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教师出门不承认自己是教师呢?

说明教师的地位收入这十年间大幅下降!三十年前教师是知识分子,二十年前是中等收入,随着高考扩招,经济的发展,大学生遍地都是,教师已不能算是人才了,只是一份门槛不高的职业,这十几年国家对中小学禁止收费,且投入又不足,导致教师的收入没有增长,远远低于公务员的收入。再加上老师手中既无权力,又无资源,学校和社会对老师反而有更多的要求,故作教师者常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出门不承认是老师!




我是一名教师。

每次去买东西,还未开口,营业员就会说:“你是老师吧”。

是该夸别人一猜一个准,还是我本身自带教师标配装扮:一副眼镜,一身中规中矩的衣裳,一张口单纯的心思表露的让人一眼就能看穿?

这时,我总是微笑着回答说“你猜错了”。就像小孩子说谎话一样心虚的理不直气不壮。

为什么不承认自己就是老师呢?

一怕别人说“就你还当老师呢”

你能读出这句话的语气吗?这句话只有在教师这个行业有。

被人冤枉时,不敢开口,不能辩解。别人理直气壮的说:“就你还当老师呢……”虽然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是面对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颠倒黑白的这句话,就像是被捏住了“7寸”一样瞬间无力回应。别人滔滔不绝出口成脏的“连环骂”,却因为“老师”这个“紧箍咒”让自己不能和他痛快的对骂,只能自己气得浑身发抖,手脚发麻。

加在老师头上的光环,让自己平时时刻注意说话小心翼翼,做事谨小慎微。

二不敢买汽车、买房子。

一个原因是真买不起好车、大房子。还有一个原因是贷款买了车房马上会有人说“看他(她)是不是办辅导班挣钱了”。不过还好,由于老师的信用度高,银行也愿意贷款给老师,虽然贷款要还到自己退休,但总算能解决房子问题。

不敢承认自己是老师,既是因为自己的不自信,也因为没有底气,没有支撑,没有“娘家”。发生问题时,不管是不是老师的错,都要挑出老师的毛病。学生磕着碰着,是老师的责任;上级布置的要求家长完成的任务,家长不满,是老师的责任……

可是不管承认不承认,自己都是一名老师。走上了三尺讲台,依然会倾囊教授。走出了校门,依然会时刻记着为人师表。




前段时间参加了省举办的一个三区教师培训项目,一位全国名师说:各行各业都讨厌老师、看不起老师(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因为消费低,还精于打算,男的看起来还猥琐,因为花点钱哆哆嗦嗦的。这全部原因就是一个字:穷!所以做为教师,出门都不愿意说自己是老师,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除了重点中学的老师可能情况会好点。所以很多老师都教育子女,以后千万别在小地方当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考上重点中学,再上985,保研,毕业后别回小地方做教师。所幸我的好多个同事的子女已经毕业了,有的去了中金公司,有的去了华为,有的去了字节跳动。虽然一线城市压力山大,但从经济方面来说,家里都已经不同往日了。




走出学校,教师不愿意说自己是教师,原因何在?

我们要“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但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走出去,教师都不愿意主动说自己是教师,特别是男教师,又特别是小学的男教师。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第一,师德制约太多,表明教师身份容易产生非议

由于人们对教师的正面宣传太多,在大家看来,老师就应该是谈吐文雅、学问高深、穿着得体的一幅为人师表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

比如说,教师喝个酒、抽个烟、打个牌、化个妆、穿个拖鞋,都有可能被人说“你是教师啊!”

言外之意,“教师还喝酒,学生岂不是要效仿?”“教师还抽烟,学生岂不是要效仿?”,以此类推。

笔者也与喜欢去钓鱼,就被钓友反复追问:老师还要钓鱼啊!气得我直接怼了回去:老师还吃饭呢!

