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现在还有六零后在买基金吗?

我叔叔60后就在买基金。买基金的60后在我看来都市聪明人,别说基金都是年轻人玩的东西,投资了大半辈子经历过股市的高低起伏,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60后现在的年龄在52-61岁之间,2007-2008年股市第一波大浪潮时正值壮年,经历了6124到2000多点的牛熊转换;7年后的2014-2015又经历过一波杠杆牛到去杠杆熊的行情,当时60后依然是投资主力,手上也有不少积攒下来的资金,又是全方位经历了投资的悲欢离合。

经历过这两轮牛熊转换的60后算是彻底看透了投资的本质。60后可能当过韭菜、可能做过炮灰,但经历了那么多还能坚持在投资领域说明拥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基金对于60后来说反而算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投资工具了。不会像买到哪只牛股一样一个月就能翻5倍、也不会遇到买入后就经历连续多个跌停板的庄股。

同时,60后到了上有父母要照顾、下有孩子上学、自己的身体也开始越来越差的阶段,对于高风险投资的追求开始逐渐减淡,投资不指望短期内发财而是希望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偶尔的资产大幅上涨或是大幅下跌并不能打破他们多年沉淀下来的投资理念,不会跟着年轻人天天满仓进满仓出了。

对于拥有这种心态的60后,基金是非常好的投资产品。我叔叔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从大概十年前就开始不直接投资股票而是定投公募基金的。当中买过房子,应该是赎回一些钱了,但之后仍然坚持定投基金。据他所说,十年的基金投资中有些年份赚、有些年份亏,总的来说收益率还是挺不错的。特别是去年,买的几只基金收益率都创了新高。今年虽然经历了大幅回撤,但这种级别的回撤和以前自己炒股时根本不能比,也完全在意料之中。他现在成了一位真正的长期投资者,主要还是心态发生了变化,愿意相信专业的基金经理了,而不是自己在那边听着各类个股的小道消息瞎折腾。

我相信和我叔叔那样的人是不少的,中年时经历了中国有史以来资本市场最大的造富神话、也见过不少“投资高手”从高点摔下破产后一无所有的样子。以前买基金都是去银行找客户经理,现在直接通过各类手机APP购买,每周或者每月定投一些,当做理财来做,只有需要用钱时才赎回一些。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 王五说财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我是1969年生人,我每月剩下的钱全部买了基金。

我每月发工资后,该怎么用就怎么用,不刻意节约,不故意浪费。等到下月发工资了,就把这月余剩的钱全部转进余额宝。周而复始。我在支付宝设置了基金定投,机器人每天给我的每只基金加50元口粮。这钱就从余额宝扣的啦。

我持有的基金见下图。

医药有两只:李佳存的招商医药养得久些,但感觉它今年的业绩增长不够强劲,我打算换成谢玮“小而美”的中信建投。两只都在定投中,一旦招商医药冲前高,我就把它清仓,只养中信建投一只。中信建投从高位定投不久,目前还在亏损中。但我坚信,它给我带来盈利只是时间问题。



白酒两只,招商中证白酒指数a和c。也许有人问,一只基金既养a又养c,是不是钱多人傻。其实钱也不多人也不傻。我经过长时间观察,发现两只基金每天的涨幅是一样的,手续费的话,c更划算,且c更方便做t。于是我停止定投a,改定投c。等a的净值破前高后就清仓,专养c。



富国军工主题混合是我目前持有收益率最高的一直基金。我还在持续定投,等待它破前高。军工我不会长期养着,因为我觉得它的业绩增长不太确定,只适合玩波段。军工基金不建议基金小白玩,怕拿不住。

金融三傻我有两傻,目前还处于亏损中。我咬着牙在扛,割肉是不可能的。我觉得即使再下跌,亏损的空间也不大了吧。再说,转到哪去一定赚钱?与其去搏已经处于高位的基金,不如坚守处于低位的基金。



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刚建仓不久,不知是否抄底成功。

大摩进取优选股票是我用头条挣的收益买的,到后天头条提现后,又可以加300进去。这只基金,我不打算另外投钱,只用头条收益来养它。

广发高端制造股票、富国高新技术产业混合经过长期蛰伏后,正在起步。今晚过后,富国高新应该能红。



下面是已经止盈,重新开始定投的基金:









兴全合润还挣扎在回本的边缘。

去年11月我进入基场,成了一个基民。目前收益还不够理想,我还在成长中[耶][耶]






有。我就是一个六零后,坚持购买基金己有15年之久了。

记得是从2007年初开始购买基金的。那时候什么都不懂,和同事一起到银行的柜台上购买新发行的基金。也不知是什么行情,购了就涨,几个月过去有的就涨了2角左右,有的涨了4角左右,又不知止盈,放在那里不管。过了一段时间,又大跌了,才匆匆赎回了一部分。直到现在,还有十五年之久的基金。过去这么多年,才30%左右的收益,与存银行定期也差不多。

去年,学习了投资基金理财的一些知识,收益情况好一点。

有识人士常说,人不能赚到认知之外的钱。这话是对的。

要理好财,要学习还要有一个好心态。特别对于60年代的人来说,心态比收益更重要。




有啊,我是六零后,马上就花甲了。买基金的历史有15年啦!06年开始买基金,当时买了十万,到07年翻了一番。赎回来买了一辆车。09年又买了点,投资20万。持有到15年,赚钱1.5倍。赶紧赎回来。19年又买进去,投资40w,持有中,什么时时候翻番再赎回,否则就一直呆着。




本人60后。挣的钱除了消费,余下的全部买基金,老公对我的激进行为很是无语,他比较保守。我买的基金有货币基金、短债基金、偏债/偏股混合类基金、指数基金,什么类型的都有,没有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什么的。拿得久的基金没有亏钱的,当然收益是坐了不少次过山车。牛年以来市场不好,主要买点偏债混合型基金(现在基金公司喜欢叫这类基金固收加)和短债基金,买短债基金主要是因为有些红包可以用,很划算。老公说我是个财迷[捂脸]




我是退休的六零后,买基金差不多有20年了,以前就是蒙着买,现在通过学习,对基金的了解越来越多,而且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买基金越来越倾向稳健。相信长期持有定会有好的收益。买基金还会锻炼大脑,防止老年痴呆!




我,一位年过五十的女士,多年前操作股票和基金。股票本金20万,曾经收益45万,目前收益35万;近三年投资基金,曾经收益率36.8%,3月底收益率10.21%。




我就是60,不带后,关注股市不炒,主要投资ETF基金,收益可观。第一桶金是科创板ETF,记得当时买的是每份6角多,3元多卖出。经验:买基金要么定投,要么奈住寂寞等股市低迷(股民套住怨声载道)时买入,一定有很大收获。另买ETF基金一定看基金公司持股情况,持股是不是当前热点,以便切换。




买基金不是几零后的问题,而是你对基金有没有深刻的认识。我是六零后,做基金定投近20年,在学习摸索中对基金定投的理解越来越深入,盈利也越来越好,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高!




我是48年的,二十年前买封闭式基金,赚了一套房,二十多年来一直投资股市,从不存银行。去年初把投资房地产股票的转投科技类和有色周期类ETF基金,有收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中信   基金   杠杆   军工   余额   收益率   叔叔   大幅   收益   股市   心态   去年   银行   医药   股票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