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朱棣大军入城,他的下场如何?

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话用在李景隆身上正合适。

李景隆是一个镶了金边的绣花枕头,里面装的全是稻草。这只金光灿灿的草包,居然晃晕了太祖朱元璋和惠帝朱允炆,他们拿他当镇国之宝,到了才发现,他家伙居然是给主家挖坟的铁锹。


李景隆是个富二代,其父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李文忠因为战功,被封曹国公,他死后,长子李景隆袭爵。

李景隆自幼受老爸熏陶,特别喜欢读兵书。朱元璋、李文忠这些人都是枪林弹雨里杀出来的“糙哥”,作战经验丰富,要是谈兵法,那可就是一脑子浆糊了。李景隆不一样,人家无需亲临战场,就能把战事分析得头头是道,俨然诸葛在世,摇摇扇子敌人就飞了。

再看李景隆的长相:“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朱元璋每次看见外孙,摸摸自己的鞋拔子脸,顿生自卑。

要才有才,要气度有气度,要相貌有相貌,简直就是“神仙哥哥”。由此朱元璋对他喜欢得不得了,年经轻轻就派他到各地练军,后来一直提拔到左军都督,加太子太傅的高位。


很显然,老朱干掉了从龙功臣,希望外孙李景隆,能够成为孙子朱允炆的护国大将军,定海神针。乖宝宝朱允炆按照爷爷的遗愿,视李景隆为股肱之臣。靖难之役爆发后,在黄子澄的推荐下,朱允炆授李景隆大将军,将全国精锐五十万人马一股脑交给他,还亲自为他推车壮行。

远在北京的朱棣,听说李景隆挂帅,帽子差点笑飞了:这个“豢养之子”,现实版的赵括一枚,大侄子太可爱了,分明请李景隆给自己挖坑嘛!

果然,上了战场的李景隆才发现,怎么跟书上的说的不一样呢?李景隆只挥动了三锹,就替朱允炆安好了“新家”。

  • 第一锹:兵败北平

李景隆兵围北平时,朱棣正在永宁、大宁一带扫荡外围,把守城工作交给了朱高炽,完全没拿李景隆当盘菜。


北平城虽然坚固,兵力悬殊之下,李景隆不是没有机会,都督瞿能就曾经攻破了张掖门。张掖门被攻破后,瞿能当时只有千余人,不敢孤军深入,他守着城门请求支援。

让人意外的是,李景隆居然下令:撤军,明天再打!

原来李景隆打了个小算盘:千把人就能破城,看起来北平挺不住了,这份功劳不能白给牛皮哄哄的瞿能,明天我亲自去攻城。

第二天,李景隆傻了:张掖门不但被修固,城墙从上到下冻了厚厚一层冰,打出溜正好,想往上爬脚上得长钩。将士们冰天雪地熬了几个月的战果,被李景隆一点私心摧毁了。

不久,朱棣“巡猎”归来,燕军有了反击能力。李景隆这个小鸡崽,在朱棣这只老家雀面前一触即溃,全军被迫向郑村坝方向败退。


  • 第二锹:兵败郑村坝

郑村坝战役,李景隆被朱棣狠狠叨了一口。朱棣兵分五路,在朱家父子,和张玉、朱能的奋力血战下,李景隆被连破七营。这一战,李景隆丧师十几万,这种刺激感,比玩股票高级多了。

  • 第三锹:兵败白沟河

朱允炆查点自己的账户,得出一个结论:不是李景隆炒股水平有问题,而是威信不够,继续给他增兵,授黄钺专伐之权。

李景隆信心大增,把所有股本压在了北沟河之战。这一次果然见效,朱棣被杀得狼狈不堪,若不是天助,以及朱高煦和朱能,差点就挂了。


也就差那么一点点,李景隆中了朱棣的疑兵之计,一缓神,老家雀翻盘了。瞿能战死,李景隆丢下大军逃窜,朱棣一边收拾辎重,一边收降士卒,增兵十几万。朱棣又乘胜追击,李景隆又从德州逃向济南,又给朱棣留下十几万大军。

看看人家富二代,出手就是阔绰,转眼间朱老板的六十万军,被李景隆玩了个精光!

有意思的是,面对众人的弹劾,朱允炆表现出了比海还要宽的胸襟,他不光没有处罚李景隆,还将最重要的战略要地,金川门交给他防守。

用人不疑是个好品格,可是这话只对眼光敏锐的人适用,睁眼瞎只能自讨苦吃。李景隆很快给了睁眼瞎朱允炆一个惊喜——他再次挥动铁锹,直接埋葬了建文朝!


建文四年九月,朱棣渡江成功,兵围金陵。就在朱允炆上下忙着跟朱棣谈判的时候,李景隆不耐烦了,他打开金川门,引燕军入城。

朱棣既激动又失望,刀都磨亮了,一滴血都没流,天下就是自己的了。说起来李景隆这个表侄,还是蛮可爱的,要不是他一再送大礼,自己恐怕早就尸骨无存了。

朱棣金口玉言,授李景隆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延续曹国公爵位。

炒股票把老板炒破产,新老板来了照样受宠,破兵书有啥用,擦屁股都嫌硬,李景隆将兵书一把扔进火堆,趾高气扬地上朝。

靖难之役后,朱棣一共封了五位公爵,燕王府旧邸四人,两位是追封的烈士,活着的只有朱能和邱福,李景隆是唯一建文旧臣。让人来气的是,朱棣居然让李景隆位列班首,连一身伤痕的朱能都要当小弟。


李景隆那个爽啊,走路都打飘!

在建文帝时期,接连遭遇御史大夫练子宁、宗人府经历宋征、御史叶希贤,及黄子澄、方孝孺等人“百弹不倒”的李景隆,在永乐朝,再次展现了他的“抗弹能力”。先后有周王朱橚、刑部尚书郑赐、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六科给事中张信等,弹劾李景隆,连图谋不轨,阴谋叛乱都用上了,人家屹立不倒。

后来礼部尚书李至刚,再次弹劾李景隆在家中接受仆人君臣拜礼,勾结他弟弟李增枝蓄养数百奴仆,图谋不轨。这一次李景隆终于被弹倒了:

“夺景隆爵,并增枝及妻子数十人锢私第,没其财产。”


李景隆一脸委屈:陛下,我是良民呐,是您的忠臣呐!不信我可以证明给你看,我自杀以明志。用刀疼,喝药哭,上吊太痛苦,我绝食,把自己睡死!

于是,李景隆一把推开酒肉,郑重宣布,从今天开始绝食了!

那几天,李景隆度过了一生最艰难的岁月,咬牙跟饥饿作抵抗。他一边忍受着前心贴后背的感觉,一边把自己感动得泪汪汪:皇帝该知道我的诚心了吧,是不是马上就亲自过来抚慰我了吧?你们这些混蛋,赶紧到门口瞅着点,皇帝来了没有?

皇上啊皇上,你就不亲自来,好歹派人下个圣旨么!

终于,李景隆在饥饿下想明白了,或许朱棣就等他饿死的好消息呢!他一骨碌爬起来:给老子上饭,想饿死老子啊?


从此,李景隆僵尸一般活在世上,足足活到永乐年末。

李景隆真的图谋不轨了吗?当然是胡扯淡,四个字“欲加其罪”。那么,为何有这么多人孜孜不倦地弹劾他?

弹劾他都是轻的,估计再弹劾不动他,就有人直接捅他了!李景隆脑子里长蛆了,他明知自己在建文一朝已经臭飘神州大地了,居然在永乐朝继续抖威风。他一边跟李增枝勾结,大肆兼并土地,到处建庄园,养奴仆,一边在朝中树敌。

比如朱棣登基后,李景隆居然腆着脸,弹劾刑部尚书郑赐,说他是仅次于郑泰和黄子澄的三号罪魁祸首。

再比如周王朱橚,建文朝李景隆曾经抓捕过他,已经结下梁子,俩人都因为金川门事变立功,平稳过渡,可是李景隆不思改善关系,还以首功自居欺凌朱橚。


至于朱能、张信等燕王旧邸功臣,对李景隆一万个不服。这家伙是难得的缺才、缺能、缺德、缺智的孤品,适合制成标本供后人警示用,活着反而没意义。

朱棣怎么想的?他难道不知道李景隆是冤枉的?

史书没交代,但是朱棣一定心知肚明,甚至弹劾李景隆,不是他指使就是他暗示,这就是朱棣的狡猾之处。

其实李景隆开城门放他京城,朱棣像吃了苍蝇:怎么是这混账东西?杀还没法杀了,怎么办?那就把他捧高了,再使劲往下摔!

