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流传甚广的著名谎言?

远古人类曾经和恐龙一起生活?你不信是吧,有人真的拿出过证据。

我们的主人公名叫哈维尔·卡布里拉,是秘鲁首都利马大学的医学教授。他父亲是一位人类学家,曾经痴迷于研究古印加人,尤其是一些古墓穴中的“陪葬石”。

这些源于本地的火山石,上面被刻上了一些印加人的生活场景,很有研究价值。

之后,卡布里拉教授“接班”,继续研究这种陪葬石。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经常四处跑,搜集这种石头。20世纪60年代,卡布里拉博士来到了秘鲁一个叫伊卡的小村庄,收购陪葬石。

一个名叫巴西利奥·尤苏亚的农民跑过来,说自己找到了很多这种石头,愿意卖给卡布里拉。于是,双方就愉快的达成了协议,卡布里拉从尤苏亚手中购买了很多陪葬石——几年的时间里,尤苏亚拿来了数千块大小不等的石头,上面都雕刻有各种画面。


这就是著名的“伊卡石刻”,后来轰动世界的东西。

尤苏亚声称自己是从一个秘密洞穴中找到的,但没有透露具体位置。总之,拿到石头的卡布里拉教授被石刻画面惊呆了!因为上面居然有很多恐龙形象,还有人和恐龙共处的场景。

比如,其中一块石头显示,一个手持斧头的人骑在恐龙背上;另一块石头上,远古人类似乎在和恐龙搏斗;更夸张的是,还有人骑在翼龙背上的场景。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远古人类手拿望远镜观察天空……

这意味着什么?恐龙时期就有人类存在了。而且,人类已经捕猎甚至驯养恐龙,其文明发展程度比我们想象的高出很多很多。

这么“有图有真相”的东西,让考古界为之震动。毕竟印加帝国的古墓葬中,陪葬石确实存在——现在新发现的这些陪葬石,只是画面内容更让人震惊了。

震惊之后的很多考古学家,开始提出质疑。毕竟,这么玄乎的事情,在没有任何其他考古证据的前提下,忽然蹦出来,谁也接受不了。

面对质疑,卡布里拉教授迅速把发现者尤苏亚推到了前台,让这个农民来解释。尤苏亚面对媒体,一口咬定是自己从一个秘密洞穴中挖出来的。


最后,事情闹得有点大,秘鲁警方直接出动,逮捕了尤苏亚,指控他非法买卖文物。

尤苏亚立刻着急了,赶紧解释说:我那些不是文物啊,是和另一个农民一起伪造的!

尤苏亚告诉大众,当他听说一个教授愿意花大钱收购这些石头,觉得可以小赚一笔。所以,他们就亲自动手,用简单的工具在石头上雕刻图案,然后把石头浸泡在牛粪中,伪造出时代久远的样子。

至于这些复杂的图案,尤苏亚交待说是参考了各类漫画书甚至杂志,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来的。

既然不是文物,那就不算非法买卖文物了,尤苏亚被放回了家。(不过,尤苏亚后来面对媒体的时候,坚称石头是真的,因为怕坐牢才声称是自己伪造的。)

虽然,伊卡石刻已经被公认是一个大骗局,但依然有很多人相信“人类曾和恐龙共同生存过”。于是,很多八卦杂志继续传播着伊卡石刻的故事,卡布里拉博士的伊卡石刻博物馆,也经常能迎来好奇的游客……




太多。把演义当历史,比如《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后朝黑前朝,比如隋炀帝、崇祯帝……。抗日神剧。




所谓的“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吧。这完全没有任何现实依据,绝对的空穴来风,关键是网上传播还很广泛,笔者是想不明白的。两个完全没有任何联系,甚至辈分都不相同的知名谋士,竟然被人生拉硬扯拼凑在了一起,这完全就是瞎扯。“良禽择木而息,贤臣择主而就”,郭嘉是曹操早期知名谋士,为曹操发展壮大,统一北方,出了很大力气。没有人否定他的才华,特别是军事才华以及指挥谋略,但怎么也扯不到诸葛亮吧。

