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到银行代发退休工资的日子,老年人就特别多?

我母亲是一位小学退休教师,工资发放在工商银行,工资发放时间是每月的28日左右,我们就住在学校的家属院,每月的28日—30日,家属院里的退休教师几乎都去工商银行取工资,我母亲是院里唯一的一个不着急取退休金的人。

我曾实地去银行观察过,银行是早上9点钟开门,8点半开始,就陆续有老人在银行门口排队,到9点正式营业之前,至少排得有三四十人,其中有些年龄较大的人,还带着凳子坐等。

我母亲每次取退休金,都是在人不多时再取,或者几个月取一次,对于其他人这么着急地取退休金,我母亲也很好奇,她就问过院里的其他人,为什么每次一发工资就去银行取钱,而且是全部取完。

他们的解释是:钱放在工资本上不放心,担心钱会少。所以每月及时去取钱,然后将退休金存在另外一个存款本上。

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有些牵强,不管是工资本还是另外一张存款本,不都是存在银行吗?

后来,我在很多老年人取工资时,替母亲取工资,听到了老人们之间的谈话,我倒觉得这样的解释更为合理。

那次取钱是快过年了,也刚好是月底,母亲说,让我帮她取钱,她就在家卤肉,因为知道取钱的老人肯定多,还特意嘱咐我9点之前就要到,如果去晚了,有可能排到中午也轮不上我。

次日早上,我8点47分到的工行门口,此时前面已经排了20多人,我就按顺序站着,没过几分钟,我后面也排起了长队。

目测有40多人,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只有3个,其余都是老年人。站在他们中间,正好听他们聊天。

我旁边的几个老人是企业退休人员,他们的退休金没有公务员、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高,也就两三千左右。

虽然都是老年人,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还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看着身体很健朗、有的人走路颤巍巍的、还有坐轮椅来的。

听见后面一位阿姨问另外一位阿姨:为什么不让儿女来帮忙取钱?

被问的阿姨回答道:我害怕让孩子取了钱,给我的不够。

阿姨这么一说,随即有其他叔叔、阿姨开始接腔。

有的说:是呀,我也是怕让孩子来取退休金了,他们拿着工资本,以后就不给我了,咋办,所以还是自己来取。

有的说:我的孩子找我要钱呀!我每月把工资的整数都取完,如果他们想要钱,我就把工资本拿给他们看,就两千多块钱,根本就不够花,需要吃饭、还需要买药,你们看,上面没有钱了!

叔叔、阿姨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基本都是上面这几个理由。

等到9点,银行的保安把门打开,大家进去取号、等着取钱,也就没有人再聊天了。

回到家,我将在银行门前所听到的话语告诉母亲,母亲说,他们说的都是实话,估计我们家属院里的部分人也是这样考虑的。

虽然说老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他们能教出好学生,但有些老师未必能教好自己的孩子。我们家属楼上有好几户老师的孩子,都在家里啃老。

我想,社会上啃老的也不在少数吧。

当我们看见每月到了发放退休金的日子,代发银行内外排满了前来取钱的老人,不应该认为他们缺钱花、他们退休在家没事就来凑热闹,或者种种。

我们作为儿女的,是否应该反思一下,父母不辞辛苦地将我们养大,当我们成年之后,为什么不能让父母信任、不能替父母分忧呢?

我们应该经济独立,不仅不能找父母亲要钱,而且要努力为他们创造衣食无忧的生活,让他们安度晚年。




我就在基层银行上班,对这个事情是深有体会。

每个月15号到20号,都是我上班银行代发养老金的日子。银行早上八点半才正式开门,有的老人七点半就在银行门口等了。

要是夏天还好,早上天气凉爽。要是冬天,那真的是冻死人。我们又不能提前开门,否则要被通报批评扣钱。可是一直让老人在外面等着,又很容易被人误解。

而且人超级多,一开门就有将近五六十人冲进来,要抢第一个号,你拦都拦不住。

平日一天办业务只有五六十人,那几天有五六百人。晚上办到五点钟下班,排队的还有四五十人。

我刚到银行上班的时候,也是理解不了,这些老人为啥就这么着急取工资,晚上一两天不行?

后来,时间长了我就明白了,很多老人这么着急取工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为啥很多老人,一发养老金就要当天取?

