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和私企的差别在哪?

我本人在国企工作时间不长,但是我表弟在一个县城国企工作,具体叫什么我就不方便透露了(你们懂得),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我就来说一说在我眼中国企与私企的差别。

1、午休

国企:中午12:00休息,下午1:30上班。在11点左右基本不接受办理任何业务,11:30基本上办公室就没人了,下午两三点有的工位还空着呢。

私企:中午12:00休息,下午1:00上班,我认为最牛的人是12:01分出去吃饭,而多数人都是要等五分钟才走。下午到点上班,要是还有趴着睡觉的,等着被谈话或被扣工资吧。


2、请假

国企:请假论天请,根本没有半天这说。若是临时有事外出,赶在下班前能回来打卡,这种情况跟领导说一声出去办公事就完了,都不需要请假。

私企:别说半天了,我曾经在一家私企按小时计算的,有事去机场接个人,都要请一个小时假,别想着占公司一点便宜。


3、节日福利

国企:这么说吧,我表弟家里的生活用品这么多年就从来买买过,米、面、油、毛巾、牙刷、洗衣液、洗发水等等,在我表弟家都是一堆一堆的。现在虽然说没有这么多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国企毕竟有着一套完善的制度。

私企:想发什么发什么,饮料、饼干、啤酒、小礼物,说白了,都是不值钱的。最重要的是小企业根本没有完善的福利制度,都是临近节日看别家公司发礼物,才想起来自己公司也要发点,然后忙忙张张去买礼物。我就曾在十一接过公司发的两箱水果,一箱葡萄、一箱橙子,回去打开发现葡萄都烂了,橙子烂了半箱……


4、报销

国企:报销只要金额和项目能对上,没有发票的项目可以找代开,算上税点一起报销。贴票要求很宽松,和财务关系好,基本上都是财务帮忙弄了。

私企:相信这个痛凡是找过财务报销的人都有体验,每次进财务室都是一颗忐忑的心,这个不能报,那个不符合标准的,头都大了,至于让财务帮你弄,快醒醒吧。


5、加班

国企:加班制度很完善,各项权益都有保证,但是国企很少加班,也不鼓励加班,如果加班大多数也是为了顶休假。

私企:这周你就加了4天班,好意么你?来来来,这个项目甲方比较着急,这周末加班,等项目完事后给大家串休(项目完事后就忘了这茬或是又接着下一个项目了)。至于加班费,来,先把项目完成,之后再谈加班费。


6、加薪

国企:完善的薪酬制度,怎么涨的,怎么降的,都有据可依,让你心服口服。私企:看你的价值,给公司创造高价值,下个月马上涨工资;当你没有价值了,说降就降,需要啥依据?全看老板心情。




谢邀。本人现在在私企工作,说说自己的感触:1.私企一切以降低成本,取得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本就是无可厚非的,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老板,赔本的卖卖你会干吗?以我现在工作的单位为例,我们生产国五标准的汽油,含硫量有一个A级控制指标,超过这个范围,产品就不达标,低于这个指标,对整个能耗方面就会产生浪费,成本就会增加,所以公司要求严控这个指标就好了,左右都会面临考核。2.私企以压榨员工的剩余劳动力来赚取利润。还是以我们这个行业为例。国企的话,一些杂活、维修等的重活累活都是承包给外来施工队来干的,正式员工只要正常上班,干好份内的活就好了。而私企为了节约这部分开支,会把所有的活都交给自己的职工来干,而且不会另付酬劳,这就极大的节省了开支。而私企员工,由于接触的多,干的活多,技术上也就会有更多的收获。3.国企和私企的“家底”不一样。由于两者的预算来源不一样,也导致了在能耗上一个是大手大脚,一个是勒紧裤腰带,这就好比一个家境殷实的富二代和穷的吃不上饭的穷小子的区别。而且国企的员工考核远比不上私企那么严格,相比于私企,国企的员工更多是旱涝保收的固定工资,而私企的待遇则与企业的效益挂钩,倒逼着你去努力干活,这个意义上来说,私企员工更加的有工作积极性。