诸葛亮身为三国中后期著名谋士,真正使逃窜了大半辈子的刘备时来运转的能臣,在郭嘉去世前还是个孩子呢。而且刘备请出诸葛亮时,人家才二十岁出头,本身这个年纪通晓军略、政务能力极强、善于布阵的诸葛亮就是一个传奇了。更何况人家跟随刘备,白手起家,成为独一无二的谋主,这更是难能可贵的了。

但可能是在当下浮躁的社会风气下,性格风流不羁的郭嘉更受人们喜爱的缘故,无聊者竟然杜撰出了“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所谓“名言”。跟神奇的是,这句话竟然广为流传。这就是“关公战秦琼”的低配版戏言,同样的没有任何依据,好一点的是两个人至少在一个时期,稍微合乎逻辑。




有红雨,说历史,品人生,悟道理。我是红雨。我来讲几个故事回答这个问题。

1、亡国的谎言: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诸侯以为犬戎来袭,纷纷到镐京保护周幽王。结果美人笑了,周幽王因此失信诸侯,最后被犬戎灭国。

2、算命的谎言:徐福骗秦始皇说海中有蓬莱仙山,可以求得长生药。秦始皇给他五百童男女,大量金银珠宝。结果徐福一去不复返。

3、奸诈的谎言:赵高指鹿为马,朝堂之上硬说鹿是马。私下里把不同意他说法的人都杀死。

4、小人的谎言:赵王想重新用廉颇,派人去问询老将廉颇的状况。廉颇老当益壮,结果问询的人和廉颇有写嫌隙。骗赵王说:“廉颇身体还行,就是说话的功夫上了五次厕所”赵王就以为廉颇老了,不中用了。廉颇晚年郁郁而终。

5、香艳的谎言:北魏孝文帝的妃子冯妙莲为了当上皇后,在自己的肚脐眼里点上麝香粉,骗孝文帝说自己有体香,在加上自己的美貌和能说会道,把孝文帝迷得神魂颠倒。最后如愿当上皇后。

6、无耻的谎言:袁世凯骗谭嗣同说:“他会支持维新,提供军队。”结果维新变法颁布受到慈禧镇压。袁世凯把枪口指向了维新变法人物,抓了“戊戌六君子。”维新变法失败。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的点赞和评论,我们一起讨论更多。期待您的关注,再次感谢。




农民起义中有几个好玩的谎言。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在鱼肚子里塞白绸子,写上陈胜王,吴广半夜还学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让别人都以为陈胜天命该称王了。

元末韩山童、刘福通起义时,在黄河河工中散布一句话“石人一只眼,挑起黄河天下反”,而且偷偷在黄河埋了一只眼的石人,等河工挖出来之后聚集造访的民心。

清末太平天国起义,洪秀全自称耶稣的弟弟,杨秀清为了制衡他的权力,自导自演一出天父附体,萧朝贵为了制衡这两人的权力,又自导自演一出天兄附体,每次俩人要发表重要意见反对洪秀全,就会跳个大神然后自称现在是天父或者天兄附体了。

古代农民文化水平比较低,所以煽动农民起义一般都会得演出戏,让他们相信天命所归,才敢鼓起勇气造反。




项羽攻入咸阳后,放火烧了阿房宫的说法流行了将近2000年,实际上是一个谎言。

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说法出自于杜牧的《阿房宫赋》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说项羽(楚人)一把火把阿房宫给烧成了焦土。

事情的真相是这样吗?

我们先来看下阿房宫的建筑历程:

秦始皇灭六国一统中国后,作为国都的咸阳人口日益增多。于是在公元前212年,也就是始皇三十五年,开始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建造宫殿,也就是阿房宫。

公元前210年,也就是始皇三十七年的七月,秦始皇在出巡的路上突然死亡。当时阿房宫还没有建成,为了修建始皇的陵墓,调了修建阿房宫的工人去修建陵墓,阿房宫暂时停建。

公元前209年四月,陵墓基本修完,为实现始皇帝的心愿,秦二世又调人力重修阿房宫。但仅隔了三个月,陈胜等起义爆发,宫殿的修建受到影响。

公元前207年八月,秦二世被赵高等杀,阿房宫全面停工。

也就是说,到秦灭亡时,阿房宫并没有修建完成。

近代对阿房宫遗址的考古也没发现被焚烧过的痕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队从2002年10月起,开始挖掘阿房宫遗址。经过他们的大量考证,也得出阿房宫其实未建成的结论,与历史记载吻合。

