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双眼皮基因从何而来?

之前网络上就有言论说,单眼皮的人才是“纯汉人”,再加上我们看到的历史文物的古画中,也都是千篇一律的单眼皮。秦始皇陵兵马俑在被发现后,我们也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兵马俑全都是单眼皮。而敦煌壁画中的人物也全是单眼皮,这不免让人猜疑,难道单眼皮才是“纯汉人”?不过,为何我们现在都以双眼皮为美呢?

从什么时候,双眼皮开始输入进来?

回顾我国历史的发展,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历史递进不只是依靠一个民族,而是由多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先秦时期,汉人的血统毕竟纯正,这也是为何那个时候的古人物画像和兵马俑都是单眼皮的原因。

之后,源于我国古代民族融入的关系,汉人和多民族逐渐融合,尤其是五胡乱华之后,入侵中原的汉族人逐渐都同化。在长时间的融合下,汉人的基因在逐渐发生转变。

后来的古人也多有出现双眼皮的情况,到了如今,双眼皮成为一种美的象征。不少人为了双眼皮想尽办法。不过 ,不管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在每一个时代都有他的特殊的美。




中国人的双眼皮是黄帝的遗传基因,而秦人的单眼皮是原来炎帝家族的遗传基因。由于黄帝赢了炎帝,黄帝后都由黄帝的后裔统治中国,所以中国人的后裔大多是黄帝的后裔,但也与炎帝后裔融合了。所以古代八大姓中有三个姓是炎帝的后裔,七个姓是黄帝的后裔。原来的秦人只是周王的养马郎,周天子也是黄帝的后裔姓姬。周天子看看秦人祖先养马养得好,就让秦人在周朝的西部发展。后来逐步发展壮大。秦始皇时派人东渡扶桑,所以日本也留下了很多秦人后裔。所以日本人单眼皮的很多。




在中国,有大部分的人都是汉族人,少数民族是非常少的,所以我们有时候也会对少数民族的人感到非常的好奇,不仅是服装,还有少数民族的习俗和他们的容貌上也是会感到非常的好奇的。

  现在中国人的审美都变得各种各样,但是大部分人的审美还是以大眼睛、双眼皮为基准的,一般人的脸上有这两样,然后容貌又不丑的话,那么他们就会认为这个人还是长的不错的,不过其实这样的审美还是比较偏向于外国人的。


就像是外国人认为中国人有着一双丹凤眼才是标志的东方美人。在我们的眼中,是不是觉得外国人对于我们中国人的认知是错误的,但是他们这个观点是从哪里来的呢?还有最近出现了这样一种说法,上面说凡是单眼皮的汉人才是纯正的汉族人,说不定外国人对我们中国人的认知就是来源与这里。不过现在的汉族人明明就分有两种眼皮,难道,双眼皮的就不是纯正的汉族人了么?


当然他们都是汉族人,但是现在的人两种情况都有呢?


双眼皮的人又是从哪里遗传过来的呢?

  我们在古代的仕女图中可能会发现这些美丽的侍女们基本都是单眼皮,而且其他的图像也是单眼皮居多。


而且在古代的时候,他们的交通状况非常的不好,导致了不同种族的人之间很少往来,大部分结婚的人都是在同族内,在这样的血统之下,我们的民族确实不是双眼皮。


而且我们还能从秦始皇的兵马俑中看到,秦始皇的兵马俑也是单眼皮的,而没有双眼皮,所以很多人都说汉族人都不是双眼皮。

 从东汉末年,北方匈奴、鲜卑、羯、羌等少数民族袭扰边疆开始说起。当时由于中原地区长期的战乱,导致汉族人口极度锐减,这时的胡人大量内迁,而且数量急剧增加,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西晋初期,最终中国完成了历史上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


草原少数民族的饮食起居等习俗和五官长相本就跟汉族不同。


比如汉族人吃米饭片汤,后来有吃胡饼,胡饼就来源于少数民族;汉族政权君臣“坐而论道”,后来坐的高桌大椅也是来源于少数民族;汉族人文人雅士习惯穿宽袍大袖,但这既不便于行动,也不便于生产,所以少数民族的窄衣箭袖也逐渐得到青睐。 也正是这个时候,汉族人开始有了双眼皮。


之前,汉族人是单眼皮,这在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身上也可以得到验证,因为这些士兵无一例外的全是单眼皮。而唐朝及后面的朝代出土的画像里,有着双眼皮的汉族人物开始出现了。


从这可以看出,正是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之后,汉族人种也发生了改变。如今的汉族人,不仅有单眼皮,也有双眼皮。




单眼皮的人才是“纯汉人”?