所以,他很无厘头地把李景隆排在班首。这个举动满朝除了李景隆,恐怕谁都能看明白怎么回事。被人架上刀山火海的李景隆,居然真把自己当成了“头鱼”,摇头摆尾往鱼锅里扎。

最奇葩的是,李景隆一辈子都不懂得尊严二字的含义,在满世界鄙视的眼光中,他心甘情愿当活着的标本,迎着别人的口水,毅然挺立。




李景隆,被戏称为“建文战神”“靖难第一内奸”“虎父有犬子”的杰出代表。作为朱元璋晚年最受信赖的二代勋贵,贵为曹国公的李景隆非但没有履行好辅助建文帝朱允炆的责任,反而在反贼朱棣攻打京师之时打开城门迎接叛军入城。这样一个人,他的最终下场又是如何呢?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这位三代曹国公。

虎父有犬子

李景隆,小名九江,是大明开国功臣岐阳武靖王李文忠的儿子。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亲外甥,他的母亲是老朱的二姐。李文忠在投靠舅舅之后,迅速凭借在军事上过人的天赋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明朝建国前,大将军徐达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伐。李文忠作为北伐大军的一员,在应昌一举击破元军主力,逼得前元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狼狈逃窜,元顺帝的孙子买的里八剌更是被明军俘虏。洪武三年年底大封功臣之时,李文忠跻身开国六公爵之一,封曹国公,食禄三千石。朱元璋还特地向诸将说明自己外甥封爵,完全依靠战功,而非和自己的亲戚关系。

丙申,大封功臣。上召诸将臣谕之曰:"平章李文忠总兵应昌,逐前元太子远遁漠北,获其皇孙妃嫔重宝悉归朝廷,此功最大。"—《明太祖实录五十八》

因此在李文忠死后,朱元璋痛心不已,命其长子李景隆袭封曹国公。根据《明史》描述,李景隆是个又高又帅、温文尔雅、气质出众而又品学兼优的完美贵公子。这样的人物形象,再加上朱元璋心中对李文忠的怀念,很快就让他成为朝堂之上炙手可热的红人。

读书通典故。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太祖数目属之。—《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四》

南京李文忠墓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年底,李景隆出任太子太傅,成为皇太孙朱允炆的东宫班底。随后朱元璋将其外放甘肃,足足在西北边境坐镇五年。直到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才被召回南京,此时朱元璋的身体已经江河日下,李景隆这次回京,明显就是来出任托孤大臣的。

靖难中谜一般的表现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改第二年年号为建文元年,史称建文帝。建文君臣上台后立刻对太祖皇帝的政治遗产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亲王领兵这一条更是被首当其冲予以针对。最终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在北平揭竿而起,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

李文忠是朱棣的表哥,因此李景隆就是燕王的表侄。但由于二人岁数相仿,从小一起长大,故而朝廷一开始派出的统兵将领是开国元勋长兴侯耿炳文,这里对李景隆未免没有猜忌之心。

但随着耿炳文在真定惨败之后,朱允炆也只能紧急启用曹国公,让其赶赴前线收拢部队,并指示其可以"一切便宜行事"

当年九月底,朱棣为了解决兵力不足的弱点,亲自率主力北上大宁,目标是已经和朝廷撕破脸的宁王朱权及其手下骁勇善战的营州三护卫。而留守北平的重任,则交到了燕王世子朱高炽手上。这是一场事关命运的赌博,朱棣别无选择。

李景隆收到情报后立刻挥师北上包围北平,但他在此后一系列谜一般的举动确实令人疑惑。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如果李景隆最终获胜,那他对北平围而不破的战术就可以理解为吸引朱棣主力南下决战。可惜郑村坝一战,白河上突然结冰,导致燕军骑兵轻易过河,并最终造成了官军的巨大损失。当时北方早已天寒地冻,对于不习严寒的朝廷官军来说非战斗伤亡太大,史书记载:"冻死及堕指者甚众,临战率不能执兵"。面对严酷的天气和大量的非战斗减员,李景隆当机立断,下令丢下辎重,全军当晚开拔向德州方向退却。

次年四月,经过一番休整,李景隆再次从德州出兵北上,和朱棣主力在白沟河相遇。白沟河一战,官军首战就把骄横的朱棣中军建制完全打散。朱棣最后仅仅带了三人逃回大营,还被《明太宗实录》吹嘘成亲自断后。

白沟河大战

而在第二天的战斗中,面对朱棣的主力部队,李景隆指挥官军稳扎稳打,慢慢占据上风。当时就连朱棣本人,都差点被官军大将瞿能所杀。

南军飞矢如注射王马,凡三被创三易之,所射矢三服皆尽。乃提剑左右奋击,剑锋折缺,不堪击。马却,阻于堤,几为瞿能所及。—《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

可惜最终神奇的天象再次出现。一阵妖风吹过,李景隆的帅旗竟然被刮断。古代作战,最重要的就是靠旗语进行指挥,因此帅旗一倒,前线官军都以为李景隆的中军出了问题。一时之间,官军旗号混乱,阵型开始松动。朱棣乘着风势,对李景隆大营实施火攻,于是官军最终崩溃。不但营中辎重、器械、孳畜等都丢给了朱棣,连皇帝御赐的斧钺都来不及带走。

开门投降

此前郑村坝失利之时,建文重臣黄子澄让李景隆隐匿败绩不要上奏。现在纸包不住火之后,由于当初是黄子澄极力推荐由李景隆挂帅,现在为了推脱责任,这位黄大人却在皇帝面前痛哭流涕地说出下面一段话,简直是演技派影帝,令人瞠目结舌。

景隆还朝,帝赦不诛。黄子澄痛哭曰:"景隆出师观望,怀二心,不亟诛何以谢宗社,励将士!"—《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

李景隆出师近一年,期间出生入死,与燕军多场血战。不管他到底是无能还是所谓的“内奸”,至少在明面上这位曹国公确实问心无愧。而前线将士的鲜血,到了文人们口中变成了"出师观望,怀二心"。黄子澄等人为了掩盖自己"欺君"的罪行,就想着用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出生入死的武将,如何不让人心寒?

而在建文四年朱棣千里奔袭南京,连战连捷,兵临城下之时。朱允炆的另一位军师方孝孺在朝堂之上一个箭步窜入武臣班中揪住曹国公李景隆,称"坏陛下事者,此贼也。"此时其他十八名文官更是一拥而上,对李景隆进行围殴。土木堡之变后一群文官当庭打死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之事,险些提前五十年发生。

因此笔者也实在无法理解为何建文君臣最后还会派出李景隆作为朝廷代表,去燕军大营求和?李景隆被你们这帮文官百般针对,凭什么认为他还会忠心于朝廷?派李景隆去求和,这不是明摆着给他一个和朱棣眉来眼去的机会么?结果朱棣果然趁着这个机会策反了这位表侄,燕军就此兵不血刃攻破南京,战后论功行赏,李景隆名列靖难功臣第一名,增禄一千石。

建文帝剧照

结局凄凉

但是朱棣重用李景隆,不过是权宜之计。双方在靖难时兵戎相见,死在李景隆手下的燕军将士不计其数。现在这些人的昔日长官或是亲属纷纷跻身靖难功臣,无论于公于私,对于昔日的手下败将李景隆都不会待见。

燕王即帝位,授景隆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增岁禄千石。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诸功臣咸不平。—《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阵第十四》

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李景隆风光了不到三年,朱棣的亲弟弟周王朱橚联合刑部尚书郑赐、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对其轮番弹劾,终于让李景隆被削去爵位,和其弟李增枝及妻子数十人禁足于曹国公府。如此高规格、大规模、高密度地弹劾,只能认为是由朱棣所授意。

在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为了防止李景隆旧部在南京闹事,永乐皇帝还特地将其押赴北京单独监禁。事实上曹国公府的忠心家人一直没有放弃营救李景隆,这些人的触角甚至还伸到了朱棣亲弟弟周王的府中。周王第三女信阳郡主的仪宾盛瑜,就曾经和李景隆的家人策划劫狱。

癸巳,敕周王橚曰:“曩者李景隆谋逆,其家属法皆当死,特宽宥之发戍辽东。彼知景隆囚系北京,潜逃沧州诸处,阴结党类欲行劫狱,为人所告俱已擒捕,宜之于法。仪宾盛瑜乃敢藏匿景隆家人,在于国典,瑜岂可容?以尔之壻,姑宥不问。自今宜教之循理守法,毋蹈前非。”—《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九十九》

根据《明史》的记载,李景隆最终在永乐末年死于北京。而他的家属直到明英宗正统十三年才被解除禁足,恢复正常生活。

结语:李景隆之所以投靠朱棣,恐怕还是在于其对建文君臣彻底失望所致。但其一家在军中势力极强,朱棣不得不对其有所忌惮。故而其最终结局悲惨,也是意料之中之事。试想一下,李景隆被囚禁多年, 其家人念念不忘要救他。李家子孙幽闭于府中四十多年,生活极端困苦之余,依然能做到秩序井然。这样的李景隆,怎么能说是草包?




