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50万想投资基金,哪位老师给指点一下投资策略谢谢?

50万可买5只基金,易方达科创50,天弘中证500指数增强 ,华夏芯片半导体etf,新华鑫新能源混合,工银医疗保健混合。

每只先建仓2万,再慢慢定投到8万,期间逢大跌5点手动加仓1万,买到8万停止操作,留10万做机动资金,应付极端情况。

每只鸡收益达到30个点清仓一半,50个点全部清仓。再重头开始。

希望可以帮到您




您好,我是低调君,拥有8年金融行业从业经验,多年的基金和股票投资经验,今天来按照我个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帮您解答一下,希望能够帮助您!

做投资讲究安全、高收益、流动性强三大原则,也就是说,无论做任何投资,一定要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收益最大化,同时,在急用钱的时候,能够快速赎回基金,获得现金流。

那么下面我们就以这三大原则来帮您配置基金。

一、我建议您把20%左右的资金放在货币基金里,您可能有疑问,为什么不是债券基金呢?债券基金最近跌了很多,而且债券基金有的时候赎回较慢,急用钱的时候不能马上到账,而货币基金,赎回一般都能马上到账,兼具安全性高,流动性强的特点。

二、我建议您把80%的资金用来买股票型基金、QDII基金。

为什么这么配置呢?因为这两种基金分别配置的是A股市场和美股或者港股或者其他欧洲亚洲国家股市。配置不同市场基金,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风险,并获得不错的收益。

在这80%的基金里,可以有50%用来买国内A股基金,建议买一些在基金排行榜上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三年的排名在前20%的股票基金,或者直接买近20年和近11年业绩比较好的医药基金和消费基金。

剩余30%,我建议您投资一些QDII美股主动基金,因为美股主动基金业绩好于美股指数基金。

总结:上述资产配置兼顾了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稳定,可以实现保值增值,适合用于您的投资策略。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果您喜欢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关注低调君。投资不迷路,每周一到周六都会有投资干货分享哦。




从2014年开始接触基金,到如今已经是第7个年头,经历过牛市的亢奋,也尝遍过熊市的苦楚。

但我是幸运的,7年的基金投资经历,不仅让我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投资体系,这将让我终生受益。

如何合理地配置50万的资金,我将利用这7年的所得所悟,从如何挑选出优秀的基金,构建一个全能的组合,仓位管理,以及如何做择时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享,希望对想在基金投资上取得理想收益的你有所帮助。

投资基金的策略在我看来,无非就是选基和择时,利用闲钱,长期持有,这是普通人投资基金最合适的姿势

我们先来看看如何挑选出优质的基金

目前,基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A股市场股票的数量,很多人抱怨选基金比选股还难,其实不然。我们先排除掉质地差的基金,再从剩下的基金里挑选符合我们投资逻辑的。

那质地差的基金都有哪些特质?

01.非常具有迷惑性的业绩

很多投资者都喜欢看着业绩排行榜选择基金,特别是一些短期业绩爆炸的基金,由于其热度和赚钱效应,不断被一些平台和基金公司大肆宣传,导致很多不明就里的投资者追高买入,然后就是高位被套。

为什么说这些短期业绩非常爆炸的基金绝大多数都不能买?

因为这类基金大多都是重仓某一行业或者主题,抑或就是行业主题类基金。只要处在短期的风口上,它们的净值上涨就会非常快,给投资者一种非常赚钱的错觉,往往在很多投资者注意到这些基金的时候,都是已经累积了一定的涨幅,不然,投资者是不会在业绩排行榜的前面看到它们的。

只要被众多投资者看到,而且这些投资者并不清楚其中的状况,就会被吸引从而追高买入。典型的有2014年的军工主题和2015年的互联网+主题,很多追高的投资者到现在还没有回本,这就是深刻的教训。

这类行业主题类的基金比较适合专业的投资者,对相关行业主题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能买在行情启动前的低点。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不要认为自己总比其他人聪明,从而做出了不符合自己投资能力的选择,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02.没有实力的明星基金经理

明星基金经理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大上,他们很多就是因为短期的业绩优秀,被基金公司强行推上台面,利用明星经理的吸金效应,为基金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怎样去识别那些伪明星基金经理?