古代壁画中的女性人物几乎千篇一律都是单眼皮,如今大家西安看到的秦始皇兵马俑特都是单眼皮,如果我说这些不过是画师和工匠赶工期或偷懒的结果的确有些牵强。那么,难道如今某些中国人的双眼皮基因真的是从某个民族输入,只有单眼皮的人才是纯正的汉人?

且不说全世界有多少个民族,我国自身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只不过汉族人口的数量最为庞大,似乎双眼皮大眼睛在一些少数民族也更为常见。但是,一些传世作品中的人物肖像也代表不了全貌,每个时期的人都具有自己的审美,而且人口汉族人口基数大,自然也就更大概率存在更多数量的单眼皮的人。

一个人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由什么决定?

从生物遗传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眼皮是单、还是双会由一对存在显隐关系的等位基因决定,而单眼皮就是隐性基因,双眼皮则是显性基因。如果我们把决定眼皮单双的基因分别定义为a和A,那么具体来说:

在一个家庭中, 单眼皮的爸爸具有aa基因,双眼皮的妈妈可能是AA基因、也可能是Aa基因(只要基因中有一个A,就会是双眼皮)。

倘若这对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那么AA基因妈妈和aa基因爸爸一般都会生下双眼皮孩子,但如果是是Aa基因妈妈和aa基因爸爸结合,则有可能剩下aa基因的单眼皮孩子。

总而言之,只要是双眼皮的人,一定至少拥有一个双眼皮显性基因,而外观特征呈现为单眼皮的人,那一定是拥有两个单眼皮隐性基因的人,隐形基因只有在缺乏显性基因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来。

说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表达一个意思:那就是一个人的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主要取决于父母的基因,双眼皮父母更容易生下双眼皮孩子。如果要把所有民族的双眼皮人找出来,其实汉族人的双眼皮人数量必然比所有少数民族的双眼皮加起来多,因为人口基数就在那里摆着。

如果大家对人类起源有所了解,就应该知道目前地球上的所有人都是相同祖先的后代,只是在之后的进化过程中因为各种复杂因素表现出了外观特征上的差异。

任何民族任何肤色都是智人后代:

的确不少人通过历史演变、朝代更迭过程中民族的融合等资料来论证双眼皮可能是从哪个民族输入的,但是这个论证本身也存在漏洞,比如少数民族也是中国人,并不存在输入双眼皮说法,不同民族之间的基因交流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当然,我也知道很多人至今都还无法接受人类的发源地最有可能是非洲,而我们的祖先智人也是从森林古猿进化而来。

的确,进化论到目前为止还是假说,因为它缺乏一些人类进化过渡阶段的重要化石证据,但这个比一些人相信的“神创论”要有科学依据的多。而且,科学家们已经证实地球上的确曾有其他人科动物在地球上存在过,他们就是和智人祖先发生过基因交流的尼安德特人,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大家的身体中还能检测出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只是不同肤色和地区的人身体中含有的基因比重存在细微差异。

进化论尚未被完全证实,大家的确可以提出自己的质疑,但是基因和化石不会说谎,至少足以说明人类不仅存在不同民族之间的基因交流,早在祖先进化的时候就和其他物种人类发生过基因交流,只是如今只剩下了智人的后代还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罢了。这样来看,你还能确定中国人的双眼皮是从哪个民族、甚至是尼安德特人的哪个民族输入的吗?

虽然,在我国古代的某些时期,就有一些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到访,但那个时期主要还是主要停留在文化交流或贸易流通这些方面。如今随着我们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有人选择在我们的土地上定居,所以大家看到的混血儿也变得更多了,其实从基因的角度来说,这种原本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不同种族的人之间结合,更容易将自身优质的基因传承下去。




现在网上很流行一个说法,那就是以兵马俑都是单眼皮来推导出古代中国人都是单眼皮,所以双眼皮是外来基因。本人在这里可以明确指出这是不求甚解的胡说八道,双眼皮跟单眼皮一样都是中国人固有的外貌特征,并非什么外来基因。接下来就从考古学、遗传学和体质人类学的角度对这个观点进行论证。

兵马俑不仅有单眼皮而且也有双眼皮

很多去秦陵参观的游客注意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兵马俑都是单眼皮。再联想到中国古代仕女图里的人物基本都是单眼皮,于是他们自然就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古代的中国人其实都是单眼皮。他们又继续推论,今天的中国人既有单眼皮也有双眼皮,那么双眼皮肯定是外来的血统。

