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一岁半小男孩坠楼身亡,母亲长期在外地工作孩子由外公外婆带,你怎么看?

一岁半小孩坠楼谁之过

现在年轻人生孩子,不象过去单位有托儿所,可就近送奶。现在生完孩子就上班,不然工作就没了。也没了母乳喂养,全是喝奶粉。谁看孩子?一是辞职,当全职太太。二是由婆家妈或娘家妈来带孩子。

这家是由娘家父母看小外孙,其原因就是年轻夫妇常年在外地工作。让娘家妈来带孩子,做女儿的,跟娘家妈一般的都亲近,看孩子也放心。

带小孩,不是只管吃管喝,拉撒睡。重点是看护孩子,保证安全。带的孩子太小,有的几个月刚会爬,有的1岁刚会走,4~5岁好动一天没有闲着,到处跑跳,他们无忧无虑,不懂事不知深浅,不懂危险。哪都敢上,哪都敢动。做为大人,眼睛要总盯着孩子,离开视线一分钟,孩子可能出危险。

带孩子,防触电。现在用电的插坐多,看着孩子别让用手去摸去拔。防火防烫伤,烧水时看着水壶,别让孩子靠前。小孩好玩水,你得瞅着。

前不久在头条我记得,小孙子也是刚会走,一开始跟爷爷奶奶在客厅,爷爷接了个电话,小孙子进了卫生间,也就几分钟。爷爷奶奶找孙子,找到卫生间,小孙子栽在水盆里已经没气了。防食物中毒,小孩就知道吃,啥都吃,一时没看到就误事。

防摔伤,小孩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不太严重就行。眼睛别咔在有棱有角的桌角上。防与孩子走失,防遗忘,把孩子丢了。还要防人贩子坐车突然停下,从你手中抢孩子。

住高楼防孩子坠楼。孩子怎么坠下的?

1.床连着窗台的,不能开窗户,或者窗户插肖要插牢。防止孩子爬到窗戸,夏天嫌热窗户开着没有护栏,孩子爬到那,很容易摔到楼下身亡。

2.再一个就是阳台,阳台窗户本身挺高,但如果有桌子椅子,小孩上桌椅当梯子,阳台窗户没插,很容易摔到楼下。

3.还一个是走廊的楼梯。楼梯没有栏杆或栏杆距离远,小孩会钻进栏杆,摔下楼梯。

女儿将小外孙交给父母带,姥姥姥爷可是不轻快,重任在肩责任重于泰山。那她们在干啥?

也许姥姥正在做饭或收拾厨房卫生,姥爷接了个老朋友一个电话,天南海北侃起了大山,几分钟的功夫,小外孙不见了。

老俩口谁也没想到,阳台平时放把椅子,老俩口抱着小外孙在那乘凉,或往看美景。这时小外孙踩上椅子,用手把着上了开着窗戸的阳台,一头从楼上摔下身亡。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老俩口不见小外孙,喊了几声没听答应,这时才着急。大小屋卫生间找个遍,不见孩子踪影,来到阳台往下一瞅,围着一群人,老俩口马上出了一身冷汗。

锁上门坐电梯到了1楼,三步并做两步来到人群前,果然是心爱的小外孙。头部破裂,血浆迸出,早已停止呼吸。老俩口老泪纵横追悔莫及,互相埋怨,让你看孩子,你看看。

小外孙意外之死,如何向女儿女婿交待?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父母是幼儿的监护人。

但姥姥姥爷受女儿委托在外地上班工作期间,姥姥姥爷应该担当起监护人的责任,一心不可二用,尽职尽责的负起监护职责。

小外孙意外死亡,女儿女婿能原谅父母岳父母的过失吗?

