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资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每天这么多人关注?

天下武功,为快不破!感谢题主邀请,我是专注A股短线观察的超短一哥。

关于题主问题,我有一些个人看法!


首先来解释北上资金是什么

大概5年以前,A股陆续开放了“沪股通”和“深股通”,向香港放开直接投资A股的通道,由于地理位置关系,外资通过香港通道买入A股的,我们称为北上资金。

由于北上资金每天的成交回报,都会公开展示,成为了A股少有的明牌资金,因此从一开始就被很多热爱数据分析的投资者所关注。

开始的时候,北上资金规模较少,并且正好赶上2015年的牛熊转换,因此风格以短线为主,并且操作上追涨杀跌,市场笑称外资也玩不转咱大A股!

转折点是2015年中后段,北上资金累计持股超过千亿,并且专门针对A股特有,外盘稀奇的品种进行长期持仓,波段操作,一时间“价值投资”开始抬头。


其后累计流入

2016年突破2000亿

2017年突破4000亿

2018年突破8000亿

2019年突破1万亿

特别是在2018年,北上资金经受住了大盘下跌的考验,依然坚定买入A股。

几十年来,A股炒新、炒小、炒消息,像北上资金这样长期坚定投资方向,并且长线明牌的投资风格是绝无仅有的。

很多投资者从最开始的怀疑,到最终看着股价飞上天,茅台一手10多万,散户再也买不起的时候,才开始相信“价值投资”是真实存在,并且能够盈利的。

再来谈谈北上资金的实际影响:

数据上,北上资金多年持续买入,但到目前为止不过1.6万亿持仓而已,对于总市值64.2万亿的A股来说,它也不过只是个散户而已啊!

为什么能让盘面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这里对于北上资金的理解,其实是有误的。

第一 北上资金目前只公开了累计流入数据,但是5年来,北上资金热衷的价值白马普遍涨幅不小,流入的资金确实只有1.6万亿,但持仓市值应该会大很多才对,保守估计,目前持仓市值应该已经超过3万亿。

第二 北上资金并不能购买所有A股,而是只能买“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标的,目前这两个板块的总流通市值为42.69万亿。

此消彼长之后,北上资金在A股相应股票的流通占比已经接近10%,标准的主力等级。

第三 由于投资风格以中长线,价值投资为主,并且短线波段精准,因此与其它类型的外资,如富时罗素,QFII等高度重合,因此明面上是实力已不容小觑的北上资金,背后实际上是整个外资的合力。

如何参考?

在我们日常交易中,北上资金的流入流出,可以作为仓位参考,调仓方向可以作为市场短期风格参考。

在我的交易体系中,常以北上资金持有个股数量占流通盘的比例大于2%为标准,认为该股有希望获得市场合力进攻。

关注我,每天更新#北上资金持股报告#

最新一期内容如下:

6月24日,北上资金流入A股38亿,持仓达流通盘2%以上股票数量483家,增加3个,并且调仓明显!

新增进攻仓位13家:东华软件、瑞贝卡、游族网络、东诚药业、一汽富维、超声电子、葵花药业、顺网科技、中国软件、新乳业、英科医疗、精研科技、卫光生物。

退出进攻仓位10家:西山煤电、天风证券、财通证券、华东医药、中关村、宏大爆破、台海核电、龙马环卫、岱美股份、天宇股份

从成交回报来看,市场依然以低位补涨轮动为主,预计后市会进一步缩量,并且指数整体调整已经不远。

短线风险加剧,建议休息!




北向资金,通常是指借道香港市场流入A股的香港资金以及国际资金(这个资金很聪明,也很神秘)你自己慢慢体会,他大量的流出和他大量的流入直接影响大a的涨跌







外资流入A股有多个渠道,为什么重点看北向资金呢?因为其在外资可以投资A股的多个渠道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最具有代表性。 外资进入A股,可以通过沪深港通和QFII、RQFII三种方式来实现。截至2019年末,全部外资持股中北向资金占比近七成。由于通过沪深港通买入不需要审批,也无额度限制,信息公开披露,北向资金已经成为观察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北向资金也被称聪明的资金,与内地的资金相比,北向资金在股市上更有远见优势。因为北向和资金的信息渠道比内地资金更广,对市场的嗅觉敏感度相对更高,擅长挖掘深的价值股。