第一,看他的从业年限。如果年限很短,特别是不到三年的,大多都是没有经历多牛熊考验的。很多基金经理在牛市的时候不可一世,在熊市或者震荡市的时候却表现得不如一个散户。这样的明星经理并不能带领我们长期在基金上取得良好收益。

第二,看他的基金持仓。如果基金经理过去的基金持仓,主要都是集中在一些特定的行业或者主题,而这些行业或主题在过去几年的表现非常优秀,那他们的业绩很可能不是来源于他们优秀的选股和择时能力,而是赌对了行业和主题。

第三,看他的管理基金数量。就是为了利用明星经理的市场号召力,基金公司会为这些经理发行为数不少的基金。虽然明星经理背后都有一个团队,但是管理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基金,定是难以兼顾。况且很多基金他们只是挂名而已,实际操作的人并不是基民心心念念的明星经理。

03.没有未来的行业主题基金

今年以来,碳中和概念的基金涨势非常好,在牛年股市开盘大跌的情况下,逆势上涨,给人眼前一亮,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者跟风买入。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没有能力在它们启动前或者刚启动的时候买入,那最好被趟这趟浑水,因为你买入了,也大概率不会知道该什么时候卖出。

不管钢铁、煤炭、有色、传媒影视等行业主题基金表现得如何优异,我都不会购买,赚钱的成功概率太低了,要是追高被套,要回本太难,所以还是不碰为妙。

排除掉上述三类基金,挑选到好基金的概率就大大提升了,但这还不够,我们必须优中选优。

优秀基金都有哪些特质

01.出自四大核心赛道

目前,基金投资中公认的四大核心赛道是消费、医药、科技和新能源

消费和医药由于上市公司业绩稳定,重仓这两大板块的基金也相对稳定和优秀,适合稳健的投资者。

科技和新能源代表着未来,它们未来的成长空间非常大,但由于这两个板块还属于成长初期,业绩相对不那么稳定,这就导致重仓这两个板块的基金波动较大,因此这类基金更适合有一定投资经验或者专业能力的投资者。

02.出自穿越牛熊的优秀基金经理

一个基金经理,要成为优秀的基金经理,必定要经过一轮牛熊的考验,还能保持优秀的业绩。他们或许不是哪一年的冠军基金经理,但是每一年的业绩都能稳定在中上游,长期累积下来,他们就是业绩的王者。

典型的代表有:兴全的谢治宇、董承非,睿远的傅鹏博,易方达的张坤,景顺长城的刘彦春等等,虽然近期他们的业绩不太理想,但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已经反复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是值得信赖的基金经理。

选出了优秀的基金,并不是一通乱买就行了,同质化的基金我们不需要重复购买,持仓里有一只就行了。因此,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的基金投资组合非常重要。

如何构建一个基金组合?

不同的投资者,风险偏好不同,对于投资预期的收益也不同。有的投资者讲究股债平衡,有的讲究全球资产均衡配置,而对于我来说,我极度看好我国市场的未来,所以我选择重仓A+H股市场,辅之以小部分QDII。

我的基金组合里一般都有10只基金。其中:

一只是重仓大龙头股的蓝筹基金,个人认为兴全的谢治宇、董承非、交银三剑客等都不错。仓位占比15%;

一只是偏成长风格的偏股型基金,比如中欧周应波、嘉实归凯个人认为他们能力值得信任。仓位占比15%;

四只核心赛道基金(消费、医药、新能源和科技),各自仓位占比10%;

两只低估行业主题基金,每年挑选两只行业已处于低估状态的基金,总共仓位占比15%;

最后两只是QDII基金,一只重仓H股的QDII基金,另一只是重仓欧美市场的QDII基金,总共仓位占比15%。

基金组合构建出来之后,并不是一劳永逸,我们还需要做好仓位管理

如何做好仓位管理?

