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两个女儿,我不太喜欢大女儿,但是我却非常喜欢小女儿,为什么?

唉!看到这个标题,深深的刺疼了我[流泪][流泪]

我父母有我和我妹俩,都说老大憨老二精,我就是那个从小都不受待见的老大![流泪]

听我妈说,我刚出生时,我爸高兴坏了,还没满月都抱出来……听起来,我那时多稀罕!过了一年我妹就出生了,我妹跟我两个模子做的,我矮,大圆脸,胆小。我妹高挑,瓜子脸,机灵。唉!……就算我做再多的努力做的多好都没有人肯定欣赏夸奖!我拿的奖状他们从没看过一眼,后来也不给他们看了,慢慢的都认为我笨,学习不好……

唉!现在的我都几十岁了,还提起来一把泪[流泪]正所谓童年的伤害要用一辈子去修复!

在比,望您看到了我的伤害,好好的对待您的大女儿[流泪][流泪]回头看看您的大女儿吧,她也在期盼得到您的肯定,夸奖,欣赏啊!

此时我也是流泪写下的,克制不住![流泪]

致使我生了一个女儿没打算生了,既然觉得自己有可能也做不到一碗水端平,那就用我一生只爱护一个孩子!

被捧在手心里的感觉是啥感觉[玫瑰]





我朋友家就是这样,大的和小的相差4岁,并且大的几个月的时候,妈妈就出去打工了,直到三年后,怀了老二,才回来。

等老二出生,大的已经四岁了,和一个襁褓中的幼儿相比,四岁的老大当然显得更调皮,更不听话。而为了照顾老二,全家人都分去了大部分的精力,对老大也基本忽视了,大家都没有意识到四岁的老大也仅仅是一个需要关怀的小孩子。

俗语说,老大傻,老二精,老大从小就被家长交待要让着弟弟。小小的他根本不会表达那种被抢走了疼爱,还要让着对方的那种心里的不平衡。所以他每天就用捣乱来引起大人对他的注意,可能在他心里,骂他也比忽视他好,至少他受到了关注。而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只会因为他的顽皮更厌倦他,更忽视他。后来他被送去了寄宿学校,在读小学一年级的年纪。因为家长觉得他不服管教,太不让人省心。

现在他读小学四年级了,每届老师都跟他父母说,这孩子头脑聪明的很,就是太顽皮了,爱捣乱,还发过一张照片给家长,照片里,其他孩子都在做操,他站在远远的后面,一动不动,可能他一直在以这种方式吸引别人的注意,以前是对父母,现在是对老师。

每次过星期回家,父母依然绕着弟弟转,五六岁的弟弟还可以坐在妈妈的怀里撒娇,而他却因为“处处不如弟弟”,要承受无数的责骂,贬低甚至责罚。小的时候没有人教他该如何正确的从弟弟那里分到父母的疼爱,而现在,他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在我看来这是个恶性循环,被父母忽视,选择这样的方式来引起关注,最后却越来越被父母忽视。

不知道作者有没有看过一篇文章,《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只是通过父母来到这个世上,父母不要以自己的意愿来规划孩子的成长,因为你也不记得自己三岁是什么样子,五岁十岁的时候又有多调皮。更不要拿一个孩子跟另一个孩子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接纳孩子的不同,甚至接纳他的平庸。学习不好的孩子,也许性格更好一些,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更不要拿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跟一个几个月的婴儿比,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一件事。




心理作用,难道大女儿不是你亲生的。

有个朋友的老公就这样,两个女儿,特别喜欢小的,对大女儿总是不冷不热的。

大女儿上大学的时候,谈了一个男朋友。他不愿意,强迫女儿放弃。女儿犹豫不决。

女儿脊椎有毛病,有次他跟老婆一起带着女儿去医院诊病,在路上又说起女儿男朋友的事情,女儿反驳了一句,他停下车子,打开车门,一脚把女儿从车上踹下去。老婆赶紧下去拉女儿,因为公路上过往的车很多,但是出事。

