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星开演唱会,是否会出现亏钱的情况?

看什么级别的歌星,张韶涵在节目里说过,大多数歌手开演唱会都会亏钱,但是像周杰伦这种级别的 门票一票难求,而且一个巡回演唱会就是几十场,这种是赚钱的。开演唱会赚钱的也没几个,周杰伦 张学友 五月天 刘德华 林俊杰 这种是包赚的




歌星开演唱会,一般来说非常火爆,如刘德华、张学友等这样一些超级受欢迎的明星,他们都会盈利,赚得钵满盆盈。但也有出现亏损的情况。下面我们举例来说说那些开演唱会亏本的明星吧。

NO.1雨神——萧敬腾。萧敬腾是华纳唱片最卖座的男歌手之一,他的首张唱片就让他入围金曲奖,一路走红,深受许多人的喜爱。但不知什么原因,萧敬腾一开演唱会就下雨,这样来观看的观众就少了许多,演唱会不但冷场,还亏本。因此,萧敬腾得了一个“雨神”的称号。实在是匪夷所思,听说过自带流量的,但像萧公子这样自带雨水的,还是第一次知道。如果萧敬腾穿越去古代,肯定会大赚特赚——专职求雨。哈哈,没准还能封爵娶公主呢。

NO.2灵魂人物——林忆莲。林忆莲能歌善舞,她是拥有卓越的语言天赋和把控舞台能力的全能唱将。因为她灵魂般的演绎和迷人的嗓音,还被誉为“香港史上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歌手之一”。但在2013年的一次演唱会中,林忆莲一次性亏损100多万元。

NO.3甜心教主——王心凌。作为曾经红得发紫的甜心教主王心凌,不但在乐坛特别火以外,也走穴主演偶像剧,非常受欢迎。但一代新人换旧人,甜心教主王心凌于2017年在成都举办的演唱会非常失败,票价低到两位数,还坐不满。可谓惨到家了。可惜了,我心爱的甜心教主啊。心疼3秒钟。

我是@伸手暖阳的元宇宙 关注我不迷路




第一个让人想起的就是杨坤,不知他当年的演唱会开完没。

作为80后,我所知道的像周杰伦,刘德华,张学友,伍佰等他们的演唱会是一票难求的,当然赚得盆满钵满,想亏都难。

薛之谦,张艺兴,易烊千玺,华晨宇等这些新起之秀没怎么关注过,90、00后疯狂追星,他们的演唱会也挺火的。作为80后表示不认识,没听过。就好像当初我们追周杰伦的时候大一辈的人也看不懂。

不过新起之秀也就开开小型演唱会吧,与周杰伦,刘德华等大型巡回演唱会是不能比拟的








主办方亏钱,歌手永远不亏,学生黄牛最易赚钱。

如果你是从事公关演艺或者票务行业,从入行开始就会得到一个消息:国内演唱会最终承办方,除了陈奕迅、张学友、邓紫棋歌手之外,演唱会的最终票务收益,绝大部分都是无法盈利。即使是周杰伦也无法保证100%盈利,而王菲直接是压力拉满,2016年主办方血亏。

我们以2016年王菲演唱会为例,简单解析一下:2016年王菲的经纪人抛出消息:天后王菲复出演唱会,代理费整整一个亿,这一个亿之中,王菲个人收取一小部分,其他归入公司所有,但是王菲是自己公司,所以就是王菲;

代理费是什么意思?是王菲所属的经纪公司以合同制出售演唱会承办资格,由从事各大大型演唱会的公关演绎公司来竞标。最终的演唱会票房和王菲的经纪公司无关,王菲方面只拿这1亿。

也就是说,演唱会行业最终的票房压力并不是在王菲经纪公司方面,而是和王菲经纪公司对接的一手公司,我们假设是公司A。王菲的演唱会主办权在公司A手里后,是否就是公司A来做演唱会?答案是:不是。

公司A花了1亿的预期,他们会以更高的价格抛售给下一家接盘公司。这样的结果有两种,成功抛售和未成功抛售。成功抛售那么王菲的演唱主办权会造成第一次溢价,公司A资金回流,赚钱走人。由公司B来接盘。为成功抛售,会进入寻找承办方。

主办方和承办方,存在是一家公司和两家公司合作。这里又会出现一次溢价,一般而言,主办方会在自己的投入基础上加入自己公司的预期利润,再转手或者找承办方合作。如果是两家公司,那么承办方会再加入一次溢价,因为演唱会的举办费用本身就是需要纳入。

演唱会的经济逻辑是:

1:歌手和经纪公司签订第一份演唱会收益合同,华语1线歌手整个演唱会巡演费用在600W起步;歌手签订完合同后,演唱会最终效果就和歌手无关。王菲大概在1000W左右;

2:经纪公司打包演唱会主办权,第一次溢价出售,在600万的基础上,根据歌手名气溢价。比如王菲的十倍溢价。经纪公司完成抛售后,经纪公司退出,演唱会最终效果和经纪公司无关。拿钱走人,配合即可。

3:大型传媒/公关公司购买歌手经纪公司的演唱主办权,完成第二次溢价。再抛售,或者直接承办。这个过程会持续很久,多一个公司参与,溢价就多一次。

4:最终落定,主办方和承办方确定。以上所有的费用来源和票房压力,都压在了这一步。主办方和承办方开始按照溢价+自己的收入预期来确定票价。

到了第四步后,就完了吗?错!才刚刚开始:因为接下来会进入更为复杂的环节:票务定价和代理商销售,也就是溢价原则和黄牛分销阶段。

溢价原则和黄牛内定分销;

一次大型演唱会,一般而言不低于9场。那这九场之中,会有票价逆天的上海站,会有票价低迷的延吉站。那么演唱会的票务该如何确保完成承办方的预期?答案是将延吉站的预期亏空算入上海站的票价,同时在座位上分级。

对于主办方而言,他们的溢价原则就是分摊风险,提高上海站的门票。提高的定价是建立在一切费用之上的溢价利润空间。这种情况就会造成资金压力过大,那如何分摊这种压力?答案是:代理和黄牛!

本质上还是资本游戏,代理和黄牛开始分摊主办方的压力。这就导致了一个情况:

任何一场知名歌手的演唱会,当他的门票开始在两大网络平台上公开销售时,最便宜的两档500块和700块瞬间没票,可以购买的票价起步会在800-1000元左右。你买的时候,会有一种错觉,就是很多人买,如果我慢一点就会错过的心理。实际上,理论上不可能买得到最便宜的票价。因为那些票一般都在代理和黄牛手里。

先说代理,代理会以内购的形式存在。是直接预留票位的,并不在实际公开销售之中。这部分会以主办方旗下的工作人员,和各大业内活动群体为主。这里面又存在很多级代理和分红。

黄牛就很好理解了,他们不属于后台操作,而是他们会在第一时间以软件形式去抢占平民价位。这里面以学生黄牛为最大收益群体。但是黄牛的风险实际上更大。比如王菲天价票价之中,黄牛就是最终的买单者之一。

对于主办方而言,他们是乐享其成的,因为这是票房的一部分,甚至说有一部分的主办方操盘。

天价票产生,造成没有购买欲望,整体票房崩盘。

我们来盘点一下,演唱会的举办之中,大众的票价要为多少人买单,而且各个部分的心理分析,就能知道为什么开演唱会血亏的原因。

1:歌手个人费用。以王菲为例,签订合同后,王菲是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和动力存在,所以就存在准备不足。比如2016年王菲的跑调破音;

2:经纪公司费用。经纪公司比歌手的积极性要高一些,因为买卖费用并不是一次性付清,但是也仅仅是大一些,并不是很多。

3:主办方费用。存在多次溢价的可能,而且大部分情况下会是外国公司切入获得主权,然后二次转手给国内公司。

4:承办方费用。也就是最后一个最大压力票房的存在,也是最大锅的存在。他们直接承担了票房压力,在承办方上面的存在有合同保护,当然如果主办方和承办方是一家则是较好的存在。而在承办方下面属于不可控因素。双重压力之下,大型演唱会承办方的油水很少。而且容易出现因为偷工减料造成的各种舞台事故。比如:摔倒、工伤之内

5:代理商:刮羊毛的存在;都是一些老手,他们对于代理更多的是赚一层很薄的转手费。也是二手市场的主要存在。他们追求的是稳定的收益和数量,对于票房贡献是要大于黄牛的。

6:黄牛:投机的存在。黄牛是承办方最难以控制的存在,因为他们无法区分,比如学生黄牛的存在。他是潜在受众。他们的投机体现在,承办方无法收取票房。和集中压货到尾期。这两点都是承办方最难以解决的地方。尤其是无法收取票房这一点,他的黄牛利润是远远大于代理的。

所以,本质上谁都可以刮承办方和主办方的利润,而最终大众面对的票价风险,是会造成大规模崩盘的。

所以,歌手本质演唱会永远不亏,而主办方和承办方血压拉满。




让我想起了 黄国伦 [捂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延吉   甜心   主办权   溢价   周杰伦   黄牛   歌星   教主   票价   票房   经纪   演唱会   费用   压力   情况   歌手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