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上涨时加仓会使成本价升高,而下跌时加仓又怕越加越跌,因此加仓是不是个伪命题呢?你怎么看?

补仓降低成本:常识性的逻辑错误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跌了这么多,我要补仓降低成本”,甚至很多相对专业人士也经常会给出“补仓降低成本”的操作建议,这个道理不管是听起来还是理解起来都感觉没什么错。


比如:10元的股票,期初买了10000股,股价后面跌到5元,后又补仓了10000股,该支股票的总成本变成7.5元(没有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从这个例子逻辑上去理解,投资者的持仓成本从10元降低到了7.5元,似乎这个市场上,大家都会这么去理解,但如果要去追根溯源,找到持仓成本真正的含义,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比如:初次以10元的价格,买入了10000股A股票,股价下跌到5元又买入10000股,其实这样并没有真正降低持仓成本,该支股票的成本应是“10万元+5万元”。 该支股票持仓成本其实属于两个部分,一个是初次10元的价格买入的10000股,对于这部分成本,后面加再多的仓位,这部分成本依然没有变。而后面以5元的价格加仓10000股,不是降低了持仓成本,而是开了新的仓位,多出了新的持仓成本。很多人会说,如果没有加仓,得等到股价涨到10元才能回本,现在加仓了,只需要涨到7.5元就能回本呀,这不就是成本降低了吗?这样理解好像是没错,可万一股价继续下跌了?岂不是亏损得更多?如前面的例子:第一次买入的1万股亏了7万,那部分的成本依然是当初的10万,但后面新进入的成本又亏了2万,第二次的5万的成本依然不变还是5元,这降低了什么成本?大家之所以会误认为成本降低了,那是因为增加了投资,增加投资后股票或涨或跌都会加大波动的幅度。很多人就是因为这种误解导致越套越深。


以上的分析告诉我们一个逻辑,补仓并不会降低投资者的持仓成本,只不过是追加了新的成本而已,严格来说,不是成本降低了,而是成本增加了。什么是成本?成本就是投资者的付出,比如:本来10万的成本,后面追加了5万的成本,总的成本由10万变成15万,所以不管后面股价是涨是跌,投资者的账户盈亏比率会扩大,涨,可以更快扭亏为盈,亏,就陷的越深。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这个逻辑。


什么是真正的降低成本?

任何降低成本都不应该是追加资金为代价的。若投资者能够做到不追加任何额外资金,又不减少股票持仓数量的情况下,做出的差价就是所降低的成本。


两种能够降低持仓成本的方法,一种是打短差,一种是T0。我们先说T0,所谓的T0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T+0交易,通俗的讲就是做T,但大部分人做T+0交易都会陷入一种误区,陷入追涨杀跌的困境,因为没有操作理念的支撑,也没有操作规则,没有仓位控制,最后盲目的追涨杀跌。


我们所说的T0降低成本,是为了降低投资者价值投资过程中的持仓成本。比如:投资者手中有某只股票是准备中长期持有做价值投资,现在以10元的价格买入B股票10000股,那么持仓成本是10万元。把这10000股的股票分成5等份或者10等份(在此我们以10等份为例),每等份1000股,当B股票股价跌到9.68元时,卖出了1等份,也就是卖出了1000股,跌到9.63时又买回1000股,在这个过程中,该股票反向波动了0.5%左右,假如除掉交易成本,此时是盈利35元左右。这时10000股股票还在,但投资者账户上多了35元的现金,持仓成本不就由10万元变成了“10万元—35元”?,一次T0将该股的持仓成本降低了35元。这只是做了1个等份的交易,而每天最多可以T十次,一个月理论上能有T200次机会。当然实际操作上也不一定每天能把10等份的机会都用掉,理论上每天可以保持自己手中股票数量不变即可。越是大盘行情不好的时候,越是股票弱的情况下越容易做T0。


大家是否能够理解这个逻辑?假如投资者中长期持股过程中,把部分盈利和做亏的几次抵消,但肯定是对的次数比错的多,结果就是投资者手中股票数量没有减少,也没有追加任何资金,但账户上的现金日积月累的增加。假如某一天,账户多出了1万元的现金,该股成本不就由10万元变成9万元了吗?传说中那种做长线的价值投资者把持仓的成本将为0甚至成本为负也并不是天荒夜谭。