在2006年,考古队的人员花费一年多时间勘查阿房宫遗址,勘查了超过二十万平方米的地面,只发现数片烧过的土块,并没发现其它烧毁过的痕迹。而如果真如杜牧所说阿房宫被付之一炬,那就应该有大量的灰烬遗留下来。考古人员推在被烧毁的咸阳宫遗址就发现了大片火烧过的遗迹。

由此证明,阿房宫在秦灭时并未建成,遗址也没有发现烧毁的痕迹,阿房宫被项羽烧毁应该是一个千年的谎言。

各位朋友也可查看我的视频中的《1篇文章,让他背了2000年的黑锅,“天下第一宫”真的存在吗?》,其中有更详细的解说。




要论史上流传甚广的著名谎言,非“价值连城”莫属!这句谎言流传了两千多年,可谓是妇孺皆知,这句成语现在是形容物品十分贵重。出自汉代司马迁《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原以十五城请易。秦昭王得知赵惠王得到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假装以15座城池与他交换来骗取它。赵惠王派蔺相如前去交易,秦王拿到和氏璧后而不谈城池交换事宜。蔺相如设计骗回和氏璧,并派人连夜将它送回邯郸城。一件和氏璧哪怕再精美,无论如何是不可能价值15座城池的!那么为什么就有这样的记载呢?这是为了给之后的传国玉玺的珍贵做铺垫!和氏璧只有华丽转身为传国玉玺,成为皇权象征之后,才真正成为无价之宝!和氏璧最终落到秦始皇手中,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传令丞相李斯在和氏璧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作为传国玉玺,希望皇权代代相传,没想到在秦二世手里就亡了国。刘邦进咸阳后,子婴献上传国玉玺交给刘邦。到了西汉未年,外戚王莽夺位。当时的皇帝刘婴才两岁,传国玺由汉孝元太后代管。据《汉书·元后传》记载,当王莽让弟弟王舜向汉孝元太后索要时,汉孝元太后破口大骂,说着汉孝元太后愤怒地将传国玉玺摔在地上,国宝被摔得缺了一个角。后来虽然后来用黄金镶补着,但自此留下瑕痕。传国玺再一次失踪是在东汉末期。那时政局动乱,汉少帝连夜出逃把传国玺落在宫中,等他回来时,传国玺已经不见了。不久,长沙太守孙坚征讨董卓时。在洛阳城南甄官并中找到了这枚传国玺。从这以后一直到唐代,随着政局的动荡和少数民族的南下,传国玺不断易主。唐高祖李渊得到传国玺后,把玺改称为宝。传国玺最终在历史上失踪是在五代。从宋太祖时,就再也没有人见到过这块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这件国宝将来如果重建天日,虽然换不了15座城池,但是一定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文物,没有之一!






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

望梅止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说是谎言也不为过。骄阳似火,曹操带领部队前行,众将士口渴难耐,行军速度如蜗牛。附近又没有水源,曹操偶生一计,说,前面有片梅林,那里的梅非常好吃,将士们听到就像梅子已经吃到嘴里一样。

先秦的张仪,大纵横家,谋略家。把各国皇帝玩弄于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使得各国由合力抗秦变为连横亲秦。

空城计,不得不说是谎言当中的真实力,以几个老弱病残,利用司马懿的心理,生生吓退了几十万大军,说是诸葛亮的计策也行,说是诸葛亮的谎言也行。

当然,小学课本上的狼来了也算一个谎言。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许多让人掩卷沉思的往事。单就谎言来说,也有一些小故事,有些谎言是恶意的,有些是智慧的,有些则充满了智慧的光芒。下面列举几例,供大家讨论

1、田父欺骗项羽

这里的田父指的是田中耕种的老人,“父”是古代对人的尊称。

公元前202年,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被刘邦军队团团包围,半夜听到四面楚歌,项羽大吃一惊,他以为楚地都被刘邦占领,楚国人都投降了刘邦。项羽的军队听到熟悉的乡音也军心涣散,纷纷逃亡。

