,如早产、脑部缺氧、黄疸过高、缺血、脐带饶脖等都会造成脑瘫。可表现为中枢神经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主要是肢体运动障碍,如走路尖足,脚后跟不着地、剪刀布这些都是属于肌张力较高的痉挛型脑瘫。大多数脑瘫可伴有智能落后、及惊厥发作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对智力生长发育都会有影响。

儿科医生提示:对于患上脑瘫的患者,家长可帮助患儿进行拉伸、牵引等肌力恢复训练,如果当肌肉严重挛缩、各种关节发生变形和改变,出现畸形时需要手术治疗定期做康复训练。平时加强护理,不要接触感冒患者,不要受凉,清淡饮食,不要吃油腻刺激性食物。




一、什么是脑瘫?

脑瘫是指由于出生前、出生时、婴儿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能落后及惊厥发作、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尽管临床症状可随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成熟而变化,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康复治疗,其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能会更加明显。

二、脑瘫有哪些症状?

  1.新生儿期:当宝宝仰卧时,双下肢过度伸直,而且两上肢屈曲,手握得很紧。活动减少,尤其两手很少活动。下肢不易分开双腿,换尿布困难。喂养困难,吸吮及吞咽不协调,护理困难,频繁吐沫,以及持续体重不增。

  2.1一3个月:入睡困难,大约有30%脑性瘫痪宝宝在生后前3个月有类似严重“肠绞痛”的表现。

  3.3—5个月:宝宝不能做双手举到眼前反复玩弄的动作。

  4.7—8个月:宝宝仍不会坐。强扶成坐位时,宝宝的双下肢呈屈曲状,膝关节处不能伸直;强扶成前倾体位后,父母一松手,宝宝又向后倾倒。扶宝宝腋下使其成直立站位时,宝宝的髋及膝过度伸直,甚至交叉成剪刀状。

  5.8个月后:宝宝不会爬,或爬行时宝宝只表现为上肢活动,下肢没有伸屈交替运动。

  6.1岁以内:宝宝用手不分左右,只会一只手去拿东西。面部经常会出现异样表情。出现节律性地吐舌动作。


小儿脑瘫的及早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家长应该引起重视,首先家长需了解小儿脑瘫相关知识及对小儿脑瘫早期症状的识别,并且定期到医院检查,并应及时接受正规治疗

三、脑瘫的类型及治疗原则

1.痉挛型脑瘫:

占脑瘫的 60% 以上。表现为肢体肌肉痉挛、僵硬。由于大脑的损害,对下级神经(脊髓和周围神经)的抑制作用减低或消失,造成下级神经过度兴奋(牵张反射增强),使肌肉痉挛。

治疗原则:

降低肌张力,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防止关节变形

抑制原始反射,促进自主反应,鼓励进行避免痉挛姿势的关节运动


2.手足徐动型脑瘫:

占脑瘫的 20% 左右。表现为全身肢体的活动难以用意志控制,不自主运动,包括面部表情。发声、构音器官也多受累,所以常常伴有语言障碍。

治疗原则:

加压固定,静态制动为主,控制关键点

减少过度刺激和过度活动

强调保持对称姿势,控制头的中线位运动

抑制原始反射,促通平衡保护反应


3.肌张力低下型脑瘫:

表现为全身无力,肌肉松软,无随意运动。常常是痉挛型脑瘫和手足徐动型脑瘫的前期。

治疗原则:

鼓励主动运动和负重运动

采用刺激手法

抑制原始反射



我是张永力,我在昆明三博脑科医院,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点个赞,欢迎添加关注,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下方评论,见必回,回必快,感谢支持!




一般脑瘫多是在出生以后出现的,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遗传性的,一种是非遗传性的

遗传性的脑瘫,一生下来就有,非遗传性的可以是发生在新生儿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儿童阶段,也可以发生在成人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很多疾病之后。

比如说最常见的在新生儿阶段,就是新生儿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在宫内窒息时间过长,引起缺氧性脑病,或者在出生的时候动用了人工助力的方法,造成脑部的损伤,或者因为新生儿的黄疸过多,没有及时的消除,造成了核黄疸,这些都可以形成新生儿阶段的脑瘫。

在幼儿或者成人阶段,常常是因为一些感染性的疾病、外伤性的疾病、一氧化碳中毒等等这些情况造成的。

它们的共同表现都是一个是智力底下,一个是言语功能障碍,一个是运动表现为痉挛性的步态,然后再就是说话不清楚,这些问题都可以出现。





你好!这个问题北京天使儿童医院儿科主任王东记来回答,期待您的关注~

脑瘫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由于脑瘫形成时期广泛,影响形成的因素众多,任何原因造成胎儿及小儿脑组织缺血、缺氧、受伤或中毒,都可以引起脑损害,从而导致脑瘫的发生。

导致脑瘫的主要原因

(1)产前因素:指从受孕到分娩开始阶段发生的一切致病因素。包括中毒、感染(弓形体病、风疹、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和梅毒)和绒毛膜羊膜炎。遗传性疾病、染色体异常。孕妇药物成瘾(烟草)和酒精成瘾。以及Rh血型不合。  

(2)围产期因素:是指发生在分娩开始到出生后数天发生的一切致病因素。包括母亲吸烟、吸毒、酗酒、母患精神病,孕期患糖尿病、阴道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先兆流产或服用避孕药治疗不孕的药物、产伤、新生儿窒息、核黄疸。早产。

(3)产后因素:指产后数天到2年期间所发生的一切致病因素。包括感染(脑膜炎、脑炎)。低体重儿、高热惊厥、颅内感染、颅脑外伤等。心血管疾病、呼吸衰竭、溺水等。

专家有话说:治疗小儿脑瘫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就要做到“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而且脑瘫康复程度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治疗方法、脑瘫的严重程度等。脑瘫孩子的最佳干预时机是出生后6个月内。




脑瘫儿是怎么回事?

脑瘫儿指患有脑性瘫痪的小儿,是由于先天性或围产期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改变,病因主要分为产前因素、分娩因素、产后因素。

  1. 产前因素:妊娠期间孕妇受外伤或患重症感染、糖尿病及放射治疗;孕妇早期患风疹、带状疱疹、弓形体病等;宫内感染、宫内生长迟缓、多胎妊娠等。
  1. 分娩因素:与分娩时间长、脐带绕颈、胎盘早剥、产伤、早产、急产、难产等所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等。
  1. 产后因素:包括新生儿休克、脑损伤等。高胆红素血症、失血、感染等引起的癫痫、惊厥及遗传因素也与本病有关。早产、低出生体重是脑性瘫痪的主要病因,妊娠期越短,出生体重越低,脑瘫患病率越高。

本内容由吉林省人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姚洪宇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黄疸   产前   宫内   外伤   综合征   新生儿   胎儿   小儿   孕妇   障碍   异常   因素   原因   宝宝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