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族和丁克族越来越多,他们以后如何养老?

我就是一个坚定的不婚族。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结婚生子固然有他的好处,但万事无绝对,各有利弊,接下来我分析我为什么不结婚不要孩子:

第一,结婚生子花销太大,还不如把这笔花销花在买房买车上,既满足了生活需求,也满足了心理需求。

第二,社会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自己都够苦逼了,还要结婚生子增加自己负担,而后还要让子女跟着自己受苦受累。

第三,人活着到底为了谁,一个人就可以活得自私点,有了家庭就有了责任,所以如果不是大富大贵之人,结婚后都老的快。

再谈谈养老的问题,养儿防老的时代已经过去,结婚生子只是为了养老吗?接下来也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结婚生子压力大,压力大容易生病,多少人还没老就已经猝死的,比比皆是。

第二,生孩子本身就是投资,而且是长效投资,风险很大,比方孩子比你死的还早,(上海不刚刚一个跳了高架桥吗)生女儿远嫁的,生儿子娶媳妇忘娘的,不孝顺的还少吗?

第三,以后老了,万一真瘫痪了,且不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就算你真千年难得一遇生个大孝子,瘫痪了你难受不,赶紧准备好老鼠药。

第四,现在什么年代了,养老经济这么发达,老人一起互助进养老院的比比皆是,也不会觉得寂寞,而且至少没代沟。

最后,多赚钱才是真,没钱,养儿也不会防老。有钱,伺候你的人排队。退一万步至少年轻快活了,最可悲的就是年轻的时候含辛茹苦支撑全家,没过一天好日子,老了子女不孝没人照顾还没钱,那不是更可悲。(农村这种最多,尤其是多儿子的,钱都给儿子盖房了,要养老了就兄弟踢皮球)




我是丁克一族,本来就比较任性,97年出国,2000年回来深圳生活7年,07年因为老妈走了只剩下老爸放弃了美国移民回到天津,回到天津结婚时已经37岁,想到没有人帮完全要靠自己带孩子,后面的生活就只剩下养孩子了,辛苦20年耗费巨资还不能确定孩子会不会孝顺,也不能确定在孩子成年前自己和老头子会不会倒下,给孩子造成困惑,所以毅然决定丁克!为了老年后生活舒服,现在换的是电梯洋房带大院子的房子,养了仨猫俩狗,种了很多花花草草和果树还有几只龟很多鱼,院子外还垒了荷花池,现在已经种上了睡莲养了锦鲤!将来如何不知道,但就像我刚结婚时我给我大姑家二姑姐他们讲的,20年前谁也想不到中国发展成这样,那20年之后,中国的养老机制一定会完善很多!所以我们现在把大病保险完善了,看病几乎不用担心,每天招猫逗狗(两边老人都走了)没有任何压力,活的很自在,所以我不后悔丁克,而且很享受!







我就是丁克。今年47岁,和我老公相依为命27年。养老问题我们天天都想,年龄越大应该想的越多吧。(30岁之前是很少想这个问题的)我们现在的打算就是锻炼身体,多学习。未来是互联网的时代,购物吃饭外出就医,各种服务在网上都应该能够进行预约,只要不老年痴呆都应该没问题。今天还看到一个92岁的奶奶在炒股,说明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都有退休金,还有一些储蓄,再做一点投资。没孩子不用帮衬任何人,照顾好自己就行了。

生产自动化以后,工厂不需要太多工人,国家会大力发展服务业,人口老龄化,养老规范化是大趋势。首选家里养老,实在活动受限,就找养老院生活。我们下一代现在独身子女这么多,两个人照顾四个老人,可能还要照顾2-3个孩子,压力太大了。时代不同,不必被传统约束,去养老院的人肯定越来越多。未来养老院环境也会越来越好。有人说,没有儿女去养老院会被虐待,人性复杂没错,人都有好有坏,但是一味的散布这种负能量,对谁有好处?人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如果你我都在养老院工作,是你还是我会去虐待一个孱弱的老人?我们对未来是有信心的。

未来都是未知的,怀着坚定勇敢坦然的心面对未来,没有难事是过不去的。过好当下,明天的事明天再说!




