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野菜你们喜欢吃吗,觉得如何,折耳根,野葱,指甲菜?

家乡在西北黄土高原,小山村向南200多米便是在寂静的夜晚都能听得见哗哗作响的黄河,北方的土地上多的是粮食,有小麦、玉米,小米、黄米,更多的还有杂粮,土豆、谷子、高粱、豌豆、荞麦和青稞。



一直觉得自己最喜欢的饮食还是家里做的糁饭,伴着一些韭菜、茄子辣椒,天下再也没有比这更好吃的美食了。这种饭食至少在唐代就已经在我们当地所存在了,但分布范围也仅限于甘肃兰州黄河流域的靖远白银等地。



春天来临之际,田里几乎是没有啥菜的,主要还是前一年储存的大白菜、蒜苗、萝卜,还有用大白菜和着胡萝卜、野葱野蒜苗腌制的酸菜、泡菜,每次吃完饭,喝一口那酸酸的甜甜的泡菜汤,心里有说不出的舒服。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市里的一所高中学习,离家有三十多公里,能从家里带来的东西除了烤制的馍馍之外,就是用玻璃罐头瓶子装的满满的腌制的咸菜了,原料主要就是一些山里长的野菜,野葱、野蒜、野韭菜。这些野菜中,最为普遍和好吃的便是沙葱。这种细细嫩嫩的野菜有其无比独特的魅力。可以用开水烫着吃,也可以腌制成咸菜,无论在何时,只要在山坡上走一遭,总会发现它们的身影。



有几次回兰州,就想吃点家里的东西,可惜父母已不再,很难去品味那种家乡的味道!不过在城里也可以在一些小店里寻找到它们的踪迹,不过那饭食也已经由黄米加玉米面变成了大米加荞麦面或是大豆面等其他的替代品了,配菜也做的更加精细。虽说入口滑腻,但我还是喜欢以前的,配菜总觉得用开水烫一下,加点盐和醋,用烧开的胡麻油炝一下,更有说不出来的感觉,一个字就是“爽”。

自然还有一些名字的野菜我是不一定能分辨出来,但是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总有自己的最爱。想起一句话来,无论你走多远,回头来家乡还是你的归处。那回头不就是那些生长在山坡上的野菜,不管你来不来,它总是在哪里等着你呢!




您好!我是小牛寻味,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您说的这些野菜里面,我最喜欢吃的是折耳根,我们这里叫鱼腥草,最近吃了好几次了,我是在南方的农村,现在春天到了,田里山上长了很多鱼腥草,每次路过,都忍不住要挖点回来吃,鱼腥草营养价值非常高,它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比如去火,消炎,是最常用的,新鲜的鱼腥草闻到特别鲜美,它的特殊味道总是让人吃了忘不了,总是回忆和怀念它的味道,每次做这一大盆,放到餐桌上,一抢而空,其他菜和它放一起都逊色了,我吃鱼腥草的做法特别简单,清洗干净的鱼腥草切断,然后调入自己喜欢吃的调料就可以了,就是喜欢它原来的味道,您也可以尝试一下,个人真实经历和真实照片,希望能帮助到您![害羞]







农村野菜现在非常受欢迎,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很多人喜欢吃。以前吃野菜是因为这时候属于青黄不接的季节,头年秋天储存的秋菜己经吃完了,今年的菜园里的菜还没有能吃的,正好采野菜来丰富餐桌。而现在吃野菜则带着一种怀旧的情结在里面,享受采野菜时在大自然里寻觅,欢笑的那整个过程,享受吃野菜时那记忆中的味道。我是黑龙江省的,没见过折耳根,指甲菜。但我们这里野菜品种非常多,有小根蒜,婆婆丁,柳蒿芽,老蕨菜,明明菜,猴爪菜,山白菜……风味各异,做法多样。营养丰富,野菜会越来越受欢迎。