我大学毕业十年了,在某世界500强的国企呆了八年,后跳槽到私企,工作2年了,窃以为比较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国企像个虚大胖,整天猛往嘴里塞东西,却一直叫喊着饿着呢!对市场的反应动作慢。占着国家的优质资源,却患上严重的消化不良,拉出的粑粑把身边的小鱼小虾喂得膘肥体壮的。不过也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私企呢,对市场的反应比较敏捷,以追求利润为首要目标。我认为一个企业承担着五种责任:1.为资本主谋求利润,2.为职工谋求福利,3.为消费者保障质量,4.为国家创造税收,5.为社会承担责任。私企非常看中第一点,而国企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承担的责任比较均衡,比如我在国企工作期间,参加了很多次的抢险,地震,滑坡,铁道塌方,泥石流等,这些都是无偿的,虽然后期多多少少会有些奖励,但总的来说是亏的。很多人都说国企慵,懒,拖,浮,空。其实也不全是这样。在私企里,一句话:一切以创造利润为首要目标。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看法,轻捶之。谢谢





总体来说,国企还是相当好的。

首先是行业都是筛选过的,很多人说二十年前国企怎么样,但那时只有国企,只要动就必然会动国企,经过一轮甩包袱,国家还捏在手里的都是优质资产,所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外企可能最大的危机就是中年危机,失业压力无处不在,业绩不好了裁,大环境不好了裁,公司被收购了整个部门都裁,参见被微软买了的诺基亚。对年轻人来说,刚入职场,能打能拼,收入高环境自由的外企棒,好,甚至出差多都当作是公费领略大好河山的机会。但成家立业以后人追求的就是天天能按时回家看老婆孩子,外企满足不了,而且你一旦失业供的房子车子...幸福感在结婚后会瞬间失去。

民企,互联网算个特例,因为这行国企玩不转,外企进不来,参见其他行业的外企。传统行业基本上一无是处,行业上是国家看不上的,政策上拿不到补助,公司利润就低怎么给你发高薪?除了少数巨头,大部分规模也小,一个风浪进来船翻了大家都玩完。联想虽然是民企,但是好歹也有30%+的国有资本,所以说能做大的民企没有一个是单纯的民企。

国企,得分总部管理和基层业务。比如电网,在国网总部做投融资的和在西部大山里爬输电线的,都是国企,但是能一样?

国企基层岗位,不要去,国企的特点是全国铺摊子,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别说一线二线,直辖省会,就是西部的地级市里都超编了,哪里才确人?一线。银行你去了九成九是柜员当到老,省会也没戏,肯定是地级市慢慢打发,说不定就在某个一线网点。关键是对于应届生来说,这是未知的,很多情况下是某省统一招聘,来宣讲的都是省会机关的人,你以为会和他们做同事,进来了一分配,你才知道去的是某个县的某个网点,想走也晚了,已经不是应届生了。

这一点上不如外企和私企,外企和私企受规模限制,往往都是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布点,你进去了不会担心会被基层到太偏的地方。

总部难进,但是一旦进了基本上就是体制的大门口:按我的说法,刮风下雨了可以缩进去躲雨,地震火灾了跑出去也快。

说能进去躲雨:和体制外比不用担心失业,没有业绩压力,上级给的任务指标分解给下属各单位会完成的,不用你总部操心,不在一线,加班出差都是偶尔的事,生活质量很高,上班偷偷懒也没事,领导都有单独的办公区,看不见你,总部又不直接面对客户,外人也进不来不怕被拍了发微博。如果你得了什么慢性病,没法上班,外企会fire u,私企会赶你走,国企会把你调到工会,发基本工资。

说跑出去快:和体制内比,公务员的工作经历被文山会海占据,开会、报告这样的技能离开体制后价值不大,人脉现阶段也很难有效变现,纪委不高兴啊。国企总部多是资本操作层面,工作经验市场上有需求,借着国家的平台混几年工作经验出去薪水翻n倍都正常,还合理合法。

互联网行业当我没说。



国企比较难进,进去之后没关系很难升职,干最低岗7.8年10年的大有人在,干活的人少吃饭的人少,下面的人累,上面的人轻松。就因为安定,没压力,国企基本不会辞你。生活条件,福利待遇都比较完善,但是工资基本处于饿不死人,也发不了财那种。

私企的话比较看中你的能力,有能力升岗不是太大问题,相对来说各种条件待遇没有国企好,工资相对高点,但是各种杂活比较多,节约成本,最重要的是私企很容易给你一种随时抄你鱿鱼的感觉,心里压力比较大。

建议缺少能力的去私企锻炼几年,完了有能力,有机会直接进国企当个小领导,那日子就不一样了。




谢谢邀请!