我觉得在靖难之役中,明朝的大臣们谁都可以投降,唯独李景隆不能,为何?因为李景隆的祖父李贞深受朱元璋厚恩,他的父亲李文忠更是朱元璋的忠臣良将,他如果投降,上对不起先祖,下对不起子孙!


李景隆的身世可以说是十分显赫的,因为他的祖母是朱元璋的二姐朱佛女,所以他就是朱元璋的外甥孙,是妥妥的皇亲国戚。

朱佛女去世之后,李景隆的祖父李贞和父亲李文忠在走投无路之下投奔了朱元璋,朱元璋对李贞非常好,还将李文忠当做亲儿子一样看待。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封李贞为曹国公,让他在朝廷担任高官,还允许他穿五爪金龙的龙袍,居住在皇城内,每日让皇子过去给他请安,明朝外戚之中得宠的,没有一个人超得过他。

在朱元璋的培养下,李文忠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将领,多次参加北伐,立下战功,因此也被封为曹国公。李家父子二人同时成为曹国公,这在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可见朱元璋是多么看重李家人。

当然了,这跟李贞和朱佛女曾接济过还未发迹时的朱元璋又很大的关系,但朱元璋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也是对得起李家的。

李景隆是李文忠的长子,他出生的时候,正是李文忠四处频繁征战的时候,他因此受到了朱元璋的格外照顾,得到了如同皇子皇孙一样的待遇。


李景隆稍稍长大之后,因为身材高大,眉目疏秀,举止雍容,还很喜欢读书,所以朱元璋很看重他,李文忠去世之后,朱元璋还特意指定他继承曹国公的爵位。

李景隆十几岁的时候开始入朝为官,朱元璋让他到军中锻炼,后来还让他负责与西番的边境茶马互市贸易,他的能力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被朱元璋任命为左军都督,加太子太傅。

读书通典故。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太祖数目属之。十九年袭爵,屡出练军湖广、陕西、河南,市马西番。进掌左军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之后,李景隆继续受到厚待,被引为心腹重臣并予以重用,参与了建文初期的削藩活动,曾带兵去平定周王朱橚的叛乱,立下战功。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李景隆简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他一生顺风顺水,没有半点坎坷,他本人其实也颇有才气,再加上长相气质都不错,可以说是天生当大官的料。

据记载,李景隆小时候也很喜欢读兵书,常以父亲为榜样。但不同的是,李文忠是在刀口上舔血积累下来的战争经验,而李景隆只是在军队中镀过金,并没有实战经验,只有一肚子兵书可以吓唬人。


但即便是这样,李隆的名气还是特别大,而且是以知兵著称,这是为何?

原来,这一切跟朱元璋很大的关系。

前面我也说了,李景隆很喜欢读兵书,他常在朱元璋面前炫耀,对战争进行解剖,说得还真是那么回事,就如同是诸葛再世一般。朱元璋便觉得李景隆很了不得,所以派他到四川和湖北等地练兵,结果效果还不错,受到了朱元璋的嘉奖。

因为李景隆得到了朱元璋的肯定,又是将门虎子,所以很多人就想当然觉得,他一定是个十分优秀的将领。特别是建文帝,对表兄李景隆那是佩服得不得了,跟削藩有关的事都跟他商量,而且很重视他的意见。

燕王朱棣起兵靖难之后,建文帝派遣长兴侯耿炳文率领数十万大军攻打燕军。耿炳文是朱元璋的老将,战争经验十分丰富,但在狡猾的朱棣面前,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打仗父子兵,上阵亲兄弟,建文帝决定派遣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出征。李景隆第一次带兵打仗就当了大将军,因此喜不自胜,便在建文帝面前表态,一定要一举消灭叛军。

然而,建文帝有些太信任李景隆了,让他当大将军倒是没错,毕竟这人十分可靠,但建文帝还给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利,这就意味着他一人就可以做决定了,而他恰恰又是那种过分自信的人,别人的话他哪里听得进去。

李景隆带着五十万大军出征,来到河间驻扎,然后开始了军事部署。当然了,李景隆学了不少兵法,所以布个阵还是问题不大的,关键就看适不适用了。


关于这一点,朱棣是很有话语权的。

起初,朱棣听说是李景隆担任大将军,笑得差点合不拢嘴,然后说出了以下这番话:

李九江(李景隆),豢养之子,寡谋而骄矜,色厉而中馁,忌刻而自用,况未尝习兵,见战阵而辄以五十万付之,是自坑之矣。汉高祖大度知人,善任使,英雄为用,不过能将十万,九江何等才而能将五十万?赵括之败可待矣。”

朱棣的大致意思是,李景隆就是个纨绔子弟,虽然懂点兵法,但不是个可以统领五十万军队的人,要知道就连汉高祖刘邦最多也才可以统领十万军队而已,李景隆最多只不过是另外一个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罢了。

当然了,朱棣不是个轻敌的人,他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他在仔细观察了李景隆的排兵布阵只有,说兵法有五败,李景隆全占了。

那么,朱棣所说李景隆有五败,是哪五败呢?

1、治军无军令军纪,上下不同心。

2、南军将士不适北地霜寒,粮草军备不足。

3、贪功求胜,贸然轻进。

4、缺乏对下属的信任,刚愎自用,没有威信。

5、所部尽是乌合之众,混乱无序,多是谀佞小人。

朱棣说得不无道理,因为李景隆虽然兵法读得是不少,但根本不会带兵打仗,也不懂得治理军队,而且他的准备并不充足,还贸然前进到河北,距离燕军实在太近了,将自己暴露给朱棣。

而且李景隆还拉帮结派,只信任自己的亲信,而不信任其他将领,导致很多人都不愿意听他的话,军令也就无法落实了。


在看清楚这一切之后,朱棣压根就不打算搭理李景隆,只是留下姚广孝和儿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并告诉他们说,“李景隆来,只宜坚守,不能出战”,然后带着一对人马去救援永平郡去了,因为那里正在遭受淮阴侯吴高的攻打。

李景隆听说朱棣走了,于是带领数十万大军直奔北平城下,而北平城内只有数万军队,双方实力差距特别大。

但是,朱高炽在城内做了严密的部署,将士一心,拼死守卫,以一当十;而李景隆的大军虽然人数更多,但他指挥失当,号令不严,结果攻打了一天一夜,硬是没将北平城给攻下来。

李景隆初战不利,于是暂时停止攻击,稍作休整。

不久之后,李景隆听说朱棣将宁王的大宁军全部收入囊中,还获得了战斗力爆表的朵颜三卫,他于是决定再次攻打北平,先掏了朱棣的老巢,不然后面的仗就难打了。

李景隆将兵力分散,同时攻打北平的九座城门,八路大军没有取得进展,只有攻打张掖门的都督瞿能眼看就要攻入城中了,但因为李景隆对他十分猜忌,所以下令撤回,瞿能因此功败垂成。

瞿能撤下来之后,李景隆又另外派人去攻打,但是朱高炽让人快速修好了城墙,还让人在墙上泼水成冰(那时候正值严冬)。结果李景隆一看傻眼了,唯一一个可以攻克北平城的机会就这样被他给断送了。


北平城久攻不克,李景隆担心被朱棣断后,便撤军了。朱棣则将燕军在会州整编,然后发起对李景隆的进攻,这是双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战。

朱棣先是消灭了李景隆万余人前哨部队,然后双方在郑家坝展开决战,结果李景隆的排兵布阵完全没啥用,被朱棣连克七营。李景隆在损失了十余万人之后,丢下了数十万人的辎重,最后逃到德州。

建文帝得知李景隆战败的消息之后,认为他是因为威信不足才导致失败的,于是又给他增兵二十几万,总兵力超过六十万。建文帝还给了李景隆黄钺专伐之权,这下子就没人敢不听他的话了。

有了前面的教训,李景隆更加谨慎了,双方在白沟河展开大战,结果朱棣多次陷入绝境之中,但被一阵怪风救了他的命。

就在李景隆快要击败燕军的时候,朱棣的儿子朱高煦带着人马赶到了,李景隆军中开始出现骚乱。朱棣又心生一计,带着人马偷偷绕到李景隆大军后侧泛起突袭,还到处放大火,这是在使用疑兵之策。

结果李景隆果然上当,带领大军开始后撤,十几万人被迫投降朱棣,所有辎重也都被朱棣得到。

李景隆退回德州之后不久,惊魂未定,又逃回济南。朱棣痛打落水狗,对济南展开全面攻击,李景隆带着少数人再次逃走,六十万大军就这样被他丢得干干净净,其中大部分都投降了朱棣。


经过数次大战,李景隆不但没有获得一场胜利,还充当了朱棣的送财童子,将朱棣给喂得饱饱的,有了对抗朝廷的资本,说他是酒囊饭袋,我觉得不算太夸张吧。

李景隆回到南京之后,大臣们纷纷弹劾他,就连当初举荐他的黄子澄也上书说要诛杀李景隆以谢天下,但建文帝的心胸宽广到让人难以置信,他不但没有处罚李景隆,还将防守金川门的重任交给他!

