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与工龄的关系大吗?为什么那么多人重视工龄?

退休金与工龄的关系大吗,为什么那么多人重视工龄?如果是在机关事业单位,或是国有企业,工龄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养老保险缴费前的工龄视同为缴费年限,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的工龄,属于是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的就会越高,

工龄对于养老金,也就是大家以前所说的退休金的影响非常大,但并不是所有的工龄都会对养老金产生作用,比如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的工龄,这是没有任何用处的,除了在用人单位领取工龄工资以外,既不能办理退休,也不会有任何养老金。

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前的工龄是非常有用处的。比如国有企业1992年之前的工龄,这是要视同为缴费年限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14年10月之前的工龄,是要视同为缴费年限的。但这里所说的有用的工龄,主要是指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如果不是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在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实施之前的工龄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比如在民营企业工作的工龄,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工龄等,这些单位工作的工龄只能算是单位的工龄,不属于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在这些单位工作的工龄,只有在实际缴纳养老保险,由工龄变为缴费年限以后,才会对养老金产生作用。

对于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如果按照老制度办理退休,工龄是唯一的计算依据,退休金的比例是按照工龄来计算的,比如工龄达到10年的,就达到了办理退休的门槛,只要达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就可以办理退休;如果工龄超过了30年,领取退休金的比例就是最高的,可以达到退休前一个月工资总额的90%左右。

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退休金变成了养老金,养老金是根据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因素来综合计算,排在第一位的是缴费基数,就是与在岗时的工资挂钩,工资越高,缴费基数就会越高,今后平均指数化缴费工资就会越高,养老金的计发基数就会越高。

工龄对于养老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两个部分。按照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基础养老金是由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指数化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作为计发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1%基础养老金。比如每月的计发基数是6000元,那么1%就是60元,如果缴费30年,每月的基础养老金就是1800元,缴费40年每月的基础养老金就是2400元,也就是每一年缴费年限或是工龄就要多增加60元的基础养老金。

从过渡性养老金来看,也是和工龄有关系的,这里的工龄主要是指视同缴费年限。假如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是每月6000元,每一年视同缴费年限是发给1.3%的过渡性养老金,每一年的过渡性的养老金为78元,如果有10年的工龄或是视同缴费年限,每月的过渡性养老金就是780元,如果是20年的视同缴费年限,每月就是1560元的过渡性养老金。也就是工龄越长,视同缴费年限越长,过渡性养老金就会越高。

工龄对于个人账户养老金也有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还是指实际缴费年限。按照养老保险的缴费规则,个人缴费部分全部要计入个人账户,比如缴费基数为每月6000元,其中每月要从自己的工资中扣除480元,每年扣除5760元,加上资金利息,每年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应该在6000元以上,每一年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增加6000元,计算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每月43.2元,如果多了10年的缴费年限,每月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要增加432元,这个增加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

综上所述,如果属于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对于养老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视同缴费年限的工龄,主要是增加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实际缴费年限的工龄主要是增加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所以重视自己的工龄,就是重视自己的养老金。




退休金与工龄关系大吗?一句话:有的关系大而且十分重要;有的关系不大。

话分两头,先说关系大而且十分重要。我们知道,影响退休金高低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工龄长短,二是缴费高低,三是缴费系数,四是当地社平工资高低。这里只说工龄,所谓工龄,就是社保部门依法认定的参加工作时间,比如某知青下乡时间就是参加工作的第一时间,返城工作至实行五险一金起(假定从1992年起单位开始缴纳社保),那么该知青之前的工龄不仅真实有效,被社保部门认定认可,而且还确认为视同缴费年限;而1992年后单位依法缴纳社保,就是实际缴费年限,两者相加就是该知青的累计缴费年数,换言之就是合法工龄,退休时一并计算退休金。

所以:拥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自然人,在办理退休时,档案十分重要,相对退休金高于缺少视同缴费年限的自然人。

再说关系不大这层。很简单,如果某自然人在社会私企等工作,工作零零碎碎,而且并没有被社保部门承认的工龄,那么该自然人当然就缺失了视同缴费年限,只有实际缴费年限,这就是社保记录,退休时就只能按实际缴费年限计算,而且必须缴满最低年限即15年,方可办理正常退休。

所以:对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自然人而言,关系不大。





答:工龄➕职称➕地方补贴

1、工龄四十年以上最高

2、职称既高又早

3、地方补贴






可以非常明确的讲,退休金和工龄的关系确实是很大。影响退休金的有三个因素,一是工龄的长短,工龄长的比工龄短的养老金高。工龄长短主要指的是交养老保险或视同交养老保险的年限。工作年限再长,没交养老保险或者是没有视同交养老保险也白搭。二是个人养老帐户的养老金数量。也就是说交养老保险的多少。交的多的比交的少的养老金高。三是所在地社平工资的高低。这三个因素同时影响一个人的养老金高低。