还有一种加快降低成本的方法,那就是投资者同样在不追加任何资金的情况下,如:当不断的T0后,在盈利差价足够买100股该股票的时候加仓100股该股票(当然,也要考虑手续费最低收费问题,可以等差价加仓手续费超过最低收费再行动),这样一来,投资者没有追加任何资金,但是所持股票数量越来越多,假如投资者持有一只股票3年,股价从10元跌到5元,但如果在没有追加资金的情况下,股票数量由开始的10000股变成15000股,等该股票再回到十元的时候股票数量变成20000股,卖出其中10000股,收回成本,剩下的1万股股票成本就为0,后面如果继续减仓,成本就是为负。


降低成本不应该以追加资金为代价

以上都是理论上的降低成本的逻辑。原理就是降低成本是不应该以追加资金为代价的,这种思路确实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跟操作人的心态、意志和对操作规则的执行力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种交易的方法,并不是适合大多数人。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很多问题:

1、资金量太小的不适合做,持仓太分散的不适合做,有融资盘带杠杆的,如果融资比率超过60%,也不适合做。资金量最大、持股周期越长的越适合做。

2、要严格的把仓位分成各小等份,做的过程中不能因为波动大而改变交易策略。

3、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每次都做T对,会有一个容错率的问题,那么就要制定严格的止损规则,不能因为做亏一次就把十次做的差价吐回去,也就需要制定严格的纠错机制。

4、万一T飞了怎么办?很简单,如果T出去的仓位没有来得及接回来,就立马拉升甚至涨停,那么就没必要买回了,除非后面跌回来,如果再也不跌回,投资者应该高兴才对,因为该股九成的持仓还在。一个股票只适合出现两次这样不可逆的丢失,也就是可以犯两次再也再不回的错,就不能再继续丢失仓位,耐心持股待涨就可。一个股票能够让投资者两次卖出再也买不回,说明这个股走的是很强的上涨趋势,尚有八九成的仓位能够享受上涨,也并没有什么遗憾。做交易本身就会有容错率。而真正错失好股票的往往是那种动不动重仓做T的人


以上我们说的是反向T0,反向T0是先卖跌了买回。与之对应的是正向T0,是先买涨了再卖正向T0是利用手中的流动资金,先买后面卖出,两种方式都遵循最终不追加任何资金,股票数量也不能少,只会多。



投资者可以根据大盘的趋势和个股的趋势选择正向T0还是反向T0,一般来说市场强势尽量不要做反向,市场弱势,尽量不要做正向,这也是一种顺势而为。从这个逻辑来看,其实最好的T0时机,就是市场处于弱势,个股也处于弱势当中,可以不断的通过做反向T0降低成本。实际操作中很多人正好相反,越是下跌中越是不动,越是上涨过程中喜欢做反向TO。结果自然也不会怎么理想,大家注意,T0的风险最后一定是很小的才行,大家可以自己理解这个逻辑。


降低成本方法2:打短差

什么是打短差?打短差其实就是大家平时理解的做波段,高抛低吸。不过这里的打短差,依然是针对自己手中中长期持有的个股。它的操作级别、操作周期,操作的仓位、都比T0要大。需要更严格的交易规则,和仓位控制。


打短差的方式有很多种,投资者必须根据自己所能掌控方式来做,比如:持有C股票10000股,如果这个股票跟大盘大体上是同步的,那么可以根据大盘不同级别的高低点,来进行操作,15分钟级别高点卖出2 成仓位,跌下来买回,30 分钟级别高点卖出4成仓位,跌下来买回,60分钟级别高点卖出6成,跌下来买回。如果不会扑捉市场的高低点,那也可以参考缠弟曾经教大家的“三线控仓”法来设定短差的级别,和仓位的控制。


大家还可以根据不同级别的均线作为操作标准。也可以利用自己对于股性的了解,进行高抛低吸。任何一种都需要大家自己设定一种有概率优势的交易规则,在没有较大的把握的情况下,一次短差的仓位不能重,要做到就算是做错了,不会犯原则性的错误,比如:如果每次短差卖出2成的仓位,跌下来后买回,成本降低,万一卖飞了,也不要去追高,手中依然有8成的仓位,好好享受上涨,卖飞也是一种幸福。

