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说的微波指是什么?

任正非在最近的访谈中大谈5G和微波技术,称华为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美国等西方国家将不得不买。



微波技术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还特意跟美国联系起来?我在此给出一个专业的回答。

首先,微波通信是一种典型的军用通信技术,与一般的电台通信不同,微波通信的带宽更宽,能够传递更多的信息,但缺点是通信距离较近,而且信道中间不能遮挡,通常是视距通信。



在军事通信中,微波主要应用于不便铺设光纤和电缆的场所,例如两山夹一沟,那就在两个山头上架设微波设备,进行空中的信号接力,因此这种通信方式也称为接力通信。



中国被世界称为基建狂魔,这还真不是盖的,中国的光纤入户已经达到了90%以上,光纤速率高信号稳定,当然是未来5G的首选传输信道。

美国相对来说地广人稀,光纤入户率非常低,因此只能采用微波设备进行传输。 简单说就在基站上设立微波设备,将高速的5G信号射入居民区。



跟光纤相比,微波通信会受到气候和周围电磁环境的干扰,肯定不如光纤入户来的稳定,但这却是美国唯一可行的替代方式。

任总大谈5G和微波技术华为全面领先,这是在向美国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说未来的美国5G必须要用华为的产品,不用就是他们犯傻。




一种传输方式。

利用较高的频谱进行点对点数据传播,一般是10Ghz至30Ghz左右的频谱,传输带宽不会太高(1Gbps左右),新产品为了匹配5G有高频的微波比如80Ghz频谱的,传输带宽能达到10Gbps以上。

国内的大部分都是光纤传输,但是偏远山区没办法拉光纤,只能用微波进行传输,成本低但是稳定性没光纤这种有限传输好

下图中铁塔上圆的这种锅形状的就是微波,隔壁站会有相同的设备进行信号接收/发送,方位角是正好对着的,不能偏,链路之间不能有阻挡

PS:下图为234G+5G基站





“极客谈科技”,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你遨游神奇的科技世界。

华为任正非在国内记着访谈中提到的微波,指的是一种无线电波传输方式。

  • 微波传输具有频带宽、容量的大特点,比较适合长距离数据传输;

  • 微波传输的弱点是易干扰,并且穿透能力较弱,不适合城市内的发展。

一起来看看,微波传输的适合场景,以及华为是如何将5G与微波传输结合起来的吧。

微波技术的应用场景

无线电波传输有一项特点,就是带宽越高、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穿透能力就越差。

  • 以4G和5G网络为例,5G的带宽要明显高于4G,但是穿透能力要远远低于4G;

  • 因此,要完成4G网络同样的覆盖面积,需要大量的5G基站。

微波技术同样如此,穿透能力较弱。

那么,有哪些适合微波的场景的?

微波并不适合城市覆盖,建筑物过多会影响信号传输,比较适合的是偏远的农村。

  • 一方面,农村地广人稀,铺设光缆成本较高;

  • 一方面,农村较为空旷,并没有建筑物阻挡信号,十分适合微波传输。

华为任总提到的西方国家,同样是地广人稀,别墅群较多,比较适用微波传输。


华为的技术优势

记着访问的过程中,华为任总也透露出了强大的自信心。

  • 华为是5G网络和微波技术两者做的最好的企业,很少企业能够同时将两者做到最好;

  • 没有选购华为的通讯设备,最后损失的是对方。

用华为任总的话来做结语,“不买你就亏了嘛”!


关于微波技术您怎么看,华为是否能够成功开辟西方国家市场?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全世界能做微波的厂家属于凤毛麟角,而华为做到了最先进。也确实如任正非所说能把5G基站和最先进的微博技术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基站的,世界上只有一家公司能做到,就是华为。

在光纤丰富的中、日、韩等国家,基站移动回传大量采用光纤回传,然而全球除了中、日、韩外的区域,约70%的基站都是通过微波回传。光缆的成本确实不高,但铺设的成本很高,尤其是在欧美等区域,地广人稀造成铺设光缆的人工成本高且收益低,而东南亚、印尼等岛屿多的国家,海底光缆成本更高。

四川省“悬崖村”就是采用华为微波回传的典型案例,这个村仅有70多户人家,从村里走向外界,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上近乎垂直的“天梯”,要想为悬崖村搭建一个“信息天梯”,铺设光缆无疑是一个难度大、成本高、收益低的工程,而采用微波回传的方式,短短几天内就为悬崖村实现了百兆宽带入户。