项羽一看大势已去,就在军帐中跟虞姬忍痛分别。之后,项羽率领八百壮士趁着黑夜冲出重围。本来,刘邦的军队到天亮才发现跑出去的是项羽,才开始追击他。正常情况来说,项羽应该轻松脱身才是。

可项羽竟然迷了路,他就向在旁边田地干活的老农问路。不知道老农出于什么心态,竟然欺骗项羽说往左走。结果项羽按他指的路,陷入水泽里面,行动缓慢,被刘邦的军队追上,最后楚霸王项羽被逼的乌江自刎。

2、鸿雁传书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人认为大雁能替人传递书信,或者从情感上希望大雁能替思念的人传递书信。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典故是和西汉的苏武有关系。就是那个被匈奴扣留在北海牧羊的苏武。

苏武在汉武帝的派遣下出使匈奴,因为一些变故,匈奴单于扣留了苏武,并且逼迫苏武投降。苏武宁死不降。单于就给了苏武一些公羊,把他流放到北海荒无人烟的地方,告诉他:等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

苏武在北海呆了18年后,匈奴跟汉朝和好。汉朝使者要求归还苏武等人。匈奴人还耍小心眼,说苏武早就死了。汉朝使者也没办法。结果,有个叫常惠的人,他是当初跟随苏武一起被扣留的人。

常惠就买通看守他的人,偷偷见到了汉朝使者,教给使者一个办法来戳穿匈奴人的谎言。

第二天,汉使见到单于,就说:我汉朝皇帝在上林苑中打猎,射下一只大雁,大雁脚上系着一封信,信上说,苏武被扣留在北海的某个地方。匈奴人大惊,以为有神仙帮助苏武,就把苏武归还给了汉朝。

鸿雁传书的事情由此流传开来。

3、望梅止渴

曹操有一次出兵归来,天气炎热,士兵们口渴难耐,怨声载道。曹操就在山道上指着远方说:我刚得到消息,前方有一大片梅林,梅子酸甜可口。士兵们想起梅子的味道,嘴里不自觉得生出许多口水,也就不那么渴了。

接下来,士兵们争先恐后地往前赶路,等到了之后发现并没有什么梅林,却在附近发现了水源。

朋友们,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谎言的事情,欢迎留言交流。




我们中华文明号称是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其实按照现有的考古资料和文献来看,确切的存在的历史大概是3500年左右,现在对夏朝的是否存在也还是存在争议的,主要是还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夏朝的存在,现有的考古资料只能证明商朝的历史,还有之前的三皇五帝时代的历史,更多的其实只是传说。

秦始皇当年没有统一六国,其实这个说法只是一种“耍宝”,但是这也并不妨碍给大家说一下这个趣闻。当年秦始皇扫灭六国,还有一个小国没有被灭掉,那就是卫国,虽然当时的卫国已经是个很小的国家,国君也自贬为君,不再称王,但是在秦始皇时期,卫国的确实是存在的,真正的废除卫君还是在秦二世的时候。

在网上有一种的说法,那就是唐朝在其最巅峰的时期,人口总量都没有超过隋朝的巅峰时期,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隋朝虽也不失为一个伟大的朝代,但是其统一时间太多,根本不可能在人口上超过一个稳定的大统一王朝的,在隋朝开皇年间,总人口大约在4500万左右,而唐朝人口峰值出现在玄宗时期,大约在7500万左右。

大家肯定都听过宋朝积贫积弱的说法,首先,贫穷这个说法肯定是不对的,宋朝绝对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不说政府方面,就当是民间的情况来看,那是绝对的富足。至于弱,真的是不弱的,面对当时横扫欧亚的蒙古骑兵,偏偏在南宋这拖住了。这一拖就是45年之久。

传说当年八国联军进北京后,发现了一批明朝的火器,有一些竟然比当时的联军的装备还要先进。这就是完完全全的在扯了,在明朝的末期的时候,中国的火器制造技术就已经落后于西方了,难道你指望这么多年西方都没有进步吗,完全是不现实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和氏璧   阿房宫   单于   项羽   梅子   国玺   谎言   北海   玉玺   汉朝   刘邦   匈奴   恐龙   石头   说法   著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