上面讲的内容,并不是鼓动大家频繁交易,而是告诉大家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降低持仓成本,以及告诉大家降低成本的逻辑。市场上总听到有人说长线是金、短线是银、波段是钻石。那也是在价值投资做长线的基础上,做波段才能黄金变成钻石。所以缠弟并不是鼓励大家频繁的做短线交易,而是在价值投资的基础上,不断地降低持仓成本,特别是那种股票长期被套的投资者,难道市场弱势的情况下不是降低持仓成本的天赐良机吗?投资者如果能够坚持这种理念,大盘跌,股票跌,反而是一种机会,当然,这建立在我们相信大盘或者个股再次向上只是时间问题,而这个调整的过程越久,持仓成本可以越来越低,在市场反弹向上时,不是坐了一次电梯,而应该是比曾经这个位置时,在没有追加任何资金的情况下,股票数量多了。




加仓成本上升,下跌越加越跌,这是题主的心态使然!任何一个人买入一只股票,都会存在短线赚钱或者套牢。而提出这个问题的心态在于或许患得患失!

应该说,上涨赚钱或者下跌被套,都存在一定的概率,而概率的大小则取决于市场短期的上下波动,如果市场短期波动特别大,那么赚钱和被套的概率就特别大。而相反,如果拉长尤其来看,则好的股票受市场波动的影响相对会弱化,而题材或者垃圾股市场一个阶段集中风险的方向则下跌或者持续下跌的概率就会比较大。

从一个行业或者概念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市场上一个行业龙头成交在沪深两市排名始终保持前五名或者前十名,而这个行业的发展是确定性的,比如5g,我设定了贝通信和东方通信以及深南电路沪电股份作为市场投机情绪和资金态度的风向标,那么当贝通信和东方通信保持强势甚至打板之时,我持有的5g中线品种我不会对短期风险感到担忧,但贝通信和东方通信大幅持续下跌时,我开始保持警惕,而此时,中兴通讯和深南,沪电持续维持上升或者上升趋势,而我持有的也是业绩良好的行业个股,我就只是保持警惕,而不会马上止损撤出市场,而后二者持续连阳上行,而则看多逢跌买入,快速上涨则短线t出。意思就是,你在持有或者操作一只股票时,要提前设定好一个参照系,设定好合理和准确的参照系之后,会给出很多信号和方向感!

这就是我对市场和个股短期波动概率的判断方法。

而从仓位角度来说,经历了15年股灾和之后持续三年的熊市之后,我对一次性偶然赚大钱和牛市的预期非常低,这就导致了我始终对市场保持警惕不会一次满仓一只,即使再看好也不满仓,再看空也不会空仓。彻底改变了15年以前每次都是满仓拿着一只股票的操作心态,因为那时只要选股对,指数风险不会导致全军覆没(前提是你对基本面有足够和深厚的研究)。

从16年开始,我的资金永远会被分成3:3:3:1四份,当我判断近期市场没有持续或者突然暴跌的因素时,我动用其中的两个3也就是六成仓位,其中每次都是日内持有目标股份60%仓位,尾盘必须撤出(我的仓位始终保持3+3或者3+1两个之一)如果我判断市场近期个股频繁暴跌,指数总是大幅下跌,则把仓位将降到3或者1的水平,而次日则动用对等的比例(比如我是30%仓位则次日动用30%资金买入手头持股,尾盘t出,如果我是10%仓位则次日动用10%仓位,尾盘t出,依旧保持原有仓位,不论日内是否亏损,均保持仓位)如果发现机会决定出手,则将原有持仓品种降低到10%,另外出击的品种仓位不会超过30%,次日再按照上述操作进行或者调换回来。

总体上,还是要根据市场近期波动的风险大小或者自己操作目标所处行业的参照对象做出判断,没人能够十足把握波动和抓到一切波动机会,而买到最低价和卖到最高价,并不会对你长期的成败产生多大多有意义的事,只有市场确定没有重大风险,比如贸易战,比如华为事件,比如加息等等,也没有特别大的比如商誉减值,比如年报集中披露期,比如政策重大转变期,这些风险你都是可以感受得到的,只不过你不做出反应而已,自己投资只关心自己的考虑而不关心市场所处的阶段和市场是否安全是否活跃。