退休金和工龄的关系很大,人们重视工龄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看看我们的养老金计算公式,目前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如果在当地建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参保缴费的职工或者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职工,还会有过渡性养老金


关于工龄,现在一般也称为缴费年限。正常来说,工龄并不等于缴费年限。实际上,我们过去已经实施了70年的退休制度,而我们个人缴费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仅仅才30多年。

1986年在国营企业实施劳动合同制、建立退休养老基金;1991年,全面实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于实施养老保险缴费以前已经参加工作的原国有企业固定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连续工龄是可以视同缴费的。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由国家承担,并不是无人缴费(社会保险法第13条)。

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劳动用工之日起30日内给职工办理社保参保登记手续,应当按时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

按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我们每一年乃至每一个月的养老保险缴费都会影响养老金。

比如说,基础养老金部分,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如果我们按照60%基数多缴费12个月,退休就可以多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社平工资是5000元,每月就可以多领取40元基础养老金。如果是300%基数缴费12个月,可以多领取2%的社平工资,每月可以多领100元的基础养老金。社平工资越高,多领取的基础养老金越多。

个人账户养老金更是如此,主要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积蓄额度,如果我们按照5000元基数缴费一个月,每月会计入个人账户400元,差不多每月可以领取2.8元左右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实际上每年计算利息的时候,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也会按比例提高。如果是有三四百个月的缴费时间,这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额度也不能小觑。

工龄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大大影响我们养老金的高低。所以,人们重视工龄也是正常的。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退休金与工龄的关系大吗?为什么那么多人重视工龄呢?退休金其实或多或少都是与工龄是有直接的关系。只不过有些人他可能工作的时间比较长,也就是所谓的工龄比较长,但由于所在工作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没有严格的为自己的员工缴纳相应的社保,所以会造成即使有工龄,将来可能也不会拥有养老金或者是不会拥有高额的养老金,这种情况确实有可能存在,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群来说,工龄对于养老金是有一个直接的影响。

比如说你的工作年限比较长,可以达到40年左右,那么将来你在办理退休的过程中,你的累积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当然也可以包括视同缴费年限也是可以达到40年的,那么也就意味着你的初始养老金至少应该都是在3000块钱以上这样的水平,但如果说你的工龄仅仅只有20年的时间,相对于40年少了接近一半,所以说你退休以后,将来所能够获得初始养老金的待遇,可能也就使在1500块钱左右,很显然养老金的收入也会减少一半,这就是工龄对于我们养老金的直接影响。

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必须要参加工作才会拥有社保的缴费年限,其实对于相当一部分的人群主要是针对于灵活就业人员,那么也可以自己去交纳社保,一样是可以拥有。累计缴费年限,而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讲,他可能就没有工龄,但是照样在将来是可以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工龄并不一定直接等于,我们的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但是它对于养老保险的累计缴费年限会起到一个直接的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工龄越长,将来你的养老金待遇水平也是会更高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退休金和工龄的关系大吗?为什么那么多重视工龄?

未实施社保缴费政策之前,企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主要组成以:企业性质(国有、集体),工资级别等次、工作年限长短(工龄)、职务身份(含技术职称)、地区差别补贴等因素,退休时综合核算退休金。而那些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达到干部级别的),达到退休年龄,根据国家有关“离休干部侍遇”,按“离休”给予百之百享受“离休金”。

而企事业职工身份的退下来,按工作年限(工龄)核算退休金;根据职工退休条例,以工作年限设定退休金核算比例,给予退休金。

离休,原工资的100%享受退休待遇。

退休金,能达到95%的干部、工人,工作年限在40年以上(含独生子女家庭增加5%)

正常职工的工龄核算比例,工龄在20年的,退休时核算比例55~60%,25年、30年、35年工龄的,分别是65%、70%、75%、80%、85%(不包含职务、授予省、国家称号奖励增调率、独生子女5%奖励率)。

应该说那个时期,退休金与工龄有很大关系;尽然如此,那时大家的退休金差距不太大,基本上都在可控范围。(除离休干部)

而实施“职工社保政策”后,基本上“工龄”只能算着“历史痕迹”,社保缴费政策是以你参保历史,记载在个人社保账户中;而且以“缴费基数”高低、“缴费基数”档次、“实际缴费”年限为依据,核算个人退休养生金;至于你究竟能领到多少养老金,一切以个人历史社保缴费贡献值,而获得“养老金”最大值。