1 . 真的是没钱用

一发养老金就要取走的,都是养老金很低的那批老人。

我观察到,凡是退休工资在3000以下的老人,发工资的当天必取走。而那些退休工资五六千、七八千的,都不着急取退休金。

有的老人退休金特别高,都是两三个月才过来取一次。

我有一次就问一个大爷,干嘛一定要在今天取走?晚一两天不行。

大爷说,如果不是真的没钱用,谁愿意排那么长时间队取钱呢?

很多的退休老人,退休金不高,都是数着日子花钱。一个月过完,钱也花的一干二净。

很多老人早上七点多就来排队,真的是因为等着取钱去买菜做饭。或是等着取钱,去吃早饭。

如果一个月退休金五六千,钱多到花不完,她们也不会这么着急过来取钱。

2 . 观念跟不上

还有一个阿姨说,退休金发下来,如果当天不取走,钱就不是自己的了。

这个阿姨,自从退休以后,每个月一发工资,当天必取走。她这么多年,就一直以为,退休金的有效期就只有一天。

就是这种错误的观念,让阿姨已经养成了习惯。哪怕她以后认识到自己想错了,可是还是会按照多年的习惯来办事。

3 . 只使用现金

很多退休老人,都是用存折领退休金。而存折,只能在柜台取钱,势必会造成人多排队的现象。

而且,很多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使用微信支付宝。她们日常所有的花费,都是现金。

很多老人取退休金,都是全部取完,不留一分钱的。

如何才能避免排队?退伍老人如何取退休金怎样最方便?

1 . 错开高峰期

像我工作的城市武汉,养老金统一是15号到20号发放。这几天,全市任何银行基本上都是一个样,人山人海。

所以不是特别紧急的业务,就不要在这几天来银行。

可能半个业务只需要三分钟,但是排队至少一个小时以上起步。

如果不缺钱用的老人,也可以避开你所在城市银行最忙的那几天。

2 . 办张银行卡,和存折关联

像我们银行,最普遍的做法就是让老人办卡,然后绑定存折,做一个预约转账的功能。

每个月到了期限,存折的钱就会自动转到你的银行卡里。这样取钱的时候在ATM机器上取,可以免去排队的时间。

如果不会使用机器,可以让银行人帮忙操作。

只不过预约转账,金额是固定的。需要每年去银行柜台,更改一下金额。

3 . 新退休的人员,尽量办卡

以前退休老人都要办存折,原因是存折看着清楚明了。其实银行卡也一样,在机器上都可以看明细。

如果是新退休的人员,一定要办银行卡,以后方便取钱。

现在很多地方有新政策,二代医保卡都是带有银行卡功能的,退休金都是直接发到医保卡的金融账户里。

这个就特别的方便,取钱全天24小时都不受限制。

4 . 学着接受新事物

很多老人不使用智能手机,不适用微信支付宝等,原因就是觉得不安全,不愿意接受新事物。

但是我也见过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手机银行用的飞起。

人总要接受新事物的,试着学一下,操作都很简单。你会发现,你平日的生活都方便很多。

退休老人特殊群体,社会都应该多包容一下

如果你正好赶上发工资的那几天,遇见急事,必须要去银行柜台办理。势必人会很多,会排很长时间的队。

请多一份耐心,不要觉得心烦。

对于退休老人,我们多一分包容,就是对以后的自己多一份包容。

人都会老的,说不定等我们老的时候,也会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很正常,退休老人们闲着无事,开工资对他们来讲,也是件开心快乐的事,另外他们不会上网,也不会用自动取款机,只能到银行窗口取。…




我替他们不上网的老年人说两句,千万别认为他们无事干,他们的事不比你们年轻人们少,除了不上班,还肩负着家里买菜,做饭,接送小孩,做家务。再说有几个老人没有老年病,表面看都很健康,其实十个有十个都有病。上一次医院得多少钱?有的还要应付着有人啃,孙子辈要吃点零食你不买?有人甚至到月底到粮店去舍粮,你们可能会不信,这是我亲眼所见。这些排队的老人都不是离休的干部工资高,有的就那千把两千多点,不等钱用他们愿排队惹年轻人们不高兴?你们知道他们也年轻过,今天的他们也就是明天的你们,大家凉解一下吧,其实我也是位老人,啰嗦了。




