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成立精选层股票发行也采用持有沪深市值的方法申购吗?

过完长假后的第一天新三板精选层就将迎来北交所确定成立后的第一次新股申购了。10月8日将有5只新三板精选层可以打新。不过仅仅开通北交所权限依然不能参与这次打新。为什么呢?后面再说,先来讲讲新三板精选层的新股申购方式,由于北交所会平移大部分精选层的规则,故这也基本上是未来北交所上市新股的打新规则。

1.不需要准备市值

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均是采取了市值配售的方式。也就是打新前必须持有新股交所相应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值才能参与。市值越高可以拿到的配号也就越多,中新股的概率也就越高。当然,一旦市值超过了顶格配售需要的金额后,多出来的市值暂时也就没用了。

新三板精选层(未来北交所上市的公司)是不需要提前准备市值的,哪怕手里什么股票也没有买照样可以参加新股申购。

2.需要冻结资金

这一点和上交所、深交所以前申购新股时的规定一样。当初之所以取消了冻结资金是考虑到避免每次新股申购时对时长产生“抽血”效应。但新三板的资金本就不多,不太会受到这方面的影响,故还是使用了冻结资金的方式。

具体来说,你申购多少新股就得准备多少钱的现金,申购期间申购资金被冻结。等到申购结束后会扣除申购到新股所需要的资金,剩下的部分归还给投资者。

比如,一只新股发行价为10元,李四申购了1万股,那么冻结资金10万元。最终李四中签了1000股,则申购结束后扣除1万元资金买新股,还给李四9万元。


3.中签规则为“比例配售、时间优先”

这是新三板精选层(未来北交所上市的公司)申购新股的一大特点,有点像港股申购新股的中签规则但又不完全一样。

比例配售、时间优先使得人人都有可能中新股,且最少中100股(以100股为一个交易对象),当然在申购过于热情时可能一股也中不到。用理论解释中签规则比较晦涩难懂,我来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例子1:

某新股线上发行1000万股,共计申购了1亿股。

比例配售:中签率为发行的1000万股/申购总数1亿元=10%。按照这一比例为投资者分配中签新股。

假设李四申购了5500股,那么李四中签5500*10%=550股。由于最小中签规模为100股,故先分配给李四500股,剩余的50股暂时不分配。将那些不到100股的中签股全部累加在一起进行第二次分配。

时间优先:如果李四的申购时间靠前则可以获得第二次分配,再拿到100股,那么李四一共申购到600股新股;如果李四的申购时间靠后则轮不到二次分配,本次共申购到500股新股。

总结:这个例子是行情没有太火爆下的情况。李四或多或少都能申购到一定数量的新股,申请早与晚的差距也就是100股。极端一点,哪怕只申购了100股,只要申请的时间足够靠前就能确保100%中签。


例子2:

新股发行1000万股,但总共有申购了10亿。

比例配售,中签率为1000万/10亿=1%。按照这一比例为投资者分配中签新股。

李四还是申购了5500股,那么只能中签5500*1%=55股。直接少于最低中签规模100股,进行二次分配。

时间优先:如果李四的申购靠前则可以通过二次分配中100股;如果申购得晚了则新股将被前面的人分配光了,一股都拿不到。

总结:在申购行情火爆的情况下,是可能发生一股都拿不到的情形的。但只要你申购的早还是有机会分到100股的。在最最极端的情况下,例如所有申购者第一次分配的均少于100股,那么二次分配后会发生所有中签者均只是中了100股的情况。


4.只开通了北交所交易权限的人不能参加10月8日新股申购

北交所交易权限的门槛是50万元资产,而新三板最低一类散户交易者的门槛为100万元。由于北交所还没正式开门营业,故如果你只是开通北交所的交易权限的话依然不符合新三板的交易要求。

因此,这类交易者无法参与最近一次的精选层新股申购。只有等到北交所正式开启后才能进行投资交易。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冷静一下,未来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均是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同时也有较大的风险。

再加上北交所股票涨跌停限制为30%,这使得投资风险会更大。大家还是得充分衡量好自己的风险承受度后再投入交易,当然可以先把权限开通了。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 王五说财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本人从精选层开放散户申购即已参与,因而了解散户的申购细节。它的申购有点类似中国最早的深市和沪市的申购,但又略有区别。

首先是采取现金申购方式,即申购时就需交纳足额申购资金,中签时自动扣缴已中签的股份资金,多出的资金自动返还申购者。

其次是申购时以100股为1个计算单位,按散户申购的时间先后进行大排队,如新股发行的股份较少,只有排在前面的申购者有机会获得100股新股。如发行的新股股份较多,在全部参加申购的散户每个申购者均获得配售100股新股后,其他申购量超过100股的申购者才有机会获得更多新股的配售。

第三是因为北交所是专门为小公司融资创造机会的,所以新股初发时发行的股份量都较小,所以申购到新股的机会不是太大。这些新发行的股份虽然有不少好公司,但也有虽有发展前景但改造时仍盈利不多甚至亏损的公司,再加上北交所开通后涨跌设在30%(比目前的20%增加10%),因而收益与损失的风险都较深市和沪市更大。

欢迎纠错、转发和关注!