投资中,随意满仓和空仓都是不可取的。在高位满仓,每一分的下跌都会让你如坐针毡;在低位空仓,等市场涨起来的时候,你会坐立不安。学会仓位管理,对每一个投资者来说特别重要。

如果说空仓不会让你赚钱,也不能让你亏钱,那满仓,就可能分分钟让你白上几年班。有很多投资者生怕错过每一刻的行情,动不动就是梭哈满仓。满仓不仅让我们的交易处于极其被动的位置,还会让我们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

我们投资基金是为了赚钱,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好。如果因为投资而寝食难安,不就是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吗?

如果有50万资金给我做配置,我们选择如下的仓位管理策略:

20万底仓,不到大牛市不轻易卖出;15万资金做滚动,根据行情演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高抛低吸,进一步增厚收益;最后剩下的15万留作备用,不到市场出现股灾或者极端大幅度下跌的情况,不会轻易使用这部分资金。

如果你的仓位让你睡不好吃不好,那就减仓,减到让自己感到舒服为止。

要做好仓位管理,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还离不开良好的择时能力。

如何做好择时?

我们的证券市场,在80%的时间段里都表现得平庸,具体表现就是在一定的区间范围内反复震荡;而只有20%的时间段里会出现极端上涨或者下跌。

这就意味着:在大部分时间里,择时是无效的。

为什么这么说?

上面提到,80%的时间段都是在一定区间来来回回波动,由于震荡幅度有限,很难判断哪里是顶哪里是低,这样择时的成功率就会很低。即使这次侥幸做对了,那下次呢?这是否表明我们不需要做择时呢?非也。

作为普通人,当市场出现极端情况的时候还是很容易判断出来的,我们不需要太多繁琐的指标,只需要做好市场情绪的观察,做好极端情况的择时,成功的概率就大很多。

当我们身边的人都买基金的时候,都在抢筹的时候,新基金发行一日售罄还要配售的时候,连市场卖菜大妈都在给你推荐基金的时候,就是你减仓的时候。

当我们身边没人买基金,没人愿意谈论基金的时候,新基金发行被冷落的时候,很多被套牢的人选择割肉离场的时候,往往就是我们进场的时候。

历史经验来看,根据市场的极端情绪做择时,成功的概率还比较高的。如果要通过各种形形色色的的技术指标去择时,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太难了,非常不实用。

综上所述,要做好基金投资,就不能跳过上述的每一步,选出好的基金,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的组合,做好择时和仓位管理,成功就水到渠成了。

至此,财研史观的看法是:

50万的资金,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笔小数目,在投资策略上除了要谨记上述四个步骤,还要注意如下几点:

1.要用闲钱投资。基金是一个风险较高的投资标的,随时都可能发生不可预知的下跌,如果不是闲钱,很容易就会让自己处于被动之中。甚至有的投资者通过借钱和贷款投资,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2.要信奉长期主义,不要频繁进行短线交易。不少投资者自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频繁交易交易,最终连手续费都没赚回来不说,有的甚至还亏损累累。

3.构建属于自己的一套投资体系。一套成功的投资体系,涵盖投资的方方面面,只有不断在投资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才能不断进步,从而形成自己的一套投资体系。

有了自己的投资体系,就会有自己的主见,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不会人云亦云;有了自己的投资体系,才能长久稳定的盈利下去。

总之,投资就是一场修行,慢就是快,快就是慢。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最好是3一5年不用的资金,现在这个时点成长型的投资者可以接受基金20%回撒的,可用一半的资金,买入一些蓝筹类的基金,然后用剩下的资金分成12份,每月投一份做基金定投,一年投完。

稳健的投资者可以接受10%的回撤的,可用30%的资金买入一些蓝筹类的基金,然后用剩下的资金分成24份,每月投一份做基金定投。两年投完。

因为最近市场许多热门行业涨得也特别多,比如医药行业,消费行业,白酒,科技这些行业虽然是未来的投资主线,但是估值太高,可以等待回调再关注,现在可以关注一些大盘蓝筹价值类的基金。例如:

可以的关注:富国天惠,兴全趋势投资混合,中欧新蓝筹混合,安信价值精选股票,嘉实价值成长。被动基金组合:深证红利ETF联接A,深证基本面60,华夏上证AH优选,恒生国企指数。虽然这些基金不是最近的热点,但是这些基金持有的股票估值合理,适合中长期持有。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个人的投资习惯和爱好,图中的基金只作演示之用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大家好,我在这说一下自己的心得观点,我本人从业金融行业也有十年之久,在基金的策略上也有比较多的研究,希望我的观点能帮到大家。

首先在投资方向的选择前应该是看看个人的一个实际情况,假设这笔资金可以中长期的闲置,基金的一个定义本质就是一个稳健持有的产品,稳定的增长较小的回撤。这才是投资人做基金的本质。

所以你想投50万的情况下,可以分7成仓位去持有一些中国核心资产,这批股票可以说每年都有持续的增长,比较稳定回撤也比较小。近两年排名前十的基金有过半的前十大持仓全都是这块,基本上都是白酒,医药,非金融类。所以这7成仓位基金首选标的就是这类前十重仓的基金为主,其次看看基金经理名下的基金业绩的稳定性和回撤率可做参考。

前面有大仓位持有稳健基金的情况下另外3成仓位可以定投一些国家政策大方向的行业,比如一些医药,科技,新能源之类,这笔资金用于定投的话风险性也会拉小。此类行业的回撤较大但涨幅也大,定投期间积累的成本优势可以在涨幅的时候更具有价值。

如果你认同我的观点,请关注点赞谢谢,如有什么金融类的问题可以问我




50万想买基,选择5只就够了,易方达蓝筹、中欧医疗健康混合、中欧时代先锋、申万菱信新能源汽车混合、兴全合润混合,这五只涵盖大消费+大医疗+大科技+新能源+均衡大混合等主流赛道,科学组合,科学养基,轻轻松松赚大钱。

1,大消费(1只):易方达蓝筹-千亿大神张坤

分析:大消费+H股,民以食为天,经济内循环的动力之源,业绩增长快,利润高,长牛板块,必须配置。

2,大医疗(1只):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医疗女神葛兰

分析:医疗+医药,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为全民刚需板块,业绩好,效益高,年年长牛,必配。

3,大科技(1只):中欧时代先锋股票-老将周应波

分析:科技兴国,虽然说科技跌了大半年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科技是每个国家的重中之重,掌握了高科技经济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科技为长期赛道,必配。

4,新能源(1只):申万菱信新能源汽车混合-周小波

分析:电气设备+化工,随着能源资源的枯竭,新能源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国家也越来越提倡清洁能源的代替,新能源也是近几年的主流板块,必须配置1只。

5,均衡混合(1只):兴全合润混合-动态均衡谢治宇

分析:均衡大混合,大神小白都适合,分散风险,收益高,回调小,防守能力强,进攻时也不弱。必配。

仓位配置:每只基仓位配比10万,首次建仓每只基买入2万,剩余的8万按照每跌3-5%小加,每跌5-10%大加,每跌15%-20%加倍加的方式依次加仓买入,严格执行,知道加完为止。

总结:要是有50万配备以上5只基金就够了,科学养基,配备大消费、大医疗、大科技、新能源、大混合基,严格按照科学加仓法则,想不赚钱都难,科学养基,轻松赚钱。





如果有50万闲置的资金的话,我会拿出来大部分做基金定投,定投的方式的话选择傻瓜式定投,先确定3-5支基金,行业的话不能选过分集中,可以分配在医药,消费,科技,金融这几个方面,然后每个礼拜投,我会每一只基金差不多投3000左右,那差不多一个月的话会投入4万左右,差不多5-6个月就可以建到半仓以上,然后之后可以减少定投金额,保持资金可以长期投入!