冬十月,诏李景隆还。赦不诛。御史大夫练子宁、宗人府经历宋征、御史叶希贤并言景隆失律丧师,怀贰心,宜诛。黄子澄亦请正其罪以谢天下。皆不听。

因为李景隆前后一共损失了七八十万军队,朝廷因此伤了元气,建文帝便采取“议和以求缓攻”的策略,一方面派遣使者与朱棣求和,另一方面又调兵遣将,在各地防守。

建文帝自己喘息,但对朱棣也是一样的,他也获得休整的机会。在经过严密的军事部署之后,朱棣就像是开了挂一样,从河北开始一路披荆斩棘,最后在建文四年的时候打到了南京城下。

当时的情况是,只要南京城可以组织好防守,等待得地援军到来,建文帝未必会失败。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景隆的一个举动,直接葬送了建文朝!


燕军兵临城下,建文帝忧心忡忡,便有了议和的打算。李景隆早就被朱棣吓破了胆,便积极支持建文帝议和,建文帝便派他去找朱棣商谈此事,但遭到了拒绝,李景隆便回去复命了。

李隆回去后不久,燕军就来到了金川门外,李景隆便跟谷王朱橞开门投降,燕军因此得以进入南京。

燕师渡江,帝旁皇甚,方孝孺复请诛景隆。帝皆不问。使景隆及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割地请和。燕兵屯金川门,景隆与谷王橞开门迎降。

李景隆为何要开城门投降?

我个人揣测,朱棣绝对是承诺了他什么,或者是他主动找朱棣商议了投降事宜,而李景隆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自保。

只能说,李景隆对防守南京城没什么信心,他担心朱棣如果是自己攻入南京城,自己绝对没什么好下场,不如打开城门放朱棣进来,也可以立下功劳来保全自己。

不久之后,朱棣也进入南京城,“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建文朝就此灭亡。朱棣于当年六月登基称帝,还开始大封功臣。


李景隆作为功臣之一,除了保持原来的曹国公爵位之外,还被朱棣封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每次上朝都位于班列之首,朱棣对他的恩宠可以说是十分优渥的,就连那些靖难诸功臣都觉得不公平。

李景隆原本觉得自己能保住一条命就不错了,结果被朱棣如此厚待,所以就开始有些飘了,对那些靖难诸功臣,特别是朱棣的燕王府邸旧臣也趾高气昂,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靖难诸功臣原本就对李景隆的功劳在自己之下却封赏比自己高而感到不满,现在还要给他当小弟,所以大家就都开始弹劾他。有人说李景隆受贿,有人说他包藏祸心,蓄养亡命,谋为不轨,但朱棣都不予追究。

在建文朝的时候,李景隆就以百弹(劾)不倒而著称,到了永乐朝依然如此,不得不说他的抗弹能力确实强大啊。

不过,靖难诸功臣并没有放弃,特别是成国公朱能,他觉得自己刀口舔血,拿命换来的功劳,却要被李景隆死死压制,因此心中十分愤懑,便拉来吏部尚书蹇义、六科给事中张信等大臣,联名弹劾李景隆跟弟弟李增枝阴谋造反。


这些指控当然是空穴来风的,朱棣对此也十分清楚,他原本是要保全李景隆的,但奈何靖难诸功臣不依不饶,朱棣便觉得,如果不平息他们的怒火,怕是会出事,所以他就下令剥夺了李景隆的功臣勋号,不许他上朝参政,以国公的待遇赋闲在家。

永乐二年,周王发其建文时至邸受赂事,刑部尚书郑赐等亦劾景隆包藏祸心,蓄养亡命,谋为不轨。诏勿问。已,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与文武群臣,廷劾景隆及弟增枝逆谋有状,六科给事中张信等复劾之。诏削勋号,绝朝请,以公归第,奉长公主祀。

朱棣这算是和了个稀泥了,意思就是告诉大家各自退一步,不就海阔天空了吗。

但是,靖难诸功臣并不打算放过李景隆,不久之后礼部尚书李至刚又上书说,李景隆在家里也不老实,接受家人跪拜,如同君臣的礼仪;李增枝更过分,家里田地很多,还养了几百名奴仆,居心叵测啊。

朱棣真是无语了,因为他觉得李至刚对李景隆的的指控,简直是可笑至极。但朱棣同时也很清楚,李至刚是代表靖难诸功臣站出来表态的,这就说明他们还没解气。

没办法,朱棣决心牺牲李景隆和李增枝二人来平息大家的怒火,便下令将二人的官职和爵位剥夺,然后抄没家产,跟家人一起圈禁在家中,不得外出。


至此,李景隆算是彻底失势了,他一度伤心绝望,绝食了好几天,但后来他想通了,决定继续活下去,就又开始吃饭了。

我们不知道李景隆有没有后悔打开金川门,他虽然活了下来,但却丢失了整个李氏家族的尊严,特对不起朱元璋和朱允炆对他的信任。李景隆的家族也自此没落,他的子孙后来只能依附在朱棣后人的羽翼下生存,再没出过什么厉害的人物。




1402年6月,以靖难为名率燕军大举南下的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曾先后率百万南军北伐燕王的南军统帅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入城。此后,“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史称金川门之变。

朱棣登基,改元永乐。李景隆以“默相事机之功”大受封赏,朝廷每议大事,他都位于班列之首,使“诸功臣咸不平。”两年后,他多次遭弹劾“包藏祸心,蓄养亡命,谋为不轨”。明成祖遂削其勋号,不许面君,以国公爵位赋闲府第。

不久,他又被人弹劾在家接受家人跪拜“如君臣礼,大不道”,并勾结“多立庄田,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的弟弟图谋不轨。明成祖遂褫夺其国公爵,将他与弟弟全家数十人软禁私第,“没其财产”。李景隆恼羞成怒,以绝食表示抗议,但“绝食旬日不死,至永乐末乃卒。”

李景隆以败军之将反戈一击而位列朝班之首,使跟随朱棣出生入死的诸臣极为不满而屡遭弹劾。明成祖先出于安抚建文帝朝臣之意而重赏他。形势稳定后,为安抚靖难诸臣,必然要收拾李景隆。这是起码的帝王权术。好在明成祖尚未腹黑到将他赐死地步,不过,被软禁与坐牢已同一性质!




朱棣能登上皇位,李景隆得占一半功劳,但这位“大明最佳男演员”,最终却腆着脸被圈养至死。

公元1402年6月,打着“靖难”旗号的燕王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此刻的南京城,虽说是被围得如同铁桶,但也墙高池深,城内尚有十万大军镇守,朱棣一路打来,部队也是强弩之末,面前的南京城,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正当朱棣准备打一场恶战之时,金川门的城门却被人从里面打开,开门的,正是谷王朱橞以及负责守卫金川门的大将李景隆,如此一来,朱棣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南京城。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景隆在整个“靖难之役”中,算得上是“居功甚伟”,没有他开城门,恐怕朱棣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进入南京,另外,在几场决定性的战役中,李景隆得表现,堪称“最佳卧底”。

因此,在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对李景隆颇为赞赏,评价其有“默相事机之功”,并对其大肆封赏,但这位靖难中的大功臣,却最终落了个被圈养至死的结局,还背负了一身的骂名。

曾经的将门之后,且是朱棣的表亲,李景隆是如何混到这般惨的地步的呢?只能说,虎父真的有犬子,建文帝朱允炆也是瞎了心,居然把宝押在李景隆的身上,以至于功败垂成,而朱棣能登上皇位,李景隆绝对得占一半功劳。

曾经的李景隆,是包括朱元璋等多数人心目中的“明日之星”。

李景隆这个人,可以说是标标准准的皇亲国戚,父亲李文忠是大明朝的开国功臣,还是朱元璋的外甥,可以说,李景隆一出生,就自带光环。

与朱元璋和李文忠这种“大老粗”不一样,年轻时的李景隆,活脱脱一个好学上进的五好青年,不仅长得一表人才,并且爱好学习,喜欢研读兵法,每每说到排兵布阵,总是侃侃而谈,仿佛弹指间,敌人就能灰飞烟灭。

“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

要模样有模样,要气质有气质,再加上勤奋好学,这样的李景隆,让明太祖朱元璋喜欢的不行不行的,在李文忠死后,朱元璋干脆直接让李景隆袭爵曹国公并派他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兵,大有重点栽培之意。

不仅朱元璋对其极为喜爱,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对李景隆也是非常信任。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打着“靖难”、“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并在一番凌厉的攻势之下,大败老将耿炳文,迫使其龟缩在真定城内不敢应战。