  • 感谢邀请,加仓是伪命题一说,我认为持相反的态度,一个成熟且稳定的交易者,其交易体系应该是闭环,所谓环环相扣,正如之前谈过的五位一体:择时、选股、策略、仓位、风控五大系统。买卖只是交易中的其中一部分,每个体系都是一门学问,比如加仓,不同的人理解及运用起来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最终结果自然不一。

  • 股市是人性及筹码的博弈,既然是博弈,当然结局也大相径庭。举个简单的例子:1000个人同时同一价位购买同一个标的,最终的结局也有千种。投资中,很多学问是不要不断学习的,技法固然重要,但心门不开,技法自然难以长期有效。很多时候一种方法是很难适应任何行情的,这就需要在心法和技法中去找到平衡,在这种平衡中捋顺市场的脉络,盈利自然就水到渠成。
  • 首先要明确的是,加仓是一种投资的技巧,是工具,不是目的,投资目的都是为了以最小的风险换取最大的收益,当加仓可以达到上述目的的时候,才有利用价值,所有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灵活变通。
  • 其次为什么要加仓而不是一次性建仓到位呢?股市变化莫测,除资金太大容易被机构顶上外;交易没有百分之百的正确,投机市场并不总是理性的,一旦出现突发状况,技术面失真或系统性风险,倘若一次性持仓,风险的极大的,通过仓位的资金管理,可以降低风险的可能,加仓不但可以有从重新纠错的机会,也是顺应市场趋势的表现,不至于全军覆没。
  • 加仓是交易中非常简单、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多投资者都理解,但极少有能掌握并遵循加仓技巧,因为人性,都寄望用更低的价格买到筹码,然后在高位不就盈利更多嘛,正因为多数人都是同样的想法,注定在股市中多数人是失败的。我们要区别加仓和补仓的不同,越便宜越买、越跌越买,这是炒股的大忌,很多人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补仓、补仓。很多股民都有同样的共性:越低越补,最终是一路套牢;而对上升趋势中的股票害怕加仓,等到加速冲顶时往往一把梭哈。

乘胜追击式顺势加仓法是高手秘而不宣的复利交易法,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加仓呢?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1、空头趋势不加仓,这点再三强调,倘若你是逆势的高手,请靠边!

2、绝对不要在亏损的股票上加码;没有出现脱离成本,浮盈不加仓;无明确方向不加仓。

3、多头的上涨趋势加仓:顺势加仓,有句话:截断亏损,趋势跟随,让利润奔跑 !怎样让利润奔跑呢?请记住:顺势,盈利后必须放开止盈,止盈必须贪心才能让利润奔跑。交易就是这样不惧不贪才能赢,顺势盈利必须贪,

  • 加仓前有几个条件不能忽视:1、多头趋势已经建立,均线上看是大势向上,不是震荡势,更不是大势见顶;

2、加仓的时机,这很重要,啥时加仓哪个位置加仓很有学问;一般加仓位置不外乎两种:一是突破加仓,当行情突破了某一个很大的压力位时加仓,比如箱体、关键顶部、头肩底上沿等;这里强调下,突破一定是有效突破才行,遵循三三原则:连续三日、幅度>3%(越大越有效);

二是回调加仓,当行情回调到某一支撑位置时加仓;回调位加仓是指对一个图形或形态的突破之后,股价回落重新回到突破前的位置,对趋势改变或突破位置进行确认,股票在放量向上突破压力位的时候加仓。回调位加仓相对来说属于支撑位买入法,安全保守,止损空间小;

3、加仓资金是多少,视个人情况而定,大致有正金字塔加仓法,倒金字塔加仓法、平均加仓法等。

加仓这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实际上蕴含着极大的学问,加仓是交易当中的中间环节,加的好这一整场仗就会打的非常出色,一定要站上趋势的角度顺势加仓,这样可行性和成功率也较高,最后带上风控的刀,一旦错误及时纠正。这里只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加仓的看法,希望大家多总结和交流。


我是跑赢大盘的王者,打字很累,最近评论点赞很少,希望各位朋友多多动动小手,您的评论点赞就是最大的理解与支持。




股票下跌要不要加仓,如果加仓我们应该什么时候去加,股票上涨能不能加仓,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一一为你解答。

很多朋友最近问答留言问我,我这个股票能不能加仓,我那个股票要不要加仓。

那么你想要加仓的目的是什么?拉低成本?做差价,还是觉得便宜?还是觉得买高了?