对于没有投入的资金我选择投入定期理财,1个月或者3个月那种,或者放在货币基金里!或者也可以投入帮你投基金!放在这种随时都可以取现的基金会更加灵活!

要是基金收益比较好的话可以适当减持,继续定投,这样会锁定一部分利润!会让你成本更低,更能拿的住!

今年大仓位跑赢沪深300,本金也是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做长期投资者享受复利的力量!





推荐五位优秀的基金经理,挑他们各自业绩最好,规模最大的一支基金,平均分配,分批买入即可,用不着自己苦心钻研投资策略,把最复杂的问题交给基金经理去解决,如果两年后他做的不好,直接开掉就行。

一.傅鹏博.从业11年的老牌基金经理,年化回报24.6%,曾任职于公募基金的黄埔军校兴全基金,后于18辞职跳槽到睿远基金。

二.周蔚文.14年的基金管理经验,年化回报18.45%,完整的经历了两轮牛熊市,现在一共管理12支基金,难能可贵的是,12支基金业绩均能排在同类型的前三分之一,乃是公募基金不可多得的人才。

三.王克玉.10年的基金管理经验,年化回报23.5%,最大回撤仅有16.49%,这个回撤应该大部分人都能接受,是同时代基金经理里面,最大回撤控制最好的一位。

四.富国基金李元博,从业6年,刚好经历过一轮牛熊的考验,年化回报29.8%,虽然年化较高,但是最大回撤控制的却不是很好,超过55%了,属于大开大合型的,买他的基金要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

五.招商基金贾成东,7年的基金管理经验,年化回报24.39%,他所管理的招商行业精选股票基金,在没有大幅度重仓白酒的情况下,近一年仍然取得了翻倍的收益,这在今年的行情中最极为难得的。

以上五位基金经理,虽然没有张坤朱少醒等等他们名声响亮,可均在没有重仓白酒的情况下,今年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且都经历过一轮牛熊的考验,也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基金经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不同的金额做基金投资,采取的策略一定是不同的。

那些小打小闹的基金定投,并不合适50万以上的资金去做投资。

切记,投资的金额越大,投资的策略越重要。

大额的基金投资,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必须找到相对的低点,以确保资金的安全性。

因为只有资金相对安全,才能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和长期收益率,如果买在了相对高点,那损失不可估量。

所以,在大资金入场之前,我们需要把基金净值的锚给定下来,确认基金现在处于的绝对价格,到底是在相对低位,还是相对高位。

业内常规的做法,是让你去参考基金所持有的股票,所在行业的平均估值水平,来判断基金的估值所处的位置。

这个方法虽说有道理,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基金投资者来说,很难操作,而且只能针对行业主题基金、指数基金,无法针对那些综合类的成长基金。

其实,综合类的成长基金,可以通过历史的最大回撤率来做相对参考,但是最大回撤在上涨途中是很难准确地把握基金行情的。

所以,业内最常用的是利用定投的收益率偏差法,来寻找大资金入场的买卖点。

我们都知道,定投的目标是拉长时间,均摊买入成本,然后利用行情的波动赚到超额的收益。

也就是行情永远在一个平均成本的上下波动,定投可以很有效地去寻找成本的均值。

那么,在成本价格的下方加仓,就是一个非常绝佳的时机。

利用基金的最大波动率,可以测出一只基金上下波动的相对峰值,比如60%,那么定投均摊成本的下方,理论上能有20-30%的最大空间。

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在定投出现15%以上亏损的时候入场,那就是相对安全的低风险高收益区域了。