很多人认为兵马俑看上去都是单眼皮,所以古代中国人也就都是单眼皮

表面上看上面的推论很有道理,但是其实有很大的纰漏。因为这只是以一些表面现象做的肤浅推论,并没有从科学的角度进行严谨考证。游客在博物馆看到的兵马俑已经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岁月侵蚀,并非其原本的模样,以一个失真的东西进行推论难免会出现错误。

我们知道兵马俑是极其精美的写实主义作品,古代工匠对其细节的考究制作可以说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例如不仅将秦军将士的头发和发髻装饰细致雕刻,而且连鞋底的防滑圆形针脚都完美展现。所以说像双眼皮这种细节自然不会放过。

秦代工匠对兵马俑的头发和发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处理

不过呢,秦代工匠表现兵马俑五官上的特征时所使用的技法除了手工雕塑以外,还用到了用颜料描绘。而这个双眼皮就是用线描的,而不是雕塑的。兵马俑在出土的时候其实都是布满彩绘的,但是由于跟空气接触后发生化学反应,两千多年前的颜料很快就脱落消失了,这自然也包括描绘双眼皮的那一条墨线,所以我们现在在博物馆看到的兵马俑就都变成单眼皮的样子。

很多刚刚出土的兵马俑面部还保留着勾画双眼皮的墨线,下面这张图就是在彩绘脱落之前拍摄的,我们明显可以看到秦代工匠描绘的双眼皮,而且兵俑的睫毛也是用墨描绘的。

兵马俑眼睛特写

所以说,根据兵马俑出土的真实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两千多年前的秦军将士既有单眼皮也有双眼皮,跟今天的中国人没有任何区别。

这件绿脸士兵俑可是妥妥的双眼皮帅哥


单眼皮和双眼皮都是先祖的遗传特征

借助近几十年迅猛发展的基因科学,我们可以了解到单眼皮和双眼皮都是非常古老的遗传特征。今天科学家借助对全球人类DNA的检测和分析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人类演化谱系,而携带最古老遗传基因的族群就是生活在南部非洲的桑人部落,他们是研究人类进化史的活化石。

桑人的生活方式几乎和十几万年前没有任何变化,发展水平还处于石器时代,今天仍然在荒原和草原地带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男人主要负责外出狩猎,为部族提供肉食。女人们则以四至五家为一组,采集一切可食用的植物的根、茎和果实。

桑人还保留着十几万年前的原始生活形态

桑人的语言也是最原始的,很多词汇在正常发音的同时还需要用舌头与口腔唇齿摩擦而发出“嗒嗒”或者“嚓嚓”的声音。所以桑人的语言也被称为“咔嗒语言”(Click Language),这种发声方法产生于人类的发音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之时,所以说桑人保留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形态。

桑人的父系基因,被称作A类型,而母系基因被称作L类型,无论是父系还是母系基因都是最古老的。研究显示,桑人父系基因与其他后续产生的类型基因的分化时间在18.8万年前到11.2万年前之间,母系基因的分化时间在17万年前左右。也就是说桑人是人类始祖的直系后裔,其各方面生理特征都保留了早期人类的形态。

桑人的外貌特征非常特别,跟传统意义上的非洲黑人差异极大。他们的皮肤并不是黑色,而是呈黄褐色,面部扁平,眼睛细小。显而易见,桑人在五官上与黑种人和白种印欧人差异极大,倒是和亚洲的蒙古人种类似。也就是说今天的黄种人更多继承了十几万年前人类先祖的外貌。

古老桑人的外貌特点与蒙古人种极其接近

再来说说本文的重点单眼皮和双眼皮,在桑人中既有双眼皮也有单眼皮,而且桑人的双眼皮基本以内双为主,跟今天的东亚人很相似。所以说中国人单眼皮和双眼皮都是继承十几万年前先祖基因的表现。

左边的桑人宝宝是单眼皮,中间桑人大叔和右边桑人女子都是双眼皮


现代中国人北方单眼皮多而南方双眼皮多的原因

根据目前考古学和基因科学的研究成果,基本可以确定现代中国人是由两个族群融合而成的。大约在七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智人离开非洲迁徙到了中东地区,然后穿越伊朗高原、印度和东南亚的中南半岛,最终于距今6到5万年前来到了中国南方的岭南地区。由于他们是最早到达东亚的智人族群,所以网上一些文章称其为老亚洲人,我们这里也姑且采用。

