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今年的双十一不温不火,年轻人没钱了吗?

现在网购很发达,想买东西平时也可以买。因为疫情,现在的年轻人应该也冷静了许多,大部分不会冲动购物。我从来不会不喜欢双十一啥的疯狂网购,平时想买的东西就买了。虽然不是年轻人,但是也会在网上买一些日用品等等。吃的穿的,花卉零食都在网上买,实体店也买。但是不会很冲动,会觉得有必要买的就会适当买一些。不是年轻人没钱了,是年轻人更理智了,毕竟疫情的反复,工作的不确定性,大家过日子也要细水长流才是!我相信现在的双十一会冷静很多。




如果让我来猜,我相信今年的双十一一定是比较难看的一年,原因无他,2021年太多人被疫情影响到了“钱包”厚度,所以必然会抑制消费。但我押宝是不是对了,还是要看最后的数据才知道。

现在除了极少数的老年人外,中年人和年轻人,以及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都已经习惯在电商平台购物了。所以,双十一购物数据低迷,应该是全社会的购买力不旺才是正解,可不仅仅是年轻人没钱了那么简单。

这场疫情,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有太多人的饭碗被端走了,这些人即便还是继续网上购物,大概也没那么旺的购买力来给双十一添油了。

双十一虽然是全部电商的全线产品都参与的“大事”,但真正左右双十一数据的,还是普通商品。而普通商品的主要购买力就是这些普通人。在目前普通人的经济实力受到影响的时候,我想不出来双十一的数据怎么会很旺!

如果让我来猜测,我会认为绝大多数的生活必需品的销量不会下降太多,因为人只要还喘气,就不得不消费这些“衣食住行”的东西。但与“衣食住行”无关的那些东西,尤其是那些定位在上不上下不下的那些非必需品,我想销售数据都好不到哪去!原因也很简单,这些非生活必需品都是与活下去无关,仅仅与“高品质”活下去相关。所以,钱包受影响的人,都会选择放弃购买这些东西。而真正的高收入者,又从来只盯着真正高品质的商品。

最后就变成了,生活必需品的销售略有影响,真正高品质的非必需品销售不受影响。收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些所谓的“小品牌”的非必需品了。当然这些全是我拍脑门拍出来的,做不得真,还是看日后的统计数据吧。且看我有没有“半仙”的潜质了。




这段时间双11购物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跟往年相比,今年的双11貌似有点静悄悄的,各大商家促销的活动也没有像往年那么火热。

那为什么感觉今年双11不温不火,难道是年轻人没钱购物了吗?

这其实只是一方面,今年双11不温不火事实上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大家手头的钱不多,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经历2020年这场疫情之后,很多实体经济都表现不太好,对应的大家收入也没有往年增速那么快,而且现在全球疫情还没有得到控制,未来会出现一些什么特殊情况,谁也不清楚。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大家肯定要存些钱在手里,不敢像往年那样大手大脚的花,手有余粮,心里才不会慌。

所以在今年双11,很多人其实都没有太大的购物冲动,大家在购买东西的时候都得掂量一下自己的钱包是否足够多。


当然,除了大家钱不多之外,今年双11不温不火,还受几个方面的影响。

1、今年双11促销没有往年那么火热。

每年到双11的时候,各大商家都会推出各种眼花缭乱的促销活动平台,也花很大的钱去推广双11。

这种大力推广确实给双11带来了很大的流量,很多消费者经不住诱惑,纷纷购买各种东西。

但是今年大家有没有发现,各大平台以及商家促销的力度没有往年那么大了,而现在各大平台促销力度之所以没有那么大,其实也有一些特殊的原因。

一方面是最近一年多时间,一些互联网平台纷纷因为各种情况被罚,这让他们在经营过程当中更加谨慎;

另一方面,现在各个部门也纷纷鼓励大家不要过度消费,如果平台在双11大力促销,鼓励大家卯足了劲去消费,那就有点鼓励大家过度消费的嫌疑;

再一个是现在直播带货很流行,一些头部主播一场直播就可以卖几十亿的商品,这让中小商家更难过,所以中小商家促销的活动也不积极。

2、大家在双11购物越来越理性。

双11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时间,过去十几年双11销售额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到了2020年,一些主流电商平台光是双11期间销售额就达到几千亿,这是非常惊人的数据。

而大家之所以愿意在双11购物,其实大家看中的就是双11的优惠力度,比如原来100块钱的东西,双11可能80块钱就可以买到了。

这种优惠力度在双11刚推出的前几年还是非常纯正的,当时商家确实给到消费者很大的折扣力度。

但随着双11不断演变,现在双11已经变味了,双11已经不再是打折促销的节日,而是成为一些商家变相坑消费者的狂欢。

因为双11购买东西的人非常多,这给一些商家看到了商机,所以有很多商家悄悄在双11到来之前的前几个月把商品价格一步一步地提高上去,要到了双11期间再通过打折或者赠送优惠券的方式向消费者售卖东西。

这种先升后降的做法,非但没有让消费者得到真正的实惠,还有可能花更大的钱去购买。

这种做法现在已经渐渐被大家揭露。

比如2021年11月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就发布了一则提示:“双十一”购物这6点注意事项请收好。