又有人会提及,那么如果我买的基金一路上涨,始终在均值之上,找不到好的买点怎么办。

所以,在挑选基金的时候,策略一定要简单粗暴。

寻找5年以上的基金,最好是8-10年,按照平均年化投资收益率去排序,选出前十只,同时开始做定投,找到其中那只最先进入安全区域的基金,大幅度加仓即可。

基金长跑过后,能够活下来并且保持领先的基金,一定都是优质的。

但是优质基金不代表没有回撤,高点买入同样可能会亏钱。

利用双平台账户,做基金投资,其中一个账户专门做基金定投,用收益率来可视化基金净值所处的位置,另一个账户直接单笔单笔投资基金,追求利益最大化。

这种策略就是针对大资金投资基金的最好策略。

单纯的基金定投,时间周期过长,对于手握大资金的投资者来说,是没法拉长周期靠定投来买卖基金的。

很有可能会出现资金还没有定投完,定投的一个完整周期就已经过去了。

所以说,基金投资其实策略非常的重要,针对不同资金量的投资者,找到合适的方式,才能追求风险利益投资比的尽可能最大化。

那些个给你几个代码,就让你去投,真的是太扯淡了,很容易造成亏损。



基金收益多少应该止盈?

如果是50万做基金投资,又不缺钱的情况下,真心建议不要去做止盈。

如果你持有的是长线回报相对较高,平均年化收益在15%的基金,根本没必要止盈。

原因很简单,现如今要找到年化回报15%的投资,并没有那么容易。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有能力的基金管理团队,给到你如此丰厚的收益,止盈出局后,上哪里再寻找这个收益的投资呢?

当然,每个人对投资的需求和想法是不同的。

有一些人觉得自己买基金也应该有高抛低吸,还有一些可能对于资金的流动性有一些要求,需要止盈退出,那么寻找一个好的止盈点,也是比较合理的。

其实,做好止盈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我们之前提到过,从长线来看,基金的净值成长也是有相对趋势的。

利用平均年化回报率,做出斜率直线,叠加基金的净值曲线,很容易判断基金当前处于洼地,还是处于高估值的超涨区间。

当基金的净值大幅度偏离历史平均回报率,说明当下市场已经陷入风口,那么一定是风险增加,可以减仓的。

同样是一只波动率在60%的基金,如果基金净值偏离平均年化增长率净值超过20-30%的时候,应该果断的止盈离场,即便不是连本带利的赎回,也可以先锁定利润,坚决不要去留恋和贪恋。