这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拿;少缴少领,不缴不得的“社保缴费”政策。

应该说“实际缴费年限”很重要,并不是你缴费15年,就应该想拿“高”养老金的,这只是社保政策要求最低年限门槛;当然了,缴费基数高的,缴费指数达到300%的,也许比那些普通60%的缴费指数人员,退下来的养老金多出很多,甚至几倍以上,这也是很正常的。

故此,目前退下来的人,有些人的养老金,每月在一千元左右,有些人在二千上下,更多的人缴费年限达到四十年的,月养老金不超过三千五百元……

而那些国家公务员、事业编制、大型国企退下来的养老金,就是三十年缴费年限(含社保前的工龄),退下来有几个月养老金低于5000元的?这就是它们“缴费基数指数高”、缴费指数高的原因,虽然同样是“社保”,可是他们本来在位“基本工资”高,个人只承担了少部分缴费率,绝大多数都是单位(财政)缴纳;故此,并不奇怪;正常




上年度社平工资20%,计算是以工龄计入退休金的,你工龄长,退休金自然高,你不重视?




退休金与工龄密切相关,特别是与缴纳社保的年限更加是密切相关。如果工作不缴纳社会保险,将影响退休金。能够有机会自己交钱补缴社保金还是要补缴,尽量要做到不断缴社保金,否则,会影响一个人的退休金的数量。

下面,我还是通过一个例子来给大家讲讲缴纳社保的重要性,特别是对退休金的影响。

我朋友的父亲,今年已经六十七周岁了,七年前办理完成退休手续。然而,在发退休金的时候他才发现一个大的秘密,原来,从1995年入职退休时的商业公司一直到退休这么多年,用人单位根本没有给他到缴纳社会保险。幸亏在1995年之前认定了二十五年的工龄。因此他的发放退休金是以1995年之前的二十五年来认定的工龄来发退休金。

1995年以来,他入职的当地商业总公司后来企业改革改制成为个人的企业,个人的企业主要还是注重经济效益,根本不注重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在此,我建议大家,不管年轻的时候工资多少一定要缴纳社会保险。否则,你一辈子后悔。

缴纳社会保险和你的养老金与退休金关系十分密切。缴纳的年限越长越好,缴纳的数量越多越好,尽量往高的档次缴纳社保。这是对大家的一个忠告。




工龄与退休金的关系,暂时看还是比较大的,但它的作用逐渐被实际缴费所代替!

第一,为什么说工龄现在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呢?

主要是因为它还涉及到一个视同缴费年限的问题,因为现在退休的人很多都是实行社保制度之前参加工作的,那么这样来说,所谓的工龄,特别是国家承认的固定工连续工龄,就可以被视同为缴费年限,参与过度养老金计算。

特别是在财政供养人员的单位工龄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他们还没有进行彻底改革,还是以工龄作为退休的主要计算因素,基本上是工龄越多,退休金越高。抛开这一点来说,一般的工龄不是连续工龄或者是在民营企业或者私营企业,没有参保缴费就没有实际意义。

因为国家不承认这些人的视同缴费年限。只是还有人说工龄就是缴费年限,那是理解上的偏差。实际工龄就是工作年限,在计划经济年代,作为退休金的发放依据。实行社保制度之后是以实际缴费年限为标准,只是掺杂着过渡视同缴费,等到有关人都退休以后,工龄就完全被实际缴费所取代,只有本单位可以作为企业补偿的一种标准依据而己。

总之,从眼下的角度上讲,工龄确实还有很大作用,因为退休人员中还有很多涉及视同缴费,需要当地实行社保之前的连续工龄作为审核批准标准;另外就是机关事业单位改革没有正式结束之前,还要以工龄作为退休金的计算依据。因此说眼下工龄的字母还挺大,因为它的功能越多,他的养老金相对就越多,但虽说工龄的作用还比较大,相对功能越高,这也是一些人对工龄还很重视的主要原因。

但是,工龄从社保的角度讲,必将被实际缴费年限所取代,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你的工龄再长,但是你没有参保缴费,没有实际缴费年限,你就办不了退休,也得不到养老金。换句话讲,在社保的领域,实际缴费年限才是硬道理,工龄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是时间问题,你说对吧?

关注燎原杂谈,你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工龄   退休金   关系   过渡性   养老金   基数   养老保险   年限   社保   个人账户   职工   重视   工资   基础   社会   国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