将来5G基站和微波融为一体,基站就不需要光缆就可以用微波超宽带回传了。

微波是指波长介于红外线和无线电波之间的电磁波,波长约为1米到1毫米之间,频率范围大约在300Mhz至300GHz。

过去微波最为典型的应用就是军用通信技术,应用于不便铺设光纤和电缆的场所,比如在偏远地区演戏、作战时通过架设的微波设备进行空中信号的接力。与一般的电台无线电通信不同,微波通信的带宽更宽,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

微波无线通信信号占用极宽的频带,即使是很小的相对带宽,它可用的频带也是很宽的,可以达到数百甚至上千MHz,可与其他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功率谱也可以做到极低而不去干扰其他通信系统。

微波技术的发展简史

意大利的米兰不仅仅是世界时尚之都,它还是著名的微波之都。在米兰每年都有顶尖的高校源源不断地输出微波高级人才。正因为米兰有完整的微波研发、生产等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所以业界知名的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等大公司都在米兰设立微波研发和销售机构,当然也包括了华为。

华为为了Renato Lombardi这个人在米兰成立了华为微波研究所,原因在于他希望离开西门子加入华为后还在米兰工作,没错他曾是西门子公司的微波专家。他的微波研发团队仅仅十来年的时间里就把华为的微波技术提升到了世界一流水平。Renato Lombardi现在是华为首席微波专家,也是华为公司Fellow、ETSI毫米波联盟主席。

在2020年的5G微波亚太峰会上,Renato Lombardi主持了会议并提出了基于IBT(智能波束跟踪)的大口径天线,并结合长距E-band和SDB的方案解决E-band微波频率高雨衰影响大,有效解决亚太大量“P”雨区(雨量最大的区域)微波传输带宽和距离的瓶颈。

E-Band工作在80GHz附近的微波频段,实际分配频段为71~76GHz,可用总频宽达10GHz,可以满足10~20Gbps的5G时代基站回传需求。

微波的理论研究及相关实验起步于20世纪,但缺乏大功率信号发生器和灵敏的信号接收器导致早期的研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直到20世纪30年代,高频率的超外差接收器和半导体混频器的出现才为微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最早将微波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是意大利的科学家马可尼,1931年马可尼通过巴克豪森管为信号使用600Mhz的微波来传输具有较好质量的话音信号。第二年又通过57厘米的微波,在相距15英里的梵蒂冈和冈多菲堡之间建立了无线电通信,并提供电话和电传打印机服务,微波技术自此走向了真正的实际应用。

同一时期雷达的相关概念和理论逐渐形成,微波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主要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军方对雷达的需求推动,盟军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雷达的研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雷达相关研究的人员在1945年达到了4000余人,后来有9人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二战后微博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逐渐从军用为主转向民用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微波炉。但微波加热技术增长十分有限,原因在于磁控管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进入21世纪后微波技术继续在广播、有线电视、电话、无线通信等领域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微波回传可以快速地应用在安防、地铁、电力、油田等等场景。

总结

随着5G大规模的组网商用,运营商采用5G微波建网,可以缩短70%的建网时间,降低近40%的TCO。未来5年市场对微波传输设备的需求将达到170亿美元。有第三方数据显示在全球的微波传输市场,华为市场份额达到近35%,力压诺基亚和爱立信,可见华为的微波技术确实做到了引领的地步。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

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




任正非说的微波、有别传统的宽泛概念的微波,是指波长短于1毫米的亚毫米电磁波。它虽属于微波概念和范围,但可作为现代微波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单独领域。

一、微波属于“超高频”范畴,但不包括“极高频”太赫兹电磁波。

传统意义的微波,是指工作波长在1毫米~1米之间、工作频率300MHz~300GHz范围内的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简称。

因微波频率比一般无线电波,如长波、短波频率要高,且有L、S、C、X、K等多个频段,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手机、通信、电视、雷达等各个方面。

微波不包括6G将使用的太赫兹(THZ)极高频电磁波。太赫兹波是波长在0.03~3mm、频率在0.1THz~10THz范的电磁波。它介于微波于红外之间、被称作超远红外极高频电磁波。

所以,任正非指的微波是介于毫米波和太赫兹波之间的亚毫米波这一领域。

二、亚毫米波在未来通信手段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微波通信不同于光纤、它不需要固体介质作载体,可直接使用微波在空气中无线传输信号。