第二,收入待遇太低,内心深处有一些自卑感

试想,在笔者还在上学的时候,教师是很受尊敬的。笔者的老师,随便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让座;红白喜事,都要请老师坐镇的。

虽然,收入也不高,但老百姓普遍没有知识文化,对老师那是非常尊敬。再加上,作为老师,至少还有一个固定工作,有一份固定收入,还是很受羡慕的。笔者初中毕业就有机会读师范——那个时候,中师中专是非常热门的,基本上都是顶尖的学生才有机会考上。

而现在,教师的收入虽然有增长,但关键是其他人有些是突飞猛进。比如,笔者一个同学,身家巨万,这可是当年有名的差生啊。慢慢的,知识无用论逐渐抬头,几个人在一起,开的车住的房,穿的戴的,就会逐渐让教师产生自卑感。

笔者可能算是另类——我又不借你的,自然,不会有自卑感。

第三,面对的非议太多,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客观地说,这些年,一些教师的所作所为,已经逐渐超出人们的想象,比如,猥亵性侵学生的、有偿补课的,包括哪些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后果的,教师形象,逐渐崩塌。其原因,教师内部有一部分,社会以偏概全、媒体推波助澜,造成这种现象,越发突出。

走出去,一听说你是教师,就有好事者像新闻记者一样追问你的看法,让你答记者问。有人问起笔者,笔者就会直接开怼,但大部分教师不愿意,只能默默承受,慢慢的,就不愿意袒露教师身份了。

网友们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互动交流!




本人有着23年教龄,很早以前,我出门就不承认自己是教师,宁可说自己在工地搬砖。

这种做法也不是我的独创,相反,在我们学校,很多老师都这么做,出了校门,每个人都不承认自己是教师。我相信我所在的学校不会是个例,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问题出在哪里?一定会有人将问题归因于:老师待遇低,导致地位不高。我不太认可这种说法,当然也不完全否定。

教师为什么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感很低?这让我想起辛弃疾的一句词: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每个社会现象的背后总是有着复杂的原因,单单归因于某个方面,那是非常幼稚的表现吧?或者,就是回答问题的人别有用心,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哪个群体的教师出门不承认自己是教师?

所有教师都有这个倾向:出了门不敢表露身份吗?显然不是。这种现象只集中在中小学教师的身上,高中教师的职业自豪感、认同感就会高于初中教师、小学教师,出门不承认自己身份的概率就要低一点。

假若某人是大学教师,就完全不存在这种情况。所有的教师职业体系里,大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之高,甚至在前一段时间登上了热搜:华政副教授包毅楠提出,应该对大学教师实施终身补贴制;应该允许大学教师一夫多妻,方便照顾自身生活,还能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试问:哪个中小学教师有这样的底气,敢提出这样的要求?假若有这个底气,就应该像苏轼词中描述的那般潇洒:“羽扇纶巾,雄姿英发”,哪里还会发生“出门就不承认自己是教师”的事呢?

第一、就职业待遇而言,大学教师位居金字塔顶端。

1904年,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甲辰恩科”结束,我国才进入近代的学校教育模式。到底优先发展高等教育,还是优先发展普通教育、教育资源该向哪里倾斜,一开始就有过论争。

有着欧美教育背景的人主张优先发展高等教育,代表人物是蔡元培。他说:“没有好的大学,中学师资从哪里来?没有好的中学,小学师资从哪里来?”

有着日本教育背景的人主张优先发展普通教育,代表人物是蔡元培。他说:“没有好的小学,怎么会有好的中学?没有好的中学,怎么会有好的大学?”

争论的赢家是谁显而易见,今天的你知道蔡元培是谁,但你知道范源濂这个人吗?你知道蔡元培创立的北大,你知道范源濂创立了哪个中小学吗?

从一开始,大家虽然都叫“教师”,但本质上大有区别。假若以足球运动类比,大学教师就是巴西国家队队员;中小学教师就是国足,而且还是男足。

再从教育经费的角度来谈,大学也切走了很大一部分,留给中小学的份额并不多。

以2018年公布的数据为例,全国教育总经费投入达到4.6万亿。其中,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达到1.2万亿,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特别请你注意的是,我们目前的高等教育仍旧是精英教育模式,并不是所有接受了普通教育的孩子都能够进入高等教育,这里面存在相当高的淘汰率。粗略估计,小学阶段升入中学阶段,会淘汰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学生,最终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学生大概只会占小学阶段的三成左右。然而,这些有限的学生却分掉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教育经费。

还要请你注意的是,大学教育目前属于自费教育,学生还要负担相当一部分学费。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不能说这些钱最后都流向了教师群体,但起码可以保证他们生活得相当优渥。