据以往的经验,北向和资金大量买入a股后,市场表现很可能会好转。毕竟,资金是股市上涨的主要动力。

炒股软件里都有沪股通和深股通的就流入流出的显示。显示实时的进出量。

股市毕竟是资金推动的。在一定意义上讲,它可以作为股市的风向标,所以大家特别关注北向资金的动向。




我说个通俗易懂的,你可以把“北上资金”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利好情况下涌入A股市场的“外资”。这类资金多以机构大单或者超大单的形式进入A股市场(或从A股市场撤离),具有很强的指向型、目的性。一般来说,北向资金代表着行业轮动和题材热度的转换趋势,因此被称作“聪明钱”。特别是在大盘整体趋势向上但又有震荡行情反复出现的情况下(特别是近期3000点区间),北向资金近期在反复流入和流出,但当日回撤最大的,咱就可以适量加仓了;如果某概念板块持续有北向资金连续多日流出,那咱就跟着跑了。本人对其风向标功能在实战中也是屡试不爽的哈




北上资金和南下资金是相对应的,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北说的就是我们国内的沪深两市,南说的就是港股,北上资金就是从香港股市中通过沪股通和深股通(又叫陆股通)流入沪深两市的资金,南下资金就是从我们内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这个通道是港股通。



在我看来北上资金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是北上资金属于增量资金,虽然资金少,但是比较灵活,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只股票的市值为10亿,但是这十亿当中可能有9.5亿每天都在哪趴着不动,而北上资金可能只需不到1亿资金就能左右股票走势。



其次,北上资金在方向把握上往往也是比较准确的,远的不说,就今年来看,在2月3日大盘出现大跌时,北上资金却是大幅流入,在2月20日之前基本上是持续流入,而这期间大盘持续上涨,几乎无调整,到2月21日时大盘已经返回到节前水平,2月3日当天抄底的投资者赚的是盆满钵满,3月初北上资金陆续撤出,大盘也是持续调整,3月24日之后又开始持续回流直到现在,可以说,北上资金的流入流出和大盘的涨跌也基本上同步,在方向上把握的比较准。



许多人关注北上资金的流向是很有道理的,在个股上也是如此,当北上资金持续流入某一只个股时,这只股票上涨的概率就大一些,反之就小一些。当然大概率也并非绝对,我们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即可。




累计净流入1784亿,2020年北上资金都加仓了哪些行业?


带着这个问题,也许能更深入了解北上资金。

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截至三季度末,北向资金已累计净买入1万亿市值的股票,北向资金占A股全部流通市值比例已由2016年的1.5%提升至 2020年9月的4.8%,成为仅次于公募基金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截至9月的占比为6.7%)。

而随着北向资金规模的扩大,市场情绪波动也逐渐受到其流向的影响,不少投资者就偏向于以“北向资金”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指标。那究竟什么是北向资金,2020年它具体加仓了哪些行业呢?


什么是北向资金?


我们先看一下概念,北向资金主要就是由南流向北的资金。而在中国股市中,一般“北”就是指沪深两市的股票,而“南”指的是香港股票。因此,北向资金指的就是通过香港市场流入A股的资金;反之,通过A股市场流入香港的资金也被称为“南下资金”。

因为香港是继纽约、伦敦之后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所以海外投资者想要投资A股,一般也会借道北向资金进行投资,因此北向资金也叫做“外资”。


北向资金的聪明之处


而除了“外资”这个称号,北向资金也常常被人们称为“聪明资金”。关于它的聪明之处,南南统计了2014年沪深港股通开通以来,北向资金月度净流入数据和上证指数的点位对比。

从具体数据中可以看出,在今年2月份,A股整体呈现较大回撤,其中上证指数在年后第一个交易日就大跌7.77%,而此时北向资金则选择逆势加仓,单日净买入金额高达181.89亿元

无独有偶,在2014年底以及2018年下半年,A股整体震荡下行行情下,北向资金也选择积极买入。

当然,北向资金的聪明之处绝不仅仅体现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关键是也能做到“别人贪婪时恐惧”。比如2015年5月,上证指数一度涨到近5000点历史高位,市场情绪高涨,众多投资者跑步入场,而此时北向资金则选择边跑边抛,在见顶的几天频繁卖出,部分资金做到了“精准逃顶”。