只要点与点之间是直线距离无障碍时就可以使用微波传输,而且具有容量大、质量好、中继后传输距离远的特点,因此已成为现代通信和未来时空一体通信的一种重要手段。

所以,任正非指的微波不是传统意义微波简单回归,而是基于对微波通信认识的一种升华,看到了亚毫米波在今后通信手段中的作用,並将它作为华为进行现代微波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实话实说,没太关注任总的访谈。但大致非常浅显的聊一聊。

我觉得,可能指的是毫米波波段甚至太赫兹波段的点对点传输。这个点对点传输包含基站与基站之间的传输,基站与卫星的点对点传输。

从硬件层面意味着,功率高,频率高,带宽大,波束指向性高。

从软件层面,意味着数据量大,处理速率高。

个人觉得跟马斯克的星链有一曲同工之妙。

其实相关的技术一些领域早已应用,华为作为一家企业,其实是开拓了民用领域,提出了民用领域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深有建树。




感谢邀请,感谢头条网友 关注 阅读 点赞!

最近央视节目“面对面”采访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谈到如果占有世界通信技术的60%的国家不允许华为参加世界竞争,来排外华为的话,华为如何做?任正非用一句话回答道:世界上5G做的最好的是华为,微波做的最好的是华为,能够把他们一起结合做的最好的是华为,就好比一个赛跑,我们这是科技的跑道,你的产品好,别人一定会买的。 

“将来我们5G基站和微波是融为一体的,基站不需要光纤就可以用微波超宽带回传。有人说过去这只适用于广大农村,但5G是超宽带,微波也是超宽带,这也适合广大西方国家。”任正非称,美国个别政客发声,不代表绝大部分人,美国的企业界还是很欢迎华为的。

想要了解这件事我们首先要了解华为的5G+微波技术

华为除了在5G技术领先之外,微波通信技术也是技术先进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微波通信技术不仅运用于民用上,在网络通信技术里面也发挥着无与伦比的强大通信能力。

5G微波解决方案

华为5G微波承载技术,高效解决从4G到5G无光纤移动回传问题,提供“1Gbps->2Gbps->5Gbps->10Gbps”平滑演进解决方案,微波站点可持续演进,统一智慧管理满足未来5G回传诉求,最大程度帮助运营商保护投资。

此外,随着5G时代即将到来,无线站点数量和部署密度将随之增加。为应对无线站点密集部署时回传的困难和挑战,华为提供涵盖视距、非视距的全频段微波解决方案,支持全室外零站址安装,帮助运营商低成本快速新建站点。

微波主要用于不便铺设光纤和电缆的场所,例如两山夹一沟,那就在两个山头上架设微波设备,进行空中的信号接力,因此这种通信方式也称为接力通信,那么为什么华为总裁任正非称华为的微波技术,在美国国内通信领域不得不购买华为的产品呢?




微波是指波长介于红外线和无线电波之间的电磁波,波长约为1米到1毫米之间,频率范围大约在300Mhz至300GHz。

过去微波最为典型的应用就是军用通信技术,应用于不便铺设光纤和电缆的场所,比如在偏远地区演戏、作战时通过架设的微波设备进行空中信号的接力。与一般的电台无线电通信不同,微波通信的带宽更宽,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

微波无线通信信号占用极宽的频带,即使是很小的相对带宽,它可用的频带也是很宽的,可以达到数百甚至上千MHz,可与其他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功率谱也可以做到极低而不去干扰其他通信系统。

意大利的米兰不仅仅是世界时尚之都,它还是著名的微波之都。在米兰每年都有顶尖的高校源源不断地输出微波高级人才。正因为米兰有完整的微波研发、生产等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所以业界知名的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等大公司都在米兰设立微波研发和销售机构,当然也包括了华为。

华为为了Renato Lombardi这个人在米兰成立了华为微波研究所,原因在于他希望离开西门子加入华为后还在米兰工作,没错他曾是西门子公司的微波专家。他的微波研发团队仅仅十来年的时间里就把华为的微波技术提升到了世界一流水平。Renato Lombardi现在是华为首席微波专家,也是华为公司Fellow、ETSI毫米波联盟主席。