中小学教育则相反,因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有限的一部分经费,经过层层“借”留,还要保证办公支出和“反反复复”的校建项目。即便原本还算是涓涓细流,最后也变得细若游丝了,根本不可能流到普通教师的手里。

第二、就工作量而言,大学教师的职业压力最小。

人们普遍有一种错觉,认为大学教师工作最累,中小学老师最轻松。事实上,中小学的学生完全是一张白纸,从知识到习惯都需要老师来启蒙,扶上正路。大学教师所面对的学生都是身经百战,优胜劣汰,留下的都是种子选手,无论是学习态度还是学习习惯都已臻化境,几乎不需要老师督促。

中小学教育,每个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都是让教师提心吊胆的存在。有人戏谑地说:“原来分数是学生的命根,现在分数是老师的命根!”

相较之下,大学教育的考核则轻松不少,在没有发生翟天临的“知网”事件之前,大学生们甚至不需要担心毕业论文问题,老师还担心什么?

第三、就社会地位而言,大学教师先天受到人们的广泛尊敬。

人们总认为大学教师所掌握的知识高深莫测,是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民国时代的很多名人,基本都从事大学教育工作,鲜少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比如,鲁迅、沈从文、闻一多、李公朴等等,不胜枚举。

即便有从事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比如叶圣陶,也仅仅任教4年,就离开了小学。至于陶行知,我们宁可说他是社会活动家,也不要说是什么基础教育工作者。想一想当年的“七君子事件”,陶行知和宋庆龄联手营救了沈钧儒等人,就可以看到陶行知的社会活动能力了。

很多人可以记住自己高中或者大学的老师,很少能记住小学或者初中的教师。

综上所述:出门不承认自己是教师,只会发生在中小学教师身上,不会发生在大学教师身上。

“九儒十丐”、教师地位天生就低下,这是一种误解

老师自嘲的时候,总会说自己行业先天不足: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学生家长无明业火升腾的时候,也会对教师骂上一声:臭老九。总之,这个时候,人们非常容易想起教师在英雄谱上的排名: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无论教师自身,还是原本的合作方、现在的敌对势力——学生家长,都认为教师排在了某某职业之后,乞丐职业之前。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自古至今,教师的地位并没有那么不堪。

之所以说: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只是古代读书人对自己仕途无望的一种嘲讽。读书是为了功名,一旦做了教师,基本上就是断了功名的想法,只是看着弟子高中,落魄之下才会生出这种感慨。

教师地位并没有多么低下,从“程门立雪”的典故就可以看出端倪。宋朝时,程颢程颐兄弟是理学大家。游酢和进士杨时原本是程颢座下弟子,程颢死去,又拜程颐为师。

再后来,杨时辞官归家,专心研究学问。一天,因为一个问题,他和游酢意见分歧,就到老师程颐家中请教。没想到程颐吃完午饭正在呼呼大睡,两人并没有贸然闯入,而是恭恭敬敬地等在门外。

按照我们的惯常思维,这样的理学大家不是小门小户,肯定是庭院深深深几许,门口也会有门房等值班人员往来传递消息。类似情节可以参考《三顾茅庐》的情节:诸葛亮高卧不起,小童儿想要通传,为表虔诚,刘玄德制止了这个做法。

当时,杨时游酢也一定可以先到厢房落座,用一杯香茶打发时间。但他们没有这么做,就那么站在门外。没想到,一时三刻,彤云密布,竟然飘起了漫天风雪。等到程颐吟出一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的时候,屋外两人已经变成了两个雪人。

假若这个故事还不足以说明古时教师地位的尊崇,我们还可以从彼时家家户户摆设的牌位得到答案。古时祭祀,都会摆设一个牌位或者条幅,上书:天地君亲师。不用我解释,“师”是什么意思了吧?

不要说什么收入微薄,要知道,即便是近现代教育,教师职位也是众人追逐的目标。比如民国时期的“六腊战争”,教师为了每个学期的一张聘书,可以演绎出许多爱恨情仇的故事。这张聘书可以保证一家几口生活得惬意舒适,远超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

当再看下的教师招教考试,现场考试人流摩肩接踵,录取比例也让人咋舌。

难道“九儒十丐”的说法是假的?确实是假的!

