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发育迟缓,我今年31岁,在考虑要不要二胎,谁有类似的情况?能否分享一下经验?

哪方面的发育迟缓?我家宝宝4个月时确诊为黄疸影响运动性障碍(运动发育迟缓),经过干预治疗后,5个月才会翻身,7个月了才会坐。9个月自己会爬了,一岁一个月自己会走路。

一岁3个月,被确诊语言发育迟缓。现在一岁7个月了,正在做语言训练治疗。

【语言训练治疗:医生一对一半个小时训练,我没在现场看,怕干扰到他们,大一点的小朋友家属就在现场一起的。物理因子治疗:吞咽语言系统治疗和超声。因为核磁共振复查结果正常了,就只吃药,不用打针。开的药是赖氨葡锌颗粒】

二胎就暂缓一下吧,老大的治疗要趁早干预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等老大情况好转了,再要也不晚。

【特别说明:医院干预治疗方案,就我家宝宝来说,5个月不会翻身,医生除了教他翻身,还会提前教他练习坐的,等扶坐稳了,又开始教爬的动作的,走路是自己有意识扶着围栏走的,这是一项一项连着来教的,不是只教一项目,否则跟不上大动作了,那干预治疗就没有意义。这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不间断的】




对于你的这个问题,作为过来人的,我觉得有必要发表一下我个人的想法。我家大宝。或许是因为出生缺氧的原因。总之在八个月的时候检查出来各类毛病。听力差而且发育迟缓。我和孩子爸爸选择了早干预,早治疗。我们奔跑在沈阳,大连,北京。每个月来回的往返。说实话,进步一点儿都不大。孩子五周岁了,只会爸爸连妈妈都不会叫。好多家里人都劝我们该放弃了。我和孩子爸爸还是非常坚持。我们认为我们父母放弃了孩子就没有希望了。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负债了几十万。所有生意也全都挑了。孩子今年12岁了,依然话还说不全。为了这个孩子,我们从城市到农村。因为他太不适合城市的生活了。该干预的也都干预了,该治疗的也都治疗了。但是谁家又能守着一个这样的孩子过日子,真的是没希望。不说指着他养老。但是父母一旦发生意外,这个孩子怎么办?于是在孩子九岁的时候,我们生二胎。或许有人觉得对老二不公平。但生活就这样。怀孕的时候在娘家,反正都是炖菜白菜土豆。全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菜。玉米面儿,小米各种粗粮。孩子出生8斤8两,发育非常好。40天能抬头。两个半月自己翻身利索了。五个月的时候已经会爬了。周岁的时候走得很好。所有各项技能都能达标。说话有点儿晚,22个月。但是进步很快。 25个月的时候数数就能数到20了。不过我后来也没交,感觉孩子能学会就好了。并不是说二宝有多优秀,只是说这个发育迟缓不会是遗传的。发育迟缓的原因也有很多。再要一个孩子吧。怀孕的时候多注意一些,好好孕检应该没问题的。现在的我们家生活很有奔头。我和老公更努力的赚钱。其实之前没有二宝的时候,心真的是累。看着大宝不知道怎么办?感觉生活真的没什么希望。这就是我的经历,希望能帮助到你。还有不知道你家孩子多大了,多多观察你家孩子。看最终能预计到什么地步。如果孩子最终不能达到普通,我建议你还是再生一个吧。




孩子现在多大?是否需要干预?是否在干预的黄金期?是哪方面哪种程度的发育迟缓?

我今年37岁,我有一个五岁的发育迟缓的孩子。孩子是两岁半正式医学诊断为综合发育延迟的。在这之前我怀疑过,并在他一岁半的时候带去给医生看过,当时医生也是进行了一系列检查与评估,觉得只是语言少、说话有些晚,但都在“晚”的正常弹性范围。

因为我们有一起长大的另外两个小伙伴,几乎天天玩在一起,所以特别容易发现差距,如果单独看,在两岁前是很难发现的。他大运动正常,也会跟人互动,饮食、睡眠、情绪、行为等均无异常。一岁半去医院检查、评估后,医生当时是觉得没问题的,让我们两岁的样子在带去看看,一岁半还太小,他的情况很多还看不出来。到两岁半的时候,孩子就与同龄人的差距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明显,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听不懂,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他没办法加入(无法理解游戏规则),只能在一旁看,还有就是动作模仿能力差,精细动作差。两岁半还不会自己吃饭,还真不是我们家长惯的,而且他精细动作差,没办法握好勺子。


我家是儿子,我是32岁时我和老公通过几年拼搏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后才生的他。原本我们只打算生这一个,后来因为是儿子,我和我老公就特别想要一个女儿,是有打算在孩子上幼儿园后再生一个的。