太喜欢野菜了,我们这里是北方,一到五月份,微信群里都是问哪里有野菜,或者发挖回野菜的图片。

我也对挖野菜也很狂热,最先挖的是苦苣菜,嫩的蘸酱生吃最好,白胖胖的根,看着都喜欢,老一点的可以用水焯了,万能汁一拌,再来锅炖骨头,肉一口,菜一口,美了。

接着是蒲公英,可以凉拌,也可以晒干泡水喝,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很多。

荠菜,谁不爱呢,一丛丛,嫩绿嫩绿的。荠菜饺子包子馄饨,变着法的吃吧。一顿做不完的,可以用水微微一焯,分装保鲜袋里,放冰箱冻着,吃的时候冷水泡开。荠菜用万能汁凉拌也美味。

马齿苋在我们这里也很多见,降血糖,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晾干,焯水冷冻都可以,凉拌,做汤,做馅。

七月份,就是采野黄花,不开花的最好,黄花炒肉丝,来碗大米饭,好吃停不下来。

秋季到来就是我们的蘑菇季了,草蘑,松蘑。采蘑菇和挖宝藏一样的心情,找到一个,你会发现它的一个家族都在周围呢。晒干装袋,小鸡炖蘑菇,蘑菇羊肉汤,蘑菇炒腊肉,菜谱太多了。

冬天到了,各种冷冻的野菜在冰箱里等你享用,风干的蘑菇飘香。不出门就能满足你的味蕾。

采野菜的过程更是为了放松心情。融入到大自然之中,不再有城市里的喧哗,享受这一片虫吟鸟鸣。

大自然慷慨的恩赐了我们这么多美食,我们要珍惜,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不过分采摘,不破坏树木,不踩踏老乡的庄稼。还有重要的一点注意防火。




我喜欢野菜!小时候是没办法,不得不吃!

我是地质队大院长大的子弟,以父亲的工资,并不至于到要吃野菜的地步,可是地质队的辗转性让我们不少时候要靠吃野菜。而且单位地处山区,远离市镇,很难买到菜,虽然每家都分有一小块菜地,但蔬菜不是一天两天就长的出来食用的,所以小时候的环境让我认识了很多野菜。

最喜欢鱼腥草,它有特殊的味道,一般人吃不惯,可是接受了它的人,就会终身忘不了它的味道,非常开胃;

枸杞头是上好的野菜,拿来打汤、凉拌好吃不说,还清肝明目,对身体大有裨益;

野苋菜最多见,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随手可得,焯水后鲜嫩可口;

灰灰菜也是口感好的野菜,有时野菜太少,我连它的花都不放过。但据说它是感光食物,吃后最后不要去晒太阳,容易得皮炎。

艾草也可以当菜吃,用它煎鸡蛋,对妇科有益。人们更多的拿它做糍粑,清香美味。过了端午的艾草还是一味很好的草药,艾绒是进行治病艾灸的必用品。

还有苦斋菜,叶子油绿,口感比较苦,但清热去毒,对人们身体很有好处。

下图依次是我拍的鱼腥草、野苋菜、灰灰菜、方梗艾的图片。












我们贵州人最爱折耳根,折耳根具有清热解毒作用,拌折耳根加上野葱那更美味!这是我用蕨菜拌的折耳根,爽口下饭!





农村的野菜我最喜欢吃折耳根,其实我之前不喜欢吃。我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在老家择耳根一直是叫鱼腥草,然后我们都是拿来泡茶,那个时候我觉得很难吃,但是去了一趟四川,完全颠覆了我的想法。凉拌的折耳根太好吃了,每次吃凉面都要老板给我加双份折耳根。




农村野菜我是喜欢吃的呀,不过这几种野菜折耳根、指甲菜啊、野葱呢,我老家这边少见。北方比较常见的野菜,通常是另外的版本,比如下面这几种!

1、荠菜



荠菜其实是全国各地都有,北方这边早春的时候,荠菜萌发很早。它比较抗寒,其它野菜、青草还没有发芽呢,有的荠菜已经急急地开了花。荠菜的口感也更容易让人接受,因此成了比较受欢迎的野菜。

每年春天的时候,荠菜包子通常会火一阵子呢。春天去野外踏青的时候,经常见的开白色小花的荠菜,有的叶子很小,这时候依然也不老可以继续吃,而且还可以用来煮鸡蛋。等到过一阵子,很多次草木都萌发时,雨水也多了,再长出来的荠菜,叶子会比较大!



