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族到俄罗斯、朝鲜族到朝鲜、哈萨克族到哈萨克斯坦,等等,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我是中国人,哈萨克族,去过哈萨克斯坦,从吉木乃口岸出发的,去了几个城市,地州,还可以,交流起来是没问题(除非是讲俄语的听不懂),他们的现代化程度确实比不上国内的,我奶奶说他们的有些市跟的县差不多,做了几次公交车,看着很结实(苏联时期的,看起来巨铁皮似的,应该很耐撞[捂脸]),还是保留了我们哈萨克族的习俗,语言上的话,给我的感觉他们说的话很硬,直,听起来怪怪的。

我们说话还是挺柔和的[害羞],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所以县与县之间相隔很远。

至于汉化和俄化,他们那边现在国家鼓励去本民族语言,国内官方语言普通话,所以学普通话是义务,对于我来说,生活中还是讲普通话较多,回家乡讲的基本哈萨克语和普通话,当然我也不敢说自己普通话很标准,毕竟在天津生活了5年了,多多少少带着天津口音了[捂脸]。

吃猪肉这方面主要是受民族习俗,文化的影响,从小受家里人教导“我们是不吃猪肉,这是禁忌”以及我们哈萨克族的“女生40禁,男生20禁”(内容大概是不能做一些不道德,不礼貌的事情不能做,这样不好之类的教导语录),而哈萨克斯坦那边的哈萨克族,听那边的老人说,会有部分人吃猪肉,也有不吃的…大概就这些,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有时间解答。当然如果我有什么说错的,讲的有问题的也可以提出来…毕竟这只是一个以我本人所见所闻总结出来的个人观点罢了[灵光一闪]




俄罗斯族到俄罗斯、朝鲜族到朝鲜、哈萨克族 到哈萨克斯坦,等等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

首先,除了朝鲜以外其他两个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跟我国有着不一样的体制,社会结构可能会不同之处。朝鲜虽然是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是闭门修炼状态中,社会还不够发达,比较落后。所以,不管是去俄罗斯、朝鲜或者哈萨克斯坦等等首先可能会对社会环境出现不适应,毕竟我国比这些国家发展的都要好,社会稳定,公共基础设施较完备。

其次,在语言方面可能会有些不一样,俄罗斯族,朝鲜族可能差异小一些,但是哈萨克族语可能差异大一些,因为哈萨克斯坦受苏联的影响在语言方面吸收了大量的俄罗斯语,而国内的哈萨克族没有这种情况。所以在语言方面可能会有差异。

总之,不管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朝鲜或者其他的国家,都没有我们自己的国家好。我国所有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拥抱在一起,共同创造了如今的中国,见证了我国逐渐的强大,这种感情,这种认同感在别的国家是感受不到的。




我前年在外蒙,参观一著名寺庙兼帝王宫殿:博格达汗宫,没有中文讲解,只有英文的。不过,讲解员小姑娘英语也不怎么好,只会"背书",无法回答我的问题。

不过,小姑娘看到我很失望,说了一句"请稍等"。过了一会儿,她拉来一位讲蒙汉双语的年轻女子。

我一问,内蒙蒙族(锡林郭勒盟医院里的护士),也是游客,被讲解员发现会汉语,才请帮忙。不过,护士姑娘在翻译过程中,说很多地方也听不明白,只能说大概。

我好奇地问了一下内外蒙语言的差异。护士说,内外蒙日常口语互通没问题。不过,细致来说,差异不小,蒙古语相对来说,发育不足,很多现代词汇缺乏,所以,内蒙蒙语里吸收了大量汉语借词,而外蒙则吸收了大量俄语借词。所以,双方交流也有点问题。

另外,那次是从二连浩特坐国际列车出境的,刚下火车,在手机店里买手机卡,和营业员讲不明白,也是一内蒙蒙族女子帮忙的,激活sim卡时蒙古运营商发来的拉丁版蒙文短信,她能大体看明白,但是,sim卡卡片上的外蒙文字(西里尔字母即俗称的俄文字母),她完全看不懂。

在蒙期间,我留意了一下街头的店招公交站牌和饭店菜单等文字,(我略懂一点俄语)发现:博物馆、售票处、门票,植物园、大学等很多词汇就是俄文词改写一下(一般是词尾),吸收进了蒙文。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需要一个一个的为您解答。