“九儒十丐”的说法,见于南宋遗民谢枋得和郑恩肖的文章,是读书人强烈的自嘲。这种自嘲,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二人对南宋感情深厚,极端厌憎元朝统治,杜撰出这种说法很有一点“别有用心”的意思。当然,这也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元朝初年,一度废止科举制度,断了读书人的晋升渠道,也是一个诱因。

“九儒十丐”的说法完全是为了挑动读书人和元朝统治者对立,后来的“臭老九”说法根源于此,也就不值一提了。

为什么不承认自己是教师?

根本原因肯定是缺乏职业认同感,缺乏职业自豪感。

第一、是不是收入惹的祸?

将教师缺乏职业自豪感简单归因于收入问题,不能不说是偏狭的人格在作怪。无论如何,教师还是有“五险一金”的保障,教师的工资还是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吧?并不见得所有人都是大富大贵,就像总理说的那样:我国还有六亿人,月收入仅仅千元而已。

假若你长期关注我的微头条,你会知道,因为我老实巴交的本性,处于教师群体的最底层,收入比很多老师都低,即便如此,我并不认同收入限制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当然,我也并不认为教师的收入水平一点都不影响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凭心而论,教师的职业收入确实需要提高。或者说,教师的收入需要落实,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因为,不考虑灰色收入,恪尽职守的教师养家糊口确实捉襟见肘!

但这不是根本问题所在,负责任地说,现在相当一部分教师都开设有校外辅导班,经济丝毫不存在问题!有甚者,可以靠着短短三四年的补课收入买到一套商品房。

具体情形可以参考现在如火如荼的补课市场,学生家长基本已经到了“内卷”最严重的时期:你不补课,别人在补课,倒逼着你也要加入其中。辅导机构林立,谁家周围还没有几家?官方统计,每年行业的资金流动高达万亿。

只要你是成年人,即便不是行内人,请用一般思维思考一下:这里面能没有老师影影绰绰的身影????

事实上,这就是教师缺乏职业自豪感、出门不敢承认自己是教师的一个原因。学生家长们付出了真金白银,掏出了自己的血汗钱,他们把孩子送入了辅导班,他们认为自己和老师的关系就是一种利益交换、等价交易,老师就是一个商人。

商人的定位是什么?无商不奸。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形象自然会受到损毁。人们痛恨教师办辅导班,就像痛恨医生收红包一样。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原本在神坛之上,因了金钱的关系,跌落到了尘埃,落差太大。这种情况下,老师还奢求尊敬,更会起到反作用,激起人们的强烈反感。

此时,教师不反思这个原因,不进行改进,无论怎么提高教师的工资标准,无论给老师多大的权力,都无济于事。

除非像警察的待遇那样,出台一个“袭师罪”,无论语言还是肢体,只要接触教师,就可以享受一段时间的免费食宿。这是一种强硬的手段,强硬到足以保障教师的职业尊严,你想这样做吗?

简单做个小结:教师收入低,确实是“教师出门不承认自己是教师”的一个原因;但另一个原因是,有的教师在收入方面挖空心思攫取利益,损害了教师的形象。

第二、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冲突,导致教师形象受到贬损,职业认同感、自豪感降低。

哪个阶段的教师群体和学生家长群体的冲突最厉害?毫无疑问,一定是中小学教师。

中小学教师是打破学生家长幻梦的第一人。

在上幼儿园之前,每个孩子都是学生家长的心头肉。如果这个宇宙不久便会爆炸,全人类只有一个人可以逃离,需要人们投票决定的话,我相信,每个父母都会将这一票投给自己的孩子,绝不会是什么科学家、艺术家、富豪巨擘。

因为受到天生的情感情绪的影响,每个学生家长都会对自己的孩子寄予极高的希望。进入中小学,千千万万个家庭“唯一”的孩子凑在一起,面临必不可少的竞争,产生难以调和的摩擦,教师就充当起了裁判的角色。

那些行为差、学习差的学生难免会被教师批评,教师!第一个打碎了学生家长的幻梦,怎能不招人忌恨?