小外孙之死,老两口坐卧不宁,也不好意思在女儿家住下去了,回到自己老家,每天处在自责的痛苦之中。





一岁半的孩子,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时候,学会了走路,却学不到什么是危险:在他的心里,没有去不了的地方,只有他想不想去的地方。安全意识完全没有,大人需要时时刻刻看着,一不留神,就走进了危险地带,意外也就发生在你转身的那一刻……

类似这种留守儿童意外身亡的事故,每年都有发生,悔恨与痛苦纠结着每个亲人的心,然而孩子却再也不会软萌萌地喊你一声,看你一眼……如果当初……然而现实中从来也不会有如果……

前两年在涟源市的一个村庄里,父母也是长期在外工作,把二岁的儿子给爷爷奶奶带,在农忙时孩子跟着奶奶一起在地里收花生,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条小河,奶奶叫孙子先等着她把花生挑过河再来接孙子,小男孩点点头,却在奶奶转身走的时候跑去玩水去了。当时有条高速公路正在修建,河里被淘沙的人淘了几个大坑,孩子一不小心滑进了河里,等到奶奶回头来接孙子的时候,孩子已经没了……

每个人都不希望孩子出现意外,但意外却又防不胜防,一转身一回头之间,就这么发生了……无论任何时候,都要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实在有事又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的,只有在保证孩子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才能短暂地转身,或者交给另一个人看管,带孩子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一旦意外发生,就后悔不及了。




前不久,在我们老家,就发生了一桩老人看孩子不慎,导致小孩溺亡的事情。

发生地就在一个公园,那个公园挺大的,里面有条小河,流向我们家乡非常有名的石窟河。

出事的那家人就在我小姨买的房子的隔壁栋,听我小姨描述:那家人家里只有两个老人和两个孩子住,大的是女孩上初中了,小的是男孩已经5岁了,平时见面会主动跟人打招呼,挺有礼貌的孩子,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一般逢年过节才会回来。

出事那天下午是爷爷带孙子出去公园玩,天性使然,那个男孩玩得很尽兴,爷爷几次叫他回家他都不愿意,总是跟在几个比他年长几岁的孩子后面,一下子跑这边一下子跑那边,他们去河里捞鱼,他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有些蠢蠢欲动,几次想跟下去都被爷爷制止了。

后来,好像是爷爷碰到了熟人,就跟别人聊起了天,等到发现孩子不见了,爷爷瞬间就慌了,爷爷一直以为孩子太调皮一下子跑远了,却不曾想孩子掉进了河里,你说邪不邪,当时,公园里的人也不少,等到发现打捞上来时,孩子已经没了呼吸。当时那个爷爷就都奔溃了,哭得很厉害!后来,儿子儿媳当天晚上赶了回来,却没想到白发人送黑发人。

我家婆帮我带孩子总说责任重大,孩子出事,老人心痛程度绝对不亚于当父母的,其实,出了事老人心里也不好受!

题述的老人因为看管不利导致小孩坠亡,做父母的肯定会怨恨老人,可怜老人一个人扛下了所有,无论如何,当父母的要对孩子负责能带身边尽量带吧!




感谢邀请,昨天看到新闻,自己也想着。如果发生在我身上怎么办,我的孩子也差不多大。真的会很心疼很心疼。我也把自己家检查了一遍遍安全隐患。

个人认为,孩子这个年龄,真的一点都不能离开自己眼皮底下,真的是无所不能,我们总是以为不可能的东西,可能就发生了。再一个,如果老人对城市不熟悉,我觉得还是回到自己的老家,这样老人方便很多。我们小时候住的或许不是很优越,但是我想是最安全的。我们老家就是这样,也是一个小城市,但是有个小院,两层高,空间很大一个房间,那个窗户,没有家长的个头根本是开不了的。其余没有什么安全隐患,楼梯都是宽宽大大的。大厅更是可以做车库。包括一个火灾,更加不可能会有。老人家对大城市这种套间,住着不习惯,也不懂什么安全隐患。

可惜了孩子,这样的悲剧真的不要再发生。孩子太可怜了。这家人,得承受多大的痛苦。孩子的母亲多伤心。日后,老人也会一辈子带着内疚生活。




北京曾经也有过这样的一个案例,外公外婆帮着看孩子,孩子从楼上坠落死亡后,夫妻离婚,前夫将岳父母告上法庭,要求赔偿。

男方觉得自己每月给老人1000块钱帮着带孩子,房子护栏有问题,姥爷打盹导致孩子坠楼,所以最终要求赔偿30余万元。

给1000元?请个保姆带孩子多少钱?护栏有问题?为什么不早说?出事前是一家人,看到了为什么不提?