在2020年的5G微波亚太峰会上,Renato Lombardi主持了会议并提出了基于IBT(智能波束跟踪)的大口径天线,并结合长距E-band和SDB的方案解决E-band微波频率高雨衰影响大,有效解决亚太大量“P”雨区(雨量最大的区域)微波传输带宽和距离的瓶颈。

E-Band工作在80GHz附近的微波频段,实际分配频段为71~76GHz,可用总频宽达10GHz,可以满足10~20Gbps的5G时代基站回传需求。

微波的理论研究及相关实验起步于20世纪,但缺乏大功率信号发生器和灵敏的信号接收器导致早期的研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直到20世纪30年代,高频率的超外差接收器和半导体混频器的出现才为微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最早将微波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是意大利的科学家马可尼,1931年马可尼通过巴克豪森管为信号使用600Mhz的微波来传输具有较好质量的话音信号。第二年又通过57厘米的微波,在相距15英里的梵蒂冈和冈多菲堡之间建立了无线电通信,并提供电话和电传打印机服务,微波技术自此走向了真正的实际应用。


同一时期雷达的相关概念和理论逐渐形成,微波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主要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军方对雷达的需求推动,盟军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雷达的研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雷达相关研究的人员在1945年达到了4000余人,后来有9人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二战后微博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逐渐从军用为主转向民用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微波炉。但微波加热技术增长十分有限,原因在于磁控管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进入21世纪后微波技术继续在广播、有线电视、电话、无线通信等领域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微波回传可以快速地应用在安防、地铁、电力、油田等等场景。

总结

随着5G大规模的组网商用,运营商采用5G微波建网,可以缩短70%的建网时间,降低近40%的TCO。未来5年市场对微波传输设备的需求将达到170亿美元。有第三方数据显示在全球的微波传输市场,华为市场份额达到近35%,力压诺基亚和爱立信,可见华为的微波技术确实做到了引领的地步。

任正非说的微波、有别传统的宽泛概念的微波,是指波长短于1毫米的亚毫米电磁波。它虽属于微波概念和范围,但可作为现代微波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单独领域。

一、微波属于“超高频”范畴,但不包括“极高频”太赫兹电磁波。

传统意义的微波,是指工作波长在1毫米~1米之间、工作频率300MHz~300GHz范围内的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简称。

因微波频率比一般无线电波,如长波、短波频率要高,且有L、S、C、X、K等多个频段,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手机、通信、电视、雷达等各个方面。

微波不包括6G将使用的太赫兹(THZ)极高频电磁波。太赫兹波是波长在0.03~3mm、频率在0.1THz~10THz范的电磁波。它介于微波于红外之间、被称作超远红外极高频电磁波。

所以,任正非指的微波是介于毫米波和太赫兹波之间的亚毫米波这一领域。

二、亚毫米波在未来通信手段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微波通信不同于光纤、它不需要固体介质作载体,可直接使用微波在空气中无线传输信号。

只要点与点之间是直线距离无障碍时就可以使用微波传输,而且具有容量大、质量好、中继后传输距离远的特点,因此已成为现代通信和未来时空一体通信的一种重要手段。

所以,任正非指的微波不是传统意义微波简单回归,而是基于对微波通信认识的一种升华,看到了亚毫米波在今后通信手段中的作用,並将它作为华为进行现代微波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实话实说,没太关注任总的访谈。但大致非常浅显的聊一聊。

我觉得,可能指的是毫米波波段甚至太赫兹波段的点对点传输。这个点对点传输包含基站与基站之间的传输,基站与卫星的点对点传输。

从硬件层面意味着,功率高,频率高,带宽大,波束指向性高。从软件层面,意味着数据量大,处理速率高。

个人觉得跟马斯克的星链有一曲同工之妙。

其实相关的技术一些领域早已应用,华为作为一家企业,其实是开拓了民用领域,提出了民用领域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深有建树。




指通信和网络用的微波段。




很高兴能够看到和回答这个问题!

任正非说的微波指是什么?