对于耿炳文的失败,朱允炆十分不满,并在黄子澄的推荐下,授予李景隆为大将军,带兵五十万,前去征讨朱棣。

从客观上来讲,朱允炆此时的换帅,也是无奈之举,经过朱元璋的杀戮,朝中的名将已经凋零,唯一能够在威望上以及经验上,能够拿得出手的,在当时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徐达的儿子徐辉祖,另一个则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

如果换徐辉祖为统帅,有可能朱棣的成功还不会那么容易,但因为徐辉祖的身份,注定了朱允炆不可能让他统帅大军。

因为徐辉祖的姐姐,正是燕王朱棣的妻子。

也就是说,徐辉祖是朱棣的小舅子,不管他有没有通敌的嫌疑,但无论如何,朱允炆也不会将大军交给他,一旦那样,自己就等于伸着脑袋让朱棣来砍。

因此,唯一合适的人选,就只有李景隆,并且,李景隆在先前的练兵,以及削藩行动中,表现得还是很不错的,再怎么说,李景隆也算是将门之后,至少有他老爹一半的本事吧。

就这样,朱允炆带着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李景隆的信任,安安心心的将五十万大军,几乎是他全部的家当,郑重的交给了李景隆,并在大军临行前,亲自为李景隆推车而行,千叮咛万嘱咐,盼望其能得胜回朝。

就这样,历史上被称作“草包将军”的李景隆闪亮登场了,他也将开始他别具一格的操作,直到将朱棣“带到”南京为止,如果朱允炆知道李景隆此去,没花多久就将他的家底儿败光,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这个决定?

李景隆首“秀”:为抢占战功,错失攻打北平的良机

前文讲到,李景隆自幼熟读兵书,对于作战的方式和方法,他也并非一无所知,比如与朱棣的首战,李景隆就选择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围魏救赵”。

李景隆的计划是,大军绕开朱棣的主力,直击北京,这样一来,就会让朱棣顾此失彼,首尾不能兼顾,从而给自己创造机会,到时候分而击之,那大获全胜岂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这种方式可行不?可行,并且是非常的可行,这是一个非常牛的想法,一旦成功,朱棣必败。

在他到达北平并将整座城围困起来的时候,朱棣还在外面大扫荡,一时半会还真回不来,守卫北平的,是朱棣的长子朱高炽。

朱棣没把李景隆放在眼里,同样李景隆也没把朱高炽放在眼里,在他看来,北平虽说坚固,但架不住自己兵多将广,几个回合打下来,北平城必破。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第一轮的冲锋中,都督瞿能就攻破了张掖门,但因为瞿能只带了千余人,不敢贸然深入,于是就计划着向李景隆求援,准备一鼓作气,打进北平。

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只可惜,李景隆竟然拒绝了,他下令,撤退,明天再打。

李景隆拒绝瞿能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不想让他抢了头功,打进北平的,理应是他,再说这北平,随随便摆一打就攻破了,如何能让瞿能拔得头筹?这小算盘,打的可是真响。

但等到第二天,李景隆傻眼了,整个城墙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根本就没有爬上去的可能,更别提攻城了。

原来,朱高炽趁着天气寒冷,连夜命人将城墙浇水,经过一夜后,城墙均穿上了铠甲,这样一来,就能提高城墙的防御。

就在李景隆傻眼的时候,朱棣的回援赶到,前后夹击之下,李景隆不得不狼狈逃窜,并在郑村坝,被赶上来的朱棣狠狠地教训一顿,丢盔弃甲,继续后退。

这场首战,让我们见识到李景隆“绣花枕头”的一面,并且好大喜功,极为自私的一面,在战机转瞬即逝的战场,却只考虑自己的功劳,如果不失败,那才是没天理。

李景隆二“秀”:白沟河一战,把建文帝的家底糟蹋光

北平一战失败后,李景隆在次年,再次带兵六十万围剿朱棣,这次,他是拿出玩命儿的勇气来迎战,而朱棣也满足了他的要求,让他玩了次命,差点回不到南京。

白沟河一战的刚开始,朱棣方损失惨重,十万大军被伏击,死伤无数,就连朱棣都差点跑不出去,但就是在这种稳赢的局面下,被朱棣抓住时机翻了盘,瞿能父子及俞通渊、滕聚等将领被朱棣斩杀,李景隆被打的闻风丧胆,带着残兵退到济南。

还没等稳住心神,朱棣又杀了过来,这次李景隆干脆直接将残兵丢下,自己逃回了南京,若不是守卫济南的铁弦拼死抵抗,恐怕朱棣登基就要提前几个月了。

六十万大军,在这一场战斗中,被李景隆糟蹋了个一干二净,这哪是带着六十万大军去打朱棣,分明是带着六十万人,送给朱棣砍杀,并且还是不杀都不行那种。

而最令人可恨的就是,李景隆在最后关头,孤身一人逃往南京,把前线上的将士全部扔了不要。摊上这种将军,神仙也没办法。

但即便是李景隆败成这样,建文帝并没有因此责备与他,更没有杀他。反而好言相劝,但建文帝做梦也没想到,在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时,李景隆居然给朱棣打开了金川门。

朱棣在进城之后,经过一系列操作,最终登上了皇位,然后,就开始了大行封赏有功之臣,而更有趣的,还在后面。

作为直接将建文帝送走,间接把朱棣推上皇位的李景隆,被朱棣授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

更让李景隆趾高气昂的是,朝廷每议大事,他都位于班列之首。

为此,朝中大臣,尤其是参与靖难之役的功臣,十分不满,认为李景隆只不过是一个降将,还是那种十分草包的那种,凭什么获此殊荣?

但朱棣对此并无表示,时间一长,李景隆越发的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真的是“当居首功”,愈发的得意忘形。

永乐二年(1404年),周王朱橚上疏揭发李景隆,称他在建文年间曾“至邸受赂”。

同年,刑部尚书郑赐也弹劾李景隆“包藏祸心,蓄养亡命,谋为不轨”。

对于这类弹劾,明成祖朱棣从头至尾都是不予追究,并不是他不知道李景隆的所作所为,而是他在等待一个时机。

大棒总有落下来的一天,之后不久,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六科给事中张信等大臣再次弹劾李景隆,称他与弟弟李增枝阴谋叛逆。

这一次,朱棣并没有坐视不理,而是削去李景隆的功臣勋号,不许他上朝面君,以国公之爵赋闲在家。

如果李景隆能够在这个时候有所收敛,低调行事的话,结果可能会好一些,但他没有,那么弹劾他的奏疏,还是接连不停。

不久后,礼部尚书李至刚上疏奏道:“李景隆在家中接受家人跪拜,如君臣之礼,大逆不道。李增枝多立庄田,蓄养数百奴仆,意怀叵测。”

这一次,朱棣没有跟他废话,直接将李景隆的爵位褫夺,将他与李增枝以及妻、子数十人一同软禁于家中,并抄没家产。

之后的李景隆居然做出了一个白痴举动,要绝食抗议。

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引起朱棣的注意,仗着自认为的功臣身份,通过绝食,来换取朱棣的安抚,从而不降罪于他。

但是,李景隆失望了,在绝食多天后,朱棣对他不闻不问,等到自己饿得实在受不了后,又乖乖地开始吃饭。

至此,李景隆开始了他浑浑噩噩的后半生,一直活到永乐末年方才去世。

小结:

一把好牌打得稀烂,说的就是李景隆,本是将门之后,却是一个草包材料,如果说兵败是由于能力不足,尚且有情可原的话,那么在南京城下,主动打开金川门,就是属于典型的首鼠两端,这种毫无气节的做法,真的是辱没了其父李文忠的名号,而在永乐一朝时,身居高位仍不知收敛,让大臣们对他越发的不满,弹劾的也越来越多,最终让朱棣下诏对其圈养,自己也浑浑噩噩的活了一辈子,实在是可悲可叹。




靖难之役,朱棣取胜,建文帝朱允炆兵败身亡,一说为不知所终,不管怎么说,都不是好结果,而朱允炆丢失皇位和江山,跟两个人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分别是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率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危急时刻,朱允炆阵营不仅没有阻止叛军,还出了两个大叛徒,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接叛军入城,于是,南京城破。

朱棣的燕军进入京师之后,南京城内的皇宫随即起了大火,当大火被扑灭之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的尸体,已经面目全非,无法辨认,有的太监说,被烧死的人就是皇帝和皇后,还有太子。

就这样,朱棣即位,当了皇帝,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关于朱允炆,还有另一种说法,说他从皇宫中的地道逃走了,隐居当了和尚,当然,这种说法不太可信,京师陷落,整个城池都被燕军占领,就算皇宫里有地道,地道能通多远?能通到城外吗?就算能通到城外,城外也有朱棣的燕军把守,插翅难飞。

所以,很有可能朱棣的燕军故意趁乱放了一把火,把朱允炆和太子等人烧死,给朱棣登基铺路,否则,朱棣怎么登基?说不定就是朱棣派人故意放的火。

那么,值得注意的是,打开金川门,迎接叛军入城的李景隆下场如何呢?