他两岁半被诊断发育落后,主要体现在智力方面,医生当时就建议我们上特教干预➕家庭干预,并且专门跟我们说了一番话:“你们要有心理准备,这个干预可能不是一时半会儿的,我不建议你们在医院做康复,太贵又不能连续排课,你们这种情况需要按照上学那种节奏天天上特教,回家再进行家庭干预。”因为我们一直是在这个医生这里做的儿保,这名医生自己也是一位父亲,所以特别能理解我们当父母的心理。他还专门给了我们一个名单,上面是我们市区所有参与了国家孤独症救助项目的机构,在这些机构里上课国家有一定补助,这会减轻我们的家庭负担并且能支持我们长期干预。

诊断后医生就建议我们尽快就近选择一家机构,不要选离家太远的,不现实,因为是长期的一个过程。当时孩子两岁半,是干预的黄金期(干预的黄金期是0-6岁),医生就建议我们抓紧时间干预,因为了解到我们是自己带娃并且不会改变带娃的人,所以就没有特别说我们父母要怎样怎样。这个干预过程最好就是由父母直接参与,因为牵涉到与特教老师的密切沟通,还是有一定专业度。这之后我们马上也加入了家长课堂,学习了很多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

因为孩子的情况,诊断后我们根本没有犹豫的直接不打算生二胎了,并且庆幸我们发现得早、诊断得及时,二胎还处于只是一个想法的阶段。有句话很直接,就是生二胎基本上就是对这个孩子的放弃。

就我家的情况,如果我生二胎,谁带他去上特教?家庭干预能做到什么程度?二胎生下后会分走我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就会削弱对孩子的干预,毕竟特教干预花费也不少。


我们在特教机构已经上了两年多,大部分干预效果好的孩子都是父母自己在带,要不就是做生意的家庭,时间安排比较灵活,要不就是我们这种工薪家庭,爸爸或妈妈上班赚钱,另一个就带孩子上特教并承担家庭干预的主要负责人和实践者。

我们特教机构有一个妹妹,一直是外婆带起上特教,因为家里还有一个孩子,父母也没多加管她,我是亲眼见证了她这两年多一点都没进步,钱还花了不少,也上了不少课。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这样的例子在特教机构还不少。当然也有婆婆、外婆带来上特教效果好的,这些婆婆或外婆基本上都是文化程度较高、学习能力很强的,能通过家长课堂、网络信息以及天天和特教老师沟通学到很多干预方法并且回家后是真的进行了家庭干预的,管理教育孩子也很严格,有的比孩子父母都管得好,但这是极少数。就看题主家有没有这样的神队友了,要不能承担起管教发育迟缓的这个孩子的责任。要不就是能全身心照顾二胎,让你或者宝爸能把时间放在发育迟缓的孩子身上。


我自己不曾拥有好的童年,也不是一个很优秀、有能力的人,所以我接受我孩子的情况接受得很顺畅,就是没有什么质疑、怨天尤人、觉得不公的。因为孩子发育迟缓,比同龄人心智小,因此很胆怯、心思单纯,我和老公也就更加心疼他、爱他。我们都觉得他需要比正常孩子更多的陪伴与爱。因为他的情况医生都说一半靠干预靠我们耐心的教,一半靠他自己长,也许长大了就好了。但这些都是“也许”,也许他以后就是一个智力有些低下的人,他很难避免歧视、嘲笑与不公,所以现在我和老公会让他幸福感、安全感满满,希望他有足够幸福的童年去治愈以后他遇到的所有伤害。

我和我老公都是很独立的人,我们婚后没有跟长辈住一起,长辈也没能力去帮我们照看孩子,所以我们是婚后七年,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才考虑的要一个孩子。我们要这个孩子是因为爱,有了这个孩子想再要一个女儿是因为想人生更完满。但是后来这个孩子有一点点缺陷,我们就放弃了要二胎的打算,用我们全部的精力与爱去填补这一点点缺陷。




首先你是哪方面迟缓是身体方面还是智力方偭面,不过不管是哪方面,只要不是自闭和脑瘫,都有希望赶上同龄人。我家的四岁以前是语言发育迟缓,等到四岁到五岁半之间,自己一心一意照顾他,请老师上语言课上感统课,自己在家也教他,就进步很快了,几乎快赶上同龄人了。但他快五岁时意外怀了二胎,等二胎出生以后,就没有多少精力管老大了,现在几乎就是让他自己成长,所以加油吧,等老大好一点了以后再考虑生二胎的事对两个孩子都公平。




我觉得发育迟缓不是很严重,多跟孩子交流,多带她出去玩慢慢就好了。人的智商本来就有高有底,不是人人清华北大,也不是人人能考上大学




慧宁宁建议:可以等第一个孩子发育跟上,再进行要二胎,这是对你一个孩子的负责也是对第二个孩子负责,孩子发育迟缓,一般进行正确干预,都是能很快恢复的,需要一些耐心,再加上你才31岁,其实算是很年轻的,晚两年再考虑要二胎都不是问题,都不算高龄,再加上等第一个孩子治疗好了,再要二胎其实对你们夫妻来说是更有利的。