我觉得养老这个问题,不是靠你结婚生孩子就能解决的。

之前看新闻,一老人生了五个孩子,老了没一个养,把她丢猪圈里生活,最后饿死了,死的时候半边身子都被自己吃了,生儿防老有什么用?

我家隔壁的一家,家里的老人半身不遂做轮椅,请了个阿姨照顾下,平时管都不管,就抱怨要把老人送养老院去,老人心不凉吗?

我奶奶生了六个,平时没一个孩子在身边,也就能偶尔见上一面,她一个人在乡下把小儿子的几个孩子都拉扯大了,最疼的小儿子却在她生病的时候直接说没钱不管死了就死了,生这么多孩子,也就我爸每次拿点钱,还好我奶奶自己身体硬朗,去世之前都能自己下地自己做饭照顾自己,也不愿意给儿女添负担,几个儿女几乎没这块的拖累。

我外公也是几个孩子,老了没一个能在身边照顾的,最小的儿媳妇在身边也只管顿饭啥也不管,我外公想穿了自己上吊了。

现在的社会,每个人都承担着那么大的压力,为了养老去结婚生孩子,你也要考虑孩子能不能一直在你身边为你考虑,他的另一半愿不愿他全力的来养你,你也要考虑另一半是否能陪你一生,是否愿意和你互相扶持……

自己把自己过好,锻炼好自己的身体,让自己不别人添负担就行了,自己可以动弹吃喝拉撒可以自己来,再没事一群老朋友出去玩哈,找点兴趣爱好,这晚年就很好的,只要自己内心充实开心,比靠别人养老强太多。

等吃喝拉撒自己都搞不定的时候,我觉得我会选择静静的走,那样活着太没尊严了,就是慢慢熬时间等死的

ps.最后来一句,想靠结婚生孩子来养老的,切记教育好娃,让娃娶/嫁一个大度孝顺的好人,不然你生一个联合队,都没用




谢邀。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曾经多次走访福利阮,养老院,看望慰问那里的老人。在与这些老人交谈中,我发现他们最普遍的苦恼是孤独寂莫,最大的诉求是有人来谈心聊天。他们中有些人年轻时曾经风光逍晒,日子过的很滋润,只是步入晚年后才后悔当年过份追求亨受。还有一些人並不缺钱,现在发现想要买点东西还得托人代劳,钱真的买不来快乐。因此想不婚,想丁克的人们不仿都到福利院养老院去看看孤寡老人,与他们谈谈心,问问他们生活的怎么样?好让自己思想有所准备。




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不婚族和丁克族确实越来越多,尽管说不上流行,但这类人群的数量的确是越来越大。

从题主提出的问题里也不难看出,对不婚族和丁克族年老以后该如何养老,像题主一样的人还是挺为他们操心的。

不过题主,毫不客气地说,我觉得你这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担心过头了。

现实社会里,不婚族和丁克族越来越多,这的确不假,年老了,这类人的养老会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这个也的确不假。

可是,题主,你难道怀疑这些个不婚族和丁克族们会不知道自己老了养老会不容易、会出现困难的吗?

如果题主你真认为这样、真是这么想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我们现在这些不婚族或丁克族,他们都是为了追随自己的内心而活的,不会受世俗的影响,不会受传宗接代的约束。总之一句话,他们都为自己而活着,并不是为别人而活着。

所以,如果你用心去观察、去研究,或许你会发现,这些不婚族或丁克族们往往都很独立、很有主见和个性,他们有自己的一套不太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生活、处世之道。

就像时髦网红的说法,不管你在或不在,他都在哪里;不管你是喜欢亦或不喜欢,他都是那个样子。我想,这话套在多数不婚族或丁克族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还有,现在养老机构全国各地都有,非常发达。就算这些不婚族或丁克族老了,他们也很容易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说了这么多,题主你不会再为不婚族或丁克族们老了没人养而担心了吧?