并且,这种忌恨还铭心刻骨——毕竟是第一个人!等到高中、大学的时候,憎恶之情反倒淡了很多,因为学生家长已经慢慢接受了残酷的现实。

前一段时间,重庆大学教授张小强在感叹自己教得了70多个研究生,却教不了上初一的女儿时,提出了一个建议:放开三胎。

他的意思是,只有放开生育限制,一个家庭有多个子女,学生家长才不会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

这间接说明:生活条件改善之后,人们不必为了生计奔波,就非常容易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焦虑,而这种焦虑很容易投射到老师身上。

也就是说,学生家长通常会认为:我的孩子没有问题,一定是老师的问题!老师的水平不行!

这不是个别现象,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让老师的形象进一步受损。老师似乎不再是孩子成长道路的引路人,反而成了掘墓者。

第三、经济社会的冲击,学生家长难辞其咎。

有这样的传闻:某个学生家长怒斥教师——我们都是开宝马、奔驰的家庭,你们做老师的人,竟然没有汽车,怎么教育我们的孩子?

这就是家长的问题了:一切都从金钱出发,以此为标准来评判老师。这样一来,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当然会进一步降低。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家财万贯。

而且,这种做法还会形成一个死循环:学生家长逼迫着老师把自己的职业变成一种牟利工具,比如办辅导班、收取各种好处,进一步伤害了整个学生家长群体,伤害了整个教育大环境。

结语

教师为什么出门不承认自己是教师?

第一、教师自毁长城,造成行业美誉度不高。

成也辅导班,败也辅导班。教师在辅导班里获得了金钱,却失去了名誉。

第二、教师和家长不可避免的冲突,教师是第一个打破学生家长幻梦的人,这种冲突使教师职业美誉度下降。

第三、学生家长目光短浅,用金钱收入来评判老师的社会地位。




我自己就是一名教师。

工作四年,出门在外从不说自己是教师,有一件事可以说是导火索,让我至今想起,都觉得有点恶心。


我第一年工作,在苏州租的房子,那个时候什么都不懂,别人问我什么职业,我就说自己是教师,房东知道我是教师以后,特别开心。

她说教师好啊,肯定斯斯文文的,也不会把我房子弄得乱七八糟的。


后来每次收房租,他都会提前好几天催我交,我说还没到时间呢,他就会说你一个老师,不应该什么事都提前做好么。我感到很无语,但还是提前好几天把房租交了,不过这个没什么,因为房租早交晚交都无所谓。


但是后面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特别后悔,当初不该告诉他我是老师。有一次他来查询电费,我的电费和隔壁的租户是一起的,隔壁的人提前走了,电费忘记交了,几十块钱,他居然要求我交,说电费是我和他一起用的。


我当然不同意,他却说我是老师,不应该为了几十块钱跟她争得面红耳赤。我很无语,不是我用的电费,我为什么要交。

最奇葩的一次,最后房子租期到了,我要走,她说要从押金里面扣我300块钱,理由是我把她的椅子弄坏了,事实是她的椅子根本就是坏的,一开始就是,也怪我一开始没有检查,第一次租房子没有任何经验。


我说300我肯定不会交,椅子也不是我弄坏的,她偏要从我的房租押金里面扣,让我觉得很无语,还说我是老师,应该诚信,说椅子就是我弄坏的,还说我撒谎简直有辱老师的职业。

简直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同样的事情出现过很多很多次,后来我就再也不跟别人说我是老师了,会受到严重的道德绑架,你是老师,你就应该怎样怎样,这样的话我听的太多了,简直是不把老师当人看。


所以我想说老师是弱势群体,老师并不是圣贤,请大家不要道德绑架,老师也只是个普通人。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老师不愿意在外面表露身份么,总结起来就是害怕被别人道德绑架,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我也是教师,不管你信不信,除了与同行在一起或者在学校,我也有出门不敢承认自己是教师的心理。这也许是我心理不够强大的缘故,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教师地位不高的事实。教师也是常人,也有虚荣心啊!没办法。为什么呢?下面说说我个人的体验和看法,并无伤害他人之意,请勿对号入座,不喜也勿喷。