小女儿在他面前坚持是小公主,女儿需要啥,给买啥。女儿不开心了,他带着女儿出去玩,直至女儿开心为止。

如今,大女儿在身边,天天可以见到,小女儿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家也在外地,一年到头回家一次。你说他们夫妻老了靠那个女儿来赡养。而且,他的两个女儿的性格完全不一样。大女儿宽厚善良,小女儿有些自私,而且爱斤斤计较。

做父母的摆正心态,不要对子女有偏颇心理。两个都是自己的女儿,所以应该同样对待,不能说非常喜欢小女儿,却不太喜欢大女儿。

平时把用在小女儿身上的心思给大女儿匀上一点点,慢慢地你就喜欢上大女儿,对两个女儿一样对待了。

父母从小偏心,会导致子女长大后不和。你是希望看到长大后的姐妹俩亲密无间呢,还是希望看到长大后的姐妹俩见面如仇人呢。

自己好好想想吧!




我朋友就是那个大女儿。在外婆家长到五六岁,要上学了嘛。回家,妈带球,没时间照顾,她被外公外婆宠,任性,妈妈除了打她没别的办法管教,她一挨打就用眼睛死死盯着她妈,她妈也狠,越瞪越打,有一次去她家,她妈拿荆条抽她,抽的一条条的血印子 ,打到服软,她不服软,跑到外婆家,迷路了,被警察送回来,从此,母女形同陌路,即便是现在,也仅仅是维持表面现象。她宁愿和我们海阔天空扯闲篇,也不愿意回娘家。

她妹很乖觉,远嫁不回家,嘴甜心狠,来话不来钱。她永远学不会,她跟她爸爸一样,直,有话说有屁放的性子。她妹跟她妈学了一个十成十。有一次,高考完,她让我们去她家聚会,开始说好,我们出酒水,点心,她出肉,结果一到那儿,她妈说家里没肉了,要去买,等了一个钟头,买回来冰凌子肉,说菜市场没新鲜肉了。是真是假不知道,最后酒水喝完,点心吃光,肉还没解冻,自那以后我们不去了。

她羞愧难当。其实我们理解她。

她在她妈肚子的时候就不受宠,当时,她妈生意忙,觉得她碍事儿,想把她流掉,她爸舍不得,勉为其难,生下来后,她妈忙着更上一层楼,没时间照顾,就把她扔给了娘家妈。所以,朋友一直在外婆家长大,偶尔去看她,不是嫌她脏兮兮,就是嫌她皮实,她妈的意思就是女儿最好干干净净,温温柔柔,淑女范。而不是像她跟个假小子一样。还有一层意思,她妈希望第一胎是个儿子,结果大失所望。这是她好久以后才晓得的。

她妹妹出生的时候,他们家条件不错了,生下来千娇百宠的,一手一脚带大,感情深,小女儿磕着碰着了心疼得掉眼泪,看到她妈掉眼泪,她才明白妈妈原来也会流泪,而不是铁石心肠。对她,谈不上喜欢,也不讨厌,至少生活上和钱财上没有特别亏待过她。

但是母女之间一直有隔阂。后来,她妹大学毕业后不回家,任她妈妈哭求,铁了心不回家,就在南方安家落户,她妹妹是个精致的美人,一举一动风情万种,一看就是富养的女孩 。她也不错,但比她妹妹差点女人味。后来,她妹举行婚礼,她妈当场落泪了,自己捧在手心里的宝,却嫁远了。

她离家也不是很近,高铁几个小时。嫁妆也是有差别的。她嫁人的时候,老妈要了八万彩礼,另外加了四万陪嫁,一共十二万,美其名曰月月红。妹妹嫁的婆家因为是一线城市,不能让人小看,就把家里店铺卖了一间。她妈后来做生意失败了,也就是有两个商铺和一栋私房,少量存款。卖商铺的钱全部给了妹妹。她心里不舒服,提了一句,她妈暴跳如雷,拿起一把水果刀划了她一下,当时血流如注。她妈本来就因为心肝宝贝远嫁憋着火,舍不得冲小女儿发火,大女儿就成了出气筒。