目前新三板精选层股票申购采取的现金申购,跟目前沪深市值申购的方式不同!

而北交所成立后的新股发行,同样不会按照沪深市值申购的方式,大概率会延续目前新三板精选层现金申购的方法。

因为北交所是跟沪深交易所并列的交易所,地位是一样的,如果用市值申购方法首先会排除沪深股票市值,那只能是北交所的股票,而目前北交所还没有正式上线,即使上线后前期因为股票数量有限,如果按照市值申购的话就会造成前期上市股票的爆炒,这对北交所的发展很不利,所以北交所新股发行大概率会延续新三板精选层现金申购的方式!




用资金申购,然后第三个交易日解冻,问题是很难中签,几次下来就没信心去申购了。不像沪深市值申购,不先用资金去申购。我是自动开通了北交所,以后看机遇有就做,没有就算了。申购新股基本上不想参与了。




应该采取按每个人名额摇奖中奖,用资金势必影响沪、深市场,以及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资金。




北交所申购新股的方法,有点类似我国证券市场最早的申购要求,但又略有区别。但北交所绝对不是像现在A股一样,是需要先持有沪深市值才可以申购新股,北交所申购新股是不需要提前配置好仓底股票的。手中没有股票,仍然可以有效申购新股。

但是在国庆节后的十月八日,精选层将迎来北交所挂牌成立后的第一次新股申购了,但是因为北交所还未正式成立,所以仍然需要沿用新三板的各项要求。那么新三板精选层的有效投资者要求是投入账户资金100万,而北交所有效投资者要求是投入资金50万。所以新三板要求更高,那么此次北交所开户成功的不知投资者仍然无法去做申购。

再讲一下未来北交所股票发行时,投资者申购新股的规则。其实主要就是一句话”比例优先,时间优先,提前锁定申购资金“。这像不像我们上世纪证券市场刚刚设立时的一些规则呢?确实规则还是挺像的。

北交所在新股发行时采取两轮分配模式,这样可以保证尽可能多的投资者都能获得新股。在一定程度上讲,有可能在认购不积极的情况下,每个申购者都能获得新股。那么具体规则是如何的呢?

以100股为一个交易对象,如果在申购后发现投资者能够分配的股票少于100股,那么就没有收购成功,如果多于100股,则以整数倍去掉尾数。也就是说,假如投资者按照规则中了358股,那么最终显示成功送了是300股,58股舍弃。

在申购新股时,先是比例优先之后才是时间优先。按照比例优先确定投资者第1轮的中签股数,然后再按照时间优先确定第2轮的中签股数,这样可以最大可能性的让投资者可以实现中签。

举例来说,某新股共发行2000万股,投资者共计申购了1亿股。那么先按照比例优先原则进行配售,中签率为2000万股/申购总数1亿元=20%。未来按照这一比例为投资者分配第一轮中签新股。假如一名投资者申购了1000股,那么可以计算出来,它可以分配200股。假如一名投资者申购了1300股,按照中签率它可以得到260股,但是我们要取整数,所以他第一轮也只有200股。假如一名投资者申购了400股,那么按照比例只能得到80股,因为不够100股,所以被舍弃,结果是他第一轮没有中签。

那么在第1轮中,按照100股的整数分配规则,被舍弃的那些股票会全部汇集起来进行第2轮分配。此时就采用是时间优先的原则,投资者如果申购的时间在前,有可能会获得100股,一直按照时间向后顺延,每个账户分配100股,直至这些剩余新股分配完毕。

提前锁定申购资金,这个就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说投资者想申购多少股,那必须提前将多少股的资金放在账户中才能申购,申请发出之后这部分资金就将被证券公司锁定,不能再使用。等待中签结果出来之后将未中签的资金予以解冻,中签的资金继续锁定,最终变成股票。这在过去叫新股申购资金全额锁定,所以投资者在申购新股时就要考虑自己账户中有没有资金,有多少资金,不能按照现在A股申购新股时顶额申购。只能按照可动用的资金数,量力而行。

现在明白了吧,北交所将实行完全不同的交易体系和交易业务规则。一切的不同从新股申购开始。




北交所成立精选层股票发行,也采用持有沪深市值的方法申购吗?