答: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随着时代发展,

智能手机作用,

不必银行领取,

按时到账便捷。






退休老年人收入少的,其实一个月的退休金早就花没了,就等着到发工资的日子呢,所以,一到这个时候,银行就集满了老年人等候开退休金,很正常,没钱花了呗




这是一个落后于时代的题目。只要将退休工资帐户绑定一个银行卡,用卡开通手机银行就用不着跑银行叫号取钱了。




“上午没开支,大娘,您下午或者是明天再来吧!”银行的一个工作人员苦口婆心的对一位老大娘说。

“我要存钱,我要存两万元钱,开工资就正好够了。”

这位大娘把钱拿到了窗口,对工作人员说。

工作人员查了查他的钱,对她说:“大娘,您的钱不够,存不了。”

“开工资不就够了吗?一会开工资不就够了吗?你先给我存上。”

对这位大娘,工作人员哭笑不得,“大娘,您现在手里没有那么多钱,我拿什么给您存?”

“那我在银行等着,我在这坐着,一直坐到开资再走。”

工作人员又跟她解释:“工资要到下午才可能会开,如果您有什么事情可以先回去办,先回家等着也可以。”

“没有什么事,回家也是呆着,我就在这等着。”

于是这位大娘在银行坐了一个上午到中午,就为了等开工资,然后把钱取出来,再一起存上。

这是我曾经在银行里看到的真实一幕,这位大娘代表了很多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在心理上有一个情结。

那就是打到他们工资卡里的钱,不算到手的钱,他们以为打到他工资卡里的,如果不取出来,有可能这些钱还会被人家抽回去。

他们也不相信打到卡里了,就是自己的钱了,他也不知道打了多少?,因为也没有提醒,也看不到钱。

所以他们要把这些钱取出来,拿到手里之后再存到自己的存折里,这才是他们理财的一个习惯,他们亲手取出来了,然后又亲手存上了,这样他们才能安心地说,这些钱已经到他的帐上了。

只有这样一番操作之后,他的心里才能安下心来,才能睡着觉了,才能认为这些钱是他的了,别人偷不走了,别人也骗不去了,已经存到银行里了。

这些老人的这种理财的方式,是习惯于过去的存钱方式,是一种以前理财的延续,也是对新事物的不理解,不放心,没有安全感。

另一方面,老人没有银行卡,也没有银行卡捆绑微信、支付宝之类的,所以他们花钱的时候也不会直接用网上支付,他们看不到钱就不放心,就不认为这些钱是他自己的。他们即使很麻烦,很劳累,很辛苦,但是也要到银行去过一遍,这样才能安心,这样即使体力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身体上劳累了,但是他心理上得到了安慰,放心了,心安理得了。

这就是六七十岁老人的一个心理,他们从前有一些钱,四处乱藏,后来都把钱存到了银行的存折里,这样才能放心,所以他们一直延续了这样一个习惯,他们不想改变了。




每到银行代发养老金的日子,老人成群结队地到银行把养老金取出来,门口排起长龙,营业厅也人满为患,到银行办事的人感到十分不方便,究其原因:

一、先取为快,取到的才是自己的。有些老人把钱取出来,存到其它存折上去,他们认为这样一清二楚,每个月收入多少数目清楚,防止间中有一个月没入,相当于以前到单位领退休金一样,签名盖章,手续齐备,现在再精密的机器也有出错的机会。

二、发现数目不对,及时到有关部门纠正,人老了,记忆力差,每月发放时候到银行打卡,保准没错。

三、养老金低的,到银行代发那天,取出来,作为一月的生活费,要及早规划一下。

四、养老金高的,除了生活费,有些人还存了零存整取、定期等存款,要拿钱出来去存。

此外,老人对于银行存取款机的操作不熟练,需要银行职员在旁指导,而且操作时间较长。所以,每到银行代发养老金日,老人特别多。




老年人依靠退休工资养老,开支当然积极去领工资,取工资也是老年人的一大乐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卡里   工资   银行   退休金   大娘   养老金   存折   银行卡   老年人   阿姨   老年   着急   工作人员   早上   老人   母亲   日子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