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分享下70年代小笼包子的制作方法吗?与现在的制作方法有何区别?

大家好,我是明泽美食,我的回答是:70年代的小笼包配方与现在的小笼包做配方,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毕竟那个年代没有那么多调味料,做法也不那么复杂,所以它的配方也是很简单的,而且每个地区的做法也不相同,我只了解我们当地小笼包的原始做法,下面我就为您分享一下70年代的小笼包配方与做法吧!

小笼包

所用食材:面粉900克,面肥100克,面碱10克,猪肉馅儿600克,姜末10克,葱末50克,盐10克,味精2克,香油50克,酱油50克,花椒水200克,海米30克,骨头汤100克。(这就是我们当地70年代小笼包的配方)。

做法:

①将面粉分为两份,一份加冷水250克,和制成水面团,另一份加入100克面肥,250克温水和制成发酵面团,在发酵面团发酵完成以后,我们用少许温水将面碱融化后,倒在发酵面团中进行中和,揉制均匀以后,将发酵面团与水面团合在一起,揉和均匀后进行二次醒发,时间在半个小时左右。


②将肉馅放入盆中,加入精盐,倒入200克花椒水和100克骨头汤,按顺时针方向搅拌,直到将肉馅搅至粘稠上劲时为止。

③肉馅打水搅拌完成后,我们将葱末,姜末,海米,味精,酱油,香油放在肉馅中,将它们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小笼包的包制。

④ 将醒发好的面团搓成七分粗细的长条,揪成80个面剂,将面剂擀成中间稍厚边缘稍薄的圆形剂片儿。

⑤将包子皮放在左手中,右手将肉馅儿打在皮中间,右手提褶收拢剂口,即可完成小笼包的包制。


⑥小笼包包制完成以后,我们在小笼包蒸屉上铺上一层屉布,摆包好的小笼包摆在上边,放在蒸锅中蒸制十分钟即可成熟。

小笼包的制作要点。

①制作老式小笼包,必须要使用半发酵面团,也就是一半水面团,一半发酵面团,将两种面团混在一起就是半发酵面团,用半发酵面团的优点就是,包子皮有弹性,而不会让包子馅中的汤汁溢出,吃起来的口感也更好。

②小笼包的肉馅,必须要经过打水搅拌,这样可以使小笼包的肉馅含有一定的汤汁,并且吃起来更加的软嫩鲜香。

③蒸制小笼包时,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即可,不可蒸制过久,如果蒸制时间过长,小笼包的口感会不好。

——最后总结:关于70年代小笼包谁有配方的问题,。我的回答就到这里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做为一个7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真的也很怀念那个时代,但无论怎样都已经回不去了,只能将那年代美好的的回忆,在重新记起。我是明泽美食,感谢大家阅读本文,如有不足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栏留言互动,谢谢!




谢谢邀请!八二年毕业后到清真食堂上班学厨,饭店当时对外经营的小吃其中有包子蒸饺和馄饨,有陕西,河南,江苏的三位师傅,都是做小笼包子的高手。

当时对外卖,蒸的是大锅大笼包子,两个包子:二两粮票一毛二分,俩个。一碗馄饨:二两粮票二毛肆分钱,一碗。

最爱吃的当属跟师傅学会的,小笼灌汤包子。

如果想吃爱吃,在家里自己做也很简单,首先,卖二斤绞肉(自己加工也可),姜盐鸡味精酱油适量放入肉中,将二斤葱白切成碎沫待用。调料只需要用好花椒和小茴香两种,根据自己的口味,喜欢麻多加花椒。

锅里倒油适量,放入调料小火慢慢炒干香脆捞出,倒在案板上擀面棍擀成碎沫后,一半拌入肉馅中,另一半和炸调料用的油,一起加入切好的大葱里拌匀。(现在调料面方便,可以自己买)

二斤肉馅放盆中加入温水约6两(加多汤多,加少汤少,具体自己控制),用手或多双筷子超一个方向,猛打转300圈,歇一歇,再打200圈后,用筷子抄起一分钟内,不往下滴汤水即可。

给拌匀的葱沬里再加适当的香油,拌匀后倒入肉馅合并搅好拌匀即可。这就是小包灌汤包馅的调制配方。

最后蒸的时候,用发好的面团,加入少量用温烫水合好的面,二合一 揉匀就可以擀皮包包子了。

传统小笼包子配方,如果在家做熟练了,以后自己绝对可以开个包子铺。祝你心想事成![耶][耶][耶]







就是给你配方也没用,关键的猪肉味道变了,所以整体包子的口感就不好,这是影响原因




[撒花]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可以帮到您。我也不确定我做的是不是您说的70年代口味,您可以借鉴下,反正我觉得非常好吃!

