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中超球队出现资金问题,中国足协将怎么解决?

把人家企业该得的利益给他们。联赛少干涉。多关注青训和各梯队建设发展。制定长期计划。不要朝令夕改




从中甲递补,不够的话,让业余体校队凑数,别的不敢说,凑足1球队数很容易,至于水平就不要过高要求了,有人愿意来捧场已经不错了。




陈戍源把中国足球引向何处去?是功是过?将来会有公断。




现在足协不是已经提出解决办法了么!负担球队的参赛费用,不得不说足协是真有钱啊!!!但是今年可以这样了,明年呢?中超还要扩军么?

要想彻底解决当下中国足球发展的窘迫状况,足协必须“抛弃幻想,脚踏实地”!

足协的工作总是想当然的“幻想”,总是相信自己以外行人看到的东西,而不去遵循行业规律,比如当年的头球进球算两个进球就是足协幻想的代表作!而每到了世界杯年,足协的种种操作无一不显示自己的业余!


现在中超联赛的所谓危机虽然表面看起来是因为俱乐部的资金问题导致,可是深悉原因可以说是足协这两年种种的所谓新政导致,U23政策虽然让一些年轻球员得到了上场机会,可是锻炼价值有几何呢,反而直接导致了中超联赛的价值缩水,观赏性大大降低。中性名改革更是让投资者失去了投资的信心,失去了冠名权这一项最大的广告效应,谁还愿意真金白银的掏出来去陪着足协玩呢?

现在的情况是中超价值已经再一次来到了谷底,现在中超所谓的扩军就是一个笑话,按照现在中国足球的基础根本满足不了18支中超球队,强行增加的话只能让中超价值和观赏性进一步下降,重现啤酒加办公用品作分红的时代不可避免。

抛弃幻想,将未来中国足球工作重心放到联赛和青训上来,提高整体水平,整体水平上去了进入世界杯只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无解,只有陈戊源继续在足协,中超退出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多。在中国基本上不会出现欧洲那样,一个企业因为热爱足球,不断地投入(参考意大利的球队)。国内目前大多企业投资足球就是为了打广告宣传自己,但足协又不让球队冠名出现企业名字,还有就是为了一个不可能的世界杯名额,联赛搞到废了,投资人又不傻,出资金连最基本的都得不到,不如把钱投放在广告上。




钱解决!

问题钱在哪里来?钱在球员身上来!

限薪是必须的,其次是控制工资帽,最起码的让所有球队负担得起运营成本!无限的钱枪火力,并不能一直维持下去,没有完善的薪酬制度,长期下去必然会导致球队的过度消耗!

把球员的开销成本门槛拉低,就可以让更多的球队有能力进来!当一线球队的成本控制住了,球队才有精力财力去培养真正属于自己的青训队伍!

裁判员的重新组建,裁判的吹罚无疑也是足球赛场的一大痛点,如果能做到专业专责,分拨一点费用来提高裁判员的水准无疑比提高球员的水平来得更快更实惠!

控制球员的素质考核!或许以前yoyo此类的考核不断有质疑,但是作为目前阶段来说,自己国家队水平并未能说是一个强队的时候,队员的各种负面消息真的太多了。也因为太多的常在因素严重影响了球员的体能与技战术训练,素质考核无疑是一个最直接自我制约的条款!其实也实在的说,如果一个体能都不足以支撑的球员,其他的不知道怎么说!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衡量,每个阶段可以补考,用分数标准来限制出场时间,不及格的就控制在15分钟!

其次是腐败问题!没有透明的资金去向,对于足球的世界来说,都是无底洞,这个不谈,现阶段意义不大!




停办就可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足协   球队   资金   裁判员   球员   观赏性   世界杯   中国足球   体能   中国   联赛   水平   幻想   价值   足球   体育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