首先俄罗斯族到俄罗斯去,和中国人去俄罗斯基本是一样的,无论语言勾通和生活习惯都存在着很大的不适应,因为中国的俄罗斯族绝大多数是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时期,跑到中国避难的白俄后裔。时间一长便和中国人(主要是逃荒到东北的山东人)通婚,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到第四代,从语言到生活习惯已经完全汉化,老一辈儿会说几句俄语早已走调,吃几顿俄餐也是给游客看的;有的面貌已经完全看不出民族特征,这样的民族假如到俄罗斯去,俄罗斯只能把他们看作是“中国汉人”。

中国的朝鲜族到朝鲜去,语言和生活习惯没有太大的不适应,因为朝鲜族汉化的不严重,但问题是朝鲜是一个不开放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实行军事化,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下生活优越的朝鲜族肯定很不适应,基本不愿意去朝鲜,朝鲜也不愿意接纳,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朝鲜族都去韩国打工 而且干得很好很适应那里的环境的原因。

最后一个说到中国的哈萨克族去哈萨克斯坦,那得用“如鱼得水”一词儿来形容。哈萨克族一点都没有汉化。从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完全保留着原始的民族习惯。他们到了哈萨克斯坦一点都没有陌生感,完全像到了家里一样,都是亲人。而且现在哈萨克斯坦从苏联独立出来以后,经济蒸蒸日上,吸引着哈萨克斯坦族,目前已经有不少哈萨克族加入了哈萨克斯坦 国籍,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信仰一一一安拉。




我见过中国公民,俄罗斯裔的朋友,到俄罗斯去经商。这个人是100%俄罗斯人,在五十年代苏联援建中国的时候出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被父母留在了中国。后由于中苏关系生变,与亲生父母失去联系。在中国内陆一个城市长大,完全就是一个地道的中国男人。只是长了一张外国人的脸,而且一开口,方言极重,让人捧腹。到了俄罗斯的莫斯科,经常有一些不知底细的中国人,找他当翻译。他大囧,用方言说“俺可不讲俄语”!其它的做派、习惯、神态,就是一个中国汉子。这样一来,当地的中国人看他奇怪,俄罗斯人也看他奇怪。具体什么体验,他自己应该最清楚。




在中华大地上生活,且具有中国国籍的任何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请不要在这里做各种假设。很不适时宜。




其他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朝鲜族的人说的话和韩国朝鲜说话是一样的,这其实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优势,等于掌握了一门外语。

上大学的时候,有个学姐是朝鲜族的,一次与学校友交流合作关系的一个韩国的大学来我们学校交流,学姐就被叫去当校长的翻译,自从那件事情后,学姐就成了学校的专用翻译。既能赚钱还能和校长一起出国交流学习,一举两得多好啊。

还有我堂姐的女婿也是朝鲜族人,他们从小不仅要学汉语、朝鲜语还要学俄罗斯语,等于从小就会三门语言。堂姐的亲家今年都六十几岁了现在在韩国那边打工,就是照顾养老院的老人,每个月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折合人民币有三万多。我想如果他们同样的在我们国家的养老院照顾老人工资肯定没有这么高,关键是他们有优势啊过去没有语言障碍。

本来堂姐女儿一家前几年在我们重庆这边工作生活的,但是他们就考虑孩子要上学了回到男方老家去,多学一门语言对将来肯定是有帮助的,所以在小孩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们都搬回了老家。




在国内他们有优越感,因为他们是少数民族,国家什么都照顾他们。

到国外情况就相反了。不管他们是那个民族,外国人都统称他们为汉族。




这种体验可以概括为在文化和心理上会有亲近毕竟同血同源,同文同种。但经过时间的洗礼和环境的塑造,这种情感和对国家的认同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俄罗斯族的历史

中国的俄罗斯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地区、新疆地区,靠近俄罗斯。最早的俄罗斯人迁入中国是在清朝顺治年间。当时入侵我国东北地区的伤亡,俄国士兵在被俘后,被送往北京,编入八旗。如今在北京还存有罗、何、姚、田、贺五姓的俄罗斯族人。

新疆地区的俄罗斯族人是在18世纪后期,沙皇俄国对中国瓜分的背景下来到中国新疆经商、传教、定居的俄罗斯人的后裔。东北地区的俄罗斯族人主要是苏联10月革命之后逃过来的贵族、地主群体。