最终法院认定是意外,赔偿了10000元。

听起来可笑,实则是无情。

老人帮着看孩子是情意,不帮着看是本份,谁都不愿意孩子出事,那出事了怎么办?现在为什么爷爷奶奶看的少了,因为都知道出了事,哪怕是磕碰,都会落不着好。于是宁愿出钱也不自己看。而姥姥姥爷心疼闺女,如果爷爷奶奶不看,那就是妈妈看,自己的闺女看孩子,就工作不了,在婚姻中没有经济地位,就容易走向争吵,心疼闺女所以帮着带。

看孩子责任重大,如果夫妻两个人没有做好准备,包括谁来看孩子,只是想着老人可以帮忙,那还是不要生的好。毕竟老人年纪大了,有时还需要年轻人来照顾,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




我是一个4岁孩子的姥姥看到这样的新闻深感痛心,当今社会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看孙子辈的很多。尤其是姥姥姥爷们他们更心疼自己的女儿,由于这种血清的疼爱而延续到了外孙儿身上。我们的年龄大多都在五六十岁以上,体力和精力有限。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精贵的很,孩子的天性又活泼好动,难免不会出现意外。作为姥姥的我是深有体会,我的外孙女现在4周岁了,这4年里我没睡过一天安稳觉,感冒发烧都坚持着,更不敢让孩子离开我的视线,直到外孙女上了幼儿园我才略感轻松。真心希望作为儿女们能体谅年迈的父母,他们年轻时为了养育你们而辛苦操劳,到了晚年还要帮你们照顾你们的儿女再身心疲惫而支离破碎吗




怎么也不好看。太沉重!我想说:为人父母你既然生了他(她),你就有责任把小孩子上心带好。我不想责怪父母!必定他们是上了年岁的人。我们大人每天辛辛苦苦的在外拼命赚钱应该是为了孩子吧?虽然是你的父母,她们的身体,精力有多大的可靠性?家里头里里外外有什么不太安全的隐患,临出门前排查一下。跟父母嘱咐一下。你根本不想!把老的,小的往家里一扔,离家老远赚钱去了!这潇洒!不带孩子这轻松!天有不测风云!我不知道你是怎样面对这晴天霹雳?反正我的心情很沉痛!我记得我的母亲临终前有气无力的跟我说的一句话:吃不上饭,也要把孩子带好。那时我的儿子刚会爬。我们也上班,白天送到家庭托儿所,下班接孩子,买便宜菜,自己做饭,洗涮收拾家。不都是从困难时期走过来的!你们辛苦点把孩子带在身边怎么不行吗?这都是我们大人的懒惰和不负责任,造成了孩子的伤害!孩子的一声妈妈!爸爸!就没有唤起你们的责任心和那种无微不至的爱。




外公外婆承担多大的压力,女人最好把孩子交给公婆或自己带,外公外婆带孩子没有担待,没有功劳,也没有苦劳,这就是做一个女人的小悲哀,公婆只要带孩子,媳妇就得领情,娘家人带孩子,带身亡了,要公婆去领情?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很严重,同时心理问题也严重,老一辈人安全意识指数真的低到地下,还是自己带好,我都和我婆说了要装防盗网,她还说谁给她到楼上去,奶奶个腿,稍不留神就不见,小孩调皮得很,我真的是怕




老人带孩子也不容易,体力精力安全意识都有些缺失。孩子妈妈也不容易要生活要工作,能不能健全机制给些实际的,让生孩子的头几年安心照顾宝宝,不用为生活而担心而奔波,让孩子能安全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孩子   孙子   南宁   外孙   姥爷   河里   娘家   外公   姥姥   外婆   窗户   阳台   爷爷   小孩   老人   意外   父母   女儿   母亲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