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孩都怕数学,数学不好是父母的基因不好还是后天努力不够?

1、父母基因不好;

2、后天不努力。

有个数学家归纳的很好,“数学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1、如果一对父母的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比较愚笨,那孩子潜移默化中继承的方法论、基本思维方法就很难摆脱那个蠢笨的框架。当蠢笨的思维遭遇聪明、高效的方法论,如果不寻求改变自己的思维,那就只剩下抵触。这就是大多数孩子学不好数学的根本性的心理因素。

由于大多数人生活在金字塔的底部,而这种现状也恰是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论较为粗劣造成。因此,学不好数学,是很大程度上受这种社会基因、教育基因、思维基因的局限。

2、学习数学,很大程度上是扬弃旧思维,建立新思维;扬弃旧方法论,树立新方法论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无异于一场自我革命。只有能痛下决心,革除那个旧自我,重建一个新自我的孩子,才有可能真正学好数学。这个努力,首先是心理重建上的努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努力。如果心理上不肯努力,老是捧着那个旧自我不放,再怎么努力的死记硬背,数学也很难进步。




数学是一门很难的课程,从小学到大学甚至研究生都需要学数学课,小学生到研究生大部分就觉得数学难,怕数学。数学学不好,既有智力方面原因(先天父母给你)的因素也有后天努力的因素。

爱因斯坦说过“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这1%的灵感远远比99%的汗水重要”。其实数学也一样,光有努力还不行,还得有一定的天分和兴趣。对数学没兴趣,学起来会非常痛苦的。

就小学数学而言,就课本基本知识,几乎所有小孩的智力水平都能满足,所以说小学数学小孩只要对数学有兴趣和努力的话成绩应该都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其实现在很多培优已经意识到了兴趣和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培优机构现在一二年级的培优专注数学思维能力和兴趣的培养,一般到三年级才开始奥数的培训。不是所有的小孩都适合奥数,没必要每个小孩都搞奥数,适合自己小孩的就是最好的,国家这几年也意识到课奥数的负面影响,慢慢淡化了奥数。




我来分析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这里说的数学是指小学,初中或高中的数学!我经常遇到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经过指点,几乎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下面说一下主要做法:

首先开导学生,树立信心!中小学的学生都是生龙活虎的,活力最充沛的时候,没有什么差别,谁都能学好数学!告诉他是因为成绩不好,他才怕数学,现在就来提高成绩,好不好?加油!把学生学习数学的劲头鼓起来,信心也有了,不怕数学就走出了第一步!这样的意思经常的讲,在他学习数学遇到困难的时候,更要讲,不断的鼓励!

其次就要在战略上藐视困难之后,在战术上就要重视困难了!这就要做具体的事情了。先看以前阶段考试,期末期中考试卷子,分析有哪些错误,以及出现出错误的原因,再归一下类,有针对性的安排题目,解决问题!选题时,难度不要一步到位,而是逐步加大!实际指点是很细致的,比如马虎出错丢分,就能找出很多原因!另外还要指点他如何去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概念,公理,定理,以及推论,如何去运用它们!在处理习题时,应如何去思维,分析等等,就不一一叙述了!

总之,一定要要有耐心,要坚持,不怕反复,因为不会一步登天的!最后一定会克服怕数学的心理,取得好的数学成绩!






我觉得是后天努力不足吧

一个人的数学能力往往不是天生的,数理能力的培养通常是靠后天的引导与学习,与他人产生距离,有所不同的。

所以,有的人天生语言学习能力比较强,是因为在遗传和基因方面比较有优势,再加上后天引导比较成功,就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了。

反观一个人的数学学习,成绩不好,这不是因为这一部分人特别笨,也不意味着一定要补习班、特长班这样的学习,才能让孩子进步,而是因为我们天然地缺少阅读和数学基因,必须靠后天努力来建立思维通道。