另外一种止盈方式,就相对比较傻瓜式,就是目标止盈。

我的目标是赚20%,到了20%我就落袋为安,目标是30%,那就30%。

目标止盈的方式,虽说有些无厘头,很多情况下,止盈的目标都是拍脑袋定的。

但这种方式是最符合预期的,想赚多少,达到了就走,坚决不贪心。

当然,目标本身要注意几点,第一是年化收益率,第二是收益率不能天马行空。

年化收益率,指的是实际止盈收益,要等于目标年化收益率,乘上持有的年限。

你的目标是20%,半年上涨20%,年化就40%了,2年20%,年化就只有10%。

所以,在预期收益率这件事上,必须思路清晰,目标合理。

天马行空的拍脑袋,并不是说完全没可能,比如说100%的收益,但是这个周期有多长,就很难说,中间可能就会错过涨涨跌跌的一些机会。

至于年化收益50%这一类,某一年两年可能会轻松达到,但是长期看,几乎是不可能了。

这一点,基金的历史数据都印证过了,年化20-30%的基金,已经是超优质的基金了。

基金止盈这件事,投资者同样需要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根据结果再去做决策。



如何选出优质的基金

最后聊聊怎么选出好的基金。

因为投资的策略再怎么好,基金没买对,最终结果一定是功亏一篑。

可以说,优质的基金,才是投资的本质,就好像优质的股票才能带来长远的回报,是一个道理。

对于历史相对悠久的基金来说,看过往的历史业绩,是最好的筛选基金的方式。

所谓的历史悠久,至少是5-8年以上的时间,那些1-3年的基金,业绩好坏参考价值并不高。

原因是1-3年的周期,可能刚好是踩在了风口上,而你买入的时候就刚好在挤泡沫的周期里。

这个定律已经验证了很多次。

而那些5年以上的基金,基本上已经穿越过牛熊市,收益率更具备参考价值。

如果非要看业绩排名,也是有方式方法的,连续5年能够排名同类基金前30%的,就是绝对的好基金,始终排名前50%的基金也已经非常不错了。

所以,看排名不要看过去1年的,要看3年5年,甚至8年10年,周期越长,排名的参考意义越大。

短期收益率排名靠前的基金,相对投资风格都比较激进,这类基金在遭遇风险的时候,容易出现较大回撤。

除了收益率排名,还要特别关注基金的总体规模。

有部分基金,因为收益率不错,引来了大量的资金跟风。

原本几十亿的规模,短短一年半载扩张了5倍10倍,结果收益率自然不尽人意。

这就好像炒股,拿50万和500万,心态能一样吗,仓位怎么调控,策略怎么做?

基金经理一旦处理不当,收益率下降是很自然的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某些基金为什么只要出现10-20%的回撤,基民大多数都亏了钱。

原因是绝大多数基民在基金业绩很好的情况下追高买入,而基金经理在高位拿到大把的钱,被动买入股票,最终套在了山顶。

优质的基金规模一定不小,但是规模的变化,短期内不能太大。

如果对于基金的流动性有要求,不能长期持有,那么还需要通过最大回撤率和绝对波动率去筛选基金。

尽量选择最大回撤较小的基金,还有波动率相对比较小的基金,可能更为合适。

但如果没有太多流动性要求,那么看夏普比率更高的基金,更为合适。



其实,基金投资并不比股票投资简单,有时候甚至更难。

两者看似底层都是股票,但投资逻辑却不相同。

买股票是找优质上市公司,买基金是找到能够有眼光买到好股票的优质基金团队。

但是光找到好的团队也不行,还需要在相对合适的时候入场离场,这就很考验投资者了。

作为一个新手,投资基金之前,确实应该对基金这个投资工具,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盲目地跟风市场,对基金人云亦云,结果大概率就是投资失败。

任何的投资,都需要一定的规划和策略,找对相应的投资工具,获得想要的回报。




50万投资基金买五只基金就够了,招商中证白酒,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工银文体产业股票,富国天惠成长混合,兴全合润混合。

一、基金配置

1.大消费:招商中证白酒指数-侯昊

分析:白酒作为大消费的龙头,业绩好,利润高,深受主力资本的喜爱,必须配备一只。

2.大医疗: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医药女神葛兰

分析:除了吃,当今社会人们最重视的可能就剩下健康了,医疗是全民刚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医疗必然是当下社会发展的主流。

3.大混合:兴全合润混合-谢治宇

分析:大均衡基,平衡配置,高收益,回撤小。



4.大平衡混合:工银文体产业混合-女将袁芳

分析:5年女将,年化29.33%,回撤小,适合长线配置。



5.防守:富国天惠成长混合-老将朱少醒

分析:老将出马,10年收益超10倍,长跑冠军,虽年收益不高,但是稳,可作为防守。

二、基金配置好了,现在说下投资策略:

1.首次建仓每只买入20%仓位,也就是2万;

2.剩下的仓位选择周定投,定投时间选择周四或周五,定投量选择每周每只投1000;

3.定投期间出现大跌时,每逢大跌幅度累计5%以上手动加5000,累计跌幅达10%以上加10000;

4.每只基金仓位达到8w时停止定投和手动加仓,剩余10w留着当备用机动资金,用来应对极端情况的发生。

5.每只基收益达到30%时选择卖出1/2,收益达到50%时清仓,然后重新开始下一轮,以此滚动操作。

6.切记永远不要满仓

总结:50w资金选择5只基金就够了,基金在于精养,配合科学的操作策略,选择周定投,小跌小加,大跌大加,科学养基,轻松赚钱。

大家好,我是老黄,一个资深投资爱好者,希望我的投资策略可以帮到大家。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中欧   组合   新能源   收益率   投资者   收益   业绩   策略   资金   老师   经理   基金   医疗   股票   主题   财经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