老亚洲人部族从岭南逐步向北扩散,大约于距今5到4万年前进入湖南的湘江流域和江西的赣江流域。随后他们继续往北迁徙扩张,先是进入湖北的江汉平原、安徽的皖南山区,再抵达湖北和河南之间的南阳盆地和江苏的江淮平原,最终在3万年前左右占领华北平原、山东丘陵、西北的黄土高原等北方地区。

老亚洲人部族从岭南向北迁徙的路线

老亚洲人部落自南向北迁徙的时候,地球正处于末次冰期,这是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被大冰原所覆盖的一段持续了几万年的地质历史时期。这个时候南方长江流域分布着针阔混交林,寒冷程度如同现在的东北地区。而北方的黄河流域则覆盖着清一色的针叶林,阔叶树的比例极少,其寒冷程度与今天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流域不相上下。

末次冰期时期中国大部分地区都被冰原所覆盖,生活着猛犸象、长毛犀等适合在寒冷地区生活的动物

当然,在末次冰期并非一直都保持着不变的低温气候,期间还是出现了多次气温回暖的情况,老亚洲人部落正是利用这些暖温期向北扩张的,不过总体来说气候还是非常寒冷的。而为了适应这种极端的自然环境,他们的生理特征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来到中国的老亚洲人部落携带C类型和D类型父系基因(C系为主,少量D系),以及M类型母系基因。C类型和D类型都是在前面提到的非洲桑人所携带的原始A类型父系基因的基础上发生突变而产生的,而M系母系基因则是桑人原始L类型母系基因突变发展而来。

父系血统为C、母系血统为M的老亚洲人最初的样貌应该和非洲桑人差不多,但是由于长时间在寒冷地区生活,他们的外貌开始改变。

首先肤色变得越来越浅,浅肤色基因使得人们在冬季可以更好地吸收阳光,合成维生素。其次,身体变粗胖,面部越来越肥厚,变成所谓的大饼脸,其作用是储存脂肪抵御严寒。第三,上眼皮里面的脂肪堆积越来越多,把眼窝几乎填平,眼球被包裹在脂肪组织中。大量的脂肪堆积就导致双眼皮的发生率极低,基本上都是单眼皮,而且眼裂变小,形成所谓的眯缝眼。脂肪铺垫的浅眼窝大大缩小了受风面积,较小的眼裂降低了体液外露的程度,眼窝附近较多的脂肪以及较厚的眼皮,降低了对外的热辐射。这些细微的变异特征都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持眼部温度,使眼睛能够在极低温下能够长时间正常工作,最大程度地增加了在低温环境中的生存几率。

东亚黄种人与白种印欧人上眼皮脂肪分布比较

目前北方地区的一些民族携带有高比例的老亚洲人部族父系C类型和母系M类型基因,例如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他们的主要外貌特征基本都是易胖体型、面部较为肥厚、普遍高颧骨、单眼皮占主导地位。而这其实就是在几万年的时间长河里为适应寒冷气候而产生的进化结果。

居住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兴安岭雪原饲养驯鹿的鄂温克族保留着老亚洲人部族的外貌特征

接下来介绍第二批进入东亚的人群。当老亚洲人部族扩张至东亚时,另外一支走出非洲的智人部落停留在西亚伊朗高原和南亚印度平原西北部的区域,并在此繁衍了几千年。由于他们的后裔发展到整个欧亚大陆,所以我们称他们为「原始欧亚部落」。

原始欧亚部落携带F类型父系基因,以及N类型母系基因。F类型基因和老亚洲人部族的C类型基因具有共同祖先,都是前面提到的原始A类型父系基因发生突变而产生的。原始欧亚部落的N类型母系基因同样和老亚洲人部族的M类型母系基因具有共同祖先,源自非洲。

原始欧亚部落在西亚和南亚地区生活的时候外貌也发生了改变。他们的肤色变浅,棕色皮肤演化为浅棕色皮肤。颅型变得狭长,鼻梁变高,眼窝变深,相比生活在非洲的祖先双眼皮特征更加明显,面部更有立体感。

中国彝族40%左右的父系遗传基因是F类型,所以拥有非常立体的长相

从距今5.5万年到4万年这段时间,原始欧亚部落的基因突变发展出好几个不同的分支类型,这些新族群逐渐扩散到中东和欧洲等地。而其中还有一个分支向东迁徙,大约距今4.5万年前穿过印度北部地区,来到了东南亚的中南半岛。此时他们的父系基因突变为NO类型,之后NO类型又分化为N类型和O类型。