大半年时间,母女俩不来往。她爸一直是个妻管严,没什么主见,心疼大女儿也就是嘴上说说,从来没有实际行动。后来,关系缓和一点了,她女儿去外婆家玩,不知道是什么事惹恼了外婆,她妈让外孙女滚。她声泪俱下的控诉,你不光讨厌我,就连我女儿也讨厌,既然如此,从今以后桥归桥,路归路。她妈本来就是软硬不吃的人,让她滚,说自己这辈子不要她养老,有小女儿一个就够了。她真的滚了。好几年不来往。这个时候,她妈患了病,也不是大病,需要动个小手术,她爸身体不好,小女儿也是一推再推,说自己实在是走不开,让姐姐辞职、请假照顾你都行。

她之前已经把她妈的电话拉黑了。她妈重新换了一个号码,她妈即便是商量的口气也是居高临下,意思就是我让你服侍是你的荣幸。她不要荣幸,挂断电话。后来,还是请的护工,她和妹妹一人出一半的钱。出院后,家里没人做饭,请了一个阿姨,不满意,又请一个还是不满意,其实,她妈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想她回来照顾,给她当老妈子,而且还不软态度,想让朋友服软,朋友也是牛脾气,就不服软,后来,又请了一个才消停,她妈出院后,她妹三天两头打电话,说的梨花带雨,自己对不起妈妈,母女俩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她从头至尾就是一个旁观者,局外人。她出钱出力(到处张罗请保姆),没落到一句好。现在,她偶尔回家,看一眼就走了,母女俩话不投机半句多。她承认自己也不是一个好女儿。

谢公偏怜小儿女。幼女更让父母心生怜爱,这也是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难题。

小女儿更让父母心疼这也是有的,稍微偏心一点也可以理解,千万别学我朋友的妈,整个一个霸道老太太。由于她的偏心眼,让姐妹俩也形同陌路。母女不像母女,姐妹不像姐妹,我不相信老太太私底下不嘀咕。只不过她一辈子强势惯了,不愿意低头,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言行是错误的,所以选择一条道走到黑。

对于孩子,最好一碗水端平,偏心只会让孩子心生怨怼,还让兄弟姐妹之间心生嫌隙。




真不巧,我就是那个不被喜欢的大女儿,做为一个过来人,跟你说你这样会害了你的孩子,从小我妈就特别喜欢我妹,表现得特别明显,我爸还好,比较公平,现在想想,确实因为她嘴甜,会哄人,不像我一样,喜欢硬碰硬,从初中起住校,成绩马马虎虎,考一个不好不坏的大学,大学四年基本上不给我打电话,除了我爸,面临找工作各种骂我,说家里不养闲人之类的,好在我比较争气,靠自己找到一个好工作,反观我妹,从小没有离家,大学考起一个二本回来,工作不找天天赖家,什么都不说,好吃好喝伺候,我看着心都凉,有时候想想,我生出来真是一个笑话,如果我有二胎,一定会好好爱两个,不会像自己妈妈一样这么不公平,




这让我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小时候父母不大喜欢哥,却非常喜欢我。

哥只比我大两岁,在我农村老家,不管男孩女孩,只要是老大,都比较累,而且是那个最早懂事的孩子。

那年看到隔壁邻居,姐姐被父母抽鞭子的样子,狠得不像亲生的,那时生活很困难,一个杯子一个碗,甚至是平常摆着不用的小物件,只要一摔坏,不是被骂就是被打。

尤其是老大,弟弟妹妹没照顾好,都会被责怪一番,我小时候是最得宠的,大哥比较判逆,很自我,做事情从不跟大人说,所以很多时候闯了祸,都会不得好果子吃。

而我虽然心里也不好受,但有大哥在前面犯的错,我也看在眼里,所以他犯过错的事情我就会刻意去避免,虽然有时偶尔会犯错,但父母总是埋怨大哥没有看好我,没有做到大哥应有的榜样。