举个例子,一只股票的震荡区间是13-11,下边一个震荡区间是9.5-11。你12.5买的跌到11.7。

你问我能不能加仓?这样的加仓意义何在?1:1加仓成本降到12.1。就降低4毛钱,相比11的支撑位还可能跌1.1。

要是破位下行,打到9.5-10块支撑也是可能的,跌到10块,12.5的成本和12.1的成本没有区别,区别在于你套的更多了。

所以加仓不能随便加,很容易就打光了所有子弹,让自己陷于被动。

像这种区间真烦,加仓要找区间底部和下一个区间的顶部,站稳了再加仓。站不稳,手里的票可以出来点跌到下一个区间底部买回来成本自然就下来了。

第二种有的股票一路下行跌了,中途反弹还是小反弹,有的甚至下跌30%-50%。

那么下跌50%看起来补偿是不是很划算?是不是补仓可以大幅拉低成本?

其实不是这样的。

一只股票只要下行趋势没改变,会一直下跌,就算找到支撑位,也是弱反弹。

假如你套50%买入,趋势不变还可能再跌50%,总的看起来从高位也只下跌了75%。而你补仓后还是套了65%左右。和补仓不补仓效果没什么区别,都是套死,唯一的区别还是套得更多。

那么这种下跌50%的票怎么去加仓?

趋势向上再加仓,中线技术指标走好,走稳再加仓,不然加一次套一次,套到怀疑人生。

这种短期下跌幅度特别大的一般都是前期涨幅过大,或者踩雷的股票。

涨幅过大的先找起涨点,最高点,然后这个差价乘以0.382,这是第一次可能的反弹点,第二次乘以0.618基本就快到底部区间,然后等待企稳,黄金分割率股票同样适用,但是都要等中线企稳。

建议支撑位抢反弹快进快出保证本金安全。彻底企稳再做加仓。

那么上涨可不可以加仓?有的人认为上涨加仓是拉高成本。

其实不然,只要上涨趋势出来,只要不买在最高点,最低点到最高点其他所有位置都是赚钱的,所以上涨其实也可以加仓。

那么上涨我们应该怎么去加仓?

突破压力位可以加仓,压力位是什么?上一波下跌的低点,上一波成交的密集区,上涨通道的上轨还有下降通道轨道。只要突破打开上涨空间就可以加仓。

上涨途中回踩支撑也可以加仓,不要在乎成本,要在意的是上升趋势,趋势不变怎么买都是赚钱的。趋势向下怎么卖都是对的。

所以加仓记住顺应趋势,不要和趋势作对,找支撑位,压力位去买卖,突破压力买,回踩支撑买,跌破支撑卖,压力不突破卖,当然买卖的仓位灵活操作。

加仓是不是伪命题?

当然不是,之所以每次加仓都错,还是方法不对,根本找不着支撑压力位,根本不知道有没有破位,有没有突破,这种情况下赌运气能不亏吗?

之前已经写过支撑压力位的问答,看过还有不明白的可以留言,我还继续写一些这方面,让大家去掌握。

最近问答写的手抽筋,还要回答几十上百个友友的留言问题,看过之后记得点个赞,分享下,让更多的朋友受益。

普及理财我希望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每天都会带给你们一些股票逻辑,股票操作方法,其他理财知识,每天留言有人说悟了,很是欣慰。