在历经百年的同化之后,这些俄罗斯后裔在语言、风俗、外貌、习惯等方面已经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朝鲜族的历史

和俄罗斯族相似,朝鲜族也缘起于国外移民。中国与朝鲜一衣带水,早在明朝中叶便有朝鲜人从朝鲜半岛迁入。

19世纪中期,当时的朝鲜地区受封建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尤其是在1869年前后的朝鲜北部遭受了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很多生活艰难的农民便背井离乡翻越鸭绿江与图门江,来到了中国定居。

当时的清政府对于东北还处于封锁阶段,因此并未对这些移民作出遣返等回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建国时期,东北地区的朝鲜族人已经达到110万人。经过讨论研究,这批人便作为一个民族整体加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里。

哈萨克族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民族

和俄罗斯族,朝鲜族不同,哈萨克族自古以来便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只不过哈萨克族除了生活在我国新疆地区之外,在其他地区也有分布。

也就是说哈萨克族分布于不同地区,这类民族还有蒙古族、京族等等。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些民族和其母族的一些特点

1.同文同种,交流频繁。

无论是俄罗斯族还是朝鲜族,他们和俄罗斯或朝鲜有着相同的历史和文化,语言以及风俗习惯。因此交流较为频繁,尤其是朝鲜族韩国经济相对发达,改革开放后,我们有很多朝鲜族的同胞赴韩打工。

这为中韩两国民间交流以及东北地区的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百年演化,差异明显。

虽然同血同源,但经过时间百年的沉淀,朝鲜族,俄罗斯族和哈萨克族,已经与各自母族有了一定的区别。他们从小接受汉语,学习汉族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本民族文化。

3.爱族爱国,国族相融。

虽然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但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虽然与大部分人在生活习惯上有一定的差异,但他们对于祖国的热爱丝毫不减。

曾经也有中国人和韩国人打架斗殴,朝鲜族人帮中国人的报道。谁内谁外,谁是自己人,自然是很清楚的。




我在哈萨克斯坦工作了两年时间,前期,除了公司配的几个学俄语的汉族翻译,还有几个国内过去的哈族。

总体来说,这几个哈族翻译平时给我们做生活助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和当地人交流基本没有障碍。就是牵扯到专业词汇的时候就不能顺利翻译了。

我记得有一次和当地一个建筑商谈合作,是一个叫阿依古丽的国内哈族做的翻译。刚开始,寒暄,谈论风土人情,阿依古丽翻的津津有味。但是,牵扯到具体合作意向,什么平地机啊,压路机啊,高程啊,测绘啊,经纬仪,全站仪。可把小姑娘难坏了,没办法,平时也没接触过这些词汇,只好现场翻俄语词典,但是小姑娘又不精通俄语,幸好对方俄语很好,双方在汉语,哈语,俄语交叉的过程中总算顺利沟通成功。

阿依古丽后来告诉我,国内的哈语文字和哈国哈语文字是不一样的,哈萨克斯坦的哈语是原苏联的斯拉夫字母拼写的,国内的哈语文字好像是阿拉伯国家普遍用的字母(原谅我不知道那叫什么名字)。国内的哈族在哈萨克斯坦说哈语,就好像我们地方人说普通话一样,虽然能听懂,但是语音语调让人感觉到有些别扭。

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当时国勘一个井区打试验井,中石化去了一个副总裁去剪彩,陪同去的有好多中石化下属公司董事长。当天给副总裁做翻译的是一个俄国人,副总裁当时热情洋溢的讲了话,这个俄国人开始还翻的头头是道。最后,副总裁结尾的时候感谢了国勘公司的项目部,华北油田的井队,科瑞公司(我老东家)的工程队,胜利油田管理局的监督,可怜的俄国翻译帅小伙估计被这些单位弄懵了,吭叽了大约一分钟,把副总裁五分钟的致谢浓缩成了一个单词:斯巴西吧!

在哈国两年,也学会了几句简单的哈语,回来后全忘光了,只记得两句骂人的话:彼得拉斯,切切是给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俄罗斯族   哈萨克族   朝鲜族   哈萨克斯坦   朝鲜   俄罗斯   东北地区   俄语   苏联   汉语   韩国   族人   中国   民族   语言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