一,教师囊中羞涩。

大家知道,教师是靠工资过日子的,至于社会口诛笔伐的教师有偿补课的现象也不是普遍的,也要看地域经济和各人的具体实际以及喜好,不是每个教师都有这种灰色收入的,即使有,大家也是瞧不起的。总的说来,教师的收入是不受人羡慕的。所以在花钱方面比较节俭,去购物时也对价格比较看重,有时爱讨价还价,如果是其它行业的人这样大家就见怪不怪,如果知道你是老师,人家就会以异样的眼光看你,甚至说一些风凉话,说难怪你们是老师,就会算帐,喜欢斤斤计较,爱贪小便宜。在他们心理认为作为老师,应该是做人的模范,不该与人斤斤计较,这样有损教师形象,所以他们心理上就瞧不起你。有时对此觉得很无奈,老师也要为一日三餐操心呀!可别人就是不理解,以为教师是不食人问烟火的。

二,对教师工作的不理解

许多人认为教师工作清闲又有寒暑假,不该拿这么高的工资。总之,教师工资低也不行,高也不行。低了认为你喝了这么多墨汁,收入还不如做苦力的,书是白读了。如果这样心理还好受些,证明别人对你多少有点同情心,但还是感到面子过不去。但高了心理压力就大了,人家对你的要求就高了,你辛苦工作别人看不到,就只拿你的工资收入说事,以为你轻轻松松就能拿到每月工资,似乎是社会的寄生虫。这话听多了,不管你心理素质多好,也是有阴影的,不脸红不生气是假的。

三,对教师搞道德绑架

在人们眼里,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为人师表,是道德模范,所以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开口必称:你们是教师,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不该怎么样怎么样。面对这样的口气,教师就已失去做教师的尊严。本来是教育者,一下子变成了受教育者,像一个犯错的孩子。因为教师的角色,别人对你有时是不一般的苛求,老师也非完人,也不可能做到处处尽如人意,可别人可以,教师稍微做得不到位,人们就会对你不依不饶。有时对一些无理的指责你也不敢奋起回击,如果你失态,甚至与人发生冲突,你就输了。除了同行或有正义感的人支持你,余者都会对你抓住不放,后面有你好果子吃。兼之教育系统的一些不良现象和教师队伍出现个别害群之马,这些混帐也多少会记在所有老师头上。所以当老师虽然在讲台高谈阔论,诲人不倦,但走下讲台出校门,你就要小心翼翼,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了。

既然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清贫,选择了清贫,你就应该好好教好你的书,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是一个特别的群体,在社交上与社会是有点脱轨的,社交圈子相对狭窄,不太受其它行业的人待见,社会地位还是有待提高的,不管你承认不承认。

也许这就是教师出门不敢承认自己是教师的部分原因吧!因为暴露身份就惹麻烦,谁愿意呢?




我家一位亲戚,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说:我是教书的,国家公务员,国家工作人员!都是在没有任何人问的情况下,自吹自擂!然后有人问:教师是公务员吗?教师本身自带光芒,不用自己吹嘘别人也能看得出!

这个亲戚可有意思了,感觉她是老师就了不起,尤其现在退休了,退休金高,动不动就说:我是吃国家财政饭的,我们的工资是财政局给发。无处不显摆,因为她一直在村校任教,以前是代课老师,后来才转正,村校就她一个老师,教四个班,总共十几个孩子。

由于学校就她一个人,村校属于中心校管,校长让她多费费心,把学校看管好!就因为校长这句话,她对家人说她在学校负责,校长级别的,和校长平起平坐。她家人到处吹嘘他是校长,是领导!

后来退休了,她直接说她是领导退休,退休金高几个档次!一次大家和她老公聊天,说起她的退休金,她老公说:她退休金不高,就3000多。因为她老公是老实人,实事求是,这一下露马脚了。平时她对别人说她退休金7000多!

亲戚吼她老公:你懂个屁,我的退休金是多少,难道你比我还清楚?她老公最看不惯她吹牛,凡是她和别人说话,她老公就走开,听不得她满嘴跑火车!