有股票,基金,期货,理财,资产配置等问题的下面留言,我会尽量解答。看趋势,支撑压力,加仓补仓,长线中线短线,技术面,基本面有啥疑问都可以。




加仓是炒股常常遇到的情况,涨了跌了有钱都会加仓,我觉得加仓是正常的操作行为。不是伪命题,关键是要搞清楚持有的股票能不能加仓,怎么加仓更科学。

股票上涨时加仓肯定是会使成本升高。股票买入时,一般都是试探性的建好底仓,遇到了上涨,因仓位轻,会选择回调均线时加仓,加仓筹码增多,成本也随之增加升高,这就要控制好加仓的节奏,合理布局仓位,尽量分次加仓,每次加仓不能超过底仓的一倍,这样就保持市价与成本价有一定距离,形成有效的护城河。否则,如果加仓过大,成本升的太大,遇到了回调就容易造成亏损。所以上涨加仓要科学配置仓位,坚守成本底线。

下跌加仓又怕越加越跌。下跌如果是高位股问题股退市股,千万不要加仓,越加亏损越多,必须要当即立断止损出局。我是一直坚持下跌加仓操作,下跌敢于加仓必须要选择基本面良好,市值低估的白马股。建好底仓,出现下跌可以慢慢加仓降成本,等待行情到来,估值修复。2019年三月20元左右的价格半仓进了东财当底仓,一年的时间里,股价上窜下跳,最低跌到了12.5元,采取月均分摊买入的方法,在进仓成本以下加仓,不断倒腾降低成本,到年底底仓翻倍,成本降到了16.5。2020年春节前后,特别是疫情影响,从20多元又跌到了最低13元,继续在成本以下买入降成本。中途参与了二次分红,仓位是建底仓的三倍,成本控制在转股价13元以下。2020年7月券商股价大涨,盈利一倍多止盈三分之二,剩下的持仓成本负十多元。目前用二成资金短线操作东财,下跌了加仓直到总持仓成本控制在零成本以下,加仓的筹码获利就减仓,下跌套住了就中长线持有,形成了自己下跌加仓获利的稳定模式。




散户注意,不要做倒T,不要做倒T,不要做倒T!重要的事情输三遍!这是我明确的观点,做反T,死得非常快!


先说反T,反T就是先卖,后买。比如你手里有两百股,此时股价在下跌中,你判断股价后面还会再跌,所以现在先卖掉,等股价跌到更低价格时,再买回来。


这种方式看起来是高卖低买,肯定能把成本降低,但往往你会把成本做高,因为你无法判断下跌什么时候结束,所以最终的结果要么是卖出后股价没跌,涨上去手里的股数变少了;要么是卖出后股价跌了,但是抄底抄早了,继续被套,最后割在地板上。


再说正T,正T是先买,后卖。即在低位买入股票,等股价拉升上去之后,再卖出,这就是正T。这种方式符合人性,因为趋势是向上的,你买了之后,只需要等待拉升就行,拉升上去之后卖出,卖飞了,你还有股数,还是可以挣钱。没拉升也没关系,跌了你可以再补仓,补的仓位等拉升的时候卖掉就行了。


有人说做正T,万一股价不拉,跌跌不休呢?事实是我亲自算过,一支股票哪怕你腰斩了,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补仓,例如跌10%,加一倍仓;再跌10%,加两倍;这样摊薄成本之后,一支原本腰斩的股票,只需要反弹5%左右,即可全部回本!这是网格化补仓交易。


所以做T是股票里非常重要的操作,远比建仓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你最终的收益。高手往往能在震荡市、熊市也能挣到大钱,靠的就是做T,所以你听过一句话:只要股票有波动,就能挣钱,而方向其实不重要。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觉得有用,多多点赞支持!




从交易技术的角度来讲,加仓有一定的道理,虽然我们都期望这样的交易策略,那就是一次性满仓,而且满仓的点就是股价的最低点,但这只是一个理想状态,但由于股市变化万千,各种情形层出不穷,即便是最完备的策略,也难免跟不上市场的形势变化,我们既然控制不了市场的走势,也控制不了股价的涨跌,我们只能靠控制仓位来抵御风险。

所以很多稳健的散户交易者都会采取仓位控制的方法进行这次的交易操作,虽然市场走势有一定的端倪,在没有100%确定之前,先用小仓位试盘,然后根据市场的变化,逐渐的加仓或者是减仓。