李景隆是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李文忠是明朝开国功臣,李文忠死后,李景隆袭爵。史书记载,李景隆喜欢读兵书,举止雍容,也算是一表人才。李景隆被授左军都督同知、太子太傅。

建文帝即位后,李景隆参与削藩行动。靖难之役时,李景隆被任命为大将军,率军征讨燕王朱棣,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兵败,损失数十万大军,元气大伤,被召回朝中,李景隆打仗不行,整个一大草包。

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打过长江,直逼京师,建文帝忧心忡忡。方孝孺要求诛杀李景隆,建文帝没有同意,反而命李景隆与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到燕军那里请和,愿意划江而治,朱棣拒绝了。不久,燕军到了金川门。李景隆与谷王朱橞打开城门投降,迎接燕军入城,南京陷落。就在此时,皇宫中突然燃起熊熊大火,建文帝不知所终。

《明史 李景隆传》记载:燕师渡江,帝旁皇甚,方孝孺复请诛景隆。帝皆不问。使景隆及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割地请和。燕兵屯金川门,景隆与谷王橞开门迎降。

《明史 恭闵帝纪》记载:乙丑,燕兵犯金川门。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

也就是说,导致南京失守,李景隆和朱橞是罪魁祸首,不战而降。

那么,李景隆后来下场如何呢?

朱棣即位后,自然要赏赐功臣,李景隆因为献城有功,被授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增加岁禄,位列群臣之首。

《明史 李景隆传记载》:燕王即帝位,授景隆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增岁禄千石。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诸功臣咸不平。

当然,李景隆位列群臣之首,朱棣手下的其他的大臣都是不服的。

李景隆好日子没过多久,后来也栽了,永乐二年(1404年),周王朱橚揭发李景隆在建文年间受赂。刑部尚书郑赐也弹劾李景隆谋为不轨。

一开始,朱棣没有追究李景隆,后来,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六科给事中张信等人再次弹劾李景隆,称他与其弟李增枝阴谋叛逆,这一次,朱棣坐不住了,俗话说,三人成虎,朱棣遂下令削去李景隆的功臣勋号,不许他上朝,让他赋闲在家,也就是说退休了。

不久,礼部尚书李至刚上疏弹劾李景隆和李增枝多立庄田,蓄养数百奴仆,意怀叵测。朱棣剥夺了李景隆的爵位,将他与其弟以及妻、子数十人软禁起来,并抄没家产,后李景隆郁郁而终。

自古以来,叛徒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1402年六月,被建文帝“以肺腑亲任”的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朱棣的燕军一拥而入,南京城破。“宫中火起,帝不知所踪”,朱棣终夺得帝位。

开门有功,李景隆被承认有“默相事机之功”,授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增岁禄千石。

而且,每有朝廷大事,李景隆都以班首主议,搞得那些跟随朱棣出生入死的靖难功臣羡慕嫉妒恨。

然而,李景隆想不到的是:朱棣不过是在榨取他最后的剩余价值,当他的剩余价值被榨干后,就会被无情地扔到一边。

独一无二的待遇

朱棣承认李景隆“默相事机之功”,算是给李景隆正了名:小李不是饭桶,只是战斗在敌人心脏的地下工作者。所以,他败得越惨,说明他越厉害!

而“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更是独一号的功臣。

古代的功臣称号是有讲究的。

当年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一般授予“开国辅运”推诚武臣;随朱棣靖难的功臣,一般授予“靖难辅运”推诚武臣,而没有其他功臣,一般授予“奉天翊运”推诚武臣的称号。

“奉天辅运”,是李景隆“专属”称号。

其实,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莫名其妙的表现,确实可疑之处甚多。

李景隆虽是以功臣之子出道的,但他毕竟是能使“太祖数目属之”,得到朱元璋的关注,并与徐辉祖、蓝玉一起参与过多次军事行动。

能被朱元璋另眼相看,总是有几把刷子的。

而在建文朝,他假托备边,以突袭之法进入开封,搞定周王,也是干净利落。

他或许不具备统领数十万大军的才能,但也绝不是饭桶。

可是,在与燕王交战时,其表现却饭桶得莫名其妙。

所以,建文群臣请求诛杀李景隆时,说他“怀贰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此,朱棣对李景隆的封赏,也是很讲究的。

李景隆毕竟没有跟随朱棣出生入死,所以不是“靖难辅运”,但他也和一般“识时务”而降的投诚者不一样,所以也不是“奉天翊运”。

李景隆或许真的有功,但能够“以班首主议”,位在靖难功臣之前,就绝对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了。

朱棣,另有深意。

李景隆的“剩余价值”

朱棣攻破南京,最后靠的是一波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虽然朱棣攻破南京,夺得帝位,但全国大部分地区、大部分卫所、军队,仍然为建文旧臣旧将所掌握。

如果不能迅速安定这些旧臣、旧将的人心,这些人坚决反抗朱棣,那么,天下将大乱,战事的结束还遥遥无期。

尤其是:建文失踪了,但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冒出来。

如果各地未归附,而建文又冒出来领导各地,那靖难之役就更是远远还没有结束了。

因此,想办法安定人心,将攻取南京的战役胜利转换为夺取全国政权的战争胜利,是此时朱棣的第一任务。

厚待投诚者,显然是安定各地人心,顺利实现对全国统治的必须。

所以,朱棣一面以极其残酷的方式诛杀坚决不降的方孝孺等人,一面又采取各种措施拉拢人心。

他一夺位,就赏赐诸王,恢复被建文所夺的诸王旧封,并给诸王的未婚世子、郡主选择婚配对象,大宴诸王,“以示手足之情”,消除诸王戒备,争取诸王的支持。

同时,他对李景隆、耿炳文等老对手,依然给予厚待,依然任其亲戚子弟以高官厚禄。

李景隆,不光是功臣之子,更是建文帝“肺腑亲任”,也曾是率几十万大军与之交战的敌手,厚待李景隆,毫无疑问是朱棣安定人心、稳定局势的重要环节。

李景隆独特的身份和知名度,正是他最后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被用尽

稳定人心,拉拢人心,只是朱棣实现对全国统治的第一步。

实现对全国统治后,朱棣更需要巩固其统治。

只有将全国的军队,都以“自己人”把握,才可能实现稳固统治。

因此,朱棣在初步稳定形势后,立刻进行了大幅度的人事调整。

他将参与“靖难”和“劝进”的将领破格提拔,将建文时期被贬的将士恢复原职或升职,将反对其登基的武官处分。

兵部尚书、侍郎,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督同知;派驻地方的各个都司、行都司、中都留守司的指挥使、都指挥同知、留守使,以及都司、行都司和留守司下辖的卫所级武官全部进行了大幅度调整。

从他建文四年六月登基开始,到当年年底,调整基本上完成,朱棣迅速稳定了全国各地的军队,通过他的亲信将领控制了全军。

此时,李景隆等人的“剩余价值”已经用尽了。

无情抛弃

“剩余价值”被用尽,李景隆被抛弃的时候也就到了。

永乐二年开始,一波密集的打击开始了。

首先是周王朱橚上书,说他在建文时曾“至邸索赂”,而刑部尚书也说他“包藏祸心,畜养亡命,谋为不轨”。

朱棣不加追究。

很快,朱能等人又上书,说他和弟弟李增枝阴谋叛逆。

朱棣削其功臣称号,不许他上朝面君,要他以国公爵在家赋闲。

很快,礼部尚书又表示:李景隆在家接受家人跪拜,如君臣之礼。李增枝畜养数百奴仆,居心叵测。

朱棣遂剥夺其爵位,将他和家人一起软禁。

很短的时间内,一波密集的打击。

这些“罪证”,或是很多年前建文时期的事情,早不说,拖到这时候来说;或是“畜养奴仆”、“广增田庄”这种在功臣之家常见的事情,或是“谋为不轨”、“居心叵测”这种“诛心”之论。

显然,这都是些“莫须有”的罪名。

有没有罪不重要,要你滚才是真的。

李景隆一开始很不服气,“绝食十日”抗议。

你抗议你的,朱棣理都不理。

没办法,李景隆认怂,一直活到了永乐末年。

并非个例

李景隆的遭遇,并非个例。

在李景隆出事的两个月前,另一位曾与朱棣刀枪相见的大将,耿炳文自杀了。

耿炳文没有参与迎接朱棣,不过,朱棣入南京之初,仍然没有为难耿炳文。

相反,耿炳文的三个儿子,仍然担任前军都督佥事、后军都督佥事、尚宝司卿等要职。

等到朱棣安顿好形势,很快就有人参:耿炳文的衣服、器皿有龙凤,逾越制度。

耿炳文看得通透,懒得争辩,自杀了。他的三个儿子也被牵连杀害。

一年前,另一位靖难时的抗燕大将盛庸也自杀了。

朱棣称帝后,盛庸投降。朱棣以他驻守淮安,并亲笔写信,要他抚兵安民。

大约是认识到朱棣终不把自己当自己人,盛庸后来自己辞职了。

辞职也不行!很快,他得到了“心怀怨恨,图谋不轨”的指控。

都无权无势了还“图谋不轨”?盛庸懒得争辩,自杀了。

与李景隆一起去燕王军议和的茹常,结局也类似。

朱棣入南京之初,亲自向茹常咨询大事,仍以其为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并封他为忠诚伯,又以其子为秦府长安郡主仪宾。