本人年轻时,在国企工作20年,以后在私企打工。大型国企比较正规,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法,属于必须的。小型国企仅仅在个别方面稍差一些,估计企业领导是关系户,能力较差。但是他不敢过分瞎胡闹,假设众多职工向上一级举报,他的乌纱帽肯定丢了。国企经营的基本上都是垄断性质的产品类型。国企总体来说还是正规的,这是由企业性质属于国家决定的。

私企的性质就是个人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老板。就算执行劳动法也是被迫的,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可以理解。大型私企(民企)相对正规一些。小型私企有可能非常好,也有可能特别差。这取决于老板个人的性格、素质、品德等各个方面。

了解了这些情况,就对企业内部发生的事情有了合理的解释。

国企比较稳定,你如果不想当官,不想得到额外利益,一直可以平安干到60岁退休。

私企大起大落,老板可以任命你当总经理,也可以任命你当厕所所长,不想干就走人。前些天,曝光的视频,老板让员工在大街上学狗爬,互扇耳光,下跪等等。私企老板每个月发工资都要算计,可以每月给你三千,也可以给你三万,采用明里暗里的方法。有可能对你非常好,好得难以想象。主要取决于你的能力和利用价值。假如老板任用笨蛋关系户,这个私企很快就倒闭了。





我说说我在国企的这些年感受,当时写过一篇文章叫国企管理之邵殇,头条都没给发布的机会,估计是过于敏感的话题,今天正好借这里把我写的东西拿过来,说错勿喷

作为一个工作十几年的“老国企”,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国企的一点感悟,有的朋友会说国企有的问题私企同样存在,我不否认,但只能说国企问题更甚而已

国企管理的“标签”

唯上心理:国企的很多管理者存在严重的唯上心态,为什么这么说,很简单因为能留在国企工作的管理者无外乎几种人1是求安逸等着退休2是没能力得过且过3是有背景坐享其成4是有能力但缺乏魄力。无论以上那种心态都不敢得罪上级,因为他就能直接决定你的职务和薪酬。反观但是国企的员工过的洒脱些,没有那么多的束缚。

内耗严重:国企的管理相对私企而言更注重形式,一项工作下来层层审批让人不胜其烦,明明直线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要饶一个大圈,才能展示管理者的能力

工作壁垒:国企管理者普遍存在的心态就是无过既是功,这就造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事原则,能推则推,能挡也挡

国企的狼狗精神

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培训,老师拿私企和国企举了个例子。私企就像是狼,出生后每天面临着生存的压力,非死即生的处境逼出了狼的本性,敏锐的嗅觉,契而不舍,团队协作精神。国企就像是狗,生下来就有吃有喝,不用为生计所担忧。但是有些国企现在提出了市场转型,吃饱后还要和狼抢资源,他把这类企业比喻成狼狗,哪边也靠不上,我就在这种企业上班,呵呵

国企的忠诚度

我认为在国企很少有忠诚度可言,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国企的员工看到了太多的问题,心寒了,但是圆滑的处事原则都会回避问题,其次现在是个比收入的,晒年终的社会,看到了收入的差距却看不到能力和付出的差距,何来忠诚可言

政绩大于业绩

国企的管理者做事很多都会去考虑在政绩上对我有什么帮助,上级对我会是一个什么看法,试想这样做出的决策对业绩会有多大的帮助呢?

想的多做得少

你要是问我国企管理者每天干的最多的一件事是什么,那就是开会。开会的目的是统一思想,整合资源,制定方案,但是过犹不及呀,每天都在开会,一件小事反复研究,迟迟拿不出解决方案,因为什么呢没人敢做决策,怕担责任,往往最后的结果就是再议。这样的工作效率怎么能提升呢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国企不是没有人才,这么多年的发展,国企也有很多优势,如果每位国企的领导都能过多承担一些责任,敢于放权,学会创造并留住人才,国企同样会获得新生




我在国企干了二十年,终于忍受不了国企的僵化下海创业了。

对国企的评价应该说,九十年代的企业都是非常优秀的,我哪时在师傅呵斥下形成的严谨作风受用到现在。但现在的国企,依靠的是国家的资源,享受特殊的呵护,处于垄断地位,企业的领导和员工远离市场,与其说其是企业,倒不如说是机关更准确,如果将国企承担的工作向社会购买服务或许效率更高。私企不仅没人疼的孩子,还要防止国企翻个身打个哈欠时压死一片。说私企唯利是图,以假谋利,哪是过去一代的企业,这些企业在这两年的转型升级及供给侧改革中已经被淘汰了。现在做生意越傻越好,产品越精越好,服务淘心淘肺,再说这是一个合作的年代,私企也许成为过去,多元股份制将是企业主流。



国企和私企的差别在哪?