题主所说的,在上涨时候加仓,会导致成本抬高,如果这个时候股指出现调整,很有可能吃掉原来的利益,甚至会亏损本金。如果在股价下跌的时候补仓,还有可能越补仓位越重,股价继续下挫,最后造成满仓套牢。

其实这两种操作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加仓并没有选择在结构点进入。无论是上涨时候的加仓,还是下跌时候的补仓,都要在结构拐点上进行操作。比如股价在上涨的过程中,只有突破了平台区,才考虑追加仓位,如果没有有效的突破平台区,则不管股指股价涨多少,都不轻易加仓。在抄底的时候,股价必须跌穿一个结构平台,在考虑补仓拉低成本,在没有跌穿平台之前,无论股指怎么震荡下挫,也不能轻易补仓。

仓位控制不是伪命题,反而是一个交易的核心问题,一定要把握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不能随意加减仓位。

感谢评论点赞,欢迎留言交流,如果感兴趣点个关注,分享更多市场观点。




有个词叫布局,

你可以了解一下。

一般布局得要好几年。

意思就是要长期买。

每次少买点。

如果买了中石油,

恰似少年一夜白了头。

恰似太监逛青楼。

所以说选股很重要。

有个股票叫乐视。

最后一天的收盘价1毛8。

现在已经退市了。

那个风险不是你能承受的。

如果每个月买100股保险公司的话。

如 中国人保。价格目前7元

不做推荐。是打个比方亏了别怪我。

100股就是700元

那么一年就是1200股。 大概1.2万

布局3年就是3600股 大概3.6万

十年大概就是12000股。 大概12万

翻翻是最基本的 很多具体的细节。

你要自己思考。

中间遇到个大牛市,你就发了。

如果遇到个大熊市,你发的更肿。

怎么感觉你离百万富翁好近?

你的收入增加了。

可以多买100股。

20年的时间。

你应该就可以退休了。

赚钱不是目的。

享受生活才是目的。

100多万。一年10%。就是10万。

在一个小地方你可以过的很好。

十几年的老股民吐血推荐。

花了十几年摸索出来的经验。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告辞。




加仓确实有可能使成本升高或亏损加大。这是不避免的,但不能因此说加仓是个伪命题。

结婚必然会导致二个人会在以后有争吵甚至离婚,但是不能认为婚姻没有意义。不能认为人最终将会死去,就否认人生的意义。

我在交易时也考虑到了加仓带来的弊端,我一般是尽量不加仓。

我先是一次买入10只以上的股票,然后观察这10只股票的走势,如果这10只股走势都不错,我就不会考虑加仓,我就会一直持有不动。等到高位时才慢慢进行减仓。

如果这10股票后来的走势相差过大,我就会考虑调整股票。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去弱留强。

把其中走势最弱的股票最先卖出,腾出资金来加到走势最强的股票上去。这样的结果是会使资金慢慢集中到走势最强的股票中去。强势的股票往往会继续强势并且在你的仓位中占比最重,弱势或亏损的股票的仓位最小。这样做就符合了炒股的金科玉律——放大利润,截断亏损。

当然,这种做法也不是完美的。也可能加完仓后,最强势的仓位最重的股票开始下跌,造成自己后期的加仓没有实现利润甚至亏损。但是由于你最早的仓位是一直的赢利的,这样你的总仓位还是盈利的。这时你就会有较大心理空间和技术空间来考虑下一步的决定。因为尚有盈利,所以是继续持有还是减仓,你是有退路的。




何时加仓,何时补仓?我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股票从高位长期下跌,时间足够长(最好5年~3年),股价跌幅越大越好(最好为6:1以上)。创新底止跌横盘1年以上,近期放量大涨3天,突破整理平台,创了新高。①如果您踩不准,追涨冲进去,被套了。这时候就应该补仓位,摊底成本,越跌越买,大跌大买。简明扼要,就是当股票在底部首次放量突破整理平台,被套的话,大胆补仓。②如果您买进去,股票一直温和放量震荡(最好持续)上涨。这时,您放心加仓,越涨越加仓,直到不再创新高,才择机减仓出局。本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观点进行操作,风险自负。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您多给点赞,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等份   股票   目的   都会   成本价   区间   命题   股价   投资者   逻辑   成本   压力   趋势   风险   资金   操作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