当然,虽然任他为兵部尚书,朱棣是不可能真心想让他管兵部这样的关键部门的,朱棣立马派他去营建郡主府地。

他完事回朝,立刻因不送赵王之罪被遣送回家。然后,又因其不遏谷王、违背祖制等莫名其妙的罪被下锦衣卫狱,茹瑺不胜其罪,自杀了。

到最后,朱棣迫害前朝旧人时,连罪名都懒得罗织了。

平安,曾与朱棣大战,不过后被朱棣所俘。

被俘后,朱棣特意选精兵带他回到北平,并特意嘱咐朱高炽善待他。

朱棣称帝后,任命他为北平都指挥使,很快又加为行后府都督佥事。

可能太忙,朱棣一时把平安忘了。

永乐七年,朱棣看到北平官员名录时,随口说了一句:平保儿还在世吗?

平安知道是什么意思,识趣地自杀了。

没等迫害就自杀,算是明智的,他的儿子得以袭其官职。

看来,“先格外重用”,以拉拢人心,“后罗织罪名迫害”,清其出局,是朱棣的惯用手段!


朱棣先是给与李景隆格外的特殊待遇,以安定人心、稳固形势。

形势基本稳固后,朱棣需要将自己的心腹安排于关键岗位,遂一脚将李景隆踢开。

一拉一踢间,帝国实现了平稳过度。

李景隆,却可悲地成了“棋子”!

当他被软禁在家中渡过悲惨晚年时,不知他会不会想起建文帝。一个曾“以肺腑信任”他,委托帝国命运于他,并最终被他所背叛的帝王。

李景隆的罪名或许是“冤枉”的,但他得到这样的结局,一点也不冤!




李景隆的下场要算是好的,非常好。

古代的人,讲究“福荫子孙”,才对得起列祖列宗。

李景隆做到了这一点。

他的儿子历史没有记载,可是他的曾孙李璇“世袭”南京锦衣卫指挥使。

朱棣这个人残暴好杀。

建文帝的旧臣齐泰全家除了一个六岁儿童外,全部被虐杀。

黄子澄全部族人不分老少一律斩首,姻亲全部充军。

方孝孺被杀十族,方孝孺在狱中的时候,每逮到他的一个亲戚,都要把亲戚带到他面前告诉他,你害死了你这个亲戚。后全部被虐杀。

铁璇被割掉耳鼻,割了身上的肉,烤熟了,塞入铁璇口中,问:“好吃不?”

户部侍郎卓敬,礼部尚书陈迪,刑部尚书暴昭,左佥都御史景清,右副都御史练子宁,茅大方,监察御史高翔,编撰《永乐大典》的解缙等等很多人全部虐杀!

就连朱棣的姐夫殷梅,因为是亲戚,朱棣竟然派人制造事故,把他挤落水中淹死了。

有人计算过,朱棣进入南京之后,大概虐杀了三千多名建文帝的旧臣。

以上的人都对不起子孙。

虽然他们被史书褒扬,后人敬仰!

一定无人愿意做他们的儿孙亲朋。

李景隆全家都活的好好的,代代富贵。

就因为他打开了南京城门投降了。

但是,建文帝的内阁首辅解缙也是投降了的啊!被冻死!

各种迹象看起来,李景隆应该是建文帝的间谍。

不是间谍,起码也是被收买了的建文帝一方叛徒。

按说,朱棣和李景隆的第一仗,怎么看也应该是李景隆胜的,朱棣往南打,李景隆驱兵直进,几十万大军围住北平城。

北平城是朱棣的老巢。

围魏救赵,攻敌必救,围点打援,李景隆的战术是正确的。

一度,李景隆的手下大将都督瞿能甚至打下了北平一座城门,把住了城门等着后兵一拥而入。

然而,李景隆下令——撤退。

“当年明月”说,这是因为李景隆妒贤嫉能,不想让瞿能立功,他要亲自攻城!

不对。

李景隆并没有攻城,他又给了北平城一个夜晚修好了城门,泼上了冰水。

李景隆一开始准备的应该就是围而不打,把南方的主力部队领到北方游玩,以让南方之地任朱棣作为。

李景隆叛变了。

朱棣知恩图报,对李景隆很好,能给的都给了。

朱棣登基之后,李景隆功赏第一,群臣之首。

群臣不答应,一个无能降将,凭什么做第一?

朱棣说:“我说他第一就第一。”

维护至极。

群臣开始疯狂的攻击,到最后,连李景隆兄弟二人造反的证据都被制造出来,呈到了朱棣面前。

“陛下,李景隆兄弟要造反。”

以朱棣的狠毒,连自己姐夫都杀,应该杀人了吧?

朱棣把李景隆叫到跟前说:“你别和他们斗了,他们人多,太闹腾了,你安享晚年去吧!”

以国公之爵赋闲在家。

后来,李家兄弟大概有点持宠生骄,因为政治上不能作为了,开始“广治田产”,“养奴蓄婢”,其实就是抢人家土地,霸占人家男女人口。

又被告到了朱棣面前。

依然是污蔑李景隆造反,称李景隆养奴蓄婢是蓄兵,一如皇上您当年在燕王府大肆买奴仆,广治田产是继续经济力量。

残暴狠毒杀人无数的朱棣依然没有大开杀戒。

仅仅剥夺了李景隆的爵位,软禁了起来,养了他一辈子。

一如蒋介石养张学良,养孙立人。

“恩养”。




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

李文忠是朱元璋二姐家的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亲外甥。

此外,李文忠还是朱元璋手下的得力干将,因功被封为曹国公。

有这么一层关系罩着,李景隆那小日子就别提多好了。再加上他长得倍儿帅气,因此走到哪儿,回头率都相当高。就连太祖皇帝朱元璋,都对李景隆另眼相待。认为他饱读兵书,将来绝对是个帅才。

朱元璋是个狠角色,铲除了自己的功臣集团后,一点儿也不慌。为啥?因为他觉得自己给孙子朱允炆,留下了一个宝藏男孩,那就是李景隆。

结果谁也想不到,李景隆不仅不是宝藏男孩,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挖坑男孩。他给朱允炆连续挖了三个坑,直接把朱允炆和他的帝国给埋了。


第一个坑:给朱棣送了50万人的物资装备。

由于李景隆打小就饱读兵书,但凡跟他讨论兵法的,没人能说得过他,活脱脱一个赵括在世。因此朱元璋乐开了花,让李景隆到全国各地练兵。

此后朱元璋更是将李景隆这个宝贝疙瘩,留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朱允炆和李景隆是一辈人,两人年纪也差不多,因此是发小。

所以朱允炆相当信任李景隆,当朱棣起兵反叛的时候,朱允炆果断任命发小李景隆为大将军,带领50万大军北上平叛。

李景隆万万没想到,自己这辈子居然还真的能亲自上战场。本以为这天下的仗都被他老爹那一代的人给打光了,吓得李景隆瑟瑟发抖。


但是骑虎难下啊,朱允炆发话了,你能不去吗?朱棣得知是李景隆来了,差点没笑死,赶紧腾出了自家的仓库,准备接管李景隆从南京带来的武器装备和粮草辎重。而他自己居然压根看不上李景隆,跑大宁去旅游了。

李景隆带领大军围攻北平,朱棣只留下儿子朱高炽防守,愣是让李景隆无功而返。不等李景隆后撤,朱棣就已经度假回来,在郑村坝杀得李景隆生活不能自理。

李景隆无奈之下,只好把所有物资装备都给扔了,自己带着残部连夜后撤,这才保住了一条小命。双方首次交锋,李景隆就送了朱棣这么一个大惊喜,不由得说,李景隆够厚道!


第二个坑:再送60万人的物资装备给朱棣。

李景隆打了败仗,按道理要被抓回来治罪。可他毕竟跟朱允炆关系很好,朱允炆不仅没发落他,反而为李景隆各种开脱,甚至认为李景隆之所以战败,那是因为权力太小了。

我勒个去,手握50万大军,这叫权力小?于是朱允炆又给了李景隆带领60万大军的资格,在德州集合军队,与朱棣决战。

可战争刚打响,李景隆大军就兵败如山倒了。老规矩,李景隆跑路的时候,依旧什么都没带,将60万人的粮草辎重和武器装备,都留给了朱棣。

朱棣也不客气,照单全收,所以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压根就不需要准备多少后勤物资,李景隆这孩子多孝顺,全都给他叔送来了。

这回朱允炆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骂骂咧咧地把自己这位纸上谈兵的发小李景隆给撤回来了。可就算李景隆前后损失了数十万大军,和若干物资,朱允炆还是没有治罪于他,这就是关系硬的好处。

由于李景隆将朱允炆的朝廷大军给败得差不多了,直接导致朱允炆无法再次组织一场实力强劲的平叛军。因此不少人开始弹劾李景隆,请求朱允炆诛杀他,结果朱允炆不但不听,反而力挺自己的发小:我兄弟那只是不小心!