在这6点注意事项当中,第1点就提到,“双十一”“低价”不可迷信的实惠要多对比,“双十一”是商家历时多年打造的“促销节”,线上线下市场笼罩在“巨惠特卖”“全年最低”“限时抢购”“爆款秒杀”的宣传迷雾当中,给消费者形成“买到就是赚到”的心理预期。但实际上,消协组织多年的价格监测和消费者投诉显示,一些商家“双十一”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涨后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设置各种花式“买赠”,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甚至还可能会是全年最贵。

由此可见,目前双11不知不觉已经变味了,当大家已经熟知商家的套路,当大家在双11购物非但没有得到优惠,反而要花更多的钱,大家购物的冲动自然就不会那么大了,所以今年的双11不温不火,其实早在市场意料当中。




说句扎心的话,不是年轻人没钱了,是你没钱了。

之前我也觉得今年的双十一不温不火,昨天一看朋友圈,全都是秀订单的,待发货53,待收货29……

还都是兰蔻、圣罗兰、海蓝之谜这样的成百上千一单的,当然啦,秀订单的大都是女同学。

今天听到不少人吐槽双十一坑。

之前付了预售100元,还剩尾款1899没付,

结果今天打开一看,全款才1799。

我本来想打开淘宝炫耀自己多么明智,没买东西的时候。

发现购物车里的东西确实降价了……

但是买东西依然很迷,我买一件商品39.9,买两件同样的商品却要49.9一件??????

有些商品满199减25,有些商品满200减30,还不能混合买,我为了能够最划算的买几瓶洗衣液,凑单凑了一个小时……

本来只是想买洗衣液,最后把购物车加满了……

这就是凑单的魅力,双十一的魔力啊




我也感觉到这问题,今年的双十一还真有点不一样。

就拿我来说,往年早早的把一些要买的东西都放进购物车里面,只等到双十一那天的到来[偷笑]而今年,一直到现在我的购物车都是空空如也,啥也没有,是什么原因呢?是真的没钱了吗

其实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现在的抖音直播带来了很多便利,在刷抖音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一些东西感觉有需要就买了,而且价格也不贵,女人都是感性的,买东西都是在那一念之间,不会考虑太多。你们会不会这样[偷笑][偷笑]

其次就是今年的形式不太好,不敢大手大脚花钱,总觉得要拽点钱放在手里才安心。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今年的双十一时间比较长,之前只有一天,今年是十一天,很多都是慢悠悠的选择,不怕时间不够,所以显得没有往年的气氛[呲牙][呲牙]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辉生活辉不同。

一个套路骗人一年两年可以,但是骗人三年五年就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毕竟就是钱多人傻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尤其是先涨价再降价的套路,不光是双十一能看到,现在几乎所有直播购物都是这样的套路,我们台下的人每天看着在自己世界里演戏的人,我们都厌烦了,不知道他们是演的越来越起劲,还是越来越没劲,也有可能是被逼无奈。

以前的双十一从10月份就开始各种造势,各种抽奖,各种游戏,各种折扣券,玩了一个月左右,最后好像是便宜了30,但是到底便宜没便宜,只有天知道,而且还耗费了大量的流量,最后算下来,好像剩下的30都用在了流量费上,玩完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下载了各种软件,而且感觉还得换一部手机,换手机的钱已经花了,要不等明年双十一再买手机吧,如此往复,商家乐的笑开了花。

慢慢的双十一成为了一个剁手党厌恶的名字,不仅快递慢,而且货品也不是太能保证质量,如今又因为疫情的关系,人们的收入也在降低,尤其是今年,而更糟糕的是,前几天的快递上也有病毒了,这样的突发事件无疑给双十一有一个沉重的打击,今年更厉害的是消费协会提醒广大群众今年的双十一价格比较贵,这样的提醒简直就是要取缔双十一。

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责任应该是商家,自己每天上演各种套路来欺骗顾客,而且十年如一日的使用同一种套路,简直太不尊重顾客了,那么顾客也就不尊重你们了。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疫情这两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吧!特别是一些特定行业,比如旅游业,餐饮业,影视业……

大家的生活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些影响,未来的不确定性,会让人缺乏安全感,没有安全感,会抑制消费的冲动。不光是年轻人,甚至是中年人,现在消费都变得比较谨慎,能在家吃饭,就不会出去吃饭。

在大家消费普遍谨慎的情况下,如果双十一再大肆的宣传,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引起人们的反感!

另外国家现在加强对资本的管控和约束,马老师这一年了基本都没有见出现,阿里巴巴还是低调点吧!




双十一这个套路玩了多年没啥新鲜感了,消费者又不是傻子算来算去其实没优惠多少钱,与其买一大堆暂时用不着的东西还不如把钱存在兜里,这两年疫情反反复复,老百姓的钱袋子都快见底了,所以,我的购物车至今还是空的[呲牙]




不仅仅是有没有钱的问题,主要还是今年双十一的活动太坑爹。就连抽红包每天都只能抽一次,而且大的还很少。以前都抽3次。加之很多商家玩套路,搞得活动期间价格比平时还贵,哪还有什么购物的动力




1.今年疫情,各行各业影响很大,多地已经出现断贷情况,疫情之前投资餐饮娱乐的更是血本无归,而且疫情更是去而复返,已是常态化,更是不敢提前消费。

2.今年抖音发展很快,已到巅峰时刻,各大网红带货,各种福利,更是提前争夺双11的蛋糕,明星和各种头部网红,提前布局,很多几千万上亿的销售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年轻人   都会   呲牙   生活必需品   套路   疫情   往年   力度   消费者   东西   感觉   商家   时间   商品   数据   平台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