微波是一种频率为300兆赫和300赫兹的电磁波,其主要特征通常是磁导率、反射和吸收。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来说,微波几乎是交叉而不是被吸收的。目前,我在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微波炉,所以华为说他们的微波炉是世界第一,因为他们强大的应用能力,他们可以将5G连接到连接站,中国只能用一个基站来覆盖大面积的5G共享。

微波的优缺点:

  • 优点:在中小容量的传输电路上有费用省、建设快、信道容量伸缩性大、容易适应复杂的地形等优点,微波通信拥有跨越空间能力强,占地少,不受土地私有化限制。投资少,周期短,维护方便具有很强的抗自然灾害能力,易于快速恢复频率资源有限,需要申请频率执照传输质量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大传输容量有限的优点。
  • 缺点:受可利用的频宽限制,容量不能和光缆比拟;容易受外界条件影响(如障碍物的视通阻挡、外界频率干扰、外界气候影响等等)。

5G设备供应商不仅在世界范围内,而且在中国的技术和价格方面也是如此,这确实让很多运营商感到担忧。美国的几家运营商都从中国购买了4G设备,但5G推出后,中国遇到了阻力,所以运营商没有计划与中国的5G合作。

在微波通信技术(UHF)出现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一个微波通信系统是模拟的。

与当时的同轴电缆系统一起,载波传输是长距离传输干线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国对模拟微波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发、实施和应用始于1958年,历史悠久。20世纪70年代以来,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如8Mb/s、34Mb/s)相继问世,这是利用数字模拟技术发展通信技术的必然结果。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同步数字序列(SDH)的引入,传输系统中出现了容量为156mb/s的SDH的N×数字微波通信(微波)系统。20世纪90年代,SDH微波系统迅速发展。

唯一虚伪的是,如果美国想全面实施5G技术,必须依靠中国。原因是微波技术。矛盾的是,为了使5G技术在中国更好地发展,微波技术是最先进的。同时,可能会有5G和微波技术的结合,而传输不是光纤。目前,像美国一样,大多数微波传输仍然是低频的,最大50米。但中国华为公司已经改变,因为它可以实现5G的传输能力。因此,中国不必担心,因为这项技术没有美国市场,所以有许多其他西方国家,但他们非常需要。毕竟西方国家和美国很多,土地还是很多的。

目前,数字微波、光纤通信和卫星通信被称为现代通信的三大主要传输手段。

在大城市中,在建设数字节点和分配网络时,数字微波通常是唯一可以与光缆相比的选择。此外,除了在城镇安装地下电缆的成本高之外,在嘈杂的城市地区建设管道往往很难获得许可。这一点在欧美发达国家尤为明显。应该指出的是,在欧洲和美国的发达国家中,大约80%到90%的用于移动覆盖的传输是使用数字微波系统。

在世界许多地方,微波链路可能是唯一强大的传输媒介,可以穿过成千上万的树林、山区、草原、沙漠、沼泽和其他难以到达的地区。此外,由于能源消耗低,利用太阳能已成为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在困难地区应用的重要因素。由于微波电路能够抵御人为破坏,不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因此,微波系统是我国通信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保证通信网络的安全至关重要。

1932年初,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在巴克豪森管中使用微波,以更高质量的音频信号传输信号。第二年,在相距15英里的梵蒂冈和甘道夫堡之间建立了57厘米的微波无线电链路,并提供电话和传真打印机服务,这使得微波技术得到了真正的应用。

在同一时期,与雷达有关的概念和理论逐渐出现。微波技术的黄金时代主要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方对雷达的需求推动的。盟国在雷达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1946年初,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有几千位研究人员,其中10人获得诺贝尔奖。

利用微波能提高提取率是最新的新技术。其原理是:在微波场中,由于微波吸收能力的不同,会导致基体或萃取系统中的某些成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被萃取物质从整个系统中分离出来,通过一个或多个颗粒进入萃取器。低比介电常数和微波相位差。微波萃取具有设备简单、应用广泛、萃取效率高、重现性好、省时、省试剂、无污染的特点。除了环境样品的预处理,还可用于生物化学、食品加工、工业分析和天然产物的回收。目前国内对微波提取药材的研究相对较少。

通过上面的讲述,我们可以看出,任正非所说的微波其实就是一种特定频率范围的电磁波,微波能够用来数据传输,也就是信息传递,也可以用来加热食物,例如生活中常用的微波炉。微波5G技术相结合后,将有效改变当前数据的传输能力,加速智能化时代的到来!

以上便是我的一些见解和回答,可能不能如您所愿,但我真心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不清楚的地方您还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每日精彩科技”我将竭尽所知帮助您!

码字不易,感觉写的还行的话,还请点个赞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微波   毫米波   华为   米兰   基站   电磁波   波长   美国   光纤   中国   频率   信号   领域   通信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