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去世了,原工作单位连个花圈都没送,是不是令人很气愤?

退休老人李大爷去世了,家属通知了他的原工作单位,可是单位没有派人来悼念,连个花圈都没送,这可是李大爷生前辛勤工作了几十年的单位,是不是令人很气愤?按照过去的标准来衡量的确很气愤,但随着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逐步深入,这种情况也会越来越多,而且也会形成一种的常态,慢慢的以后就不会再有气愤的想法了。

按照过去的老制度办理退休时,退休人员虽然退休了,但和在职人员相比,退休人员只是退出了工作岗位,退休人员的工资还在原单位领取,还享受原单位的福利待遇,住在单位的家属房,参加单位组织的活动,享受着原单位的各种补贴,唯一不同的就是不再按时上班和下班。但退休人员仍然生是单位的人,死是单位的鬼。在退休人员去世以后,死者的后事仍然是由单位来负责和操办,家属只是起到辅助的角色,不但要送花圈,基本上所有的丧葬费用都是单位来负担,单位领导还要负责开追悼会,致悼词。

随着社保制度的改革,养老金交由社会化发放,退休人员从单位退休后,用人单位不再负责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但是退休人员的组织关系,个人人事档案等还属于用人单位管理,虽然和用人还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单位还要给予一定的福利待遇,还要定期召开退休人员座谈会,节假日还要组织对退休人员进行慰问,还要发一点红包等。退休人员死亡以后,虽然单位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包大揽,但离退休人员居住地比较近的单位,还是要派人协助家属办理后事,单位也会派人进行慰问或是送几个花圈表达慰问。目前机关事业单位,部分国有企业还保持着这种传统。

随着社会化退休的人员不断增多,层面不断扩大,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办理退休的人员,虽然也是在该单位办理退休的,但是办理退休以后,和原单位的劳动合同终止,在单位既没有组织关系,也没有人事管理关系,也没有健全的人事档案,也就是退休后和原来单位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关系,退休人员是生还是死,原来单位完全不再负责,退休人员的丧葬补助金、一次性抚恤金等,全部是由社会化发放,加之人员来自四面八方,比如单位在广东,有的退休人员住在湖南,有的住在四川,有的住在云南,即使你通知了原来的用人单位,可能连一个花圈都没有送这是完全可能的。

即使是现在国有企业退休的人员,或是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退休人员退休后,有的是离开的原来居住的城市,来到别的城市居住,有的是投靠了自己的子女,虽然这部分退休人员和原单位还有一定的联系,但是随着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单位和退休人员的之间的联系不再和原来那么紧密,除了领导干部以外,对于一般的人员,在死亡以后,原单位不派人参加或是不送花圈,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只要缴纳了社会保险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也是社会化发放的。

2019年中央下发了将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的指导意见,按照该意见精神,今后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都会逐步移交社区管理。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以后,党组织关系在社区,档案管理在社保,居住在社保,和原单位的联系也不再那么紧密,所以退休人员死亡以后,接到了家属的通知,离单位比较近的单位一般还是会派人去进行慰问,离单位比较远的可能就无法派人去慰问了,不送花圈也是难免的。

退休人员去世后,原工作单位有的会派人上门进行慰问,有的可能连花圈都不送一个,我想在社会化的退休方式和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以后,以前很多传统的做法也会随着改变,比如原单位是否一定要为本单位死亡的退休职工送花圈等也会逐步成为常态;送花圈可能表明这个单位领导比较会处事,不送花圈可能这个单位领导不怎么懂得人情世故;但人家不送也是可理解的,我们要逐步适应退休方式变化后的这种新常态,没有必要去生气和气愤。




现在的单位不是原来的国企,有关职工的生老病死方面,管理部门很全。老单位大多已改制,原有的人员逐步离岗。新来的人一是没有具体的管这些事的,二是与老职工既不认识,也没感情。甚至有的老人去世,儿女到原单位去都不知告诉谁。

一直说要实行社会化管理,如果退休老人交到社区,原单位更没人管了。所谓感情也是老单位,老同事对原职工的。




下岗职工去世了连单位都早没了,谁给你送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花圈   气愤   老人   单位   丧葬   逝者   养老金   后事   家属   国有企业   原单位   职工   关系   人员   社会   工作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