家长既要负责孩子身体的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怎样学会知识,又要教会孩子怎样做人。——杨振武

明确哪种发育迟缓及相关训练

  1. 智力发育迟缓:孩子的智力会比常人缓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一些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与训练孩子的智力发育情况,比如:吃饭,穿衣,玩游戏等等各种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每天定时间的跟孩子进行一些训练,可以训练孩子对这些事件的认识,从日常生活中认识所需要认识的东西,是再适合不过的。
  2. 语言发育迟缓:孩子迟迟不开口说话,家长非常担心,如果确定是语言发育迟缓我们就要赶紧进行干预了,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多跟孩子说话,引导孩子说话,也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简单的儿歌跟孩子一起唱,孩子发现家长在唱歌,是会模仿的,在孩子3到6岁之间孩子是最喜欢模仿的,只要孩子的父母常常在孩子互动,经常性有意的让孩子模仿自己说话,孩子开口说话就很容易了,家长正确的引导式很重要的。
  3. 体格发育迟缓:孩子的动作发育迟缓是很容易看出来的,他们很多很多动作都是很慢很慢才能动起来,比常人的孩子慢很多,我们发现了就要带孩子到外面的世界多多运动,可以饭前饭后带孩子出去散散步,既可以让孩子消食,也可以让孩子多动动,再跟孩子玩一些游戏,比如与孩子玩球,不限篮球、足球,各种球都可以,跟孩子玩,多让孩子接球,捡球,锻炼孩子的动作快慢,玩得多了,孩子得动作很快就能跟得上节奏的。

所有的发育迟缓都只是比正常的孩子稍微缓慢一点而已,并不是说孩子不正常,家长们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异常的孩子养,最起码我们不能表现那么明显,也许他们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并不懂,我们懂,我们不能表现得很明显,因为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们能很快感知我们的不同,我们需要循序渐进的改变,而不是突然的改变。

正确要二胎方式

  1. 关爱一胎:你要知道要了二胎,就等于把你们的爱平均化,虽然很多家长说可以公平对待两个孩子,但是我能告诉你,没有绝对的公平,即使你认为很公平,孩子的世界是不懂得公平是什么的,因为一胎的特殊化,你们也许会更加关爱一胎的感受,这样就会忽略二胎的感受,不可否认就因为一胎是特殊,我们更需要细心关爱这个孩子,但是让这个孩子变成正常的孩子再要二胎是不二的选择。
  2. 精力充沛:你已经有一个孩子了,就知道照顾一个孩子需要花费多少精力,一个孩子足以让几个大人手忙脚乱,如果你只有一个人带孩子真的不建议这么快要二胎,这样你会很累很累的,照顾孩子真的不能分心,如果没有很好的精力去带一个孩子,不仅会让孩子难受,家庭关系也会紧张的,带孩子精力充沛是很重要的,很多孕妈妈在带孩子的时候如果能睡觉就睡觉,真是累的一塌糊涂的那种,如果你只有自己带孩子,请慎重要二胎
  3. 经济允许经济条件真的是养一个孩子必备的条件,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条件,生了孩子没有帮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我们反而会感到愧疚,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要二胎更加是要看经济条件,如果你经济条件毫无压力,那要二胎是分分钟的事,但如果家庭条件一般,第一个孩子需要治疗,只能靠一方的经济来源养一家人,那要二胎更加要慎重,我们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一个家庭如果经济条件差,真的什么问题都会随之而来,家庭关系也会因此变得紧张。

要知道如果选择要二胎,就要把最坏的打算预上,因为二胎忽略一胎的感受,自己的精力是否能支撑自己养育两个孩子,家庭经济条件是否允许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第二个孩子,这其实都是你要考虑的,如果都能避免以上这些情况,那你要二胎是可以的,如果不能避免,就尽量把会发生这些事的几率降到最低再去做决定。

墨菲定律: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选择。

高龄产妇:高龄产妇多数是指35岁以上未生育过的,但是生育过的也能称为高龄产妇,但是生育过的会比没生育过的好生很多,而你才31岁,并不算是高龄产妇,再过多两年,等一胎的孩子治疗好了,再考虑要二胎其实都不难。

举例:我一个老师,她第一个孩子读大学了,她才要二胎,二胎虽然前几年才开放,但是刚开放的时候,并不要二胎是因为觉得这样没办法照顾到一胎,所以选择在一胎读大学的时候才要二胎,她43岁啦,能有这样的勇气,真的非常佩服她,她说这样可以全心全意照顾一个孩子,可以给一个孩子完完全全的陪伴与爱。

