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教师杂事太多,只能“抽空”上课,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没有办法,现在社会强加给学校、老师太多的杂事,这些杂事虽然对于老师的教学无用,但是却比教学要重要的多,老师不完成是不行的。所以有很多老师戏称:除了教学不重要外,什么都重要!你说,这样老师怎么能安心好好教学呢?




杂事,主要是学校的杂事,招生,排课表,处理违纪学生,值班,开会,交流心得,写读书笔记,查寝,安排住校生宿舍,校外执勤等等等等,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主要工作只能挤时间做了。至于教师个人家庭琐事,只能下班后干了。本人上班17年,干14年班主任,兼任年级主任7年,对此深有体会,一天多于80%的时间用来处理教学以外的工作。




有的人是自己主动争着去做杂事,可能去捞名和利;有的人是管理者逼着去做杂事,可能是管理者不懂管理。因为从杂事与正事相比来看,这种现象只能认为是本末倒置。




给学生减负,也应该给老师减负。教师就应该教书育人为主,一心扑在如何教育好孩子,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术业有专攻,创建校园、各种活动、各种检查就应该由学校的工作人员(不上课的老师或课很少的老师)来负责,平时做好活动素材的积累。上课的老师做好备课、上课、课后作业检查等与教研有关的,能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老师还需要参加培训,平时多学习,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哈哈哈,看到你这个提问,我就想到作家史铁生的一句话:"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才写作。”现在教师“杂事"确实太多,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其他行业也可能如此。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

管理的需要

一提到管理,很多人就会想到“精细化",越精细事情就越多,需要的人手也就越多。在学校外部,“管"学校的除教育部门外,还有宣传、安全、文旅、市监、卫健、疾控、街道(乡镇)、档案、共青团、妇联、关工委、保险公司等部门,学校成了一个小社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而很多学校职员不足或者根本没有职员,各项任务都只有分摊到教师头上。在学校内部,就不用多说了,只要想做事,就有做不完的事。现在的人和事都比较复杂,确实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不得不“齐抓共管"。

科技的助推

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布置任务的人还知道适可而止,因为受到时空的限制。有了微信等快捷工具之后,布置任务的和完成任务的,都能隔空喊话,秒传到位,仿佛无所不能,没有最精细,只有更精细。一般教师都有学校群、家长群、年级群、班级群、学校学科群、年级学科群、班主任群、教研群等等,五花八门,老师要随时关注有没有涉及到自己的通知和任务,哪怕是下班后的晚上,一旦错过,就可能被“追责”。而且,现在什么都要留痕,视频、图片、文字,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少数人积极了,多数人必须跟上,否则自己就可能“落后",又为这推波助澜——这可能也是一种内卷吧。先进科技本没错,错在有人把它作为了形式主义的工具。菜刀本是正经的,个别时候也被污名化。

我们除了关注做了什么,更应该关注做得效果怎么样,不要让微信把我们“骗"了,只留下辛苦。





如今上课己是杂事,教育维稳才是正事,应付上面各项检查才是正事,应付各种形式主义表格填报才是正事。

一个学期,教育教学开支违规,维稳值班,加班,发补贴一,二百元一天,正常。一个学期晚自习辅导补贴加起来也不过三百,五百元。

如此,谁还会抽空上课。




专业人员行政化,近五六年愈演愈烈。我们也是,杂事儿太多,只能“抽空”看下病人,“抽空”做手术。因为领导眼里,其他工作,哪怕是开个会都比看病人,做手术,跟患者沟通重要。对了,我们文山会海,行政科室人员臃肿,你们呢?




不是有些,而是所有主科老师。很奇怪,主科老师课多,升学压力大,杂事还最多,副科老师任务轻,反倒没任何杂事。




这种现象并不好 应该少给老师安排一些杂事 让老师安安心心的教书育人 不要因为杂事占用老师的时间 从而耽误给孩子们上课




不知道是不是事业单位都这样,台账开会不停,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时间太少;领导们太多,一线人员太少!老师可能更甚吧,毕竟班主任除了管东管西还要代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杂事   术业   主科   教师   班后   教书育人   作业   形式主义   正事   精细   现象   年级   老师   时间   学校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