一次我们去云龙观玩,一起山上的特别多,一路都听见她在吹牛。一位陌生的年轻人对我说:这个人看上去好虚,一看就小市民。首先就说她是教书的,教书的有什么了不起吗?真正有内涵有文化素养的老师,从来不露声色,害怕别人知道他们是老师,因为大家对老师的评价和印象不是很好。

有一次她骂人,引起公愤,别人要去告她,都想把她的退休金弄掉,让她没有退休金,当时把她吓慌了,律师都请好了,准备打官司。这人真是没脑子,退休金是别人说给弄掉就能弄的吗?大家都给她一顿炸呼,她真害怕了,再也不到处显摆了,她对其他亲戚说:我全靠这点退休金活,没了退休金,我以后的生活无保障,子女更指望不上,所以我得悠着点,低调一点。

从那以后,她再也不说她是教师,从来不和别人搬弄是非,嫁闺女本来准备摆酒席,她怕她退休金不保,不敢办酒席!都说这个人的变化这么大,只有钱能收拾她,不然她真会飘上天[呲牙][呲牙][呲牙]




#微化李答#(原创)

教师出门不承认自己是教师,这个教师大多数指的是搞基础教育的广大中小学教师;而大学教师,大家认为学问大,待遇高,其社会地位是相当高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师之所以出门不承认自己是教师,主要原因是: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差。教师一直社会地位比较低,在“文革”期间叫“臭老九”;大凡选择当老师是无奈之举:“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在农村似乎当个穷教师没有什么学问:“烂打三年成教师”,而且,对老师种种抠门,吝啬,的行为进行讽刺挖苦:“老师吃饺子数个数”,“吃白菜苔数根数”,这在乡村学校也确有其事。每当听到这些讽刺挖苦老师的语言,作为教师的我也觉得无地自容,恨不得地下裂条縫钻进去。这能怪谁呢?还不是怪当老师:穷!



难道当老师真的要穷一生吗?君不见,我们教师的祖师爷:孔老夫子,老来穷困僚倒,周游列国。每次开教师大会,领导总是说:选择当老师,就要乐于奉献,甘于清贫!教师这个行业,有其特殊性,它不生产商品,卖不出钱,只有投入,短时间见不到任何效益。它是为祖国培养现代代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当老师确实清贫,更发不了财。但起码能够给一份养家糊口,让其体面生活的薪水!



现在高校毕业的才男俊女,大多都不把教师当做第一职业选择,而是作为一种无奈的备胎。现在,招聘的中小学教师大多为女性,特别是小学很少有大学毕业的男性教师。即使有,特别是男教师在陌生人面前大多数都不敢理直气壮地承认自己是老师。认为当老师是没有本事,没有出息的表现,怕被人瞧不起。而且,现在很多在职、在编的教师偿试了当老师的酸甜苦辣后,也选择辞职,教育现状确实令人堪忧!



不过,这种情况中央高层,教育部引起高度重视。近几年,教师工资大幅提高,2020年“教不低公”的情况正在落实。据说:笔者所在学校,被评为省级乡村文明学校年终要补发4.5个月的年终奖金,平均每人三、四万的样子。这是我从教近四十年来,年终拿奖金最多的一年。希望,全社会形成一个“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政府大力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使老师挺起胸来,昂起头来,在任何人面前理直气壮地说:我是老师!







为什么教师出门不承认自己是教师呢?

这个问题我不敢苟同。凭什么教师出门不承认自己是教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担付着教书育人的重要工作。一辈子工作下来,不敢说桃李满天下,但也培养出很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功不可没。

教师也是社会上一名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脑力劳动)他们也和其他劳动者一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应该受到尊重,应该感到自豪,根本没必要不承认自己是教师。

我就是一名小学老师,在十里八乡认识我的人都对我非常尊敬,不管是老的,中的,少的见面都叫一声:“x老师好!“我也总是有礼貌的回敬一句:“你好!"而且别人还主动地跟我聊聊天。从来没有不承认自己是教师一说。

在改革开放前,人们的收入普遍都较低,教师就更穷了。衣着打扮比别人是差一些,买东西也总会算了又算而斤斤计较。在别人的眼中留下了穷酸相。随着国力的不断强大,每年教师的工资收入在不断的提高,随着教师的工资收入要略高于公务员这一政策的逐步落实,经济发达的地区,教师们都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老师们都一门心思放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去了,力争为祖国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他们都自豪的说:“我是老师!"

个人观点。请朋友们留言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教师   都会   退休金   自豪感   辅导班   学生家长   笔者   收入   原因   老师   孩子   小学   职业   学生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