利于感情发展

  1. 一胎与二胎:不管你一胎是男孩女孩,如果等孩子治疗好了再决定去要二胎,两个孩子的年龄上也许会有差距,但是大孩子的会疼小的,也许两个孩子会打打闹闹,可是这些都不会让他们反目的,因为这就是血缘的力量,当大的孩子懂事一点了,不仅不会让你操心那么多,也许还能帮你带带孩子呢,这只是比喻哈,两个孩子相处久了,感情自然很好,不管是谁都一样,我们成年人也是如此,长时间跟一个人相处所产生的感情是无法替代的,更何况是血缘相连的两个孩子,两个孩子的年龄相差3岁以上是最好教育的,因为第一个三岁已经可以读书了,家长就能有更多时间教育二胎了。
  2. 孩子与父母:孩子从生下来除了自己的父母能给自己最多安全感以外,其他人需要经过很大的努力才可以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如果能跟一胎的关系处理好了,再去要二胎是更好不过的,很多家庭要二胎,但是一胎因为无法接受,而导致的悲剧,我相信很多人看过类似的新闻吧,与一胎处理好感情,是必须要做的,孩子与父母的感情增进了,慢慢的与孩子沟通,对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是很有帮助的,不管是一胎还是二胎,与孩子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先处理第一个孩子的问题,再与第二个孩子培养感情,不然两边顾,怕你顾不了,顾得了一胎,顾不了二胎,这样很容易伤了孩子的心。
  3. 夫妻的感情家庭中最需要稳固的就是夫妻关系,夫妻关系不稳固,伤害最大的就是孩子,所以我建议先处理一胎的问题再要二胎,对于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很有帮助的,夫妻之间任何一点小事都能吵起来,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控制自己,但是每个人都有委屈的时候,丈夫也许上班遇到难题,妻子在家带孩子可能带了一天,非常的烦躁,晚上的一个菜,就能让彼此吵起来,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如果一胎孩子长大一些了,家长们就不用那么操心了,不仅能让孩子有更好的交流,夫妻之间也会因为孩子少很多矛盾。

管理好一胎,再选择要二胎真的是个不二的选择,一胎与二胎的感情,当第一个孩子懂得了二胎是她的弟弟或妹妹,相处一段时间,是会非常疼他的,如果因为要二胎伤了与一胎的感情,那是得不偿失的,夫妻感情如果不会因为孩子的事情产生矛盾,那这夫妻感情一定会处理的很好。

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方能成功,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养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别人请教,学习养花的经验与艺术。——舒天丹

个人观点:

先把一胎的问题解决了再要二胎,不管是对孩子,对家庭,对你自己本人都相对比较好,如果第一件事处理坏了,没有及时补救过来,就忙着去做下一件事,这样很容易让两件事都崩塌,两件事都没办法做好,所以一定要先完成一件事,再去做下一件事,这样是最好不过的。

也许我们都不懂的如何去育儿,关注我,我们可以一起去学习。




完全可以,我家大宝发育迟缓,语言方面,动作方面都有。但是二宝发育竟然超前,十个月会独立行走,而且从不摔倒,语言方面也是一岁多所有的话都学的差不多,三岁去幼儿园小班,老师说除了矮点,在班里完全不落后,特别有独立思想,三岁半,自己决定的要上中班,她说的原因是小班小朋友太闹腾了,小班老师不如中班老师漂亮。现在在中班,除了不爱写字,其他方面不比五六岁孩子差,尤其舞蹈方面很有天赋。




你好,我的情况和你一样甚至更糟糕!我的大宝今年6岁,智力不及一岁不会站不会走,精细运动更是不行也不会说话!在孩子四岁的时候我33岁要了二胎,现在二宝一岁多,健康又活泼,给家人带来了笑声,但同时家里的负担更大了,但困难我想是暂时的,二宝上学就会好很多!至于大宝的照顾也没落下,总觉得心里有种亏欠,可怜他所以更多的想爱他!我觉得,父母宠爱二宝的同时,对于大宝的爱不嫌不弃有耐心,终归会感染给二宝,使得他同样爱心满满。现在唯一担心的是我们老了孩子的归宿,说真的我想过很多方案,比如一起住养老院,又或者一起去天堂,真的是一声叹息!未来的路,二宝也许会很难,我们只有坚强起来,把身体搞好,多过年照顾娃娃吧,一起加油!





我家的也是全面性发育迟缓,2岁多了不会走路不会说话、从8个月开始积极的治疗加上系统的康复训练,貌似要好一点点,只能往前走好好对他,如果父母都放弃了,那这个孩子肯定就废了,二胎暂时不考虑,本人37岁了,如果到6岁还看不到希望在说[快哭了]唉……加油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迟缓   我家   情况   孩子   特教   智力   类似   说话   家长   父母   感情   条件   医生   动作   语言   经验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