第三个坑:开门投降,直接把朱允炆给卖了。

可以说,朱允炆对李景隆的好,那简直没话说了。那么李景隆是怎么报答朱允炆的呢?这报答力度,绝对是古今罕见的。

当时朱棣大军已经饮马长江,朱允炆便派遣发小李景隆前去谈判。谈判的过程中,李景隆居然被朱棣给收买了。

这是谁都想不到的,李景隆回来以后,朱棣就忙着攻打金川门。按道理还是能防守一阵子的,可万万没想到,李景隆居然主动打开了金川门,迎接朱棣大军入城。


朱允炆一看:什么情况?又是李景隆坑了我?

实在是没脸继续活下去了,朱允炆识人不明,任人唯亲,最终选择一把大火把自己给送走了。

作为金川门之变的主导者,李景隆倒是厚颜无耻地活了下来。在朱棣登基以后,李景隆居然还厚着脸皮,担任了朱棣赐予的高官。

燕师渡江,帝旁皇甚,方孝孺复请诛景隆。帝皆不问。使景隆及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割地请和。燕兵屯金川门,景隆与谷王橞开门迎降。---《明史》

最有意思的是,李景隆以太子太师、左柱国、光禄大夫的身份,位列百官之首。这可把朱棣手底下那帮人给气坏了。


结局:朱棣也给李景隆挖了个坑。

说实话,以李景隆的资历和功劳,怎么可能位列百官之首呢?朱棣这种安排,很明显就是一种捧杀啊!

但老谋深算的朱棣,可不想留下一个鸟尽弓藏的骂名,因此必须要以这种方式抬高李景隆,同时也让李景隆掉进一个深坑。

既然自己不能亲自动手灭了李景隆,那就让百官们一起来动手,这不就没事儿了吗?因此一系列弹劾的文章,开始出现了。

最早弹劾李景隆的是周王朱橚和刑部尚书郑赐,朱棣表示:李景隆有大功,不予追究。

正当李景隆在家窃喜的时候,一系列的弹劾接踵而至。

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六科给事中张信等人纷纷上书弹劾李景隆有谋逆的行为。扯上谋逆,这可就是大事了。朱棣这回象征性地撤掉了李景隆的官职,让他以曹国公的爵位在家呆着。

李景隆虽然很不爽,可毕竟保住了一条小命,因此依旧感到庆幸。

可没过多久,礼部尚书李至刚又开始弹劾李景隆了:这货在家接受家人的跪拜,就好像臣子跪拜君王一样,这还得了?

朱棣这回可就不答应了,既然你李景隆自己找死,那就不能怪朱棣了。一连三次大量弹劾,直接导致朱棣抄了李景隆的家,顺便圈禁了李景隆全家人。

李景隆为此伤心欲绝,多次想要自尽,可就是下不了手,就这样又活了20年左右,差点把朱棣给送走了。

亡何,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复言:“景隆在家,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多立庄田,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于是夺景隆爵,并增枝及妻子数十人锢私第,没其财产。景隆尝绝食旬日不死,至永乐末乃卒。---《明史》

其实李景隆这种卖主求荣、卖友求荣的人,早就遭到众人的唾弃了。但人家毕竟是朱棣的大功臣,所以只能以这种委婉的方式送他走了。他能在这种情况多活20年,可见这货的心理素质杠杠的。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世人只知建文帝,无人识得明惠宗。明朝灭亡后,南明小朝廷弘光帝给建文帝上庙号“明惠宗”。作为大明的第二任天子,等个庙号一等便是 200 多年,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明太祖朱元璋)

建文帝朱允文为太子朱标之子,朱元璋之孙。1398 年,朱元璋驾崩, 21 岁的建文帝即位,在位 4 年。早年丧父,即位后又和叔叔朱棣玩命,建文帝也着实是个苦命之人。

怎么评价建文帝呢?上台后,建文帝轻徭薄赋,尊重文士,裁撤冗员,刑法宽松,改变了朱元璋一贯严厉的行事作风,史称“建文新政”。但他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削藩,周王齐王代王岷王先后落马,湘王更是吓的直接引火自焚,一切似乎很顺利。但 1399 年朱棣揭竿而起,开启了“靖难之役”,一切将从此不同。

(一代名将李文忠)

在与朱棣较量的三年中,建文帝最终失败,原因很多,而李景隆是无法绕开的一个人物。

李景隆的知名度虽不高,但来头却很大。古时一旦新的王朝建立,皇室与功臣之间的政治联姻便是一种常规操作,比如常遇春之女为朱标的太子妃,徐达长女为朱棣的燕王妃,也就是后来的徐皇后,蓝玉之女为蜀王妃。但李景隆的血缘却更有渊源,更加高级!

朱元璋的二姐嫁给了一个叫李贞的人,李贞之子便是朱元璋的外甥,一代名将,曹国公李文忠,李景隆便是李文忠的长子。按辈分来说,朱元璋是李景隆的舅老爷,算是本家。

朱元璋出身贫寒,亲戚朋友基本上都是穷鬼,唯独这二姐夫家颇有余粮。李贞为人友善,经常接济朱元璋,所以朱元璋对二姐夫一家的感情是特别的。李文忠 12 岁时母亲去世,李贞便带着李文忠前去投靠已经起兵的朱元璋。朱元璋将李文忠视为己出,耳濡目染,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李景隆 剧照)

1384 年, 45 岁的李文忠英年早逝,两年后,李景隆袭爵曹国公。李景隆经常奉旨出去练兵,很受朱元璋的赏识和器重,据说李景隆这个名字也是朱元璋起的。这种与朱家的特殊关系,注定李景隆会干出一番大事,只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1398 年, 70 岁的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1399 年,燕王朱棣起兵,首先与朱棣对战的南军统帅为明朝功臣耿炳文,在真定一战中被朱棣所败,耿炳文被撤职。黄子澄等一干朝臣推荐李景隆为南军统帅,从此李景隆走向战场,试图复制他父亲李文忠的丰功伟绩。

前文说过,李景隆很受朱元璋的器重,因为这小子不但身出名门,与朱家关系密切,而且身材雄伟,饱读兵书,滔滔不绝,颇有将才之风。只是时人忘了战国时期也有个叫赵奢的名将,他的儿子同样胸怀韬略,那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李文忠的功绩高于赵奢,但他的儿子李景隆同样走上了赵括的道路。

(明成祖朱棣)

李景隆身为南军统帅,朝廷大将军,率军五六十万与朱棣对战,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两次大败,丢盔卸甲,建文帝不得已将李景隆召回南京。朝臣多有上书建议诛杀李景隆,建文帝不许。

1402 年,朱棣跨过长江,建文帝十分忧惧,稀里糊涂地派李景隆等向朱棣求和,朱棣不许。朱棣兵临南京城下,镇守南京金川门的李景隆开门投降,迎燕军入城,史称“金川门之变”。最终建文帝一把大火,将自己连同宫殿烧的一干二净,李景隆成为压垮建文帝的最后一根稻草。

朱棣即位后,李景隆也很受重视,位列百官之首。但一个降降有这么高的待遇,其他朝臣自然不服,于是各路王公贵族朝廷官员纷纷上书弹劾李景隆,贪赃枉法,收受贿赂,蓄养死士,图谋不轨等等,大明初期就是这样,也没什么奇怪的。

其中有一个跳的最欢的便是周王,建文帝当年削藩时,有人举报周王谋反,建文帝派人去开封包围周王府,并将周王一家带回南京,贬为庶人。这个人便是李景隆,正所谓冤冤相报,因果循环。

(李景隆夫妇)

一方面朝臣再三再四上书弹劾李景隆,另一方面朱棣内心深处可能也并不待见李景隆这种做派,于是将其去职夺爵,李景隆及其弟李增枝以及其妻子数十口被圈禁,并抄没其家产。

李景隆作为高级囚徒,在朱棣一朝一直被圈禁,直至永乐末年方才去世。其弟李增枝于 1448 年正统年间才获得自由,做了 40 多年的牢。但李家并没有绝后,其曾孙李璇还曾成为明朝的大特务头子——锦衣卫指挥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南京   奉天   谋为不轨   大军   北平   明朝   燕王   明史   兵书   都督   尚书   功臣   城门   朝廷   永乐   太子   下场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