怎么说呢,楼主的问题分为两部分,先天和后天。对先天智力低下的孩子来说,楼主第一个分析就是是的。可是,现在有很多很多智力正常甚至超常的孩子,由于学习能力不足而导致学习成绩不好,被误会成智力低下,更多的误会成后天不努力、不爱学习,这样的误会形成了家庭紧张的气氛,一提到学习做作业就鸡飞狗跳,到后面就真的成了厌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如今这样的孩子很多了。




对于孩子的学习问题,我发现很多时候,家长其实会误会孩子,家长所看到的孩子的问题,更多的只是孩子的表面行为问题,其中更深层次的问题却没有被提出来。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孩子,在他三年级以前的学习成绩都挺不错,但到了高年级学习就开始有了明显下降,家长也很担心,觉得是自己过于忙活自己的工作,忽略了对孩子的关注,使得孩子无心学习。

很多家长的想法都是一样,重点是放在孩子的行为变化上,然后以自己的分析做出判断,但事实却不是如此。

有的孩子成绩下降并不是她不想学,而是因为她真的不会做。

这和孩子的学习方法也有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孩子数学差的问题。

空间表征能力和数学息息相关,如果没有空间表征能力,就无法将具体的实物抽象成最简单的模型。

所谓空间表征就是一种抽象的空间关系,是一种“示意图”式的表征。比如当我们说“苹果在橘子右面,梨在橘子左面”的时候,我们有可能将苹果等具体物体简化为一个抽象的圆圈或者点。

马库斯·克纳夫等人认为,人们在推理过程所真正依赖的是抽象的“空间表征”。如果孩子没有空间表征能力,自然在算数时,尤其是10以上的数字加减就会出现问题。

你让孩子用画来描述“我有2个棒棒糖,爸爸有4个棒棒糖,妈妈有6个棒棒糖”,往往孩子画的是具体的棒棒糖,而不是抽象的点。

这样如果她要计算“我有2个棒棒糖,爸爸有4个棒棒糖,我和爸爸一共有多少根棒棒糖”,那他脑子里就必须想象出棒棒糖来。

这时孩子就会有一连串的问题:有那么多种棒棒糖到底要哪种呢?上次吃棒棒糖是什么时候呢?棒棒糖是什么味道?

如果题目再难点,她就会觉得自己根本算不过来,所以当孩子无法空间表征具体事物时,就必须死记数字和规则,这不仅费神,还容易出错。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数学比较差的原因了。

其实要把“竖式加减法”就运用到空间表征,孩子要理解“做减法时那个借位的点是什么意思,做加法时和超过10要怎么向前进1”。

只要有空间表征能力,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内在的数量关系,再加上足够的练习,便可以很快熟练了。

那我们该怎么锻炼孩子的空间表征能力呢?今天我分享一个方法——抓空训练、

比如,你让孩子先想象“2根棒棒糖”,然后让他在空中抓,想象自己在抓棒棒糖,抓得很紧很紧,最后棒棒糖会被抓成什么样?一个小点嘛,这就是初步让孩子体会什么是空间表征。

抓2次就是2根棒棒糖,3次就3根……是不是很简单方便。

1-9练习好了,可以再抓“10”,让孩子一把抓住10根棒棒糖,用力抓紧,又变成小点了,这个小点比刚才“1根棒棒糖”的点大点儿……

再然后呢?

“我们总是画点,好不方便啊,干脆发明点符号表示这些点吧——1,2,3……10,100,1000……。”

就这样,我们就可以帮助孩子完成具体形象到符号表征的过程。

空间表征能力差的孩子计算不行,对应用题更是没辙。如果你发现孩子的数学越来越差,不妨可以看一下是不是孩子的空间表征出现了问题,孩子的学习难度增加,对其适应的能力也需要时间,家长一开始不必过于担心,多给孩子一些时间,陪孩子一起发现问题,一起成长。




很多人误解了基因的作用,基因最大的作用就是给了你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个健康,可不是外表看上去健康就行,你身体的健康程度决定了你承受压力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个旧   基因   方法论   后天   努力   数学   表征   棒棒糖   抽象   智力   思维   小孩   不好   父母   成绩   能力   孩子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