其实是没有必要担心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他们真怕自己老了没人养,真的担心自己年纪大养老有困难,那他们早就去娶妻或者嫁人了。他们才不会眼瞅着自己青春飞逝,成了不婚或丁克一族的。

其实,在这些个不婚族或丁克族人中,除了少数一部分仍然会恨娶或恨嫁外,多数已经气定神闲,随意而安,悠哉游哉地过着自己的独立生活。至于养老,那或许根本就不再是他们计划中的事。

也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题主提出这个问题真的是在瞎操心,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既然现在这些不婚族和丁克族们活得如此自我、自在,那我们这些成天在考虑爱人、孩子、孙子,整天在想着柴、米、油、盐的凡夫俗子们,就识趣点吧,静静地从他们身边走过,别去打搅他们,更不用为他们今后老了养老怎么办而瞎操心了。




叫我说不婚族和丁克族,他们怎么养老呢?我想人们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攒钱,自己养老是没有问题的,年轻的时候一直工作,他也不会分心,所以说不婚族和丁克族,在年轻的时候有钱,不要乱花,想一想结了婚,有孩子的人,农民大众是攒不下钱的,就是有几个钱也花到小孩身上了,老了,也不怎么好过,因为没钱,所以说不婚族和丁克族,从年轻的时候就打下基础,他们养老是没有问题的,只要能动就不下养老院,也可以抱团养老,嗨,人生最难过的就是老了的时候,所以每个人都为自己做好打算,就是自己一定要有经济实力,因为你有钱,请个保姆也行啊!




我不是不婚族,是丁克。因为各种原因,我不想生孩子。至于养老,靠自己就好了啊。年轻时努力工作,努力攒钱,按时交保险。退休了,自己有存款,有保险。我也不打算在一线大城市养老,开销会低很多。我想在普通城市的郊区生活,有一个小院子,种种花,遛遛狗,散散步,日子过得挺好的。我也不打算活到九十、一百岁,如果有大病的话,我可能会选择安乐死,希望到时候中国安乐死合法化了。




小时候,丁克叫五保户,好像是村委会,帮忙养老送终,房子归国家。

俩女同学,68年出生。

一个铁路车辆厂电焊工,每月工资尽数交父母,和父母、弟弟住厂宿舍,两间半房子:父母一间,弟弟一间,她住半间;弟弟结婚后,她和小侄儿住半间;

父母相继去世,一直未婚的她,觉得自己呆在家里,很多余,侄儿19岁,她类风湿45岁病退在家,原来她工资都交给了父母,父母死后,存款没有了。两个姐姐每月凑点钱,把她送进养老院,一季度用轮椅送她,到附近超市买点咸菜,生活用品,她说:老人吃的饭,太烂,吃不惯!

一个在纺织厂,结婚后,老公就一直生病,照护病人同时,自己也摔了一跤,脑袋摔坏后不那么灵光。老公去世,她也被三个姐姐送到养老院,和曾经同一教室的同学,再同一间卧室,共度余生。

无论不婚,或丁克,经济基础最牢靠:

生病住院,银子少了不行;行动不便,请保姆,价钱低了,没人来。

购买商业保险养老保险,或购买香港海外养老保险~要钱;

提前做长达10年以上理财配置,积累足够积蓄,跑赢通货膨胀~要钱;

保险公司推出“以房养老险”,名下房产较多或特殊情况老人,退休后申请,每月领取固定资金补助,等老人身故对房子进行公开评估。

买多处房产~要钱。

高级养老院,智能化、护理化全方位的照顾,实行1到3人的全天护理,更要钱!

经济条件好的丁克,另一番天地:

我公司一位领导丁克家庭,大学教授夫人年近五旬,服装、饰品、连指甲都是00后女孩的翻版。岁月这把刻刀,好像与她绝缘。

说起丁克,很简单:

不想把家中优质资源:老公、金钱、精力分给孩子,尤其最宝贵的~时间。

用她的话说:以上的好东西,我自己都不够用,少得可怜,再让我生个孩子来和我抢,脑残!

老公对她的说法,逐一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抱团   养老院   中国   操心   院子   担心   老人   父母   老公   房子   身边   未来   孩子   年轻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