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六岁之后,干预是没效果了吗?该怎么办?

感谢邀请。

我们经常会在电视或者网站上看到专家说,孩子的密集干预要趁早,一旦超过六岁,那么改进就没有效果了。还有的家长得知他们错过了孩子的最佳干预时间,常常会感觉到愧疚和自责,觉得自己对不起孩子,因为没有早期干预而耽搁孩子的一生。

其实,现在还没有证据证明孩子在六岁之后干预就没有效果。研究的确表明,孩子的早期干预可以预测到很好的结果。但是却不能因此就简单的判断,孩子如果没有经过密集干预,就没有希望提高了。

在我们身边,细心的家长有时候也会注意到:有的孩子在8-13岁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进步和发展;而在人的一生中,都存在着一些关键时期。比如,有的小孩小时候没有接触到某种语言训练,在长大后再来学习这种语言就会困难很多。但是孩子在其他领域来说,发展确实是一个不断持续和进步的过程。

所以,自闭症要尽早干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并不能代表孩子过了这个窗口就没有进步的机会了。有的家长为了抓住这最关键的时期,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家庭成员的团结,每天不分昼夜的查找网页,寻找对策,这样做不仅会给家长带来压力,也会让孩子觉得压抑。所以,我给很多家长的建议都是:在快乐中成长和干预,发挥孩子的特长让他进步。

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有时间的话我会一一回复。




【ALSOLIFE微课威利爸爸】

不必纠结诊断结果和黄金干预期

自闭症”的诊断结果往往带有片面性,诊断时间比较短,而且孩子在诊室的情绪也会严重地影响到诊断结果。当孩子情绪好愿意配合医生时,可能诊断结果就比较满意;而孩子情绪不好时,就对医生不理不睬,有可能轻度的也会被诊断为重度自闭症。

你心里很清楚,你的孩子与正常的孩子不一样。无论诊断结果是重度的还是轻度的,我们家长能做的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当做早期干预还是早期智力开发,总之我们能做的就是这么多。所以我们应该以不变应万变,不必过多纠结于这一纸诊断书。

自闭症干预确实有一个黄金期,越早进行干预,效果会越好,但并不是说过了五岁这个黄金干预期以后,你的干预就没有效果了。大家千万不要去纠结是否过了黄金干预期,无论在哪个阶段都是可以的,只要你去做,一定会有效果的。




谢谢邀请,我女儿患有自闭症现在5岁多了,其实原来听到是自闭症5岁后干预就没效果了,这里变成了6岁,真希望下次变成7岁,让内心存留点希望。其实不是没有效果,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效果会越来越不明显,学习同样的东西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就如同我们学语言,如果有好的语言环境小孩子学习好几门语言毫不费力,而大人就不一样了,这也是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不太会用智能手机,学什么软件特慢的原因。干预要趁早,这是不变的真理,就算是正常人也一样,学习要趁早,但即使过了年龄,也不要放弃希望,慢一点就慢一点,只要有进步就有希望!




那也不能放弃啊!继续引导




什么是自闭症,自闭症是怎么得的,怎么治疗,怎么干预,先搞清楚这些问题吧。请各位有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先回答这些问题,我发现一些家长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错误的,否则不会拖到6岁后。




只要开始都不晚,就是要很多很多的耐心,有专门的人照看他,要不停的重复干预他,最好发现他的一技之长,可以照顾自己。就算都做不到,觉得也应该让他有个熟悉的,能接收他的地方,交费的。得考虑自己百年以后,他的生活,要花很多年,把他安排好。生了他,得对他负责啊。加油加油!




任何时候都有效果,一定不能放弃。只是要注意方法,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都希望孩子能越来越好,但是有的时候想要超越自己是更难的事情,难度要大于训练好孩子,所以,家长们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不抛弃、不放弃讲的不是孩子,是家长。


理论上来说,训练当然是越早越好,但所谓的“黄金期”只是相对而言,不要过于迷信。大家提出最佳训练年龄的本意是为了引起家长重视,不想着等等看,能够促进家长尽早开始对孩子进行训练。


如果星星儿能在7岁之前,进行系统化、专业规范科学的训练,效果也会大大提升。但是,这也不是说,星星儿超过7岁,就没有机会,只是效率会相对低一些。


这是依照孩子的大脑发育阶段来说的,研究发现:孩子0~2岁:脑重快速增长,刚出生的宝宝脑重量为成人的25%;孩子2~4岁:脑重量达到成人的80%;孩子4~7岁:脑重量达到成人的90%。