荠菜包饺子、蒸包子是最常见的吃法,个人感觉它的根有一种泥土的清香。所谓布衣暖菜根香吗,有一种接近自然的味道。

2、蒲公英

再晚一会儿就是蒲公英了。蒲公英的口味比较苦一点儿,不过蒲公英有一个好处就是这种口味清苦的野菜可以去火。采摘洗净之后,就可以蘸酱吃。

还可以做成蒲公英茶,现在市场上的蒲公英茶还是挺流行的呢,不过那大多是经过炒制的。平日里,自己晒干泡茶就行。

还记得有一年母亲听说我喜欢喝这种苦味的东西,她特别采摘了一些蒲公英晒干给我做茶喝。青草的气息,喜欢那种苦味儿。

蒲公英的金黄色的小花是我最喜欢的,因为那是农村田野,开的最早的花之一,其实荠菜也开花相对早了一些,但是荠菜的花太小了呀。

蒲公英开花,尤其是在农村老家田野那个长院里边,它会开的特别特别多非常漂亮。




3、苦菜

苦菜其实一年4季都有,我们老家最常见的就是中华苦卖菜。也是黄色或白色的花,它的叶子比蒲公英还要苦一点。

下图是苦菜的叶子,相对来说感觉要薄一些,跟蒲公英相比的话,总感觉苦菜应该是那种比较柔弱性格的。



有时候吃野菜呢。其实并不一定是吃的野菜本身的味道,而是那一种生活。生活的仪式感。像南方在清明时节的时候经常做的青团一样,未必味道是有多么美好,但是很多人都会特别留恋那种美好。

还记得小时候课本里学过张洁的一篇文章《挖荠菜》,自己对荠菜着迷,但是孩子们无感。不同的人对于野菜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人们留恋的,不一定是野菜的本身味道,大多时候,是野菜背后附加的那种生活体验。


野菜中有一种寄托,那是人们对农村田园的一种向往,有时候我们过不了那样的生活,但是能够吃一口那点的菜也是好的。

还有的就是,有不少人可能会觉得野菜环保、营养更高一些,对于野菜比较着迷。当然大部分人还是比较理智多,野菜若是营养足够高,为何在那么多年的栽培驯化中,没有变成家常菜?


欢迎关注“漫行草木间”,我是心珠漫漫,爱花爱草爱农村,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草木心,乡间味,细细品,漫漫行。




农村野菜东哥本地有,俗称面条扩,水萝卜扩,白蒿,季筋儿菜,灰灰菜,马齿苋,猪毛菜,扫除苗

本地人特别喜欢蒸菜,蒸面条扩,

1 面条扩洗净控干水分,撒入面粉,每个叶子上都沾上面粉,放入烤箱3分钟倒出抖散撒上盐巴五香粉,放凉备用

2 起锅烧油下入鸡蛋一个葱花姜丝,倒入蒸菜翻炒,调味即可

3 调一个万能凉菜汁(前天发布过)浇在上面即可

美味蒸野菜就好了




农村野菜折耳根、野葱、指甲菜这些都是童年难忘的美味佳肴,爱不释手。

折耳根,有一股淡淡的鱼腥芳香因此也叫鱼腥草,有清肺热的功效。小时候提着袋子一个竹片,田坎洼地随处可见我们的身影,洗净拌上糖和醋一勺辣椒油下去,别提那个脆嫩爽口,在川南餐厅饭桌的凉菜中也是常见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野葱,生长于土坡荒地,根部是一颗圆蒜头当地我们也叫野蒜,香味独特浓郁是一般的小葱不能比拟的,用它和家里的陈年腊肉炒上,香味简直能绕梁三日,让人食欲大开。

指甲菜,我们当地叫马齿苋,有清热利湿的药材效果,摘回家焯一下水,拌上盐和蒜,淡淡的野菜香,口感滑嫩,真是舒爽。

现如今,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大力建设新农村,农作物产业化。各种小时候农村常见的野菜、土货,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城里追捧的抢手货,而不多见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耳根   野菜   马齿苋   农村   荠菜   鱼腥草   蒲公英   口感   蘑菇   指甲   美味   叶子   小时候   味道   感觉   美食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