不是了,已经跟沪深股市不一样了。北交所是与沪深股市并列的第三大股市。可以说是另起炉灶自成体系的。即使要采用试纸的方法申购,那也是要持有美交所股票的市值。目前北交所股票还没有发行,因此就暂时不采用这个方法。

北交所用现金申购的方式,让大家真金白银的拿出来买股票。买了北交所的股票以后,基本上就会倾向于时时关注北交所了。然后就把北交所逐步逐步的做成一个主流的资本市场了。

现金申购,资金优先,同资金时间优先,中签数量为100股的整数倍。#新媒体##自媒体##微头条日签##我要上头条#








































为了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聚焦实体经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企业,北交所孕育而生。交易所三足鼎立的格局一度成为投资界的热门话题,有兴趣投资北交所上市公司的股民朋友们早已经蠢蠢欲动。我整理了一些北交所的基本交易规则供大家参考,还有不详之处请大家留言补充!

北交所的首批上市公司,是从新三板的精选层平移过来的,也就是说,目前新三板精选层的上市公司,将直接在北交所上市。自9月2日宣布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以来,首批精选层打新将于10月8日正式启动,总共有5只新股开放申购,分别是锦好医疗、广咨国际、恒合股份、海希通讯和广脉科技,定价方式全部采用直接定价,发行市盈率最低16.14倍,最高20.37倍。

一.北交所的开户条件

2021年9月17日,北交所发布了《北京证券交易所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试行)》。该《管理办法》规定北交所的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与科创板基本一致,即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

自该《管理办法》发布之日起,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就可以向其委托的券商申请预约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二.北交所的交易规则

1.(1)首日上市:上市公司在北交所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实施临时停牌机制,即当盘中成交价格较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30%、60%时,盘中临时停牌10分钟,复牌时进行集合竞价。

(2)之后开市:上市公司在北交所之后的交易日实行涨跌停板30%的天花板限制;连续竞价期间,对限价申报设置基准价格±5%的申报有效价格范围,对市价申报采取限价保护措施。

2.北交所实行的是注册制,引进做市商制度。

3.最低买卖申报100股为1手,可以以1手递增。

4.实行T+1的交易规则。

三.北交所的打新规则

沪、深交易所申购新股采取市值配售的方式,即打新必须持有相应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值,一般而言,市值越高,可申购的股数就越多,中新股的概率自然也就越高,但是新股也存在申购上限,若市值超过申购上限,以申购上限为准。

北交所打新与沪、深交易所不同,需要全额缴付申购资金,待获配股数确定后退回多缴款项,缴款至退款之间间隔约两个交易日。具体如下:

1.采用现金打新,无配市值要求。

申购多少新股就要提前缴纳相应金额的现金,等申购结束后,再根据比例配售,因此,申购资金量越大,获配越多。

2.中签数量按照“比例配售、时间优先”的原则。

比例配售是按照“发行数/申购总数”的比例分配相应新股。因最小中签数量为100股,对于申购数量存在不足100股的部分股数将进行累加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二次分配,直至无剩余股票。

假设某新股网上发行100万股,发行价1元,投资者们一共申购了1亿股,金额合计1亿元。某人申购了15000股。

①比例配售:中签率为发行的100万股/申购总数1亿股=1%。

那么某人中签股数:15000*1%=150股。由于最小中签规模为100股,故可中签100股,剩余的50股暂时不分配,类似这些不到100股的数量将全部累加再进行第二次分配。

②时间优先:如果某人申购时间靠前,则可以参与第二次分配,再中签100股,那么一共中签200股;如果申购时间靠后则不能进行二次分配,只能中签100股。

总结

北交所将与上交所、深交所形成行业与企业发展阶段上的差异互补,以及良性竞争,对于机构投资者或个人投资者而言,都将拥有更多参与投资、分享“专精特新”型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红利机会。




现金申购,资金优先,同资金时间优先,中签数量为100股的整数倍。






北交所成立精选层股票发行将会采用新的办法,也就是不用沪深现在的办法,直接用新的资金来打新股。当然这里面需要有一部分资金冻结了。

相信交投还是非常活跃的,开局一定会非常的良好。

打新股的资金我想应该是比较充足的,因为门槛降的比较低,50万以上的账户就可以。参与北交所的相关活动了。#新媒体##自媒体##我要上头条##微头条日签# #杭州头条##策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市值   申购者   散户   新股   账户   投资者   现金   分配   比例   权限   规则   资金   方式   时间   股票   方法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