我是个特别爱吃小笼包的人,但总觉得外面卖的不干净,所以就自己学来了这样一套配方。

[心]【食材】

猪肉馅250克

生姜15克

大葱50克

料酒12克

蚝油10克

生抽20克

鸡精2克

老抽10克

白胡椒粉2克

食用盐5克

五香粉1.5克

食用油20克

包子皮:普通面粉280克

温水150克

酵母粉5克

无铝泡打粉3克

[心]【做法步骤】

1.酵母粉先放入温水中溶解,溶解后再倒入面粉中,边加酵母粉边搅拌,最后揉成光滑的面团,放到温暖的地方醒发

2.趁着醒面时间来调肉馅,猪肉馅里加料酒,生抽,老抽,调均匀后加蚝油,葱姜末,再放一勺食用油,加盐,胡椒粉,五香粉,鸡精。调匀即可

3.看面团醒发到原来的两倍体积大后,并且呈现蜂窝状态,取出面团不需要再次揉圆排气,直接按扁成面团,分割小面剂子按扁

4.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包子皮,然后将馅包进去,收口捏紧

5.如果是夏季,不需要进行二次醒发,直接凉水上锅,水开后再蒸15分钟即可

6.关火后再焖1-2分钟取出,就可以吃了!

[ok]小窍门

1.小笼包与其他馒头包子之类不同的是,暄软。所以不需要经过二次揉匀,只需要按扁排气即可

2.冬季和夏季的醒发时间不同,所以醒面不要看时间,要看最后的醒好状态

3.不需要二次醒发指的是夏季,而且不醒发就得凉水上锅

4.小笼包暄软好吃,与第一次醒发程度有关,醒发时间刚好才暄软,醒发过头也不行。

[比心]以上就是我做小笼包的食材跟过程,您可以尝试做下,看看是不是您说的那个味道,哈哈,希望您能喜欢,谢谢!









70年代的小笼包,嘿嘿,看来哥哥也挺怀旧的,像我这80后的,也会常常怀念小时候的味道,至于70年代的小笼包,我父亲奶奶那两辈人,再熟悉不过了,我刻意问问我奶奶的详细做法,并且还亲手给我做几次,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


不管是哪个年代的美食,同一道美食在不同地区做法也不同,下面我就详细分享下,我家我奶奶的经典做法,我的坐标是河南平顶山,下面我详细说说



一、制作包子皮

像70年代,是没有现在这样的酵母的,蒸馒头做包子需要发面的时候,都是用的老面头,作用就相当于现在的酵母,老面头就是上次用剩下的面,整一小块出来,直接放到面缸里就行了,放一段时间,面团就会变的非常硬,用的时候要用水溶化开,并且非常酸,然后就得加碱或小苏打来中和酸,这就是为什么原来蒸馒头包子时要加碱的原因了。


蒸小笼包,一般来说是用死面蒸的,但也有些地方是发面,但那时候我们这里更正宗的做法是,半发面,也就是半死面半发面。


我以500克面粉为例,分成两份各250克面粉,其中一份做死面,里面少加点食盐再加温水和面即可(加盐可以增加面团的筋性,蒸出来更筋道,少加点即可,不要太多了),另一半面粉做发面,整一块老面头用温水(约10克即可)化开,倒入面粉中,再加入120克温水,然后再加入1.5克碱或小苏打(当时比较穷,科技也落后,一般用碱,因为碱便宜)



两种面团和好后,再混合一起揉几分钟,然后盖起来让它饧发,饧发至1倍大,取出揉面,切长条,下剂子,剂子要下的小一点,因为是做小笼包的,包子非常小的,基本上擀出来像饺子皮一样的大小及厚度,既要小还要薄,这样做出来晶莹透亮,筋道且柔软。


二、制作包子馅

小笼包的包子馅与正常包子馅还不太一样的,最主要的区别就是馅里的鲜汁水,这一点非常重要,小笼包其实好吃就是因为它皮薄,好吃的馅料及汁水。吃的时候,边吃边喝汤汁,哇,真的是爽。


做馅一般是猪肉、葱花、姜、花椒水、香油、高汤这些原料混合制作,制作出来既有馅的美味,又有鲜香浓郁的汤汁,再加上非常薄的包子皮,吃起来是真的舒服。



高汤:一定得熬高烫,用大骨及鱼肉熬制,熬制出来既香又鲜,这是重点

花椒水:煮点花椒水,增加馅的香味,并且还能去腥味。

最后就是加点香油、葱花、食盐等调味料。


总结:好了,以上就是我奶奶的经典做法(我奶奶今年93了,这也是我们河南这边的做法)可能不同地方有所差异,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去帮助,大家制作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改良下。




这个听别人说过,主要材料就是面粉猪肉

面发开,猪皮熬猪皮冻,猪肉切成末,加入葱花猪皮冻切末,搅拌均匀,赶成小记子,包少许馅料,然后开水上锅蒸10分钟左右即可,小包子容易熟




说说江苏小笼包子吧!小笼号称早点中的千斤小姐!难度大点,无论面,馅,蒸多一份不行,少一份不成。简单讲:烫面,馅中肉和皮为3:1或2:1(根据个人喜好)。蒸更讲究!包子蒸鼓起来立刻下笼,多蒸就过火了,包子塌了难吃!馅中的调味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




即便有配方,你也吃不到那个年代的味道了,面粉不是那个面粉,肉也不是那个肉。




农家自养猪肉(吃草吃粗糙粮食1年出栏)1斤,一风吹麦子面2斤(上过化肥的不要),黄豆酱油(没添加剂的)大粒粗盐(加碘细盐不要)大葱,生姜(不打农药不上化肥,上农加肥),这些食材备齐,我能包出老味道包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小笼包   包子   年代   发面   肉皮   肉馅   面团   香油   花椒   制作方法   温水   猪肉   面粉   配方   做法   美食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