由这个发展规律,我们不难看出,0~7岁对孩子大脑发展十分重要,2~4岁是人类大脑神经系统发育最快速的时期,所以,这段时间的训练效率是最高的,叫做黄金期中的黄金期。


即便是孩子已经是大龄的了,即便孩子程度比较重,家长们也不要轻易放弃,我们想要改变现状的时候,还是得从第一步开始做起,就是先去学习星星儿相关的教育理念和训练技巧,然后,坚定走下去。


那么大龄星星儿可以怎么训练呢?家长们可以参考以下做法:


1. 首先,如果已经确认孩子是星星儿,家长还是需要尽快带孩子到相关机构做训练。但是,家长们不要觉得交给机构就万事大吉,家长要自学一些基本要领,然后生活中随时随地给他解释,给他分解,一对一互动,孩子很多方面能力都会起来。


爸爸妈妈们也需要开始学习很多跟星星儿有关系的知识,光去机构是不够的,因为孩子更多的时间都是在家里,只有父母能够把相关的知识也运用到家庭的实际生活中,家校共育,才会有好的效果。


2. 其次,是放平心态,不要别人比较。大龄星星儿的家长由于孩子到了学龄,总是会显得更为急切焦虑。但是,星星儿的年龄是不具备参考性的,他们是以实际能力水平作为标准的,能力到了才是时候到了,能力不到再怎么着急也是枉然。


由于星星儿们的特殊性,教育大龄星儿的方法不能依据他们的年龄判断。很多星星儿的智商和能力是远远落后于正常的同龄孩子的,很多孩子到了学龄,但是实际上他们的能力仅相当于三、四岁孩子,因此,家长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去制定任务要求,而不是想当然觉得孩子应该如何如何。


3. 不要盲目追求让孩子进入普校学习。孩子通过普校融入普通人的生活,这是所有谱系孩子的家庭愿望。但是,没有融合支持的普校,对于融合能力达不到的孩子来讲,并不是出路,相反,会耽误孩子的康复,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孩子的心理问题,从而导致能力退化。


如果家长实在不想让孩子上特校,可以申请缓一年入学。在近一年里,一定要通过正规机构和家庭训练,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高强度高密度的融合训练,一年后再评估孩子的能力,看是否具备如普校的基础能力。


回归校园生活,孩子一般需要具备这三个基础能力:

生活自理:孩子能够独立处理自己的吃喝拉撒睡,按照要求做好个人卫生、桌面整理、地面收拾等等。

遵守规则:简单说,就是老师和学校让孩子做什么、怎么做,孩子能够跟着来,比如听到上课铃声就赶紧回到教室坐好、上课时保持安静、回答问题要举手、到指定地点跟着排队做早操、就餐后自己收拾餐具、午睡时不乱跑等等。

情绪稳定:孩子遇到事情,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或者向老师/家长/同学求助;情绪偶尔爆发时,能在其他人的安抚下尽快平静。


4. 父母们需要在家庭的经济结构上做必要的调整,积累必要的流动和固定资产,作为孩子日后长期教育的资金沉淀。在人际结构上,也要做好对应的准备为自己的家庭寻找可用的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养育星星儿是非常漫长的过程,请家长们也做好足够的心理建设,保持乐观积极和百折不挠的心态,遇到困难也能坚持不放弃,帮助孩子逐渐走向自足自立的过程。


总而言之,并不是过了黄金训练期,对于孩子的训练就没有意义了,该诊断诊断,该训练训练,千万别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耽误只会是孩子和自己的一生。


所以,如果孩子错过了黄金训练年龄,家长也千万不要沉溺在后悔当中,要记得,无论何时开始训练都是必要的,迟到总比不到好。家长们只需记住,今天训练就比明天训练要更早更有效。




那么小怎么就自闭了?不可能啊,平时你们多带带孩子去野外散散心,多正确引导孩子,上了小学可以给孩子报一个电视台培训的小主持人,让孩子活跃点就好了,给孩子报一个游泳培训,大人一起去游泳,多互动互动,关心孩子就能把孩子从自闭中带出来




有效果的,不过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尽量多陪在小孩身边,多交流,最好能带小孩出去转转。在外面可以交流的话题比较多,比如去吃什么、什么好吃、你猜这个多少钱等等。还可以带他看看小动物,自己家里也可以养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自闭症   效果   孩子   学龄   大脑   情绪   星星   年龄   家长   能力   语言   黄金   机构   家庭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