在东南亚生活了大约1万年时间后,人口繁衍已经达到饱和,超过当地的承载力。于是距今3.5万年前左右这支部落开始向北迁徙,进入中国的岭南地区。为了与前面提到的老亚洲人部族区别,我们称呼这支来到中国的新族群为新亚洲人部族。

原始欧亚部落的F类型基因发展出K类型基因,K类型发展出NO类型,NO类型发展出新亚洲人部族的N类型和O类型

前文提到老亚洲人部落早在6到5万年前就开始在岭南地区生活了,所以一场遭遇战不可避免。根据考古发掘结果,可知当时新亚洲人部族已经掌握了弓箭技术,而岭南的老亚洲人部族还只会使用落后的标枪和投石索,也就是说两个族群的战争技术有代差。

操着弓箭的新亚洲人很快席卷岭南,众多老亚洲人部族男性在抵抗入侵者的战争中死掉,剩余的部落被驱逐迁往更北的长江流域,只有少部分偏远山区的部落得以幸免。那些失去男人的老亚洲人部族女性则被新亚洲人部族所吸纳,产生了混血。当然那个时候的混血规模还不是特别大。

新亚洲人部族占领岭南地区并在那里发展了一万多年后,东亚地区迎来了一次巨大变革,那就是末次冰川期的结束。距今1.8万年前左右,全球气温开始由低谷慢慢回升,天气越来越暖和,北方地区开始变得适合生活。岭南的新亚洲部族开启了北上扩张的征程。

此时,老亚洲人部族分布于岭南以北的整个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新亚洲人部族与他们的碰撞迅速展开。到达湖南的湘江流域后新亚洲人部族成功驯化了水稻,发展出了农业。有了更加充足的食物供给,就能养活更多的人,这使得新亚洲人部族具备了极强的竞争力。于是在两个族群的第二轮对抗中老亚洲人部族再次落败,历史再次重复,男性在战争中死亡,女性成为俘虏并最终被新来的族群所吸纳。

湖南永州道县玉蟾岩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将中国农业的诞生日推到距今1万4千到1万8千年前

最后新亚洲人部族完全占据了东亚大陆包括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在内的核心区,而老亚洲人则被迫迁往偏远的北方地区。大量老亚洲人部族的女性融入新亚洲人部族,越往北走混血的程度就越深,以至于最后新亚洲人的母系血统至少一半以上都是老亚洲人的M类型及其下游分支。

老亚洲人部族的母系基因全面融入导致新亚洲人的相貌发生了明显改变。来自原始欧亚部落的立体五官不再那么明显,鼻梁不再那么挺拔,眼睛变小,单眼皮数量增多。原本狭长的头骨形状也变得偏圆一点,但还没有变成老亚洲人的宽颅骨。通俗来说,就是瓜子脸变成了鹅蛋脸,但还没有变成大饼脸。

台湾一些原住民属于较好保留新亚洲人母系血统的部族,所以五官看起来立体而深邃

在经过了长久的融合后,具备新亚洲人和老亚洲人两个部族血统的现代中国人最终诞生。混合后的人种特征为肤色呈白色或暗白色,发色为黑色或棕色,鼻梁高度中等,面部扁平度中等,既有单眼皮也有双眼皮,而且越往北单眼皮越多,而越往南双眼皮越多,因为北方保留更多老亚洲人部族母系血统,南方则是以新亚洲人部族母系为主。

人工智能对海量图像数据进行运算后得出的中国人平均脸,既不扁平也不立体,属于中间值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经过漫长的民族迁徙和大融合,中国境内所有民族都是两个族群混血的产物,并不存在所谓的纯血人,区别仅仅是两个部族血统的比例多少不同而已。

感谢阅读,欢迎留言和点赞,别忘了关注我@天可汗文化 。愿意与大家分享更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类资讯。




有一个远古美丽动人的传说,从母系氏族形成原因而来双眼皮,故事的说的是,祖先母亲为给后代儿女制造衣服,日夜超劳,流汗水了,为了缝衣润滑用针在眼皮上划取汗水,常此劳累劳作而形成的双眼美,我非愿意相信这样的远古而优美的故事传说。




提问有个问题。兵马俑是单眼皮,那当时的人就是单眼皮吗?不见得!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只是非常细小的问题。作为俑的制造工匠,也是有任务的,需要整体表现士兵的士气即可!就是表现“勇武”!

那细节雕刻双眼皮有啥意义?多刻双眼皮,还有可能泥土掉落!不信你去看兵马俑的耳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5

标签:双眼皮   基因   汉族   中国人   父系   汉族人   母系   部族   汉人   单眼皮   兵马俑   血统   亚洲人   民族   类型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