2020年北向资金的表现


了解了北向资金的聪明之处,那2020年这一聪明钱究竟表现如何呢?这里南南简单做个梳理。


01

首先,我们看一下北向资金今年整体表现情况。截至12月14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金额高达178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685亿元,深股通净流入1099亿元。如果再把眼光放长远,自2014年沪深港股通开通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金额已经超1.17万亿元,而且整体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可以说是A股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

图片来源:wind,20201214

02

其次,从成交量来看,北向资金在A股市场成交额逐步提升,对市场交易环节的影响不断增加。截至11月底,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月度平均成交额为1.7万亿,尤其是市场震荡明显的7-9月份,北向资金更是呈现大进大出的态势。

数据来源:wind,20141117-20201130


03

最后,从板块和行业配置偏好层面来看,2020年北向资金持股向出中小创集中,其中创业板占比提升5%到12%,中小板占比提升2%到15%,而主板则下降至73%。

数据来源:wind


行业方面北向资金当前持仓格局以食品饮料、医药和家电三大行业居前,占据外资40%左右的仓位,此外,银行、电子和非银金融等行业也分别占据7%左右的仓位,这些行业也都是今年A股整体表现比较优异的赛道。

具体来看,本周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98亿,其中净流入居前的行业是医药生物,而这一行业12月以来也以8.76%的涨幅位居申万行业第三位。(数据来源:wind,20201217)

数据来源:Wind及奕丰金融研究部编撰,20201117

总的来说,今年来北向资金持续增配A股,这也可以看出外资整体看好A股市场。关于后市,中银证券在近期的研报中曾表示

“外资资金对于 A 股的配置比例远没有达到其均衡配置比例,随着“A 股国际化”以及国内对境外投资机构政策的逐步放宽,外资对A股的配置比例将持续增加。”(20201129,中银证券2021年度基金投资策略:巧借北上风,扬眉连三载)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我国资本市场开通沪股通和深股通以后,外资可以借道香港市场买入上证和深证标的股。因此称之为北上资金。 北上资金被关注的原因一是信息披露透明,二是持仓多为白马股,三是资金庞大2019年度超过10000亿。北上资金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外资对A股市场的投资意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北上资金“和”南下资金“是”沪港通“及”深港通“的资金流向。

所谓”北“,指的是上海市场及深圳市场(上交所及深交所);

而与之对应的”南“,指的是香港市场(港交所)。

由于深圳和上海,在地理位置上都处于香港的北方,所以就以”北向交易“和”南向交易“来形容沪港通和深港通,是非常形象的说法。


对于中国内地的资本市场而言,外资不可以直接入市交易,而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进入内地市场是重要渠道。所以,北向资金的走向,是流入还是流出,就表示了外资对于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净买入还是净卖出。

虽然目前北向资金每天的净流入或流出规模都在100亿附近或以下,而中国内地沪深两地每天的成交量总和,在几千亿至1万亿的规模。这100亿左右的资金流向,却显示了”外资风向标“的作用;无论是对于投资者信心,还是对于分析师判断股市走势,都起到了重要的指示性作用。


查看当日和总计的”北向资金“走势,可以在各个交易软件,以及港交所、上交所和深交所网站都可以查询到。

下图是”东方财富网“的南北向资金流向图。




北向资金,指的是通过香港市场流入A股的香港资金以及国际资金。

他们大多是大的组织进行的投资,对市场研究比较祥尽,投资回报率很高,所以,一旦北向资金流入的股票,短期内就会大涨。

但是,一旦这种资金退出,股价也会很快下跌。

所以,在价格大涨后的股票,就不要再贸然进入,成为接盘侠了。

这就需要掌握一个力度,进的快,跑的也快,说白了,和做游戏一样,看谁更聪明了。

短期炒股,拼的就是智慧,玩的就是速度。




北上资金就是沪股通与深股通买的股票,是香港市场参与国内A股的一种方式。

北上资金一般都是选择优质龙头企业,这些也都对指数涨跌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很多人特别关注北上资金流入流出。




简单来解释,就是指香港股票市场中流入到大陆股市的资金,因为大陆位于香港的北方,因此得名。


那为何每天都这么多投资者关注北上资金的动向呢?因为北上资金一旦增多,意味着海外市场开始看好大陆A股市场的发展。相反,如果北向资金大量流出,就意味着香港资本开始不好看A股当前的行情,选择出走。大家可以将北上资金作为一个投资指标,每日观察,可以有效提前嗅到市场动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资金   香港   市值   流向   大盘   外资   投资者   股市   比例   聪明   价值   股票   数据   财经   行业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