久而久之,父母便觉得我好管教,多懂事,殊不知那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在我心里,对错误的认知并不是很清晰,只知道这样做会犯错,而不知道犯错后如何去改正,因此,这也是一个不好的一面。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承认错误容易,但改正错误却很难,每个孩子从出生开始无不在进行着探索,因为世界对孩子来说是个未知数。

老大能自己亲身实践错误,很容易了解错误的原理,从而能够从容面对并改正,但多数家长表现出来的却是讨厌这样的孩子,因为经常犯错,让家长头疼,而有了老二作为对比,所以才会不怎么喜欢老大。

但为什么喜欢小的呢?

①父母教育老大时,老二看在眼里,自然,老二为讨好父母而表现得很乖。

②老大犯的错误,老二也看在眼里,也能清楚的明白这样做的后果会让父母责骂,从而会避免做出和老大一样的错事。

③父母对老大的懂事先入为主了,认为老大就应该担起弟弟妹妹的榜样,听话、孝顺、为父母减少家庭负担,所以老大做事稍有失误,便会责骂。

④父母对老二的还小不懂事先入为主了,认为老二还小,需要人带,也需要人教,父母忙,这一重担自然落在老大身上,所以对老大的责备就多了起来。

可以说偏心在很多家庭都存在的事情,但不能把这种普遍现象看做是正常现象,每个人都应该引起重视。

总之,父母应该在自己的孩子间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她们都是你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爱,爱对她们的成长很重要,也很必要,不要偏心,把眼光放远来看,如果你偏了心,将来会为你的寒心买单!祝你幸福!




似乎在揭我的伤疤…好痛!

我是老二,上面有个如花似玉的漂亮姐姐。在重男轻女的七十年代,我的出生更多的是种遗憾。姐姐不喜欢吃的,给我,姐姐穿剩的,我捡。去亲戚家串门,只带粉妆玉琢的姐姐,吩咐我守家。过年时姐姐在姨妈面前笑意盈盈的跳舞,我在厨房灰头土脸地烧火。姐姐从小十指纤纤不沾阳春水,唱歌跳舞样样拿得出手,俨然是父母特别是我母亲引以为傲的名片。我在家里是个全劳动力,所有的重活除了父亲就是我做,十四五岁两手磨的茧厚得要用剪刀剪。也正是体力活锻炼了我,我个子比姐要高一大截。学习比姐好太多,也只有领奖状回去时,妈会摸摸我的头夸句不错。虽然她转身就去安慰考得一团糟哭得梨花带雨的姐姐了。妈妈让姐早点招工,姐听话地进了当时的供销系统。我不肯,执意读书,自己在假期去市场打临工,去罐头厂做小时工挣学费。后来我中医学院毕业后分在县城人民医院,姐却因体改下岗了。姐漂亮,追求者众多,妈挑了个妈中意的,姐听话的嫁了。婚礼风光豪华,老妈获赞无数,感觉无上荣光。我结婚时没仪式没婚宴,妈嫌我老公丑,不准他来家里,我们啥也没办,悄悄领了证。姐姐婚后生了个儿子,我妈天天往姐家跑,天天笑得合不拢嘴。我婚后生了对双胞胎儿子,我妈就做手术那天来病房看了一下,再见时儿子十个月了。我姐的儿子和我儿子同在一个学校的不同班级上学,我妈每天中午给我外甥送饭,我儿子没份。孩子们考上了大学,我妈给我外甥六千,给我儿子一人四百。逢年过节,我们回去得早,一定得等我姐一家来了再开席。他们回得早,随时开餐,根本不用等我们。凡此种种,无一不心酸…




不喜欢谁,将来还要靠谁,不信你记住我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女儿   喜欢   老公公   偏心   弟弟   家里   儿子   家长   不好   姐姐   父母   错误   妹妹   两个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