国企和私企主要差别有以下

①:企业资产性质不同

国企是资产国家投资的,归属于国家,称“国有资产”,根据企业的规模,称大、中、小型国有企业;现在有的以“股份制上市”称“股份制公司”。国企规模大小,其管理层级别有很大区别,大到省部级,小到厅局级……

私企是以家族投资、个人投资成立的企业;根据规模大小、股份合作成立“股份制有限公司”,企业资产根据股东占股比例;当然了,股份占比高的,进入董事会管理层。还有企业规模较小的家庭式私营企业,管理层基本上都老子、儿子、孙子…

②:企业人事员工组成

国家企业的上层建筑,有国家任命担任,特别是一些高科技企业、国家重点企业,每年都要吸收一批重点院校毕业生,接受国家“科研立项项目”,还要招聘一些普通岗位工作人员。

私营企业规模大的,也要从社会上高薪聘请人才;也有企业的科研团队,重视科学技术,提高产品价值竞争力,创造效率;普通员工也要从社会上招聘进来,签订“劳动合同”。

③:资源

国家企业占有国家重要资源开发有绝对发言权;而私有企业要靠实力去竞争投标争取国家“资源”开发权。

④:税收

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都要向国家缴纳各种税项。

⑤:待遇

国企工资待遇原则上比私企好,但是要取决于你的职位、岗位,以及企业效益。

私营企业工资待遇也是从重要部门领导层,科研团队管理层到一线生产工人来按劳取酬,当然了贡献越大,薪酬待遇优厚,普通员工只能拿基本工资、加班费、夜班补贴费。

⑥:节假日以及福利

国家企业职工,基本上能遵守“劳动合同法”“社保法”“职工退休制度”等享受“八小时工作制”,享受国家规定的节假日,还有年休假制度;逢重大节假日发放“过节费”以及“劳保福利”等

而私营企业,要想完全遵守规则有点难度,假也会放的,但是有条件执行;社保肯定参加但是不一定缴纳“高档次”,福利也发,给你的也许只是得到一点心理慰安。

⑦:职工流动性

进入国企上班的员工,如果自己不选择踏槽,不违反劳动纪律;基本上能在国企干一辈子,直到退休。

而私营企业招聘的员工,流动性大;合同到期后,企业有权选择续签和解聘;同样员工也可以选择辞职跳槽,大部分私营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设置各种各样条件,拒招大龄(40岁以上)员工,不管怎么样都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⑧:其它

都有可能破产倒闭

国企破产倒闭,称“下岗、分流”,现在不允许“买断”了,因为“国家法律”没有这个“买断”词……

私营企业破产倒闭,称“失业”。

二者都要依法处理职工的“合法权益”,只不过待遇优厚多少的问题。




其实这个的核心在于看你在什么地方。

北上广深这些地方,社会环境其实比起小地方而言,并没有那么的需要“人际关系”。竞争环境相对公平。并且这些地区的经济十分有活力,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和企业也非常多。所以私企是不错的选择。

往下的,二线城市不好说,但是三线往下选国企一定是没错的。我的朋友家里往上三代都是大型国企职工,从小的生活环境就是“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回家”。只要你在自己的职位上安稳工作,能升职的时候努努力,一辈子还是会在当地(三线)获得一个不错的生活质量。因为三线城市如果有一个大型的国企,那么这种企业通常会影响到当地的经济,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是不可能比这些企业职工还好的。这些企业职工平时薪水稳定,逢年过节补贴不断,劳保用品根本不用再去购买。但是同样的,在关系网更密集的小地方,你的升职加薪可能并不是自身真正能力的体现。

但是你还得明白一件事,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不是保险箱,无论你在哪里工作,每一天都不能放弃学习。工人三天两头失业,因为他们不会干别的,见过高管失业吗?高管要是失业了,只要不是搞大新闻被炒了,不需要发愁下一份工作的。

这些年我总结了总结,不管在哪工作,不能有跳槽的心,但是得有跳槽的能力,不然不但升迁无望,还会受制于人。到哪都是看自己的本事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私企   国企   民企   外企   私营企业   管理者   差别   职工   老板   员工   能力   项目   国家   工作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